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t1234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老师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摆在我们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明确“读”的意义
  要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教师必须明确读书的重要意义。多读书最大的好处和最突出的优势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直觉。既然如此,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该从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人手,而“读”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读”到了位,学生语感的培养才可能到位,语文综合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只要让学生个体体验到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强他们在阅读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使读书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靠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人手:
  2.1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一年级时,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和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的理解和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的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要求,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做到逐句逐段读懂课文,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2.2通过有感情朗读激发兴趣。
  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小学语文课文形式多样,文质兼美,充满美的魅力,孕育美的情趣。
  在讲授二年级的上册《坐井观天》时,文章出现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我事先准备好了小鸟和青蛙的头饰,让学生来扮演青蛙和小鸟的角色来对话,同学们一看到青蛙和小鸟的头饰,都非常感兴趣,跃跃欲试,于是我让他们戴上头饰来表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看哪一组表演的语气最形象,结果小朋友表演的各有各的特点,有的还带上了动作,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把青蛙和小鸟的语气也表演的活灵活现。
  2.3在讲读和口语训练中激发兴趣。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自主揣摩、表达,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比如:执教《白公鹅》一课,我在课前布置了预习的作业:①把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三遍;②找一找作者笔下白公鹅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因为是简单易懂的文章,学生在读了三遍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大意之后,他们能够准确地找出白公鹅的特点:“有海军上将的派头!”在课上我随机把文章的重点“海军上将的派头”进行板书,并给学生讲“什么是海军上将”,在学生对这个头衔很感兴趣时再让学生读文章,自己找从哪些地方体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鹅的走路姿势“慢条斯理”,走过泥泞的路也沾泥,有狗在后面追也从不跑等等。通过学生感兴趣地找读,很快找出了鹅的高傲。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训练了感兴趣地读书,让学生在找读过程中体会成功感和满足感,为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手段,还是人们一项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生存能力,8岁之前是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因此,只有把握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发展。中班幼儿完成任务的目的性、坚持性与自制力还很差,因此,就需要我们施以积极的教育影响,需要成人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创设一个宽松的互动的阅读氛围,这是保持幼儿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幼儿阅读策略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保证。  1.对症下药
期刊
从古到今,人们在进行交流时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它伴随着人的一生。小学阶段的语文是人类一生语言的根基,而识字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随着课程改革的脚步,识字也有必要进行一下改革,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生动有趣、学生乐学的东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针对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爱唱爱跳、思维活跃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识字,学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极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关键。高考目的更加明确化,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把考查能力作为数学考试的基本原则。数学开放题作为一类新题型,它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数学开放题在近几年高考中频繁出现,然而对开放题的认识却不是很清楚,于是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我觉得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重视作文的修改讲评。  [关健词]精心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说真话;落实作文指导;重视作文的修改讲评  刚接触到作文教学时
期刊
什么是学校环境呢?学校环境是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走向社会花的重要土壤,它是指学校中能够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  学校环境的构成是极为复杂的,如果说学校中的学科设置和教学、学校的常规管理以及教学设备、周边环境等是硬环境,那么,学校中客观存在的,主要由教师控制和把握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各项条件。如学校和班级的风气、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师的教育方法等等就是“软
期刊
[摘要]临近小学毕业,学生的个性心理日渐成熟,独立意识、自助意识空前增强,学校给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加大了不少。每天除了复习也是复习,不免会出现不用心学习,上课爱讲话,作业不按时完成,思想不稳等倾向。对进入中学既期待又畏惧,思想状况复杂,学习和思想表现的两极分化更为严峻。因此,加强小学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改变其厌学现象,这是每个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主要从生理
期刊
近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作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真实把握提高学生有效阅读水平,通过培养习惯、营造气氛、激发兴趣、口语训练等多种方式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中学语文教学任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
期刊
听话、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听话、说话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话、说话与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培养学生听话、说话能力是生活、学习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听话应该做到听得准,理解得快,记忆得牢,并具有一定的品评和组合能力;说话要用普通话,说得清楚明白,说成段的话时,还要有中心,
期刊
所谓“文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本概念就是指某种文件,如某个条例或者协议被译成了中、英、法三种文本。广义的文本指语言符号系统、现象系统及其内容。其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语言成分,指一个句子、一本书或者一个观察现象的内容所构成的认识对象;另一种是超语言形式,指话语的意义和内容所组成的记号复合体,它反映语言外的情境。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里的“文本”笔者认为就是指学生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语文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呢?  1.教给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预习要求要明确具体,一是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为课堂学习扫清障碍;二是弄清本文的主要内容,节省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