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人生更丰富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u52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关心物欲横流的财富,所以,一直在钱坑里贪婪驰骋,现在关心自己,健康、心情、快乐、优质生活、存在意义,成了我的追寻;这些曾被遗忘的惦记,我把它录制在生命宝盒内,小心翼翼地藏着。多数人,都因忙碌工作,忘了它会侵蚀健康、腐化快乐;富有但生活残破;存在却像僵尸;这些噩梦,我真不乐意看见它在任何人身上重演。
  
  一不小心撞见死亡
  
  美国作家贝曼(S.N.Behrman)说:“与死亡近在咫尺时,再怎么复杂的哲理,也变得浅而易懂。”
  有时候真的觉得很讽刺,为何老要等到后悔不及时,才会明白“活着”很重要,突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好有意思。
  这些年来,被我称之为“顿悟”的人生反思,就这样产生。
  当重症的阴影,猝然降临,我开始把过往犹如霓虹灯闪了一遍,眷恋、迷惑、绝望……。我希望那不是真的,但医生的怀疑令人惊慌,他说什么药都用了,如果再不消肿,应该考虑做切片。
  有那么严重吗?
  医生点点头,默认似的!
  不对,不对,除了演讲之外,我几乎烟、酒、槟榔统统不沾,没有不良嗜好,怎么可能噩梦降临,一定弄错了。
  一个多月的反复看诊,咽喉的肿胀仍旧不消,重重的压迫气管,真是难受,托了朋友另请高明;结果找出了肝的问题,肝的病毒素太多,这是我的老毛病,只是被我刻意淡忘。
  当夜挂了肠胃肝胆科,医生翻翻我去年的验血报告,眉头一皱:“肝很不好哦!”
  “会是……?”
  “什么都有可能!”医生的话令我不寒而栗。
  “能做超音波吗?”我细声的问。
  “不是能做,而是该做,还要验血,顺便检查有无A、C肝。”
  我还想问,医师已把我请出来。
  重复的检查,让自己觉得真像一只被实验的白老鼠,被无情操弄,得不到结果,只能漫长等待,十天好像一个月、一季、一年,好的、坏的,左想、右想,胡思乱想。
  孩子的灿笑,常常入梦来,好可爱的两个孩子,我实在不忍心抛下他们,我走了,这个家怎么办,有时候想到发胀,心一狠,算了、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美丽人生自己创,阖眼就睡了,隔天又重复这种煎熬。
  肝囊肿是九年前的事,一直保养良好,生活正常,快乐自足……,不该有病变的,不!不!不,还是有可能,万一遇上了,该如何打赢这场仗,思绪混乱得狠,成天忧忧愁愁,迷迷糊糊。
  着手写起了遗书,列出一张表,把书的清单、稿费、版税、银行密码等,全部留在磁片里,万一发生什么事,至少让一家人有个谱,这些事全在深夜里偷偷爬起来书写,尤其是台风夜,风声瑟瑟,内心凄凄,滋味实在不好受。
  那一夜,我趴在书桌睡着了。
  梦里想到沈从文说过的一句话:“文人应该死在书桌上。”
  梦醒,汗涔涔!
  隔天,我怀着戒慎恐惧的心情聆听宣判,答案令人满意,不好中的好——慢性肝炎的急性发作,休养几个月就好了。
  这项好消息倒没令我狂欢,疲倦仍在,只是放下一个重担,想起这一个多月来的历程,真是好气又好笑。
  对我来说,这次事件提供一个很重要的生命反省。
  我到底对健康少做了什么?是否得到不健康时,才明白健康的重要?
  存在与不存在,顿时成了一套尖锐的矛盾,万一不存在了,所有存在全是假的,包括功名利禄、家财万贯、光宗耀祖等。
  我怕些什么?
  死,还是一种失去所有的遗憾?或是虚的恐惧与实的失落交织而成的怆惘?或者只是一个简单的理由——还未准备好?
  什么时候准备好?
  怎么准备?
  原来不小心撞见死亡,竟是如此惊慌失措!
  我突然想起德国科学家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的一句话“除非你把生命当赌注,否则生命不会赢。”
  朋友说,40岁之后,谁比谁先死都不一定!赫然发现自己也已年过不惑,死亡本来就在不远处;前方有两条路——想死,还是想活;想死,天天忧愁,想活,才有快乐。
  40岁了,我说,该思考未来想为什么而活!
  钱?
  房子?
  还是清丽的生活?
  伊比鸠鲁说,生命该有个限度;40岁了,我以为它是工作赚钱的最后限度,之后,应是如何美好存在的范畴。
  终于理清,活着才是一切的保证,想活,就得活得很优质。
  优质生活想必是每个人的向往,我自不例外;只是以前老把它与“物质富有”相提并论,忘了真正的富有者应该包括“心灵富有”、“快乐富有”、“自由富有”等,过着精致美妙的生活。
  如果死是必然,那么更该活得很甘露。
  目前病痛仍有,只是我已接受它的存在,和平相处,不想其他,只想过好生活。
  我想起了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的观点:“应该将多余的钱花在改善事物的质地上,例如美感,而非量的增加。”
  
  让生命平衡一下
  
  多数人期盼生活悠游自在像一首诗,音律、节奏都有谱,在林中穿梭来去,岩石上弹跳自如,优优雅雅、轻轻柔柔、幽幽深深,曼妙值得回味。
  我当然也是期待者之一,希望自己多一点想像力,让生活更丰富余裕,多一点热情,让生活更似城市花园,多一种优雅精致的生活格调,享受人生的独特况味。
  常被询问:什么是优雅生活?
  我的解读很单纯,它正是一种“平衡”的生命形式,真实有味的活着,不咕咕哝哝的埋怨,有一点闲钱但不富有,懂得品玩但不粗俗,闲居乡村如饴,隐身城市也美,学会把流荡、隐匿的知识和惊讶、真情散发在生活之中。
  这本书,我想就从“平衡”概念开始说起吧!
  任谁都同意,自然是以曼妙的氛围组成,周而复始的轮回着,春,散发着纯醇的香气,夏,调理出灵醒的精灵,秋,洋溢着风的舞曲,冬,大地沉沉睡去,然后一个翻身,春又悄悄到来;大自然信守着,这种最单纯、最简单的平衡法则,重承诺似的,踩踏着不老的诺言,风生水起自有规律,四季更迭妙在其中。
  这些富含诗意的自然法则同样适用于生活,它教我如何“顺其自然”;所谓自然、不违逆的道理,便是平衡,一切按照身心的状态而行,工作时工作,休息时休息,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尊重时间秩序。
  身、心、灵专家指出,生活里的所有麻烦几乎全来自“不平衡”;不平衡的身体,造成身体病变,不平衡的心情,引发心理问题,不平衡的情绪,让人不快乐,不平衡的生活,让人终日紧张,慌张度日。
  平衡的源头在于“生活习惯”,包括性格、生活态度、饮食方式、思维逻辑等,习惯的养成是条漫长的历程,多数人都经历幼年、少年、青年,之后才定型,突破仪式又是一条漫漫长路。
  有人说,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很苦,但是长期处在不平衡的状态,未来更苦。
  哲学家狄伦(Bob Dylan)语重心长的表示:“人若不是忙于新生,便是忙于死亡。”
  如果只有这两种选择,我宁可听从生命节奏,把时间忙于重塑生命的新生,让生活更美好。
  胡利(J.Huxley)说:“生活的姿态有两种,可以生活散漫,无所谓的活着,也可以运用生命,很积极行事。”
  我希望有第三种挑拣,让人看似散漫,却很积极;散漫于功名利禄的追求,积极过好生活。
  为了使生命看来更平衡一些,我认真着手努力建构一套难舍得舍的生活革命;用革命这个字眼,显然严重了些,但却是实情,试想要一个人放下一切所有,换了个人似的,不在乎名位利禄全新开始,不算革命算什么。
  这些年来,无论旅行,或者年节假日,我都把老子《道德经》摆放身旁,熟记其中的箴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便被我刻记在心,懂得能知足,会停止,才可长可久;在人生幽幽走过一半时,它仿佛警钟一般,敲醒沉睡心灵;辞退工作,选择清净淡雅的生活,多少与它有关,现在没什么钱,但有许多闲;失的是富裕人生,得的却是怡然自得。
  只要懂得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其实人生并不难过,我猜,贪心才是让人远离美味的元谋;我充其量只是急流勇退,见好就收而已,怕进一步,身体山穷水尽,只好退一步,让人生海阔天空。
  经济不景气的年代,这种观点显得更加可爱,少用是得,节省是福呀。
  朋友问我:不工作,钱从哪里来?
  这点说来好笑,我并没有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闲来荡去,散漫,其实不等于懒于工作,或者拒绝工作,我只是改变工作形态,回到休作并济的古老法则,信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信条,不再汲汲营营。
  不信?
  想想,你现正在翻阅的作品,不正是我近几年来辛勤工作的成果之一吗?我仍在职场中,而且孜孜不倦,欢喜笔耕。
  其实,我从来不反对工作,但反对不清醒的工作,不反对有钱,但反对要钱不要命;关于我自己,只是选择退回平凡的原点,用一种更单纯的方式工作与生活;有几分力做几分事,不再称英雄。张学良将军说:“英雄回首是神仙。”多妙的比喻呀,被人恭维的英雄,有朝一日,从红尘滚滚中回首,方知何谓神仙。
  朋友说:“这种年纪,这等想法,会不会太消极了?”
  错了,这是醒悟,我只不过消极于谋取财富,但很积极过生活,观星、赏月、捕风、捉影、淋雨、听蝉,我都欢喜投入,但盼未来有能耐身在红尘内,心系红尘外,超脱自得。
  这种观点,接近老子所说的:“人之道,为而不争。”
  不争不是坐以待毙,不求进取,而是立足于社会,又不为世俗的争斗所左右;真正的意境是,不争功名,不争利禄,不争地位,不争待遇,不争高下,不争是非,不与人争执,像水一般,善利于万物,不与之争,但它畅行无阻,争得一条好路。
  在决定享受编织优雅生活之前,我曾思索过所有的生命话题,工作赚钱的事,到目前为止仍是我的信念,从未放弃,它的确给了我部分的成就感,但也累积了沉重的疲惫感,到了不得不调整的地步。
  钱是有了,但生活却乱哄哄的,到底哪里出错?
  努力工作,错了?钱赚太多,错了?升官发财,错了?
  不!它们都对,处在物质生活的年代,没有它们,可才全错,但如果把使命感变成了“死”命感,却很不值得,累死了,累倒了,累塌了,一点意思也没有。
  我相信,最好的生活者,不只是钱而已,而是有钱有闲,接近生活家亚伦(R.L.Allen)所谓的“丰富人生”,必须健康、快乐、自由、优质生活兼得,附带有点闲钱才成;只有钱,只配当个有钱人,但其余一无所有,像个员外。
  这些思考,让我想到一个有钱的童年玩伴,可惜他已过世,死于疲惫不堪的肝癌,现在想来还是有些心伤;我们曾经一起有梦,想结伴环游世界,但是大学毕业后,我努力工作,他拼命赚钱,我有些钱,他财迷心窍,一栋房子、一栋房子的编成梦想。37岁那年发现罹癌,再见面,他已瘦骨嶙峋,令人不忍卒睹。
  闲聊间,他还是以钱是瞻,直说,再赚一点便可退休养病。
  再赚一点,成了最后一句讽刺话,之后他便化做一 黄土。
  与众多朋友一起走在送葬的往生道路上,钱与命的交战一直在脑里回绕!
  还有一位朋友的状况便好些了。
  中风在家休养的他,总算捡回老命,还能歪着嘴,抖着手,说说病后的心情,比起前述两位朋友,他算幸运,活着是他惟一的感谢,谢谢上帝再给他一次机会。
  他声音微弱的告诉我,生死路上走一回,悟了,原来命还是比钱重要。
  在他身上发生的笑话,可还不止一回。早在两年前,他便知道身体不行了,曾开玩笑说,连走路去提款机提款,都会摇摇晃晃,记得我回他:“把卡给我,顺便把密码告诉我!”
  他还迷惑的问:“为什么?”
  “废话,我比你有力啰,至少我还有能耐大摇大摆逛到提款机前。”
  中风了,什么真理全懂了,会不会有些迟?
  是啊,不过还好命在。
  许许多多发生在至亲好友身上的例子,近得触摸即到,真实的令人无法回避,不经意的便如跑马灯一般,一次又一次在脑海播放,最后发酵成我对优雅生活的思考;我猜你可能与我以前一样,一度怀疑,没有钱能做什么?或者质疑那些提供清贫生活观念的家伙,是否脑袋秀斗?
  抗辩有理,但不一定正确。其实我们全陷入对错两元论的迷思,以为“不对”就是“错”;没有钱一定死,不工作一定惨,忘了可能有第三条路。
  没有钱,也许只是没有很多钱,或者不比富翁有钱,甚至只是少了贪念;我的不工作,绝非没工作,而是放弃以前的“工作百分百”,改以六成工作法则,留一点时间与精力给自己,复原体力,复活生命再出发,因为我想“还有明天”,不想说再见。
  每次遇上有关工作的争辩,梭罗的语录便攸忽飘进脑海,他在《湖滨散记》一书里提到:“当一个人用了一些方式取得温饱之后,那么他还需要哪些别的东西,他其实不必需要更多同类的温暖、更富足的食物,更大、更宏伟的屋宇,以及更多更持久的火炉等,而是另一种以前以为不必的东西,迈向生命的更高层之境。”
  显然梭罗并不是个否定工作的人,而是提醒人们应该追寻更丰富的生命。“那些表面上看来富足的人,实际却贫困得可怕,他们蓄积许多钱,但不知道如何使用。”
  我愈来愈了解梭罗,他的消极,现在看来全是积极;他只是不想随波逐流的,铸一副镀金镶银的枷锁,铐住自己,而是很想积极的过一段属于私人的美丽人生。
  “休养生息”,在他看来便是,每天留一些时间休养自己,生出明天的生命利息。
  我学习把生命画成一个圆,叫它“生命圆素”,金钱是其中一个元素,其他还有名势权位、房子、车子,再加入健康、快乐、自由、美好人生等,便是一个完美的圆。
  生命要有顺序概念,我称做“生命顺位”,把生命圆素开散重排,我的生命顺位是健康、快乐、生活满意度、时间、金钱等,我绝没弃钱不顾,而是把它退居第五位。
  这种概念,呼应我的“生命平衡观”。我相信生命不再是绝对的有无,而是相对的平衡,钱多些,健康便少些,财富多点,时间便少点,长时期拼命,命便短点,很公平,一得即有一失。
  我建议朋友,不必以我的平衡理念为准,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有人工作多一点,休闲少一些,有人工作少一点,休闲多一些,但都必须保持平衡,让活力多一点。
  生命平衡的观念,就是用来找寻活力的最大公约数,均衡分摊于生活中的每一事项,包括工作、喝杯下午茶、陪伴家人、健身运动、开卷阅读、旅行、访友等,让人生除了知性之外,多了些感性。
  我对自己许诺,无论如何不会再用一切借口忘记“美好生活是自找的”箴言。
  
  作者简介
  
  游乾桂,著作丰富的知名作者,台湾政治大学心理系毕业,现任台湾全家联合诊所心理师、健康家庭协会执行长。
  著有《心灵医师》、《用心疗心》等70多本作品,其中《用心疗心》一书荣获金鼎奖最佳图书推荐奖。
其他文献
在去年8月初迎接林中庸上任的第一天,有人嘀咕:这位新总经理能否打破这一职位自设立以来平均不超过8个月的任期纪录……  进入暑期以来,专跑IT口的老记们不断收到优派(Viewsonic)各种活动的邀请时,觉得这家号称显示器行业世界第一品牌公司好像进入了亢奋期。8月13日,优派中国区总经理林中庸从上海赶到北京,与从美国飞过来的优派总裁朱家良会合时,其心情恐怕只有刚刚获得高考状元的考生去面见长辈的心情才
期刊
也许是因为约定俗成的缘故,人们总是喜欢等到秋后才算账,似乎惟有这样,来年的春天才会有一个新的开始。   2003年12月9日,BEA中国公司宣布,为BEA效劳7年的BEA全球副总裁、BEA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沈惠中辞职,并将于2004年1月底离开公司。而在此之前有关沈惠中离职传言就早已被外界炒得沸沸扬扬,而且还传出了“已有多名高层离职转投IBM”及“公司管理出现财务问题”等未经证实的说法。  
期刊
中国企业家协会在1987年曾经评选出20位全国著名企业家。时过境迁,今天仍春风得意者屈指数来竟不过两三位而已,大多数都成了过往烟云。仅就此而论,足见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的“伤亡”率之高。  究其原因,是经营不善?是环境恶劣?还是自身素质使然?  有人说,企业家的胸怀有多大,企业就能做多大。实际上,一个企业家的视野有多远,也决定了他领导的企业能走多远。而企业家的视野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身世、早年工作及生活
期刊
“因为很多人经历了他们曾经经历过的苦难,但是因为上天的眷顾,才成就了他们今天的事业,我觉得这并不能成为他们自负的资本。”  “在芝加哥大学的管理课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坐标体系:横坐标是重要性,竖坐标是紧迫性,大部分人常犯的错误是先做一些紧迫性的事情,而放弃了重要性的事情。”  夜幕之中,在美国南加州某小镇的一个十字路口,王茁看到了万家灯火,看到了亲人的团聚,那个时候,王茁发誓要成功;15年后,王茁
期刊
(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长春北京金地鸿业、远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北京金地公司是北京金地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金地鸿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金地远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合称,均为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至2002年末,北京金地公司资产规模达5.8亿元。累计开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  开发项目:金地·格林小镇、金地国际花园。  入选理由:用“产品主义”的成功实
期刊
这个世界既然并不像新加坡那样狭小,那么天堂的秩序也决非一以贯之地简单、划一。  当外国人还要使用外汇券来付账时,凭着一张华人的面孔和流利的汉语,新加坡传媒集团首席代表陈瑞连已经能够在消费方面享受到早期的“国民待遇”。  与许多生活优裕的新加坡人比,陈瑞连说自己可以算是比较“出位”的。提到自己的业务,她称加入新加坡新传媒集团以来,只做成了两件大事。一是经她的手引进了《同一首歌——中新歌会》;另一个是
期刊
新加坡人时时刻刻手中都好像在擎着惩戒和鞭策的藤鞭,他们清楚地知道“打下去也许很疼,但不会因为痛苦就让自己麻木”。  相对于中国新兴市场的种种机遇,新加坡电信集团驻中国总经理谢赐财坦率地指出,他来到新加坡电信工作更多的是出于对职业生涯的清晰认识,“以前给外国跨国企业打工,自己那么拼命地工作,却看着钱被人家赚去了,心里不免有些遗憾。”     业绩是“0”    在加入新加坡电信之前,谢赐财对新加坡本
期刊
我一直很关注创维与黄宏生的故事,前不久,陆强华案子让我了解了其中的一方面,英才的这个报道让我了解了另一方面。这让我很震惊。这是一个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真之间的冲突的惨烈故事。黄为此付出了很多代价,心灵上受到很大打击,理念上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我相信,如陆强华、梁均等人,也是如此。我所认识的很多企业家都在试图建立某种堤坝,防止手下的人以任何方式来窃取信任、专区纂取私利。他们无一不这样对我说,这样的做法,
期刊
主讲人:翰威特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经理林靖、顾问李涤非  地点:英才杂志社  无论中外,企业的领导者都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非常聪明,对外界信息非常敏感;二、有很强的激发能力;三、对人比较感兴趣,非常的人文导向;四、有很高的诚信水准,能赢得他人的尊重。2001年我们在亚洲地区包括中国的外资企业(中资企业除外)做了一个研究项目,发现敬业员工往往更容易达成所有企业追求的经营目标,而企业文
期刊
柔佛海峡的潮水日夜轻拂着小小的岛国——新加坡。国家面积虽小,但其经济地位却为所有的亚洲国家所瞩目。  “飞机降下来的时候,最好对准跑道,否则你会一直冲进海里,或者干脆错过她。”曾有人调侃新加坡的狭小。“我们的国家太小了,所以也就不允许在策划上犯错误。我们没有第二次机会,失败往往就意味着毁灭”。一位新加坡资深官员这样感慨道。也许,这种“时不待我”的危机感就是一切小国的宿命吧?  自独立以来,新加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