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要遵循这一过程。“问题解决”模式已被人们广泛接受,成为数学教育的中心课题。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使每位学生成为更好的思考者与问题解决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既是学生探索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与维持学生不断探索的根本动力。因此,“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例谈的形式,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深入地阐述,旨在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模式应用意识探索精神
在信息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的巨大挑战下,我们迫切需要加速教育改革的步履,彻底改变我国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1]。在此背景下,“问题解决式”教学课题的提出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着重探讨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1 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及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问题情境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教学场,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这节课时,教师可运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这样一个主题图:这是小明家客厅地面的一个平面示意图,现准备在客厅的地面铺上一层实木地板。于是,小明的爸爸对小明说:“你现在已经上五年级了,你来计算一下需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把。”小明接受了爸爸的请求,但是他却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客厅地面形状并非为以往学过的平面图形,而是一个组合的不规则平面图形。此时,让学生仔细地观察主题图,并提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对这个图形应如何理解?”逐步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教材上的一切信息都是为知识的形成及发展服务的,是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方向的。通过观察与汇报,营造学生想提出问题的心理倾向,从而为本节课中涉及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2]。
2 钻研探索,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2.1 让每位学生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应彻底摒弃“应试教学”中的一切传统教学观念与原则,让学生由原来被动式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式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应精心地设计教学结构,创设教学情趣,积极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传授给学生的概念、定义、原理、法则及公式等“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翁的作用[3]。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时,那么教师首先应出示带有方格的三角形,然后问“谁能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学生经过思考,用数方格的方法很快就把几个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出来了。然后再出示几个不带方格的三角形,问“谁能计算这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此时,学生都感到困惑,教师应抓住时机,告诉学生接下来就要探讨这个问题。教师逐步地将学生引入到本节课的内容之中。首先,教师让学生拿出在上课之前已准备好的两个一模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及直角三角形,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拼成之前学过的图形。学生很快就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及正方形,这些图形都是之前学过的,学生们对其很熟悉。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们很快得到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就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
2.2 提问的方法
(1)追问法。在对某个问题进行肯定或者否定之后,应顺着思路对问题继续追问,提问的形式一般为“为什么……?”例如:1020=12“ = 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2)反问法。按照教材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在相反的方向进行提问,问题的形式一般为“难道……?”如“3×2=6,2×3=6,难道3×2与2×3完全相同吗?”
(3)联系实际法。根据某个内容,联系实际,提出问题。例如:植树节马上要到了,学校组织学生植树,全校学生上午植树2个小时,下午植树3个小时,每小时植树50棵,问一体共植树多少棵?”于是,学生通过思考,快速列出了如下综合算式:50×(2 3)=250(棵)。此时教师提问“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有点不对吧?从而引出“括号”的计算顺序问题。
3 反思概括,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3.1 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造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与创新的能力,而且还应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此外,还应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一题多解与多向思维的素材,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某修路对计划修一条长为2000m的公路,前6天修了全长的30%,按照这样的计算方法,将这条公路修完还需要多少天?”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列出了如下几个算式:
(1)(2000-2000×30%)÷(2000×30%÷6);
(2)6×[2000÷(2000×30%)]-6;
(3)[2000×(1-30%)]÷(2000×30%÷6);
(4)(1-30%)÷(30%÷6);
(5)6÷30%-6.
通过上述教学,学生学会了创造与思考。
3.2 实践探究,发现方法
1.、动手操作。
同桌合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长方形的实际面积。
2.、反馈交流。
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得到的呢?
学生交流:
办法一:用学具盒里的透明方格纸盖在卡片上面,然后数一数,每排有()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共()排,所以卡片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办法二:用我们自己做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满整个卡片,每排( )个,一排一排数,( )排一共( )个,所以卡片面积( )平方厘米。
办法三:我们也是用摆的方法,用学具盒里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摆,每行可以摆( )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每列可以摆( )个,说明可以摆这样的( )行,所以( )乘( )就是( )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3、同样是用1平方厘米正方形摆的方法,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
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办法四:我们是用尺量的,一人量长,一人量宽,量出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乘一下面积就是( )平方厘米。
请你们说说你们的想法。
(长8厘米就是沿长可以摆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一排8个;宽6厘米就是沿宽可以摆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6排,所以面积48平方厘米。)
问:他们的解释你们满意吗?看来,先用尺量出卡片的长和宽,然后乘一下计算出卡片的面积是可以的,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长方形是否也适用呢?我们可以怎么办?(想办法检验)
【评析: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得出,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现长方形的计算方法。而且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舞台,学生交流了多种解决学生卡面积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长方形面积的最好方法,但是教师没有到此结束,而是又提出了新的问题——长×宽是否对于所有的长方形都适用?】
总之,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是以“创境激趣”作为前提条件,以“解决问题”作为核心,以“自主探索”作为教学策略而展开的多向思维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地以问题作为先导、以学生为中心,就一定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素清.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6).
[2]王永.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J].福建教育,2006,(12)
[3]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模式应用意识探索精神
在信息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的巨大挑战下,我们迫切需要加速教育改革的步履,彻底改变我国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1]。在此背景下,“问题解决式”教学课题的提出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着重探讨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1 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及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问题情境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教学场,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这节课时,教师可运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这样一个主题图:这是小明家客厅地面的一个平面示意图,现准备在客厅的地面铺上一层实木地板。于是,小明的爸爸对小明说:“你现在已经上五年级了,你来计算一下需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把。”小明接受了爸爸的请求,但是他却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客厅地面形状并非为以往学过的平面图形,而是一个组合的不规则平面图形。此时,让学生仔细地观察主题图,并提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对这个图形应如何理解?”逐步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教材上的一切信息都是为知识的形成及发展服务的,是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方向的。通过观察与汇报,营造学生想提出问题的心理倾向,从而为本节课中涉及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2]。
2 钻研探索,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2.1 让每位学生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应彻底摒弃“应试教学”中的一切传统教学观念与原则,让学生由原来被动式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式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应精心地设计教学结构,创设教学情趣,积极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传授给学生的概念、定义、原理、法则及公式等“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翁的作用[3]。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时,那么教师首先应出示带有方格的三角形,然后问“谁能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学生经过思考,用数方格的方法很快就把几个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出来了。然后再出示几个不带方格的三角形,问“谁能计算这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此时,学生都感到困惑,教师应抓住时机,告诉学生接下来就要探讨这个问题。教师逐步地将学生引入到本节课的内容之中。首先,教师让学生拿出在上课之前已准备好的两个一模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及直角三角形,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拼成之前学过的图形。学生很快就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及正方形,这些图形都是之前学过的,学生们对其很熟悉。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们很快得到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就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
2.2 提问的方法
(1)追问法。在对某个问题进行肯定或者否定之后,应顺着思路对问题继续追问,提问的形式一般为“为什么……?”例如:1020=12“ = 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2)反问法。按照教材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在相反的方向进行提问,问题的形式一般为“难道……?”如“3×2=6,2×3=6,难道3×2与2×3完全相同吗?”
(3)联系实际法。根据某个内容,联系实际,提出问题。例如:植树节马上要到了,学校组织学生植树,全校学生上午植树2个小时,下午植树3个小时,每小时植树50棵,问一体共植树多少棵?”于是,学生通过思考,快速列出了如下综合算式:50×(2 3)=250(棵)。此时教师提问“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有点不对吧?从而引出“括号”的计算顺序问题。
3 反思概括,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3.1 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造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与创新的能力,而且还应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此外,还应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一题多解与多向思维的素材,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某修路对计划修一条长为2000m的公路,前6天修了全长的30%,按照这样的计算方法,将这条公路修完还需要多少天?”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列出了如下几个算式:
(1)(2000-2000×30%)÷(2000×30%÷6);
(2)6×[2000÷(2000×30%)]-6;
(3)[2000×(1-30%)]÷(2000×30%÷6);
(4)(1-30%)÷(30%÷6);
(5)6÷30%-6.
通过上述教学,学生学会了创造与思考。
3.2 实践探究,发现方法
1.、动手操作。
同桌合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长方形的实际面积。
2.、反馈交流。
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得到的呢?
学生交流:
办法一:用学具盒里的透明方格纸盖在卡片上面,然后数一数,每排有()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共()排,所以卡片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办法二:用我们自己做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满整个卡片,每排( )个,一排一排数,( )排一共( )个,所以卡片面积( )平方厘米。
办法三:我们也是用摆的方法,用学具盒里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摆,每行可以摆( )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每列可以摆( )个,说明可以摆这样的( )行,所以( )乘( )就是( )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3、同样是用1平方厘米正方形摆的方法,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
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办法四:我们是用尺量的,一人量长,一人量宽,量出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乘一下面积就是( )平方厘米。
请你们说说你们的想法。
(长8厘米就是沿长可以摆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一排8个;宽6厘米就是沿宽可以摆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6排,所以面积48平方厘米。)
问:他们的解释你们满意吗?看来,先用尺量出卡片的长和宽,然后乘一下计算出卡片的面积是可以的,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长方形是否也适用呢?我们可以怎么办?(想办法检验)
【评析: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得出,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现长方形的计算方法。而且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舞台,学生交流了多种解决学生卡面积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长方形面积的最好方法,但是教师没有到此结束,而是又提出了新的问题——长×宽是否对于所有的长方形都适用?】
总之,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是以“创境激趣”作为前提条件,以“解决问题”作为核心,以“自主探索”作为教学策略而展开的多向思维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地以问题作为先导、以学生为中心,就一定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素清.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6).
[2]王永.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J].福建教育,2006,(12)
[3]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