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展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绿色生态环保家园工作,是缓解当前城市环境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分析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体面积萎缩、水质污染等现状后,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建设绿色生态环保城市水环境的几点技术措施。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 污染 绿色生态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问题的提出
水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生活、城市生态对水资源总量和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随着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和人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其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也在逐步加大。尤其是大量无机、有机污染物进入到城市河流湖泊中,不仅破坏了城市水生态环境,同时水源被污染后,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健康。
二、城市水环境现状分析
伴随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千百年来自然演化而成的城市水生环境也在人为活动作用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体水质严重污染、内涝灾害逐年增加等一系列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1、供水不足造成城市河道水体流动性小,置换率低,影响河道生态。临海城区河道一横四纵,总长16.38公里,河底高程0-1.0米之间(黄海高程,下同),正常水面高程2.8米,2008年建成三处橡胶坝,2座泵站,通过泵站提水,水面高程抬高到3.5米。平时上游无水源供给,只有降雨时水磨坑及山溪岗才有少量径流流入河道。因此,水体流动性极小,置换水体能力差,河网底泥淤积0.3-0.6米,整个河网死水一潭,用竹杆绞动河水,河面立即浮起一片黑色光圈,而且有一股刺鼻的臭味,上游的供水不足,直接影响到城市內河生态环境的正常良性循环。
2、水面率缩小。与水争地,水体面积不断萎缩,城市水系普遍存在浅而平特点,由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城市建筑行业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大量池塘、河沟被填埋,造成水体面积不断萎缩,给城市埋下严重水患。
3、城市管理措施滞后,环保意识不强,水质恶化。由于城市规划建设未统筹兼顾,以及城市居民水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而作为城市防洪、排涝、景观的主要河道,已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纳污河流。近几年,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但还有部分污水未接入排污管,例如,居民阳台的洗衣机尾水,大量有机物进入雨水管排入河道,沿河有30多家养猪场,大量排泄物流入水体,部份居民将垃圾直接倒入河道中,导致城市内河成为城市纳污体,水质污染相当严重,河水出现发黑发臭,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
4、城市河道建设出现岸线平直化,护岸硬质化,河道渠化等不利趋势,破坏了原有河道水流动力和自身净化能力,导致水环境逐步恶化。
三、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措施
1、加快城市供水水利设施的建设步伐,为城市河道提供充足可靠的源头活水。临海城市上游有永安溪(流域面积2691km2)、始丰溪(流域面积1610km2)两条溪流。常年川流不息,过境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其中始丰溪靠近城区有利取水。始丰溪董岸电站上游水面高程7.8米,距城区东大河约10公里,排水期可通过隧洞、地下管道等设施引水1-2m3/s流量,促使城区河道水循环。枯水期可通过洋头河及东大河泵站提水,置换水体,让死水变“污水”。
2、编制城市水域保护规划,以规划引领。加强河道巡查管理,严格执法,及时查处占用水域违法案件,严格水域管理,城市规划与建设要确保水域占补平衡。同时开展河道疏浚整治工作,通过截污、清淤、引水、护岸、绿化等整治措施,修复水环境。
3、建立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逐步恢复城市水环境修复能力、恢复城市水环境自愈和自洁净功能。首先要杜绝水环境污染源,要恢复城市清澈的河水和绿色生态平衡系统,必须建设完善系统的污水收集和排放处理系统,杜绝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其它污染源直接进入城市水环境中。如扩建污水处理厂、重新规划城市雨水排放和污水收集系统、搬迁或关停废水排放不达标工矿企业及禽畜养殖场。其次要建立长效河道保洁队伍,确保水面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沿河设置垃圾箱,做到日清日运。
4、注重发挥生态效能。既要注重自然所具有的多样性,又要注重保障和创造满足自然条件的良好的水循环,避免生态体系的互相孤立存在,在河道整治中,平面布置上尽量保留原河道弯曲度,不作裁弯取直处理,结构上要因地制宜采用多元化、多样性河道护岸方案,推广生态砌块护岸及采取纯生态的绿色环保植物防护措施。尽量少用或不用硬质护岸。河岸建筑景观与临海的千年文化历史名城有机结合,突显水文化。
四、结束语
水环境整治是现代化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必须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城市水环境整治过程中,要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治理原则,并结合城市河道现有情况,采取合理有效技术措施,分步实施,才能走上“水绿城市、生态城市、环保城市”的发展道路,进而建立人水亲和的绿色环保自然景观,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娱乐、学习环境,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 污染 绿色生态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问题的提出
水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生活、城市生态对水资源总量和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随着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和人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其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也在逐步加大。尤其是大量无机、有机污染物进入到城市河流湖泊中,不仅破坏了城市水生态环境,同时水源被污染后,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健康。
二、城市水环境现状分析
伴随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千百年来自然演化而成的城市水生环境也在人为活动作用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体水质严重污染、内涝灾害逐年增加等一系列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1、供水不足造成城市河道水体流动性小,置换率低,影响河道生态。临海城区河道一横四纵,总长16.38公里,河底高程0-1.0米之间(黄海高程,下同),正常水面高程2.8米,2008年建成三处橡胶坝,2座泵站,通过泵站提水,水面高程抬高到3.5米。平时上游无水源供给,只有降雨时水磨坑及山溪岗才有少量径流流入河道。因此,水体流动性极小,置换水体能力差,河网底泥淤积0.3-0.6米,整个河网死水一潭,用竹杆绞动河水,河面立即浮起一片黑色光圈,而且有一股刺鼻的臭味,上游的供水不足,直接影响到城市內河生态环境的正常良性循环。
2、水面率缩小。与水争地,水体面积不断萎缩,城市水系普遍存在浅而平特点,由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城市建筑行业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大量池塘、河沟被填埋,造成水体面积不断萎缩,给城市埋下严重水患。
3、城市管理措施滞后,环保意识不强,水质恶化。由于城市规划建设未统筹兼顾,以及城市居民水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而作为城市防洪、排涝、景观的主要河道,已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纳污河流。近几年,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但还有部分污水未接入排污管,例如,居民阳台的洗衣机尾水,大量有机物进入雨水管排入河道,沿河有30多家养猪场,大量排泄物流入水体,部份居民将垃圾直接倒入河道中,导致城市内河成为城市纳污体,水质污染相当严重,河水出现发黑发臭,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
4、城市河道建设出现岸线平直化,护岸硬质化,河道渠化等不利趋势,破坏了原有河道水流动力和自身净化能力,导致水环境逐步恶化。
三、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措施
1、加快城市供水水利设施的建设步伐,为城市河道提供充足可靠的源头活水。临海城市上游有永安溪(流域面积2691km2)、始丰溪(流域面积1610km2)两条溪流。常年川流不息,过境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其中始丰溪靠近城区有利取水。始丰溪董岸电站上游水面高程7.8米,距城区东大河约10公里,排水期可通过隧洞、地下管道等设施引水1-2m3/s流量,促使城区河道水循环。枯水期可通过洋头河及东大河泵站提水,置换水体,让死水变“污水”。
2、编制城市水域保护规划,以规划引领。加强河道巡查管理,严格执法,及时查处占用水域违法案件,严格水域管理,城市规划与建设要确保水域占补平衡。同时开展河道疏浚整治工作,通过截污、清淤、引水、护岸、绿化等整治措施,修复水环境。
3、建立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逐步恢复城市水环境修复能力、恢复城市水环境自愈和自洁净功能。首先要杜绝水环境污染源,要恢复城市清澈的河水和绿色生态平衡系统,必须建设完善系统的污水收集和排放处理系统,杜绝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其它污染源直接进入城市水环境中。如扩建污水处理厂、重新规划城市雨水排放和污水收集系统、搬迁或关停废水排放不达标工矿企业及禽畜养殖场。其次要建立长效河道保洁队伍,确保水面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沿河设置垃圾箱,做到日清日运。
4、注重发挥生态效能。既要注重自然所具有的多样性,又要注重保障和创造满足自然条件的良好的水循环,避免生态体系的互相孤立存在,在河道整治中,平面布置上尽量保留原河道弯曲度,不作裁弯取直处理,结构上要因地制宜采用多元化、多样性河道护岸方案,推广生态砌块护岸及采取纯生态的绿色环保植物防护措施。尽量少用或不用硬质护岸。河岸建筑景观与临海的千年文化历史名城有机结合,突显水文化。
四、结束语
水环境整治是现代化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必须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城市水环境整治过程中,要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治理原则,并结合城市河道现有情况,采取合理有效技术措施,分步实施,才能走上“水绿城市、生态城市、环保城市”的发展道路,进而建立人水亲和的绿色环保自然景观,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娱乐、学习环境,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