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3-0151-01
萨义德在2003年版《东方学》的序言中提到,面对“东方”的问题,他发现自己更多地感到的是滑稽而不是恼怒,他最为不满的曲解莫过于有些人将对东方学的批判理解为对伊斯兰文化的推崇和某种形式的原教旨主义。这样的语气充分表明作者对当今世界关于“东方”的种种谬论与偏见存在着不满和无奈,但于我而言,这样理解的危险几乎不存在,因为我的位置不在作为世界中心的西方,也不在作为东方中心的伊斯兰,我所在的地方叫做“远东”。
一、“东方”的缘起
《东方学》一书主要从中东国家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来批判西方中心论。萨义德不止一次在书中提及为何将阿拉伯世界作为分析的重点,这不仅在于他个人的生平经历,还在于,对西方来说,阿拉伯世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便是东方的代表。伊斯兰教曾在漫长的世纪里同时统治西方和东方,东方的其他地方(印度、中国与日本)对于欧洲只是野蛮和神秘,但伊斯兰不但神秘、而且充满了威胁。这当然是东方学的教义,但同时也是作者所理解的东方学的教义。
萨义德在书中引用了大量显性或隐性的东方学家的文本和观点,目的只为证明:东方是被西方建构起来的地理空间和认知对象,它从一个个独立的国家和地区最终变为西方的殖民地,关于东方的信息与知识体系便由此开始构建。东方曾经是辉煌的,那些辉煌的过去被东方学家中的历史学家拿来证明今天西方的胜利,同时也提出,为了让东方重现昔日的荣耀,西方的介入或殖民是必须的。例如英国哲学家贝尔福在演讲时曾说:“我们比了解其他国家的文明更了解埃及文明……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他们得到了比他们以前的整个历史都要好得多的治理,而这不仅使他们自己获益,无疑也使西方文明世界获益。” 一个英国政治家之所以能够以高人一等的姿态来面对埃及这样伟大的东方国家,背后便是依靠着强大的西方中心论。
其实,这样的观点可以引用书中开篇的那句马克思的名言来概括: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由于这句关于东方的表述太过直接和尖锐,以至于初看之下让人无所适从。当人们还没有摸清这句话所想表述的脉络时,就已经被以下这样的事实套牢:当知识被冠以非知识的目的时,知识往往作为一种工具被运用,而当权力插手知识之中时,知识的力量再次被推向不纯洁的境遇,带有不纯洁的目的。因而,权力与知识的掺杂,往往会引起争论、质疑,甚至谩骂。不过,关于这一观点的论述,后来萨义德又想到一句更加简单有力的话:西方是意志,东方是表象。
二、“矛盾”的由来
在书中,萨义德在论述东西方差异时曾给出一些总结性的观点,这些观点在理论和实际中可能相互矛盾,但总体而言还是能够协调。例如萨义德在绪论中提到,当代西方产生的具有决定影响的知识大部分是非政治性的,也就是说,纯学术的,不带偏见的,超越了具体的派别或狭隘的教条的。从理论上说,人们对此或许并没有什么不同意见,但从实际操作上而言,情形则非常复杂。
首先,没有人可以用什么方式或方法把学者与其生活环境割裂开来,把他与他存在的阶级、信仰体系和社会地位分开,因为人生来就是社会的一员。用萨义德的话来说,也就是“人文学科的知识生产永远不可能忽视或否认作为人类社会之一员的生产者与其自身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所以,对于一个研究东方的欧洲人或美国人而言,他也不可能忽视或否认他自身的现实环境,他与东方的遭遇首先是以一个非东方人的身份进行的,然后才是具体的个人。
萨义德的《东方学》并不易读懂的原因,可能是他所叙述的东西本来就相互矛盾(他个人也曾生活巨大的矛盾中)。与其说解决矛盾,不如说我们要学会接受矛盾的叙述,或许这样,我们才会更接近丰富多彩的真实世界,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刻板印象。
三、“偏见”的产生
当今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世界,使得现在的东方早已不再是神话,而是一个被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利益弄得支离破碎的地方。萨义德在序言里曾感叹道,以档案研究为基础的书籍文化和曾经支撑着人文主义这一历史学科的基本心灵原则也消失殆尽。我们今天很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是经常被可在互联网上和大众媒体上获得的零碎信息分散了注意力,而东方主义与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又有着紧密的关系。
在媒体上,阿拉伯人经常不可避免的同恐怖分子联系在一起。为了获得所谓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媒体往往求助于各种智库和研究机构中的区域研究专家。但是智库和这些研究机构通常是紧密地通各种各样的金钱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所进行的研究,甚至可以说这些研究的取向都是由提供资金的利益方所影响,其研究的公正性也只能是种不可实现的理想。最终,新闻媒体将这些被报道的问题都指向了阿拉伯世界。在这些报道中,很少有理性的论证,多大只是重复,在不同的语境,各种各样的循环中不断重复。这样一来,就东方而言,这种种现象使得学术研究和公众想象有了不可忽略的偏见,甚至是“妖魔化东方”的倾向。这一点最突出地体现在人们把握中东、远东的方式上。
闾丘露薇在《不分东西》一书中提到,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资讯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很多时候,带着良好的出发点、善良的用心,同样会产生偏见,因为正是先入为主的立场,阻碍了个人用开放的心态去获取更多的资讯,甚至会对那些和自己的观点不符的看法产生抗拒,严重的,会质疑提出这些观点的人的用心。
东方學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学科,一种思维方式,甚至是一种权力话语方式,如果它能够准确地表达与分享,并且愿意与不同意见者进行讨论,这样的话,乐趣也许会更多。
参考文献
[1]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09.
[2] 尼尔·波兹曼.《娛乐至死》[M].中信出版社,2015.05.
[3] 闾丘露薇.《不分东西》[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1.
萨义德在2003年版《东方学》的序言中提到,面对“东方”的问题,他发现自己更多地感到的是滑稽而不是恼怒,他最为不满的曲解莫过于有些人将对东方学的批判理解为对伊斯兰文化的推崇和某种形式的原教旨主义。这样的语气充分表明作者对当今世界关于“东方”的种种谬论与偏见存在着不满和无奈,但于我而言,这样理解的危险几乎不存在,因为我的位置不在作为世界中心的西方,也不在作为东方中心的伊斯兰,我所在的地方叫做“远东”。
一、“东方”的缘起
《东方学》一书主要从中东国家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来批判西方中心论。萨义德不止一次在书中提及为何将阿拉伯世界作为分析的重点,这不仅在于他个人的生平经历,还在于,对西方来说,阿拉伯世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便是东方的代表。伊斯兰教曾在漫长的世纪里同时统治西方和东方,东方的其他地方(印度、中国与日本)对于欧洲只是野蛮和神秘,但伊斯兰不但神秘、而且充满了威胁。这当然是东方学的教义,但同时也是作者所理解的东方学的教义。
萨义德在书中引用了大量显性或隐性的东方学家的文本和观点,目的只为证明:东方是被西方建构起来的地理空间和认知对象,它从一个个独立的国家和地区最终变为西方的殖民地,关于东方的信息与知识体系便由此开始构建。东方曾经是辉煌的,那些辉煌的过去被东方学家中的历史学家拿来证明今天西方的胜利,同时也提出,为了让东方重现昔日的荣耀,西方的介入或殖民是必须的。例如英国哲学家贝尔福在演讲时曾说:“我们比了解其他国家的文明更了解埃及文明……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他们得到了比他们以前的整个历史都要好得多的治理,而这不仅使他们自己获益,无疑也使西方文明世界获益。” 一个英国政治家之所以能够以高人一等的姿态来面对埃及这样伟大的东方国家,背后便是依靠着强大的西方中心论。
其实,这样的观点可以引用书中开篇的那句马克思的名言来概括: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由于这句关于东方的表述太过直接和尖锐,以至于初看之下让人无所适从。当人们还没有摸清这句话所想表述的脉络时,就已经被以下这样的事实套牢:当知识被冠以非知识的目的时,知识往往作为一种工具被运用,而当权力插手知识之中时,知识的力量再次被推向不纯洁的境遇,带有不纯洁的目的。因而,权力与知识的掺杂,往往会引起争论、质疑,甚至谩骂。不过,关于这一观点的论述,后来萨义德又想到一句更加简单有力的话:西方是意志,东方是表象。
二、“矛盾”的由来
在书中,萨义德在论述东西方差异时曾给出一些总结性的观点,这些观点在理论和实际中可能相互矛盾,但总体而言还是能够协调。例如萨义德在绪论中提到,当代西方产生的具有决定影响的知识大部分是非政治性的,也就是说,纯学术的,不带偏见的,超越了具体的派别或狭隘的教条的。从理论上说,人们对此或许并没有什么不同意见,但从实际操作上而言,情形则非常复杂。
首先,没有人可以用什么方式或方法把学者与其生活环境割裂开来,把他与他存在的阶级、信仰体系和社会地位分开,因为人生来就是社会的一员。用萨义德的话来说,也就是“人文学科的知识生产永远不可能忽视或否认作为人类社会之一员的生产者与其自身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所以,对于一个研究东方的欧洲人或美国人而言,他也不可能忽视或否认他自身的现实环境,他与东方的遭遇首先是以一个非东方人的身份进行的,然后才是具体的个人。
萨义德的《东方学》并不易读懂的原因,可能是他所叙述的东西本来就相互矛盾(他个人也曾生活巨大的矛盾中)。与其说解决矛盾,不如说我们要学会接受矛盾的叙述,或许这样,我们才会更接近丰富多彩的真实世界,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刻板印象。
三、“偏见”的产生
当今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世界,使得现在的东方早已不再是神话,而是一个被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利益弄得支离破碎的地方。萨义德在序言里曾感叹道,以档案研究为基础的书籍文化和曾经支撑着人文主义这一历史学科的基本心灵原则也消失殆尽。我们今天很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是经常被可在互联网上和大众媒体上获得的零碎信息分散了注意力,而东方主义与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又有着紧密的关系。
在媒体上,阿拉伯人经常不可避免的同恐怖分子联系在一起。为了获得所谓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媒体往往求助于各种智库和研究机构中的区域研究专家。但是智库和这些研究机构通常是紧密地通各种各样的金钱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所进行的研究,甚至可以说这些研究的取向都是由提供资金的利益方所影响,其研究的公正性也只能是种不可实现的理想。最终,新闻媒体将这些被报道的问题都指向了阿拉伯世界。在这些报道中,很少有理性的论证,多大只是重复,在不同的语境,各种各样的循环中不断重复。这样一来,就东方而言,这种种现象使得学术研究和公众想象有了不可忽略的偏见,甚至是“妖魔化东方”的倾向。这一点最突出地体现在人们把握中东、远东的方式上。
闾丘露薇在《不分东西》一书中提到,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资讯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很多时候,带着良好的出发点、善良的用心,同样会产生偏见,因为正是先入为主的立场,阻碍了个人用开放的心态去获取更多的资讯,甚至会对那些和自己的观点不符的看法产生抗拒,严重的,会质疑提出这些观点的人的用心。
东方學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学科,一种思维方式,甚至是一种权力话语方式,如果它能够准确地表达与分享,并且愿意与不同意见者进行讨论,这样的话,乐趣也许会更多。
参考文献
[1]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09.
[2] 尼尔·波兹曼.《娛乐至死》[M].中信出版社,2015.05.
[3] 闾丘露薇.《不分东西》[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