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建构”过程。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造性为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个人体验。
关键词:建构主义 历史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038-01
新课改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一致。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建构”过程,是主体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对客体的思维构造,在心理上建构客体的意义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我国传统中学教学模式由于立足于以教师为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程序,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学习,即把学习建立在受动性的一面上,依靠外在灌输是主要特征。另一方面,应试教育的制约造成学生缺乏主体意识,成为死记硬背式答题机器,教师和教科书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探索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应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主体精神
建构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认为有效的教学,必然依赖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精神。只有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激励的教育教学环境,才能让学生放飞思维的翅膀,激发学习热情,开发学习潜能,点燃创新火花。才能实现学生自己主动探寻,主动建构知识和应用知识,促进其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首先要尊重学生。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就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主性。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及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教师不应偏爱优生而冷落差生,而应该平等相待,多给差生以理解与鼓励。
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离不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充满理解信任的和睦关系。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的“严师”,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生之间经常交流沟通。学生把教师视为亲人、朋友,在学习中才能无拘无束自由探讨,碰到疑难才乐意向教师请教。
由于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而非对于知识被动的接受,历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担负着调控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指导、调控不应借助于权威或权力强制性地实现某种人为的统一,而应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去发挥“诱导者”、“协调者”和“示范者”的作用。当学生在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上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是包办一切的“大管家”,而应是一个谆谆善诱的启发者,热情帮助学生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当学生学习有进步时,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肯定,作出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明确前进方向;当发现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粗暴地否定干涉,或直接把错误之处改过来,而应该通过质疑,启发学生发现自己思维过程的错漏,主动加以纠正。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使历史知识与学生的认识活动之间架起桥梁,使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一个又一个“发现”不断加深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历史认知结构。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应在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境中进行。在历史课教学中,应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离开了思维,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而在教学中,推动学生思维活动的最好办法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比如讲到我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人口数亿,兵员众多,为什么却败给远在欧洲的小小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了解资本主义列强兴起的原因及其侵略本质,再比较清王朝的腐败没落以及闭关锁国造成的经济、科技和军事的衰弱,就不难对“鸦片战争”这一事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再比如讲到“袁世凯复辟”这一事件,可以预设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你认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的失败是必然性还是偶然性?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出正确的认识。
三、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个人体验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个人体验的重要作用,认为由自身智力参与下的个人体验可以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历史教学可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个人体验。
(1)“角色扮演”,自身尝试
北京市《中学生历史心理研究与教学对策》课题研究组曾以《两汉与匈奴的和战》教学为例,改变传统教法,将“角色扮演”合作学习模式引入课堂:
1、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提出两个问题。第一,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祖国边疆的开发,离不开少数民族的耕耘和贡献。第二,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匈奴的发展和强大。把全班同学的思维引向遥远的年代,关注一个古老民族的兴亡。
2、一位历史老人(由学生扮演)走来,他带领课堂中所有人穿过时空隧道,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
3、由学生自编自演的四幕历史短剧《两汉与匈奴的和战》开始。依次是:匈奴崛起、白登之围、双雄出击、昭君出塞。不到20分钟,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冒顿、汉高祖、陈平、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昭君、汉匈众将士等来到我们身边,一幅幅历史场景展开。
4、历史老人将汉匈关系进行解说,然后带领大家回到现实。
5、教师走上讲台,围绕“和”“战”两条线索进行归纳总结,点拨要点,化解难点。
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短剧的角色扮演中,无论是获取新知,还是解决疑难,都亲自尝试、探究,发挥了主体作用。
(2)“人人成功”,实现自我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成功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时刻注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差生,更要让他们有机会发现自我,实现自我。
比如一位教师在讲到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将大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很多同学都认为孙中山这种做法不可理解。唯独一位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底下小声说:不让也不行。这引起了同学们的“感冒”。教师灵机一动马上中断原来的讲课,请这位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在当时形势下,北方军阀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力量虎视眈眈,特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不充分,具有软弱性,不可能担负起中国革命的任务,孙中山的让位确是无奈之举。这位同学得到了教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也得到了一次成功的体验。
(3)社会考察,实地体验
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通过人物采访、参观文物、考察古迹,可以使学生增强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社会考察材料丰富,比如广西,近代史较典型的材料就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中法战争中苏元春守边留下的龙州小连城、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革命军攻打过的金鸡山古炮台等等。社会考察要结合历史教学需要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要因地制宜,多运用本地史料,不要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考察结束要引导学生总结讨论,加强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关键词:建构主义 历史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038-01
新课改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一致。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建构”过程,是主体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对客体的思维构造,在心理上建构客体的意义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我国传统中学教学模式由于立足于以教师为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程序,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学习,即把学习建立在受动性的一面上,依靠外在灌输是主要特征。另一方面,应试教育的制约造成学生缺乏主体意识,成为死记硬背式答题机器,教师和教科书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探索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应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主体精神
建构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认为有效的教学,必然依赖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精神。只有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激励的教育教学环境,才能让学生放飞思维的翅膀,激发学习热情,开发学习潜能,点燃创新火花。才能实现学生自己主动探寻,主动建构知识和应用知识,促进其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首先要尊重学生。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就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主性。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及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教师不应偏爱优生而冷落差生,而应该平等相待,多给差生以理解与鼓励。
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离不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充满理解信任的和睦关系。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的“严师”,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生之间经常交流沟通。学生把教师视为亲人、朋友,在学习中才能无拘无束自由探讨,碰到疑难才乐意向教师请教。
由于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而非对于知识被动的接受,历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担负着调控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指导、调控不应借助于权威或权力强制性地实现某种人为的统一,而应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去发挥“诱导者”、“协调者”和“示范者”的作用。当学生在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上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是包办一切的“大管家”,而应是一个谆谆善诱的启发者,热情帮助学生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当学生学习有进步时,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肯定,作出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明确前进方向;当发现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粗暴地否定干涉,或直接把错误之处改过来,而应该通过质疑,启发学生发现自己思维过程的错漏,主动加以纠正。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使历史知识与学生的认识活动之间架起桥梁,使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一个又一个“发现”不断加深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历史认知结构。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应在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境中进行。在历史课教学中,应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离开了思维,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而在教学中,推动学生思维活动的最好办法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比如讲到我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人口数亿,兵员众多,为什么却败给远在欧洲的小小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了解资本主义列强兴起的原因及其侵略本质,再比较清王朝的腐败没落以及闭关锁国造成的经济、科技和军事的衰弱,就不难对“鸦片战争”这一事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再比如讲到“袁世凯复辟”这一事件,可以预设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你认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的失败是必然性还是偶然性?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出正确的认识。
三、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个人体验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个人体验的重要作用,认为由自身智力参与下的个人体验可以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历史教学可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个人体验。
(1)“角色扮演”,自身尝试
北京市《中学生历史心理研究与教学对策》课题研究组曾以《两汉与匈奴的和战》教学为例,改变传统教法,将“角色扮演”合作学习模式引入课堂:
1、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提出两个问题。第一,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祖国边疆的开发,离不开少数民族的耕耘和贡献。第二,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匈奴的发展和强大。把全班同学的思维引向遥远的年代,关注一个古老民族的兴亡。
2、一位历史老人(由学生扮演)走来,他带领课堂中所有人穿过时空隧道,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
3、由学生自编自演的四幕历史短剧《两汉与匈奴的和战》开始。依次是:匈奴崛起、白登之围、双雄出击、昭君出塞。不到20分钟,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冒顿、汉高祖、陈平、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昭君、汉匈众将士等来到我们身边,一幅幅历史场景展开。
4、历史老人将汉匈关系进行解说,然后带领大家回到现实。
5、教师走上讲台,围绕“和”“战”两条线索进行归纳总结,点拨要点,化解难点。
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短剧的角色扮演中,无论是获取新知,还是解决疑难,都亲自尝试、探究,发挥了主体作用。
(2)“人人成功”,实现自我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成功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时刻注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差生,更要让他们有机会发现自我,实现自我。
比如一位教师在讲到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将大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很多同学都认为孙中山这种做法不可理解。唯独一位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底下小声说:不让也不行。这引起了同学们的“感冒”。教师灵机一动马上中断原来的讲课,请这位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在当时形势下,北方军阀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力量虎视眈眈,特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不充分,具有软弱性,不可能担负起中国革命的任务,孙中山的让位确是无奈之举。这位同学得到了教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也得到了一次成功的体验。
(3)社会考察,实地体验
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通过人物采访、参观文物、考察古迹,可以使学生增强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社会考察材料丰富,比如广西,近代史较典型的材料就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中法战争中苏元春守边留下的龙州小连城、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革命军攻打过的金鸡山古炮台等等。社会考察要结合历史教学需要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要因地制宜,多运用本地史料,不要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考察结束要引导学生总结讨论,加强对知识的意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