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GPS行业今年的发展态势,那么只能是“井喷”。据国内第三方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2007第一季度我国的GPS市场规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94.9%。目前中国的GPS系统车载装备率不到2%,远远低于欧美市场25%的装备率,而日本凭借高达59%的装备率排名第一。另一个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厂商热情的不断提高,车载GPS产品的影响不断扩大,人们对于车载GPS产品的热情也随之增长,8成以上的有车族对GPS产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以上数字的强烈反差,显然透射出了国内GPS市场的无尽商机。
于是,包括松下、健伍、索尼、飞利浦在内的国际知名企业,包括新科、上广电、康佳在内的国内家电企业,包括华硕、微星、华旗在内的IT企业,均对GPS市场投入了巨大的关注。在国内制造、生产和销售GPS产品的厂商也从2004年前的两、三家迅速发展为如今300余家的规模。然而,这种过度的繁荣所带来的另一面却是市场局面的异常混乱。
GPS市场为何突然兴起
据报告显示,2007第一季度的GPS市场规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94.9%,主要推动力来自于硬件制造能力的迅速扩张和软件地图功能的不断升级。一方面,硬件制造商的数量从2006年初的40多家增加N2007年初的300多家,整体产能扩张了近20倍;另外一方面,地图和软件产品不断升级,已经接近国际水平,完全能够胜任国内消费者的导航电子需求。特别是2007年初,凯立德发布了全国首张“全覆盖”地图,第一次几乎完全覆盖了全国内地的各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了全国路网100%可导航,更是刺激了市场的迅速增长。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造成GPS市场井喷的原因还是在于消费者需求趋势。有需求才有市场,有市场有利润,这样才有了厂商的疯狂涌入。一方面,不断升温的旅游热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不少有车族需要一份完善的城市地图和出色的导航服务;另外,GPS设备所表现出融于生活的发展趋势也让人异常心动,在导航之余它甚至能够帮助你找到附近的酒店或是商场。再者,GPS所提供的防盗等功能同样是有车族所无法忽视的。
据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车价的不断下降,未来几年国内汽车行业整体上对GPS产品的需求量,将以每年至少50%的速度递增,2007年国内GPS产品销量有望达到40万~60万套,增幅可能将超过300%。
GPS的“战国时代”
然而,国内GPS产业的快速增长目前更多地体现在厂商层面。换言之,在GPS市场依然是一个卖方市场的情况下,过多的厂商涌入一方面使得GPS市场的迅速升温,GPS产品价格下降的幅度和速度都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过多厂商的涌入也使得消费者在面对各个品牌的产品时,更加无所适从,整个行业也突然进入一个异常混乱的“战国时代”。
1、品牌林立
正如前文所说,除松下、健伍、新科、上广电、康佳、诺基亚等家电、手机厂商之外,包括华硕、微星、华旗在内的IT企业也纷纷上马GPS产品。在国内制造、生产和销售GPS产品的厂商也从2004年前的两、三家迅速发展为如今300余家的规模。然而在这300多家品牌之中,大多数却是此前生产和制造VCD与MP3的厂商转型而来。
据数据研究机构GFK调查显示,2006年全国七个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MP3市场销量持续负增长,月平均降幅超过12%。甚至有段时间,每日在国内消失的MP3品牌竟可数以百计。市场的极速衰退,使得越来越多的MP3与PMP品牌不得不另谋出路。以纽曼和爱国者为代表的这类品牌自然而然地将GPS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迅速上马GPS产品。此外,对于传统VCD和DVD影碟机产品的制造厂商而言也是一样。
自然,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也是因为一方面MP3、DVD影碟机等产品利润太低,而手机等高利润行业的人行门槛又太高。可在GPS来说,如果有技术,可以解决GPS模块和硬件主机的联合调试问题(可以理解为信号接收问题),那么你就可以去向GPS方案提供商发展;如果本身没有什么技术实力,那么就去买公模做拼装和贴牌,利润依然非常丰厚。正是因为人行门槛相对而言并不高且有高额利润的诱惑,使得近两年涌入该行业的厂商良莠不齐。多数原本生产MP3和DVD影碟机产品的小工厂本身就不具备产品开发实力,也无从保证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
2、售价差异
卖方市场的一个直观表现就是产品价格的不透明性。在记者调查时发现,不仅不同品牌相同规格产品的最终售价存在差距,甚至同一品牌在不同渠道的差异也不小——记者在本地一电脑城两家柜台对同款产品的报价竟有140元的差价,且同处一楼的两家柜台之间距离甚至不超过30米。再如更为离谱的车载AVN产品(车载DVD影音系统搭配GPS功能)市场,相同规格、相同功能的不同品牌的主流产品价格通常在8800~12800元之间徘徊,价格差异高达45.6%。此外,在地图升级的费用方面(通常是购机后第一年免费升级),经销商所给出的价格也不完全相同,升级价格通常在50~300元不等。
在记者的追问之下,部分GPS品牌厂商告知:“不同渠道销售同款产品因地域和渠道特性的不同,肯定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另一方面,差价同成本、利润等环节都有关系,每个厂商的定价基础或者产品的生命周期都决定了其售价的高低。”但在私下沟通时,这些厂商透露了另一个信息:目前国内GPS厂商很少推出所谓“全国统一价”,这主要是为了保证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在厂商方面所提出的“官方指导价”许可的价格底线之上,厂商默认经销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来对产品零售价格作出浮动性的调整。在这样的“潜规则”之下,这最终售价之中显然有着更多的“水份”。
3、渠道混乱
目前GPS厂商在国内的销售渠道主要有车市渠道、IT渠道、3C卖场、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等5种主要方式。其中前两者在市场出货量的份额中占据了90%以上的比例。渠道的混乱之处主要表现在于不同渠道的价格并不统一。例如某品牌一款支持蓝牙功能的3 5英寸简易型导航仪,在IT卖场中售价为3120元,但在汽车美容店的“促销价”竟高达3680元,售价比前者高出近20%。根据厂商透露,在IT渠道中,10%的毛利率已经可以和经销商达成合作;但在车市渠道却需要30%甚至更高的毛利率,这是不同渠道售价不一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记者调查发现,车市渠道如汽车美容店和4S店、汽车用品店等对于GPS产品的销售方式尽管也和IT卖场一样主要是以柜台展示营销为主,但通常店员对于GPS产品的功能、规格、设置的了解大多比较少,其介绍的内容多与产品宣传单无异,在专业性方面明显不如IT卖场的销售员。
同时,由于近年进入GPS领域的厂商出身存在较大 差异,有专业GPS厂商、家电厂商、IT厂商甚至手机厂商,其本身拥有的渠道和销售经验也不尽相同,导致了各家品牌在GPS产品的推广方面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微星等品牌全部依靠IT渠道,新科、宇达电通等品牌主要车市渠道,不同品牌对于不同渠道的侧重也是造成目前整个市场格局极度混乱的原因。
4、地图众多
GPS导航仪中,地图软件的优劣是决定一款产品好用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目前GPS市场中产品价格差距比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GPS领域内广泛流传着“八大图商”的叫法,而实际上这样的称呼现在应该要改改了。2007年6月又有两家公司通过了相关机构的审核,目前拥有国家许可的测绘资格的盈利性公司共有10家。分别是:
北京四维图新导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北京灵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长地友好制图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凯立德计算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易图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武汉武大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城际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科菱航睿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从已经逐步发展成熟的国外市场来看,日本导航电子地图行业由开始时的13家企业演变成由两家企业垄断,其中Zenrin公司占有65%~70%的市场份额,IPC公司占有26%的市场份额。欧美导航电子地图市场也由两家公司垄断,这两家公司分别是美国Navteq公司和荷兰TeleAtlas公司。而国内消费者眼下却只能面临着在众多地图面前无所适从的尴尬。
产品同质化问题已浮现
除以上问题之外,由于厂商的蜂拥而入已经使得整个产业的正常发展偏离了轨道,国内的GPS市场在混乱之中呈现出了畸形发展的端倪。
由于GPS市场后进者多数本身并不具备足够的研发实力,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如今看似蓬勃的GPS市场重蹈着当初MP3行业的覆辙一高速发展、公模泛滥的暴利行业。以目前的一种主流配置来看,PCBA三星2440方案 三星电机的SF3模块 3.5英寸显示屏的产品成本价不会高于1150元,然而这样的产品却往往混迹于中高端市场销售,在市场上的零售价高达2699~2999元。由于消费者对于GPS这个新兴市场本身缺乏了解,同时国内鲜有专业媒体对GPS品牌和选购经验进行系统讲解,导致GPS市场中品牌认知度过低,消费者盲目消费。
各种公模的配置方案往往可以由专门的方案提供商提供,多数小厂只需要完成拼装工作即可。这也导致了市场上不少产品除外观以外,产品功能、规格参数和内部配件没有丝毫差别,因而导致了市场上产品同质化问题的浮现。甚至有少数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而采用盗版软件和地图,完全无法保证软硬件的兼容性,产品经常会出现无故死机和信号接收不灵等问题。
写在最后
杂牌产品对于GPS市场的冲击,在我们旁观者看来一方面可以迅速拉低GPS产品的身价,另一方面却使得这个本身就不明朗的消费市场更为混乱。如今国内GPS市场尚未做到实质性的普及,如果不想这个市场重蹈MP3行业的覆辙,那么就需要相关机构尽快制定出相应的认证手段,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同时也需要媒体充分履行舆论监督与消费指南的职能。
而且,未来整合了音视频播放和电子书等功能的GPS开始不断渗入个人生活,GPS向非有车一族的个人市场普及的趋势也日趋明显。为此,《微型计算机》将会在今后为广大读者送上有关GPS产品介绍、市场导购和技术分析等重头文章。
于是,包括松下、健伍、索尼、飞利浦在内的国际知名企业,包括新科、上广电、康佳在内的国内家电企业,包括华硕、微星、华旗在内的IT企业,均对GPS市场投入了巨大的关注。在国内制造、生产和销售GPS产品的厂商也从2004年前的两、三家迅速发展为如今300余家的规模。然而,这种过度的繁荣所带来的另一面却是市场局面的异常混乱。
GPS市场为何突然兴起
据报告显示,2007第一季度的GPS市场规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94.9%,主要推动力来自于硬件制造能力的迅速扩张和软件地图功能的不断升级。一方面,硬件制造商的数量从2006年初的40多家增加N2007年初的300多家,整体产能扩张了近20倍;另外一方面,地图和软件产品不断升级,已经接近国际水平,完全能够胜任国内消费者的导航电子需求。特别是2007年初,凯立德发布了全国首张“全覆盖”地图,第一次几乎完全覆盖了全国内地的各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了全国路网100%可导航,更是刺激了市场的迅速增长。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造成GPS市场井喷的原因还是在于消费者需求趋势。有需求才有市场,有市场有利润,这样才有了厂商的疯狂涌入。一方面,不断升温的旅游热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不少有车族需要一份完善的城市地图和出色的导航服务;另外,GPS设备所表现出融于生活的发展趋势也让人异常心动,在导航之余它甚至能够帮助你找到附近的酒店或是商场。再者,GPS所提供的防盗等功能同样是有车族所无法忽视的。
据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车价的不断下降,未来几年国内汽车行业整体上对GPS产品的需求量,将以每年至少50%的速度递增,2007年国内GPS产品销量有望达到40万~60万套,增幅可能将超过300%。
GPS的“战国时代”
然而,国内GPS产业的快速增长目前更多地体现在厂商层面。换言之,在GPS市场依然是一个卖方市场的情况下,过多的厂商涌入一方面使得GPS市场的迅速升温,GPS产品价格下降的幅度和速度都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过多厂商的涌入也使得消费者在面对各个品牌的产品时,更加无所适从,整个行业也突然进入一个异常混乱的“战国时代”。
1、品牌林立
正如前文所说,除松下、健伍、新科、上广电、康佳、诺基亚等家电、手机厂商之外,包括华硕、微星、华旗在内的IT企业也纷纷上马GPS产品。在国内制造、生产和销售GPS产品的厂商也从2004年前的两、三家迅速发展为如今300余家的规模。然而在这300多家品牌之中,大多数却是此前生产和制造VCD与MP3的厂商转型而来。
据数据研究机构GFK调查显示,2006年全国七个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MP3市场销量持续负增长,月平均降幅超过12%。甚至有段时间,每日在国内消失的MP3品牌竟可数以百计。市场的极速衰退,使得越来越多的MP3与PMP品牌不得不另谋出路。以纽曼和爱国者为代表的这类品牌自然而然地将GPS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迅速上马GPS产品。此外,对于传统VCD和DVD影碟机产品的制造厂商而言也是一样。
自然,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也是因为一方面MP3、DVD影碟机等产品利润太低,而手机等高利润行业的人行门槛又太高。可在GPS来说,如果有技术,可以解决GPS模块和硬件主机的联合调试问题(可以理解为信号接收问题),那么你就可以去向GPS方案提供商发展;如果本身没有什么技术实力,那么就去买公模做拼装和贴牌,利润依然非常丰厚。正是因为人行门槛相对而言并不高且有高额利润的诱惑,使得近两年涌入该行业的厂商良莠不齐。多数原本生产MP3和DVD影碟机产品的小工厂本身就不具备产品开发实力,也无从保证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
2、售价差异
卖方市场的一个直观表现就是产品价格的不透明性。在记者调查时发现,不仅不同品牌相同规格产品的最终售价存在差距,甚至同一品牌在不同渠道的差异也不小——记者在本地一电脑城两家柜台对同款产品的报价竟有140元的差价,且同处一楼的两家柜台之间距离甚至不超过30米。再如更为离谱的车载AVN产品(车载DVD影音系统搭配GPS功能)市场,相同规格、相同功能的不同品牌的主流产品价格通常在8800~12800元之间徘徊,价格差异高达45.6%。此外,在地图升级的费用方面(通常是购机后第一年免费升级),经销商所给出的价格也不完全相同,升级价格通常在50~300元不等。
在记者的追问之下,部分GPS品牌厂商告知:“不同渠道销售同款产品因地域和渠道特性的不同,肯定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另一方面,差价同成本、利润等环节都有关系,每个厂商的定价基础或者产品的生命周期都决定了其售价的高低。”但在私下沟通时,这些厂商透露了另一个信息:目前国内GPS厂商很少推出所谓“全国统一价”,这主要是为了保证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在厂商方面所提出的“官方指导价”许可的价格底线之上,厂商默认经销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来对产品零售价格作出浮动性的调整。在这样的“潜规则”之下,这最终售价之中显然有着更多的“水份”。
3、渠道混乱
目前GPS厂商在国内的销售渠道主要有车市渠道、IT渠道、3C卖场、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等5种主要方式。其中前两者在市场出货量的份额中占据了90%以上的比例。渠道的混乱之处主要表现在于不同渠道的价格并不统一。例如某品牌一款支持蓝牙功能的3 5英寸简易型导航仪,在IT卖场中售价为3120元,但在汽车美容店的“促销价”竟高达3680元,售价比前者高出近20%。根据厂商透露,在IT渠道中,10%的毛利率已经可以和经销商达成合作;但在车市渠道却需要30%甚至更高的毛利率,这是不同渠道售价不一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记者调查发现,车市渠道如汽车美容店和4S店、汽车用品店等对于GPS产品的销售方式尽管也和IT卖场一样主要是以柜台展示营销为主,但通常店员对于GPS产品的功能、规格、设置的了解大多比较少,其介绍的内容多与产品宣传单无异,在专业性方面明显不如IT卖场的销售员。
同时,由于近年进入GPS领域的厂商出身存在较大 差异,有专业GPS厂商、家电厂商、IT厂商甚至手机厂商,其本身拥有的渠道和销售经验也不尽相同,导致了各家品牌在GPS产品的推广方面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微星等品牌全部依靠IT渠道,新科、宇达电通等品牌主要车市渠道,不同品牌对于不同渠道的侧重也是造成目前整个市场格局极度混乱的原因。
4、地图众多
GPS导航仪中,地图软件的优劣是决定一款产品好用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目前GPS市场中产品价格差距比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GPS领域内广泛流传着“八大图商”的叫法,而实际上这样的称呼现在应该要改改了。2007年6月又有两家公司通过了相关机构的审核,目前拥有国家许可的测绘资格的盈利性公司共有10家。分别是:
北京四维图新导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北京灵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长地友好制图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凯立德计算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易图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武汉武大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城际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科菱航睿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从已经逐步发展成熟的国外市场来看,日本导航电子地图行业由开始时的13家企业演变成由两家企业垄断,其中Zenrin公司占有65%~70%的市场份额,IPC公司占有26%的市场份额。欧美导航电子地图市场也由两家公司垄断,这两家公司分别是美国Navteq公司和荷兰TeleAtlas公司。而国内消费者眼下却只能面临着在众多地图面前无所适从的尴尬。
产品同质化问题已浮现
除以上问题之外,由于厂商的蜂拥而入已经使得整个产业的正常发展偏离了轨道,国内的GPS市场在混乱之中呈现出了畸形发展的端倪。
由于GPS市场后进者多数本身并不具备足够的研发实力,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如今看似蓬勃的GPS市场重蹈着当初MP3行业的覆辙一高速发展、公模泛滥的暴利行业。以目前的一种主流配置来看,PCBA三星2440方案 三星电机的SF3模块 3.5英寸显示屏的产品成本价不会高于1150元,然而这样的产品却往往混迹于中高端市场销售,在市场上的零售价高达2699~2999元。由于消费者对于GPS这个新兴市场本身缺乏了解,同时国内鲜有专业媒体对GPS品牌和选购经验进行系统讲解,导致GPS市场中品牌认知度过低,消费者盲目消费。
各种公模的配置方案往往可以由专门的方案提供商提供,多数小厂只需要完成拼装工作即可。这也导致了市场上不少产品除外观以外,产品功能、规格参数和内部配件没有丝毫差别,因而导致了市场上产品同质化问题的浮现。甚至有少数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而采用盗版软件和地图,完全无法保证软硬件的兼容性,产品经常会出现无故死机和信号接收不灵等问题。
写在最后
杂牌产品对于GPS市场的冲击,在我们旁观者看来一方面可以迅速拉低GPS产品的身价,另一方面却使得这个本身就不明朗的消费市场更为混乱。如今国内GPS市场尚未做到实质性的普及,如果不想这个市场重蹈MP3行业的覆辙,那么就需要相关机构尽快制定出相应的认证手段,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同时也需要媒体充分履行舆论监督与消费指南的职能。
而且,未来整合了音视频播放和电子书等功能的GPS开始不断渗入个人生活,GPS向非有车一族的个人市场普及的趋势也日趋明显。为此,《微型计算机》将会在今后为广大读者送上有关GPS产品介绍、市场导购和技术分析等重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