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针对不同时期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这一思想分别进行了论述。当下社会青年人如何从思想困顿中回归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如何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中找到平衡进行职业选择是我们应当重视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人的本质;当代青年人;思想困顿 ;职业选择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3-0155-01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的三种论述
从古希腊哲学起就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探讨,而西方哲学对人的本质问题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马克思站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以现实的人为原点的人的本质理论。
(一)“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地研究黑格尔哲学,黑格尔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理论,站在唯心主义的角度上将绝对精神和人的本质联系在了一起,把现实的社会劳动看作一种精神性的活动。马克思对他的思想进行了批判的接收,从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的角度看到人的本质就是能够有意识的,能动改造对象世界,由此形成了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一思想。这是属于人的自然属性。
(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的理解,费尔巴哈在黑格尔的基础上把宗教的本质还原成了人的本質是值得肯定的,他提出了类的概念,划分类的标准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抽象的理性,意志和爱,并没有体现人的共同性的现实基础。马克思针对这一点批判的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劳动,而生产劳动只有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才能进行,生产关系又进一步的决定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也正是通过一切社会关系而存在并且运行的。《提纲》进一步说明了人的社会属性。
(三)“人是人的需要”。
完成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说明之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作出了新的具体的阐述: “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聯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 两性关系、交换、分工) ,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从最深层次上揭示了人的需要是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根本所在,人的需要是人的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产生的根据。最终提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这一思想。
这三种表述完善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一个深化,完善的过程。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角度完成了人的本质的论述。
二、社会转型带给青年人的思想困顿
在完整学习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后,作为一个当代青年人如何从联系自身实践是值得思考的。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我国正处于大转型、大变革时期。社会转型给青年群体的精神信仰带来冲击,价值体系的单一化导致青年人在行为价值上选择的纠结,大众文化的整体反智对青年人精神价值观的负面影响等等都造成了青年人的思想困顿,无法和人的本质有效联结。在现实生活的世俗需要中迷失了自我。在价值迷乱中放弃对精神层面的理性追求,仅仅奔波于现实生活祈求得到一个平稳的生活。
三、青年人的人生定位及职业选择
如何守住自己的正确价值观,回归人的本质不随波逐流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当代青年人的一员,我时常在思考这个问题,而这一切的疑惑在读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得到了一些答案以此来引导我们的个人选择。《青》是马克思于1835年8月12日在特里尔中学写下的中学毕业论文。马克思以青年的热情,填密的思考以及高远的志向对自己的人生、未来进行了思考、规划和设计。对职业选择的原则、选择职业的主要指针以及选择职业的目标等作了深刻而详尽的探讨和论述。
(一)进行人生定位和职业选择时候的原则
1.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方向,
虚荣心让人产生幻想能把职业美化成至高无上的东西,而这种背后的幻想让人们对某种职业产生了短暂的热情,让人们误以为自己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职业。这个时候需要冷静的对待,必须排除作为内心幻象的虚荣心和幻想。选择喜欢的事业可以获得长久的内心的平静和幸福,也接近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甚至达到人的解放的程度。
2.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职业。
马克思说”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如果我们选择了超越自身体质限制的职业,”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我们就不能持久的工作,工作起来也很少乐趣,保证长期的专注和乐趣是选择事业的基础。
3.选择自身能胜任的职业。
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错误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收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责,我们也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如果青年人选择了自己能力达不到的职业,会导致自卑、妄自菲薄等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的产生。
(二)在人的本质是自由中与客观制约找到平衡
马克思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要求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要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遵循如何实现整个社会良性发展,促进良性循环的个人人生选择。这并不是互相冲突的。平衡自身需要和选择的自由,我们青年人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联系实际进行人生规划和职业选择。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2] 黄楠森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3] 邓晓芒.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试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 年第2 期.
[4] 魏则胜.“人的本质”概念:历史使命的终结[J].哲学原理,2007 年第 3 期.
[5] 舒永生.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及其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2002 年第 9 期.
[6] 陈启能.马克思主义与人的研究[J].哲学原理,2007 年第 8 期.
关键词: 人的本质;当代青年人;思想困顿 ;职业选择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3-0155-01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的三种论述
从古希腊哲学起就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探讨,而西方哲学对人的本质问题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马克思站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以现实的人为原点的人的本质理论。
(一)“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地研究黑格尔哲学,黑格尔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理论,站在唯心主义的角度上将绝对精神和人的本质联系在了一起,把现实的社会劳动看作一种精神性的活动。马克思对他的思想进行了批判的接收,从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的角度看到人的本质就是能够有意识的,能动改造对象世界,由此形成了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一思想。这是属于人的自然属性。
(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的理解,费尔巴哈在黑格尔的基础上把宗教的本质还原成了人的本質是值得肯定的,他提出了类的概念,划分类的标准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抽象的理性,意志和爱,并没有体现人的共同性的现实基础。马克思针对这一点批判的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劳动,而生产劳动只有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才能进行,生产关系又进一步的决定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也正是通过一切社会关系而存在并且运行的。《提纲》进一步说明了人的社会属性。
(三)“人是人的需要”。
完成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说明之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作出了新的具体的阐述: “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聯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 两性关系、交换、分工) ,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从最深层次上揭示了人的需要是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根本所在,人的需要是人的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产生的根据。最终提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这一思想。
这三种表述完善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一个深化,完善的过程。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角度完成了人的本质的论述。
二、社会转型带给青年人的思想困顿
在完整学习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后,作为一个当代青年人如何从联系自身实践是值得思考的。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我国正处于大转型、大变革时期。社会转型给青年群体的精神信仰带来冲击,价值体系的单一化导致青年人在行为价值上选择的纠结,大众文化的整体反智对青年人精神价值观的负面影响等等都造成了青年人的思想困顿,无法和人的本质有效联结。在现实生活的世俗需要中迷失了自我。在价值迷乱中放弃对精神层面的理性追求,仅仅奔波于现实生活祈求得到一个平稳的生活。
三、青年人的人生定位及职业选择
如何守住自己的正确价值观,回归人的本质不随波逐流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当代青年人的一员,我时常在思考这个问题,而这一切的疑惑在读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得到了一些答案以此来引导我们的个人选择。《青》是马克思于1835年8月12日在特里尔中学写下的中学毕业论文。马克思以青年的热情,填密的思考以及高远的志向对自己的人生、未来进行了思考、规划和设计。对职业选择的原则、选择职业的主要指针以及选择职业的目标等作了深刻而详尽的探讨和论述。
(一)进行人生定位和职业选择时候的原则
1.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方向,
虚荣心让人产生幻想能把职业美化成至高无上的东西,而这种背后的幻想让人们对某种职业产生了短暂的热情,让人们误以为自己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职业。这个时候需要冷静的对待,必须排除作为内心幻象的虚荣心和幻想。选择喜欢的事业可以获得长久的内心的平静和幸福,也接近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甚至达到人的解放的程度。
2.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职业。
马克思说”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如果我们选择了超越自身体质限制的职业,”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我们就不能持久的工作,工作起来也很少乐趣,保证长期的专注和乐趣是选择事业的基础。
3.选择自身能胜任的职业。
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错误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收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责,我们也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如果青年人选择了自己能力达不到的职业,会导致自卑、妄自菲薄等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的产生。
(二)在人的本质是自由中与客观制约找到平衡
马克思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要求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要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遵循如何实现整个社会良性发展,促进良性循环的个人人生选择。这并不是互相冲突的。平衡自身需要和选择的自由,我们青年人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联系实际进行人生规划和职业选择。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2] 黄楠森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3] 邓晓芒.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试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 年第2 期.
[4] 魏则胜.“人的本质”概念:历史使命的终结[J].哲学原理,2007 年第 3 期.
[5] 舒永生.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及其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2002 年第 9 期.
[6] 陈启能.马克思主义与人的研究[J].哲学原理,2007 年第 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