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介绍
邓超予
中国新生代民歌代表。土家族,出生于昭君故里。擅长琴棋书画、散文诗歌,被誉为民歌才女。国学大师季羡林与当代声乐大师金铁霖的弟子。其人融民族声乐与古典文化于一身。现担任北大文化创意产业负责人,世界和平大使,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中国公益总会爱心大使,保护母亲河公益大使。曾获文化部全国艺术新人声乐金奖,全国青少年艺术盛典古筝奖,古典舞金奖,主持人金奖。
最近,因偶然的机缘,我读到青年歌唱家、被称为“古典美女”邓超予的诗集《予香袅袅》。又翻阅了介绍她的一本图文集《新生代民歌的代表——邓超予》,起初我并未在意,只觉得她是个美丽的女孩,而她的诗作,也只不过女孩子家闲情偶发、附庸风雅罢了。殊不料,随手翻开打印稿前两页,《醉红楼》中摘录的四句就先让我一愣:
今夕何夕,明月几时能有。
爱上层楼,多少新愁旧愁。
青梅煮酒,数尽千古风流。
醉了芍药,醉了梦中红楼。
霎时,一股浓郁的古典文学情味扑面而来。诗中巧妙地化用了古典诗词及人文掌故,其遣词造句和行文节奏都是那么流畅自如,这绝不是偶涉笔墨的小女子所能为。我开始对邓超予刮目相看。待我重新审看书稿封面上那幅风情万种的作者照片,脑海里忽地浮现出两句古诗来:梅花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作为女人,她具备梅花那般的美艳,但她的美,又是那么清雅脱俗,别具一段馨香。这馨香是什么呢?那就是她身上所散发出的文化底蕴。而且这一段馨香来得并不浓烈,它是细细的,袅袅的,绵绵散发,不绝如缕,那么,以《予香袅袅》命名诗集就再恰当不过了,可谓诗如其人。至此,我已不把她视为演艺界明星,而是作为一个诗友来看待了。
我恍然记得曾听到过她的歌声,那大约是一种新民歌韵调,我不懂音乐,只觉得听起来清新甜润、大气简约,内里还隐隐有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古典之美,叫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我历来仰慕各种各样的“家”,总以为,能被称为“家”的人,必有其过人之处。邓超予擅歌,进而成为“家”,这不能不叫我另眼相看。不错,以她的音乐成就及社会地位,她的这个“家”应当说是实至名归吧。她现任世界和平大使、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中国公益总会艺术团艺术指导、北京大学文化创意产业负责人、予乐天下文化品牌创始人。音乐方面更是本色当行,曾获第三届全国艺术新人声乐类金奖、第七届全国青少年艺术盛典古筝金奖、第三届全国校园才艺大赛古典舞金奖、第三届亚洲青少年文化艺术展主持类金奖。看过这些辉煌成就,我惊讶于她的多才多艺,单说她的艺术,就涵盖歌、舞、器乐及主持,且不说还有斩获各类奖项的诗词歌赋以及具有相当造诣书画琴棋。而她上述的那些“大使”、“创始人”等颇为响亮的社会头衔,我相信也是她实力的展现,绝非浪得虚名。
在诗言诗,还是说她的《予香袅袅》。她的诗和她的人一样风情婉约,充满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怀。就说那首《等花花不开》中的一节吧:
等雨雨不来,等花花不开。
人来人往里,我等你不来。
是景语,更是情语。短短数行,把一个情思满怀的女子那种踯躅徘徊、柔肠百结的哀怨写得曲尽其妙,加之叠字的灵活运用,读起来颇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当然,这是我的解读,诗有别解,作者或许另有寓意也未可知。
从邓超予的诗中可以看出,她读过不少古典诗词,而且是认真去咀嚼、消化、吸收的。然而,她对自由风格的新体诗也有着相当的功力,读下面这首《思念三味》中的几句就可见一斑:
思念是一把小刀一寸一寸切割我的肉体,
思念是一只虫子一口一口啃噬我的灵魂,
思念是一根长长的风筝线,
这头系着我那头在你手中。
诗中的比喻很是贴切,想象又是那么的丰富,完全具备一个成熟诗人的潜质。我在想,假如邓超予不去从事音乐等艺术事业,而是操笔作诗句,那么她绝对会成为一个才华四溢的优秀诗人。予谓不信,盍试为之?只是,邓超予所钟情的是那样一个有声的艺术世界,而她的歌声、她的舞姿、她的一切一切的艺术才华,又何尝不是建立在诗意的丰厚土壤之上?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欣慰了——哦,原来,邓超予从未离开过诗,她的人生就是一首风情万种的诗篇啊。
总体来说邓超予的诗的调子是欢快明丽的,到处可见女孩子的聪颖、细腻,正如我喜欢她《飞花如蝶》中的结尾两句:
飞花如蝶蝶恋花来花恋蝶,
阑珊处灯火明灭星月洒遍。
也许有人说,这句诗有点曲终人散的消沉感,但我却以为,这恰恰是邓超予在艺术人生之旅中奋力跋涉、历经沧桑的诗意的写照。
岁月如风,生命好似过客,唯有留下自己的屐痕,才不枉来此天地走一遭。我知道,邓超予在用她的青春和才情,刻画着深深浅浅的生命屐痕。
与邓超予的相识,可谓是邂逅,但她诗中散发出的袅袅“予香”却不绝如缕,令人迷醉。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她会以其艺术的灵光和绰约的风姿,照亮千万双观众的眼睛,更以其清雅的馨香陶醉千万观众的心灵。
邓超予
中国新生代民歌代表。土家族,出生于昭君故里。擅长琴棋书画、散文诗歌,被誉为民歌才女。国学大师季羡林与当代声乐大师金铁霖的弟子。其人融民族声乐与古典文化于一身。现担任北大文化创意产业负责人,世界和平大使,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中国公益总会爱心大使,保护母亲河公益大使。曾获文化部全国艺术新人声乐金奖,全国青少年艺术盛典古筝奖,古典舞金奖,主持人金奖。
最近,因偶然的机缘,我读到青年歌唱家、被称为“古典美女”邓超予的诗集《予香袅袅》。又翻阅了介绍她的一本图文集《新生代民歌的代表——邓超予》,起初我并未在意,只觉得她是个美丽的女孩,而她的诗作,也只不过女孩子家闲情偶发、附庸风雅罢了。殊不料,随手翻开打印稿前两页,《醉红楼》中摘录的四句就先让我一愣:
今夕何夕,明月几时能有。
爱上层楼,多少新愁旧愁。
青梅煮酒,数尽千古风流。
醉了芍药,醉了梦中红楼。
霎时,一股浓郁的古典文学情味扑面而来。诗中巧妙地化用了古典诗词及人文掌故,其遣词造句和行文节奏都是那么流畅自如,这绝不是偶涉笔墨的小女子所能为。我开始对邓超予刮目相看。待我重新审看书稿封面上那幅风情万种的作者照片,脑海里忽地浮现出两句古诗来:梅花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作为女人,她具备梅花那般的美艳,但她的美,又是那么清雅脱俗,别具一段馨香。这馨香是什么呢?那就是她身上所散发出的文化底蕴。而且这一段馨香来得并不浓烈,它是细细的,袅袅的,绵绵散发,不绝如缕,那么,以《予香袅袅》命名诗集就再恰当不过了,可谓诗如其人。至此,我已不把她视为演艺界明星,而是作为一个诗友来看待了。
我恍然记得曾听到过她的歌声,那大约是一种新民歌韵调,我不懂音乐,只觉得听起来清新甜润、大气简约,内里还隐隐有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古典之美,叫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我历来仰慕各种各样的“家”,总以为,能被称为“家”的人,必有其过人之处。邓超予擅歌,进而成为“家”,这不能不叫我另眼相看。不错,以她的音乐成就及社会地位,她的这个“家”应当说是实至名归吧。她现任世界和平大使、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中国公益总会艺术团艺术指导、北京大学文化创意产业负责人、予乐天下文化品牌创始人。音乐方面更是本色当行,曾获第三届全国艺术新人声乐类金奖、第七届全国青少年艺术盛典古筝金奖、第三届全国校园才艺大赛古典舞金奖、第三届亚洲青少年文化艺术展主持类金奖。看过这些辉煌成就,我惊讶于她的多才多艺,单说她的艺术,就涵盖歌、舞、器乐及主持,且不说还有斩获各类奖项的诗词歌赋以及具有相当造诣书画琴棋。而她上述的那些“大使”、“创始人”等颇为响亮的社会头衔,我相信也是她实力的展现,绝非浪得虚名。
在诗言诗,还是说她的《予香袅袅》。她的诗和她的人一样风情婉约,充满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怀。就说那首《等花花不开》中的一节吧:
等雨雨不来,等花花不开。
人来人往里,我等你不来。
是景语,更是情语。短短数行,把一个情思满怀的女子那种踯躅徘徊、柔肠百结的哀怨写得曲尽其妙,加之叠字的灵活运用,读起来颇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当然,这是我的解读,诗有别解,作者或许另有寓意也未可知。
从邓超予的诗中可以看出,她读过不少古典诗词,而且是认真去咀嚼、消化、吸收的。然而,她对自由风格的新体诗也有着相当的功力,读下面这首《思念三味》中的几句就可见一斑:
思念是一把小刀一寸一寸切割我的肉体,
思念是一只虫子一口一口啃噬我的灵魂,
思念是一根长长的风筝线,
这头系着我那头在你手中。
诗中的比喻很是贴切,想象又是那么的丰富,完全具备一个成熟诗人的潜质。我在想,假如邓超予不去从事音乐等艺术事业,而是操笔作诗句,那么她绝对会成为一个才华四溢的优秀诗人。予谓不信,盍试为之?只是,邓超予所钟情的是那样一个有声的艺术世界,而她的歌声、她的舞姿、她的一切一切的艺术才华,又何尝不是建立在诗意的丰厚土壤之上?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欣慰了——哦,原来,邓超予从未离开过诗,她的人生就是一首风情万种的诗篇啊。
总体来说邓超予的诗的调子是欢快明丽的,到处可见女孩子的聪颖、细腻,正如我喜欢她《飞花如蝶》中的结尾两句:
飞花如蝶蝶恋花来花恋蝶,
阑珊处灯火明灭星月洒遍。
也许有人说,这句诗有点曲终人散的消沉感,但我却以为,这恰恰是邓超予在艺术人生之旅中奋力跋涉、历经沧桑的诗意的写照。
岁月如风,生命好似过客,唯有留下自己的屐痕,才不枉来此天地走一遭。我知道,邓超予在用她的青春和才情,刻画着深深浅浅的生命屐痕。
与邓超予的相识,可谓是邂逅,但她诗中散发出的袅袅“予香”却不绝如缕,令人迷醉。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她会以其艺术的灵光和绰约的风姿,照亮千万双观众的眼睛,更以其清雅的馨香陶醉千万观众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