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思维;体验;期待;生成;
民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10(A)—0090—01
教育专家曾出过这样一道测试题:“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问船长几岁?”对我国某地的小学生进行测试,竟有大部分学生得出的答案是:75-32=43岁。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而学生之所以这么回答,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所有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一位教育家因此评论说,这就是学校把学生越教越笨的典型事例。测试的结果和专家的话语使我们教师很震惊。那么,怎样才能“不要把学生越教越笨”,而把学生越教越聪明呢?我认为要让学生思维灵活,应在教学中处理好“少”与“多”的关系。
少些机械模仿,多些体验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注重把前人总结的现成知识以结论的形式教给学生,而对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够重视,这样的教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模仿与记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让学生亲历领悟和体验,因为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知识重要,方法更重要。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要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使他们学会学习的目的。
少些讲授,多些期待
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授来传授知识,这是最基本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但仅仅停留在讲授上,教学就会枯燥、单调,而失去艺术魅力,使学生变成了接收知识的容器。新课改提倡的教学不单单是给予,而应是在给予的同时要尝试运用激发、期待等方式,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究、尝试。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智慧,把学生看作是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主体。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时候教师低估了学生的潜在能力,觉得这个太难,那个太复杂,学生自己肯定做不来,因而不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就被这种“好心”给抹杀了。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探究的机会,给学生一些期待,通过较多的途径让其尝试,从而撞击成功,铸就成功。
少些预设,多些生成
课程改革倡导课堂的直接生成,需要“少一些预设成分,多一些动态生成”,逐步实现“变预设为生成”。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把握偶发事件、意外事件,即使是学生的错误资源,也要有效地引领和调控。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激情的行程。正是有了这种不确定,课堂才有了生命的活力,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才会不期而至。
少些规矩,多些民主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甚至成了被动接纳知识的“容器”,渐渐地学生的自主性被扼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课堂上不要有这样或那样的“清规戒律”,要有目的地拓宽学生自主活动的天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与学生商量后再确定,多一些宽容和激励。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素养在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师要宽容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摸索他们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出现错误,鼓励学生对教师、教材提出不同的意见,赞赏学生独特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保护学生迸发的探究火花。
编辑:刘立英
思维;体验;期待;生成;
民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10(A)—0090—01
教育专家曾出过这样一道测试题:“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问船长几岁?”对我国某地的小学生进行测试,竟有大部分学生得出的答案是:75-32=43岁。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而学生之所以这么回答,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所有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一位教育家因此评论说,这就是学校把学生越教越笨的典型事例。测试的结果和专家的话语使我们教师很震惊。那么,怎样才能“不要把学生越教越笨”,而把学生越教越聪明呢?我认为要让学生思维灵活,应在教学中处理好“少”与“多”的关系。
少些机械模仿,多些体验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注重把前人总结的现成知识以结论的形式教给学生,而对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够重视,这样的教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模仿与记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让学生亲历领悟和体验,因为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知识重要,方法更重要。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要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使他们学会学习的目的。
少些讲授,多些期待
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授来传授知识,这是最基本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但仅仅停留在讲授上,教学就会枯燥、单调,而失去艺术魅力,使学生变成了接收知识的容器。新课改提倡的教学不单单是给予,而应是在给予的同时要尝试运用激发、期待等方式,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究、尝试。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智慧,把学生看作是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主体。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时候教师低估了学生的潜在能力,觉得这个太难,那个太复杂,学生自己肯定做不来,因而不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就被这种“好心”给抹杀了。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探究的机会,给学生一些期待,通过较多的途径让其尝试,从而撞击成功,铸就成功。
少些预设,多些生成
课程改革倡导课堂的直接生成,需要“少一些预设成分,多一些动态生成”,逐步实现“变预设为生成”。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把握偶发事件、意外事件,即使是学生的错误资源,也要有效地引领和调控。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激情的行程。正是有了这种不确定,课堂才有了生命的活力,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才会不期而至。
少些规矩,多些民主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甚至成了被动接纳知识的“容器”,渐渐地学生的自主性被扼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课堂上不要有这样或那样的“清规戒律”,要有目的地拓宽学生自主活动的天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与学生商量后再确定,多一些宽容和激励。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素养在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师要宽容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摸索他们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出现错误,鼓励学生对教师、教材提出不同的意见,赞赏学生独特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保护学生迸发的探究火花。
编辑:刘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