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默读”教学略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统编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同一语文要素的呼应与发展,并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提出了“带着问题默读”的要求。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以及课后的语文要素,从课题、关键词句、课后习题入手,引领学生进行思考,以提升学生的默读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默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2-0050-01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带着问题默读”。编者在三年级上学期的期末为什么要安排这一语文要素?默读有什么好处?教师如何引领学生默读才能真正实现其教学价值呢?实践证明,默读是学生阅读能力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默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除此之外,由于默读有助于思考,更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地获取信息,因此,在统编语文教材中,从二年级开始就提出了默读的要求,在三年级则要求更高,因而,“带着问题默读”这一语文要素在三年级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从多角度挖掘出教材中有价值的问题,以提升学生的默读能力。

一、从课题入手问


  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课题也就读懂了课文内容。
  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有两层含义:一是就课题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默读与思考,并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司马光》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司马光是谁?是哪里人?课文讲了关于司马光什么时候的事情?从司马光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阅读收获?”二是让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就课题本身进行思考。比如,在《掌声》一课学习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为什么以“掌声”为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明白我们生活中处处需要掌声,要大方地向别人送出掌声。
  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还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默读中获得提升。

二、从关键词句处问


  抓住关键词句研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
  如在教学《掌声》一课时,在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默读课文,想想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英子的忧郁,圈一圈,画一画,和大家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的阅读,任务少,學生很容易从中找到关键词句,从而促进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如,在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哪些句子的描写让你感受到了阵地上的危险。白求恩又是怎么做的?从这些句子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白求恩的什么精神?”这样的问题,切入点小,可以真正把“带着问题默读”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默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一些关键词句正是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刻理解的句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从关键词句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可以使学生真正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深刻解读。

三、从课后题入手问


  关于默读的要求大都是在课后习题中提出的,它为学生的阅读指明了方向。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教师对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就止步于课后习题呢?显然不是的。教师还需要从课后习题的延伸处挖掘出有价值的问题,以继续推进学生的思考。
  如在教学《掌声》一课时,课后习题中提出:“默读课文,想一想,英子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教学时,在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顺势追问:“这两次掌声分别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这掌声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启发与影响?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进行默读与思考。”这样提问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再如,《灰雀》一课的课后习题:“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与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在学生解决完这个问题以后,教师可以接着提出:“列宁与小男孩对灰雀的爱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提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文本主旨:爱有不同的方式,我们要选择最为恰当的方式。
  由此可见,只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就可以大胆地对课后习题资源进行开发,以使学生的默读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总之,从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要素的编排来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默读问题,并就文章的关键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真正读懂文本内容,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特色,从而真正促进学生默读能力的提升。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对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要重视朗读指导,培养他们的朗读习惯和朗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个人读、小组读、比赛读,课内朗读和课外朗读相结合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文本、走进文本、享受文本,让孩子爱上阅读。  [关键词]朗读指导;一年级;阅读;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自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语用”以来,阅读教学开始积极践行表达本位的理念,即在教学中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作者的写作策略,借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就需要从文本的体裁入手,遵循文体独有的创作特点,积极开展学生的语用实践训练。提出要循序渐进,在解构思维下把握人物的语言价值;类比辨析,在聚合考量下感知作者的表达构思;统整联系,在理性思维下体验文本的表达秘
[摘 要]“和大人一起读”是部编教材“语文园地”中新设的栏目,教学该内容,借助亲子共读记录单进行导读的方式开展阅读实践,并在课堂上反馈指导,加强阅读,助力儿童爱上阅读,快乐成长。  [关键词]亲子共读;记录单;阅读;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74-02  “和大人一起读”是部编教材“语文园地”中新设的栏目,倡导学
[摘 要]统编教材是以语文要素进行单元编排的。落实语文要素需要以单元教学为主线,进行系统组合、递进学习。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为例,实施单元要素递进学习的具体策略为:找准着力点,系统规划递进学习;绘制线路图,逐步实施递进学习;优化细节处,主动压实递进学习。  [关键词]统编教材;单元要素;递进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时,教师围绕文本做文章,深度解析文本内涵,链接文本语境,探索文本意象,展开文本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体验中形成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教学有自身学科特点,教师要建立文本和生本融合意识,成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训练活动,全面塑造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紧贴生活  统编版语文教材相较于以往的教材来说,对于口语交际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口语交际训
[摘 要]低年段看图写话是小学生作文的根基。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看图写话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要让学生在看图写话中做到会看、会想、会说、会写。同时注重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看图写话;会看;会想;会说;会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3-0093-01
[摘 要]为思考而教学是优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就是赐予他们成长的力量。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物化学生的思维图式、思维过程;同时,将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展开与呈现,便于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干预,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高。思维导图在促进学生语言图式、内容图式、结构图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思维图式 灵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摘 要]准确把握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素养体系,重视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反复重现知识和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语文教师应当研究不同类型课堂的特点以及教学策略,夯实自身的文化底蕴并以之感染和引导学生,方能用好统编教材,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观摩活动;统编教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摘 要]语文课堂中的练笔要在深入关联中强化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在深入链接中强化写作策略的体悟与接纳。教师要做到读写对应,以学生理解的视角指导练笔;触类旁通,以联系未知的情境指导练笔;认知共振,以生发情感的通道指导练笔。  [关键词]练笔指导;新视角;读写联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70-01  课堂练笔是深化文
[摘 要]课堂评价语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它也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有引导性。教师应该用有引导性的评价语言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通过教师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激励系统,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与学习相关的行为有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并将学生领入下一环节或更深一层的学习中,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