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国的故事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indsw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汉字识中国
  汉字是表达的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它还带着与生俱来的历史温度和文化内涵。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确实,每一个字的诞生,都有诸多构成因素以及变化与演进特点。其中一些汉字甚至记录和承载了文明的进程、文化的特性、民族的特点、国家的发展,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树立了中华文明的旗帜。
  
  “国”字记录了中国历史的重要讯息:从最初的定居点,到稍后的初级城市,到更加发达的都城,这些被称为“国”的所在,是时代风云的汇聚之地。有“国”,就有“中国”,这个既是地理概念又是民族概念和文化概念的词,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始终争议不绝。而今天我们所使用的“中国”,与古代的“中国”早已大相径庭。
  理清了“国”与“中国”变迁的脉络,就了解了中国历史的内核。
  
  城市的雏形
  
  公元前841年,是中国信史时代的开始。这一年,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发生了一件大事。大批平民袭围王宫,逼使周厉王姬胡出奔,并险些杀死太子姬静,幸亏有召公和周公出面平息了叛乱,镐京才没有陷入崩溃的境地。这一事件,史称“国人暴动”。
  这个“国人”和如今习见于报端的“国人”显然不是同一个概念,因为参与暴动者仅限于生活在国都镐京的人,国都之外的人自然不在“国人”之列。何谓“国人”?这需要先弄明白国字的内涵。
  国字较早的写法是“國”或者“或”,出现于何时,尚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迄今为止,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尚未发现“國”与“或”的影子。周代早期的金文中,国字写作“或”。
  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中说:“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从土。”大意是,“國”字表示的是一片有士兵守卫的疆域。有人加以发挥,说这个“國”字表明一个国家应该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土地,以“一”代表;三是军队组织,以“戈”代表;四是范围,以大“囗”代表。
  这个解释富有哲理,但遭到许多学者的反对。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中批驳说,许慎的说法完全出于臆测,殊不足据。他认为国字的初文与邑字的初文关系紧密,因此其本意当是指城、邑。这个观点在后世的典籍中可以找到很多证据,比如《周礼·冬官考工记》的“匠人营国,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其中的国显然是城邑,而非国土疆域。
  当然,早期的城邑必定很简陋,大约就是定居的居民点,人口不多,也不会有明确的行业分工——绝大部分人还得当农民,春种秋收,在城邑周边或内部的土地上劳碌。这样的居民点虽然简陋,却是后世城市的雏形。既然是城,则城内城外必有分别,于是城内称为“国”,城外不远处谓之“郊”;相应的,城里人便被称作“国人”,郊外的人被称为“郊人”、“野人”或者“鄙人”。
  这种称呼一直延续到后世,所以公元前841年的那次重大事件,就被称作“国人暴动”。但此时的国,其规模一定远较早期为大,但数量却少很多。
  据史书记载,大禹之时,天下有“万国”,可谓数量惊人。挤去点水分,估计数目也不会小。如此庞大的数目说明一个问题:这些国都很小。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先生在《统一与分裂》一书中曾说,那时候一个国不过是一个部落或一个宗族的聚居地,所以“大的也就相当于今天一个小县城,小的大概只等于一个‘三家村’”。
  “万国”共存的盛况在商代发生重大变化。商代第一任君主商汤之时,天下大约有国三千,约六百年后,当最后一任商王纣在位期间,这个数字大约又锐减了一半。周武王姬发大举伐纣之时,《史记·周本纪》上说有八百诸侯(实际就是国)在盟津(在今河南洛阳孟津)等他。
  姬发最终在商郊牧野(在今河南淇县一带)击败了纣的大军,然后经过一系列征伐,“灭了九十九国,降了六百五十二国”,把天下攥到了周人手里。周人施行的是分封制,据说姬发一口气分封了一千七百多个诸侯,于是,西周时呈现出的景象就是,住在国都的周天子,统治着数不清的诸侯。等级虽不同,但周天子与诸侯们居住的城邑,却都称为“国”。
  
  天下的中心
  
  大约在西周初年,第一次出现了“中国”这个词。
  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贾村出土了一口青铜酒尊,上刻铭文:“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思是说,周武王姬发攻克商的都城之后,举行了一个盛大庄严的仪式,祭告上天:我已经占据中国,统治了这里的百姓。
  这口青铜尊定名为“何尊”,其年代被确定为周代第二任王周成王姬诵之时,即公元前11世纪。何尊铭文是目前所见最早出现“中国”二字的实物证据。典籍方面,最早出现“中国”二字的是《尚书·梓材》篇,其文曰:“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这是周成王姬诵追述往事的一句话,大意是:皇天把中国的人民和疆土付与了先王。先王即周武王姬发。
  于省吾先生以何尊金文和典籍互相验证,认定“中国”这一名称起源于周武王姬发之时。也就是说,这个古老的词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那么,当时的“中国”所指何处?
  周代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所在的城邑都称为“国”,但周天子的“国”与诸侯们的“国”却又不同,因为周天子的“国”,也就是周的京师,居于天下之中的地位(至少周天子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称之为“中国”。但这个“中国”的范围并没有保持太长时间就开始急剧扩大。周武王姬发去世之后,其子姬诵即位,是为周成王。此时,由于京师镐京远在西方,不利于控制东方诸侯,所以周公姬旦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的白马寺附近兴建了洛邑,称“成周”,又在今洛阳市区筑王城,并迁来大批周人,使洛邑成为周的陪都。洛邑地理位置优越,政治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久而久之,也被称“中国”。
  葛剑雄先生说,从此开始,“中国”就不再是指一个单纯的政治中心,它开始扩大为地理中心。
  “国人暴动”70年后,公元前771年,镐京再次发生重大事变:关中西部的犬戎族攻破镐京,在骊山之下杀死了周幽王姬宫涅。周平王即位后,仓皇迁都于洛邑。镐京就此失去了“中国”的地位,而东都洛邑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
  伟大的东周时代开始了,但周天子的好日子也基本上过到了头——东迁之后,周天子的权威日渐衰落,往日一呼百应的号令也不再起作用了。与此同时,四周一些实力雄厚的诸侯们却逐渐强大起来,开始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吞并游戏。一番折腾,历史进入“春秋五霸”的时代,齐、晋、楚、吴、秦等诸侯国相继称霸,吞掉小国无数,只剩一些大国继续互相拼杀。此时,“中国”的范围已大致相当于后世所谓的“中原”,包括了今河南、山西、山东的大部分地区。
  春秋之后是战国,秦、齐、楚、燕、赵、魏、韩等“战国七雄”继续着相互厮杀的宿命。随着这些大国疆域的不断拓展,“中国”的范围也更加广大。到战国后期,葛剑雄先生说,“中国”所指区域,南达长江中下游,北抵阴山、燕山,西至陇山、四川盆地西缘,向东自不必说,齐国的势力范围到哪,“中国”的范围就到哪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嬴政灭了六国,一统天下,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中国”出现了——秦的疆域所至,几乎都可划入“中国”的范围。但边远地区不算,因为那里是蛮、夷、戎、狄之乡,化外之地。此后的汉代也是如此:即便某个地方已经划入帝国的版图,但知识分子们依然不会称其为“中国”,因为那里不是汉人的聚居区,文化也极其落后。
  这就牵涉到另一个重大问题:“中国”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并且始终夹杂着挥之不去的民族色彩。
  
  心理上的“中国”
  
  民族色彩在“中国”里的体现,古已有之。比如西周时的吴国与楚国,虽然也是受封的诸侯国,但因其地处偏远,以“蛮夷”自居,所以长期被排斥于“中国”之外。“六王毕,四海一”之后,虽然吴、楚基本已算在“中国”之内,但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区,还是被视为非“中国”。
  在汉代,对“中国”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国”,是指王朝的疆域范围;狭义的“中国”,所指实际上是中原地区,因为那里既是汉人聚居之地,经济也最发达。比如,赤壁之战时,孙权就称曹操控制的地域为“中国”。
  此情在晋代始改变,北方兴起的少数民族强大起来,将汉人的政权赶到了长江以南,他们自己则占据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如此一来,偏安的汉族王朝在南方依然自称“中国”,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也把“中国”用在了自己身上。民族色彩在“中国”里就此被淡化,随后完成统一的隋唐时代,则把南方和北方都称为“中国”,而且分别修了《南史》和《北史》;后来元朝修史之时,更是一视同仁,分别修了《宋史》、《辽史》和《金史》。
  少数民族政权之所以对“中国”二字耿耿于怀,还因为它是“正统”的象征,占据了“中国”,就可以“正统”自居,为自己的政权争取到合法性。
  历史进入到明朝,“中国”发生了另一个重大变化:它开始转变为一个国家概念。这个转变,在外国人的著述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因为从明朝后期开始,来华的外国人已广泛地使用“中国”、“中华”、“中央帝国”一类的词来称呼这个东方的国度,而不是像称呼“大唐帝国”一样称呼明朝为“大明”,称呼清朝为“大清”。
  中国人自己也逐渐习惯使用“中国”来指代自己的国家,比如1689年清朝与俄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其满文文本就自称“中国”。但正如葛剑雄先生所指出的,外国人所使用的“中国”与清朝政府所使用的“中国”尚有区别:外国人只是在指称一个国家,与我们今日说法国、英国、美国相同,但清政府却把“中国”当做“中央帝国”的简称,其中依然蕴含着天朝上国的妄自尊大。
  直到1912年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中国”才正式成为这个国家的名称,一如美国之于美利坚合众国、法国之于法兰西共和国,仅仅是个简称。
  
  “祖国美好如玉”
  
  在漫长的历史时间内,国字大多写作“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代中期对汉字进行规范化,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整理组广泛搜集国字的异体字,竟然搜集到不下40种。在选择哪一个字做规范字时,起了争议。
  繁体的“國”字,使用最广泛,但笔画较多书写不易;“囗”字倒是简单一些,而且在建国初期一度盛行,但极易与“口”字混淆;“囯”字历史悠久,容易书写,太平天国期间曾广泛使用,但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中间的“王”字不符合时代潮流;“囻”字倒是在政治上合格了,也曾使用于民国期间,可是过于生僻,恐怕人们难以接受……
  最终,问题被提交至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时任委员会副主任的郭沫若提议,“国”字里再加一个点,成为“国”,既便于书写,又蕴含着“祖国美好如玉”的意思,于是全体通过。只是如此一来,国字最初的含义已荡然无存。
  
  链接:汉字释义
  帝:“帝”字在战国以前专指天帝,战国时始以指人间君主,秦以后为“皇帝”简称。中国古代历史的叙述体系中,帝系是中国历史之始,也是古代统治秩序之体现。
  王:“王”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据考其本义为斧,唯王者可设斧扆。有学者进一步指出,王字本像斧铖之立置形。古代氏族首领率军打仗,斧铖象征其军事统帅权。进入阶级社会,王为最高统治者称谓。王权、王道、帝王文化等有其丰富内涵。
  兵:“兵”是武器、战士等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兵这个字最初是“双手持斤(斧)”的形象,并不是今天我们看来的“丘”和“八”。兵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作战的策略和方法”,也就是兵法。这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智慧,如今已经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车:古文字中的“车”,是整个古代车的象形,后为简化,只去了车轮部分,这就是今天的“车”字。车据说起源于黄帝时期,先秦以来,就根据不同的用途、等级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高级的可以嵌金镶玉,最低级的是不加修饰的本色木材,由此形成丰富多彩的车文化。
其他文献
东、西、南、北是定至四方的方位词。古人根据太阳确定四方,日出之向为东,日落之向为西,阳光正射之向为南,背阳之向为北。“东”具有新生、光明、温暖的特点,“北”有死亡、阴暗、寒冷的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其所具有的文化内蕴。    东。    太阳每天从同一方向升起,又从另外同一方向落下,因此,不难想象,对绝大多数原始民族来说,四方中最先产生的方位概念应该是东和西,确定东、西的标准就是太阳的升起和落下。
期刊
汉字是表达的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它还带着与生俱来的历史温度和文化内涵。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确实,每一个字的诞生,都有诸多构成因素以及变化与演进特点。其中一些汉字甚至记录和承载了文明的进程、文化的特性、民族的特点、国家的发展,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树立了中华文明的旗帜。    中国人讲究做人的本分,孝悌忠信、百善孝为首,“孝”都被放在第一位。孝何以具有“百善之首”的独有
期刊
秦始皇是一个勤奋的工作者,秦统一天下后,曾五次出巡考察“皇土”,中国大陆海岸线的北段,到处都留下了他的刻石,两千多年来,古今凭吊者甚多。   盛夏时节,渤海湾是个好去处。每年这个季节,秦皇岛、北戴河,还有沿海湾的芝罘山、莱山,都集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群。这里是旅游胜地,也是颇富盛名的历史文化胜地。   公元207年秋,一代枭雄曹操来到这里,感慨胜景,赋诗一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
期刊
四川,古称巴蜀之地,号称“天府之国”。一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李白写了一首《蜀道难》,他只是为了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对蜀路做了浪漫主义的夸张。这艰难的蜀道,似乎隔绝了交流,凭添了想象。因而在中原人的眼中,蜀人面目诡异。史书中记载古蜀人蚕丛氏和其人民的“纵目”。几位国君的名字也颇为奇怪,“蚕丛”、“鱼凫”、“杜宇”、“鳖灵”。   其实,蜀人从来不是一种神话,他们按照自我发展的序列缓步而行,由采集
期刊
2011年,清华大学迎来了她的百岁生日。清华的这一百周年,不仅是清华的一百年,更是折射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一百年。在世界大学发展史上,确实也没有哪所大学能像清华和北大这两所学校一样,和一个国家民族的现代化过程有如此紧密的关联与交织。  与世界诸多著名大学相比,中国的大学起步比较晚,但是起点并不低,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自身的制度建设,成功地实现了与具有现代意义的西方大学的接轨。学者谢泳认为,中国
期刊
冯玉祥这位在旧军阀中冲杀出来的硬汉子,在旧中国是众所周知的一个“怪人”。名导演陈凯歌在电影《建国大业》中饰演的冯玉祥,大白天打着灯笼去见蒋介石,暗喻当时社会黑暗,看不到希望。  冯玉祥的“怪”,正如1942年周恩来在《寿冯焕章先生六十大庆》一文中所说,他是怪在“为人所不敢为,说人所不敢说”。   冯玉祥带兵以执法严格著称。有一次,一个县长给他送礼,被他狠狠地打了一顿,令其拿回礼物。消息传开,再也无
期刊
朝(音招)歌,是商朝末代君王纣王的都城,在此居住了半个世纪的我,又一次来到位于城东8公里处淇河岸边的纣王墓,望着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的“纣王之墓”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望着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孟世凯先生撰写的“商纣传”,我的思绪不禁倏地飞回到延续600多年的商朝的天空,回味着商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每一个朝代建立之初,大都是顺乎民意。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即是如此。当暴
期刊
明朝初年的政治舞台上,曾连续上演了两幕“削藩”的好戏,两出戏的导演,一是建文帝,一是永乐帝。同样是“削藩”,结局却有天壤之别,建文帝“削藩”,激起“靖难之变”,结果江山易主;永乐帝“削藩”,从容不迫,众王俯首。    急功近利酿失败   1398年,朱元璋驾崩,建文帝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统。但是,当时的诸王在皇帝面前以叔父之尊,多有不逊言行,建文帝对这种状况忧心忡忡。   一日,他问太常寺卿黄子澄如
期刊
2011年2月,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通告,正式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近年学术造假在内地屡禁不止,在“名利双收”的诱惑下,一些学术投机分子千方百计钻空子,骗取国家荣誉和巨额奖金。科技部的这一做法,无疑是给学术造假者们一记重拳。有了这“第一例”,也就开了国家严打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的先河,接下来无论是刘连生、张
期刊
中华民族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农业文明,驯化育成了大量优良的作物品种,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卓越的作用。水稻、大豆、粟等中国原产物种,曾经养活我们的祖先,也是中国对全人类的贡献。然而,随着人口繁衍,它们越来越难以养活数量日增的中国人。所幸的是,数千年以来,总是不断有来自异域的种子,被使者、商人、船员甚至入侵者携带着,进入这块土地并生根发芽。尤其是数百年前,地理大发现波及了古老的东亚,至少三十多种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