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好奇心重、思维比较开阔,正是这种对数学的热爱与探究的精神,撞击出课堂上的精彩。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55-01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想法逐渐增多,也愈发清晰,学习思维也开放起来,课堂上对于同一道题总有着不同的解法。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课堂上要尽量给予学生鼓励与启发,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并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本文举例说明小学四年级数学习题,通过一道简单的数学算术在学生们的眼里有着不同的看法与理解,主要分析研究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主动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热爱数学是学习探究数学最好的老师
人们都说兴趣和爱好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热爱数学,他就会在数学上情不自禁地钻研、分析,对数学的热爱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求知欲,能够推动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正是有了这种坚定的意志,才让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二、大胆的猜想为学生的探究指引了方向
学数学的人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是猜想。敢于猜想才有探究的可能,猜想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打开了思想的大门。他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简便计算的方法,套用在这里,并且改变数据,使得算式的左右两边相等。既然是猜想,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但是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正是这种大胆的猜想才使他的分析判断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思想迈出了第一步,同时,也为他下一步的验证做好了铺垫。
三、尝试计算是探究钻研的第二个法宝
我鼓励学生在算术过程中多尝试计算几组数,找找规律,猜测是不是适合所有的数,还是只是局限在某个小的范围内。孩子对学习有着钻研的精神,听了我的话,开始计算着各组计算,看看前后的结果是否是一样的,而且让同学出数字,反复实验计算着,验证着。如99×102这道题,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个乘法算式里的99不变,只变第二个数,第二个数只能在100~200之间。”我没做过多评论,继续鼓励他:“你能不能用字母把它表示出来呢?”
他对99×102的算法:
99×101=100×100-(101-100)
99×102=100×101-(102-100)
99×103=100×102-(103-100)
99×104=100×103-(104-100)
99×105=100×104-(105-100)……
由以上算式可以推出这样的字母表达式:
99×ɑ=100×(ɑ-1)-(ɑ-100)
仔细验证他说的字母公式,等号的左右相等,说明此公式是正确的。那么,这个公式对于这类型的题,字母ɑ真的只能是100~200之间的数吗?
四、反复思考验证为探究铺平思考的道路
好奇驱使我继续沿用孩子的钻研之路,随机拿来几个数验证着,看看是否是随便的一个数都能应用此公式,当我用27这个数验证时,99×27=100×26-(26-100),发现此时出现了26-100结果是负数,在学生现在的学习范围是不够成立的,怎么办才能继续使用呢?思考片刻之后得出答案。只需要把孩子的公式99×ɑ=100×(ɑ-1)-(ɑ-100)稍微改动就可以了,成为:99×ɑ=100×(ɑ-1) (100-ɑ)(ɑ≤100)。我又验证了几个数,发现都可以使等式成立,接着尝试更大的数,例如:789,2358等代入公式中,同样的可以算出答案,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把99与大数的乘积改写成了乘减的算式,而且只算减法,算起来会更快、更简便、更省时间。
之后我又随机地尝试了一个大于1的数,结果可以使用公式一。当用99×0.5应用公式一时,问题又产生了。于是,我们重新整理算式,修改变动符号,在我们的努力下、尝试下终于再次成功写出了另外一个公式三,此公式适合小于1的小数使用。
五、概括总结在探究的路上是最关键重要的事情
最后,我重新整理了这个公式,目前我们对99×ɑ的简便计算的方法总结如下:
公式一:99×ɑ=100×(ɑ 1)-(100 ɑ)(ɑ≤1的所有的整数和小数)
公式二:99×ɑ=100×(ɑ-1) (100-ɑ)(ɑ≤100的所有的整数和小数)
公式三:99×ɑ=100×(ɑ-1)-(ɑ-100)(ɑ≥100的所有的整数和小数)
到此为止,我和学生对这类型题的探究算告一段落。最后总结发现,只要我们课堂上能够充分地鼓励信任孩子,我们学生的潜在的创造力和思考力是惊人的,也是令人叹服的。如果孩子一直能得到这样的尊重和关注,激励他们把想法变成现实,我相信,他们在数学的王国里會走得更远,我们的下一代会比我们这代人更有创造力,他们的想法会更加精彩。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55-01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想法逐渐增多,也愈发清晰,学习思维也开放起来,课堂上对于同一道题总有着不同的解法。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课堂上要尽量给予学生鼓励与启发,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并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本文举例说明小学四年级数学习题,通过一道简单的数学算术在学生们的眼里有着不同的看法与理解,主要分析研究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主动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热爱数学是学习探究数学最好的老师
人们都说兴趣和爱好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热爱数学,他就会在数学上情不自禁地钻研、分析,对数学的热爱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求知欲,能够推动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正是有了这种坚定的意志,才让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二、大胆的猜想为学生的探究指引了方向
学数学的人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是猜想。敢于猜想才有探究的可能,猜想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打开了思想的大门。他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简便计算的方法,套用在这里,并且改变数据,使得算式的左右两边相等。既然是猜想,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但是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正是这种大胆的猜想才使他的分析判断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思想迈出了第一步,同时,也为他下一步的验证做好了铺垫。
三、尝试计算是探究钻研的第二个法宝
我鼓励学生在算术过程中多尝试计算几组数,找找规律,猜测是不是适合所有的数,还是只是局限在某个小的范围内。孩子对学习有着钻研的精神,听了我的话,开始计算着各组计算,看看前后的结果是否是一样的,而且让同学出数字,反复实验计算着,验证着。如99×102这道题,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个乘法算式里的99不变,只变第二个数,第二个数只能在100~200之间。”我没做过多评论,继续鼓励他:“你能不能用字母把它表示出来呢?”
他对99×102的算法:
99×101=100×100-(101-100)
99×102=100×101-(102-100)
99×103=100×102-(103-100)
99×104=100×103-(104-100)
99×105=100×104-(105-100)……
由以上算式可以推出这样的字母表达式:
99×ɑ=100×(ɑ-1)-(ɑ-100)
仔细验证他说的字母公式,等号的左右相等,说明此公式是正确的。那么,这个公式对于这类型的题,字母ɑ真的只能是100~200之间的数吗?
四、反复思考验证为探究铺平思考的道路
好奇驱使我继续沿用孩子的钻研之路,随机拿来几个数验证着,看看是否是随便的一个数都能应用此公式,当我用27这个数验证时,99×27=100×26-(26-100),发现此时出现了26-100结果是负数,在学生现在的学习范围是不够成立的,怎么办才能继续使用呢?思考片刻之后得出答案。只需要把孩子的公式99×ɑ=100×(ɑ-1)-(ɑ-100)稍微改动就可以了,成为:99×ɑ=100×(ɑ-1) (100-ɑ)(ɑ≤100)。我又验证了几个数,发现都可以使等式成立,接着尝试更大的数,例如:789,2358等代入公式中,同样的可以算出答案,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把99与大数的乘积改写成了乘减的算式,而且只算减法,算起来会更快、更简便、更省时间。
之后我又随机地尝试了一个大于1的数,结果可以使用公式一。当用99×0.5应用公式一时,问题又产生了。于是,我们重新整理算式,修改变动符号,在我们的努力下、尝试下终于再次成功写出了另外一个公式三,此公式适合小于1的小数使用。
五、概括总结在探究的路上是最关键重要的事情
最后,我重新整理了这个公式,目前我们对99×ɑ的简便计算的方法总结如下:
公式一:99×ɑ=100×(ɑ 1)-(100 ɑ)(ɑ≤1的所有的整数和小数)
公式二:99×ɑ=100×(ɑ-1) (100-ɑ)(ɑ≤100的所有的整数和小数)
公式三:99×ɑ=100×(ɑ-1)-(ɑ-100)(ɑ≥100的所有的整数和小数)
到此为止,我和学生对这类型题的探究算告一段落。最后总结发现,只要我们课堂上能够充分地鼓励信任孩子,我们学生的潜在的创造力和思考力是惊人的,也是令人叹服的。如果孩子一直能得到这样的尊重和关注,激励他们把想法变成现实,我相信,他们在数学的王国里會走得更远,我们的下一代会比我们这代人更有创造力,他们的想法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