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ww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数学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石,但是数学思维、数学思想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更能反映一个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数学思维,培植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平台和载体,在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才能不断提升和优化。下面笔者以苏科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矩形、菱形、正方形”第一课时为例,阐述问题教学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一、教学实录与分析
  1.基于情境引入的问题教学。
  师:前几节课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哪位同学说说我们是从哪些角度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
  生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应用。
  师: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 Rt[△ABC]纸片([∠B]=90[°])、图钉和白纸,在白纸上描出Rt[△ABC]的形状,再绕斜边AC的中点O旋转180[°]后描下旋转后三角形的形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 前后图形拼成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吗?
  问题2 如果是,它与我们之前所学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2:请大家看图1,我们由[∠BAC]=[∠DCA],[∠BCA]=[∠DAC](或AB=CD,AD=CB)可证得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生3:它与我们之前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不同的地方是一个内角为直角,其他三个内角也为直角,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
  问题3 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能用一句话描述一下这个图形吗?
  生4: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教师板书矩形定义: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作矩形。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设计意图】笔者设计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回顾了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联系,进而得到矩形的定义。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验从旧知到新知的过程,让新知生长在已有知识点之上。
  2.基于知识类比的问题教学。
  师:从定义可以看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其肯定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那么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是从哪些方面研究的呢?具体是什么呢?
  生:边、角、对角线、对称性……
  师:通过类比思想,我们也可以从对边、对角、对角线、对称性来研究矩形。请同学来分析一下。
  生5:对边——平行且相等,角——相等且全都是90[°],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师:为什么对角线相等?
  生5:只要证[△ABC]≌[△DCB],即可得AC=BD。
  生6:对称性——中心对称、轴对称性。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的性质。同时,我们沿着上下对边的中点连线所在直线折叠,发现左右两边重合,说明矩形是轴对称图形,而且有两条对称轴。
  师:我们一起来归纳提炼。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思想,学生明确研究方向,从而对矩形的性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这样的数学问题教学为学生研究数学提供了途径和方法,促进了学生数学知识的有效内化。
  3.基于例题深化的问题教学。
  教材上本课时内容只有一个例题,如何用好此例题是关键。为此,笔者设计了问题串,旨在激发学生的课堂思维,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例 如图2,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



  问题4 在此题设条件下,[△AOB]是等腰三角形吗?
  生7:由矩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AO=[12]AC,BO=[12]BD,且AC=BD,则AO=BO,所以[△AOB]是等腰三角形。
  问题5 增加条件AC=2AB,则[△AOB]是什么三角形?(此问源于教材。)
  生8:[∵]AC=2AB,[∴]AB=[12]AC。[∵]AO=[12]AC,BO=[12]BD,AC=BD,[∴]AO=BO=AB,[∴][△ABC]是等边三角形。
  问题6 图中被对角线分割而成的三角形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
  生9:只要将上面的证明调整一下,由矩形可得AO=CO=BO=DO=[12]AC=[12]BD。因此,[△AOB]、[△DOC]、[△AOD]、[△BOC]都是等腰三角形。
  问题7 对图中被对角线分割的三角形,你还有什么认识吗?
  生10:我们通过边角边可以证得[△ABC?][△DCB][?][△BAD?][△CDA],且每个三角形面积为矩形的一半,即[S△ABC]=[S△DCB]=[S△BAD]=[S△CDA]=[12][S矩形ABCD]。
  生11: [∵]AO为[△ABD]的中线,[∴][S△ABO]=[S△ADO]=[12][S△ABD]=[14][S矩形ABCD],[∴][S△AOB]=[S△COD]=[S△AOD]=[S△BOC]=[14][S矩形ABCD]。
  师:哪位同学能将刚才的知识总结一下?
  生12:每条对角线将矩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共计4个直角三角形,它们全等,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矩形面积的二分之一;两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4个等腰三角形,且每个三角形面积相等,都是矩形面积的四分之一。   问题8 通过刚才的研究,请同学们观察等式AO=CO=BO=DO=[12]AC=[12]BD,还能发现什么?
  生13:从这个等式中首尾两项得AO=[12]BD,背景是在矩形中,各个内角都是直角,所以可得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教学问题都是围绕着教材例题展开的,旨在引导学生明确研究的方向,分析在一定条件下,问题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规律,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围绕例题深化的数学问题按照一定顺序揭示规律,逐步推进深入,使得学生能够在主动构建数学知识的同时优化数学思维,归纳数学思想方法。
  4.基于新知运用的问题教学。
  问题9 再看图2,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请增加一个条件,使得[△AOB]是等边三角形。
  ……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现将同学们提出的这些条件整理为“角”“边”两类。
  (教师板书。角: [∠ABO]=60[°],[∠BOC]=120[°],[∠BCA]=30[°]。
  边:AB=[12]AC,AB=OA,AB=OB;CD=[12]BD,CD=OD,CD=OC。)
  师:我们找其中一个条件如[∠BCA]=30[°],請一名同学加以证明。
  生14:由上可知[△AOB]是等腰三角形,又[∵] [∠BCA]=30[°], [∴][∠BAC]=60[°],[∴][△AOB]是等边三角形。
  师:由[∠BCA]=30[°]可得[△AOB]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AO=[12]AC,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呢?
  生15: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问题10 再看图2,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OD]=12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生16:由刚才的结论[△AOB]为等边三角形,[∴]AB=AO=[12]AC=4,[∴]AC=8。
  生17:由[∠AOD]=120[°],得到[∠ACB]=30[°],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AC=2AB=8。
  【设计意图】新知运用的问题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新知,认识数学的本质。学生通过这两个问题,对图中[△AOB]是等边三角形有了本质的认识,并且通过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收集素材,顺利实现了对已有知识“直角三角形中30[°] 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的再认识,同时也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明确了思路和方向。
  二、基于问题教学的思考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和教学设计是问题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数学的问题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解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应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内涵特点等方面为问题教学的切入点,精心设计一些具有一定目的性、层次性,符合学生已有基础知识、学习水平和已有探索经验的问题,让问题教学成为学生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不断增长的根基。以数学知识的本质、数学思维的启发、数学经验的增长为基础的高质量问题,一定能激发学生深度的参与兴趣。
  数学思想是数学问题教学的根,问题教学实现“知识构建”到“思想引领”的转变。问题是问题教学的心脏,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发源地。基于数学思想的问题教学,将知识、方法问题化,通过问题教学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发思考,将学生从知识学习引入方法积累并走向思想升华,以此领悟知识构建的本质。
  教师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进行问题化教学,能将需要教授的内容连续化、变式化为有实质意义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持续地辨析、思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从多维度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引入深度学习,培养数学学科精神,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提供可持续的学习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侯立晴出生在徐州丰县,现就读于南京医科大学。在她读初中时,妈妈因结核性脑膜炎去世。去年8月,侯爸爸又因为脑梗塞导致右侧身体瘫痪,失去了自理能力。侯立晴决定把爸爸带到南京,一边上学一边照顾他。  侯立晴搬离了宿舍,拿出勤工俭学的微薄收入租了一间地下室。为了给爸爸作理疗,侯立晴还学会了按摩推拿。在她的细心照料下,侯爸爸现在已经可以慢慢走路了。尽管照顾爸爸花去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侯立晴多门功课的成绩都在
期刊
片段一  外面冷极了,还下着大雪。勤劳的农人们躲在家里,望着窗外的雪花。平日里那些活蹦乱跳的小狗,此刻也静静地蜷缩在自己的窝里,紧闭双眼,身子还不时地瑟瑟抖动。就连那些烦人的鸟儿们也不见了踪影。天空阴沉沉的,柏油路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整个世界银装素裹,仿佛凝固了。(夏 杰)  点评 夏杰同学的这段摹写较以往有进步。他向来对窗外的一切都缺少敏感,而这段文字却能借助自然之物来表现寒冬,同时也触及到
期刊
到了九年级,很多学生写不好议论文。陈彦艳老师却勇于挑战,上了一节议论文写作的公开课。这是一节选点巧妙、训练扎实、成效初显的好课。学生在这节课中动脑参与,动手实践,收获满满。  陈老师既尊重教材,又没有照搬教材,而是巧妙地对教材进行了整合重构。教材对“论证要合理”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陈老师没有贪多求全,只选择其中一点进行突破,侧重解决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只满足于罗列论据,没有适当的
期刊
摘要  研学旅行成为衔接校内与校外学习的特殊教育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对研学旅行与跨学科课程进行融合实践探究,通过整体架构课程目标、设计驱动任务、 组建团队等方式,寻找二者的结合点。  关键词  研学旅行 跨学科课程 融合 实践  “行走南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结合校情、自行开发、跨越学科界限、师生全員参与的特色校本课程。自2016年建校以来,我们已经完成九季“
期刊
摘要  叙事性散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注重叙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转向注重人物的情感探索,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情感逻辑,重视分析文章深层内涵,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关键词  叙事性散文 情感探索 阅读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叙事性散文,教师一向重视梳理情节脉络,提炼人物形象,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散文抒情的体裁特点,不利于学生发掘文本的独特情感价值,不利于建立健全的阅读知识体系,也会对阅读审美培养造
期刊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指导学生结合小说情节、背景,分析简·爱形象。  2.聚焦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简·爱形象。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分析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近期我们一起阅读了小说《简·爱》,还观看了电影《简·爱》,谁能说说自己的总体印象或感受?  生:我感受到了简·爱追求幸福的勇气。  生:我感受到了简·爱是一个很有自尊心的女孩。
期刊
摘要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仅在于学生本身,更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对课堂的设计。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设计适合的探究方案,将知识点融入探究活动中,以探促学,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发现、求解并应用,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所学内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探究能力。  关键词  探究 情境 应用 策略  “运动的相对性”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最后一节的内容,主要对生活中的“动”与“静”展开探究,让学生
期刊
小时候的我,即便是在冬天,也感觉“温暖如春”,因为我有悉心呵护我的爸爸。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一夜过后,院子里的地面上就积上了厚厚的一层,一脚踩下去,就会有一个深深的足印呈现在面前。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围着围巾,戴着帽子和手套,站在屋檐下,臃肿得像个小雪人。看着那些洁白晶莹的精灵们从天而降,我的眼里满是欣喜和兴奋,高兴得唱啊,跳啊。我还伸出舌头,去感受雪花轻轻落在舌尖上立刻融化的冰凉感觉,同时咯
期刊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内容是中考复习专题中的折叠问题,通过智慧课堂教学形式,揭示了“借助图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阐明了图形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基本性质,分享了逐步建立并不断发展学生直观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信息化培养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经验。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生活中许多实践活动与数学有关。譬如,图形的折叠就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将以矩形的折叠
期刊
【设计理念】  议论文是用来阐明作者见解的,“讲理”是重中之重。优秀的议论文不仅讲究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更追求就事论理,以理服人。本节写作指导课的训练点为“学会做点分析”,设计初衷是:学生能围绕“在理”的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进行“入理”的分析,将观点和论据紧密联结,用合理的论证推导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课堂实录】  一、七嘴八舌找问题  师:同学们,班级将举行一次辩论会,辩题为:“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