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早上7点多钟,我都被鸟鸣声叫醒,很准时。不知名的鸟,叫起来宛转悠扬,锲而不舍,不由你不醒。当然,我也乐意在这个时候起来。
我住吊脚楼的三楼,沿窄小的楼梯下到二楼,这里有“美人靠”,就是吊脚楼的阳台。我只穿一条大短裤,裸着上身,叉腰往那一站,夜里的沉闷,就被山谷的晨风一扫而去。精神一下子振奋起来。
我在贵州,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这里是世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白水河从谷底穿过,10余个自然村寨依山而建。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在蚩尤的带领下与炎黄二帝在涿鹿地区激战,后来蚩尤被黄帝擒杀。苗族的先人开始迁徙,几番周折,西江一部的苗人,西汉时在此生根开花。西江苗人的传统是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为黑色,有“黑苗”之称。而远远望去,一幢幢吊脚楼紧紧相连,顶子都呈黑瓦色,在清晨的薄雾中,就像是一幅挂在墙上的水墨画。
我带着一点宿醉往山下寨子的街上走。小道上,男人们背着手,抽着烟,悠闲地散步。苗寨的男人已经很少穿苗服。背着小孩的女人们,穿着有漂亮苗绣花纹的青黑色衣服,开始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街上还没有多少人,汤粉店还能用好喝的头汤做出一碗羊肉粉,这一碗粉,很快就唤醒了我一天的能量。
不过,这样难得的清静,会在大批游客涌来之后被打破。
在2008年大开发之后,西江名声暴涨。它首先失去的就是安静。一队队的旅游团被导游的喇叭驱使着,团员们的好奇和热情似乎都要通过大声喧哗才能表达出来。银器店的匠人敲击银器的声音也显得急躁。从中午开始一直到晚上,劝酒歌此起彼伏,那本应属于苗人欢迎宾客的歌声,在游客们的觥筹交错中越来越显得程序化,像没有感情地唱一首情歌。其次它失去的是秩序。在中国,“开发”是一个应受到诅咒的词,它往往涉及官、商、民的利益之争,带来的恶果比比皆是,西江也不例外。而开发与环境好似无法接触的两极,通往西江的那条盘山公路,带来了通行的便利,但失去的是往日稻田的蛙鸣。接着它失去的是尊重。外面人带着钱,带着好奇,带着照相机,有些人,也带着肆无忌惮,带着粗鲁,还以为自己带来的是文明。而寨里人,则用他们的方式边后退,边对抗。
比我先来的驴友,会摇着头说,西江啊,现在商业气息太浓了。商业气息就好比狐臭,再美的姑娘沾染上,也要掉几个档次。一个客栈老板也叹气说,现在来西江的外国人越来越少了。我问老板,都是游客,为啥你怀念外国游客?老板想了一会儿说,最早发现和推广西江美景的是外国的徒步者,这些老外愿意看那些原生态的东西。有了盘山公路,老外徒步者们都不来了,而咱们的游客,要求吃好喝好睡好,服务得到位,现在街上的饭店酒吧越来越多,弄得西江都不像西江了。
作为“咱们的游客”其中一员,必须承认,我不习惯徒步,让我翻山越岭两三天去看一个美景,实在是不可能。但是,即便我享受着现代文明的盘山公路来到这个大山里,除了为这个已经打开寨门的世外桃源贡献一些收入外,我还能为“咱们”做点什么?
我往后山走,弯弯曲曲的小道,几乎没有游客,即便如此,我还是在墙上看到一张告示,通知各户村民应将自己的狗拴住,锁在院里,以防伤人,称最近已有游客屡次投诉。我也怕狗,心里还是紧张,探头探脑想进别家院里参观,很小心,生怕窜出一条恶狗。在一户人家门口,我多停留了一下,院内倒是有狗叫起来,主人家出来一唤,那狗就不叫了,围着主人的腿转圈。我提出想看看他家的吊脚楼,主人带我进去。这是真正的农家吊脚楼,和临街或者改为客栈的大不同,一楼竟然是养牲畜的地方,两头肥猪把那里弄得污七抹黑,味道也不大好闻。主人则说,住习惯了,这么多年,家家户户全是这样,让他搬到街上去住,还不习惯了,那里人太多,酒吧也多,太吵啦。
我继续走。在羊排村的一个小吊脚楼内,3个老姐妹正在刺绣。苗家女从四五岁起就得跟着母亲、姐姐或者嫂嫂学刺绣。苗绣据说是在大迁移时开始出现,也起到“结绳记事”的作用。苗绣主要以几何图形组成,苗女刺绣也不多打底稿,完全靠天生的悟性去布局走线。那3个老姐妹绣得认真,不说话,也不抬头,手中的针线活,如有千钧之重。我也不敢出声,慢慢地看。
屋子狭小,也不开灯窗,把门打开,还算敞亮。墙上挂着她们已经绣好的作品。靠窗台的凳子上,放着一本书和一个笔记本,凑上去看,书是关于经营管理的,笔记本上写的是记账方法。戴眼镜的老大姐突然开口,问我从哪里来。她说,你挺好,不吵。有的游客来了,声音大得啊,有时候,她会拿苗话骂他们,反正他们也听不懂。
晚上回客栈,跟老板说起这事,老板说,寨子里的人很淳朴。我说,所以我感觉我去山上这一趟,既是发现之旅,也是自我救赎。
临走前一天的中午,我当了一回“托儿”。纠集了一帮在客栈里认识的大学生,要拼一个酸汤鱼火锅吃,我也假装“老驴”和美食客,推荐了一家我常去的小馆,夸如何好吃云云。事实上,我没有吃过,酸汤鱼火锅一个人吃,太浪费。所以,每次去这家小馆都吃一碗面条。也不是什么稀罕做法,挂面青菜加西红柿,才5元钱。只摆了3张桌的小馆,生意并不好。这条街上做酸汤鱼的菜馆太多了。老公外出打工了,老板娘总是背着娃娃,坐在店口愣怔怔地看着街上的人流。每次我都挑饭点前或者饭点后过去,不给她添乱,我的这个生意太小了,赚不了钱。慢慢地我们也熟了,见我进店,她也不再拿菜单,直接问一句,还是一碗面?
那天的拼饭挺成功,小馆子一下子涌进8个人,老板娘看起来有点手忙脚乱,连那条大鱼都是去街边现买的。
晚饭,还是在小馆吃,老板娘依然抱着娃在店门口闲坐,依然没有递菜单,我依然点了一碗面,并告诉她,我明天就要走了,以后要是再来,还在她这里吃。那碗面吃到最后,我发现下面卧着一个煎蛋。
(摘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路人甲——在旅途中偶遇的22个人》 )
我住吊脚楼的三楼,沿窄小的楼梯下到二楼,这里有“美人靠”,就是吊脚楼的阳台。我只穿一条大短裤,裸着上身,叉腰往那一站,夜里的沉闷,就被山谷的晨风一扫而去。精神一下子振奋起来。
我在贵州,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这里是世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白水河从谷底穿过,10余个自然村寨依山而建。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在蚩尤的带领下与炎黄二帝在涿鹿地区激战,后来蚩尤被黄帝擒杀。苗族的先人开始迁徙,几番周折,西江一部的苗人,西汉时在此生根开花。西江苗人的传统是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为黑色,有“黑苗”之称。而远远望去,一幢幢吊脚楼紧紧相连,顶子都呈黑瓦色,在清晨的薄雾中,就像是一幅挂在墙上的水墨画。
我带着一点宿醉往山下寨子的街上走。小道上,男人们背着手,抽着烟,悠闲地散步。苗寨的男人已经很少穿苗服。背着小孩的女人们,穿着有漂亮苗绣花纹的青黑色衣服,开始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街上还没有多少人,汤粉店还能用好喝的头汤做出一碗羊肉粉,这一碗粉,很快就唤醒了我一天的能量。
不过,这样难得的清静,会在大批游客涌来之后被打破。
在2008年大开发之后,西江名声暴涨。它首先失去的就是安静。一队队的旅游团被导游的喇叭驱使着,团员们的好奇和热情似乎都要通过大声喧哗才能表达出来。银器店的匠人敲击银器的声音也显得急躁。从中午开始一直到晚上,劝酒歌此起彼伏,那本应属于苗人欢迎宾客的歌声,在游客们的觥筹交错中越来越显得程序化,像没有感情地唱一首情歌。其次它失去的是秩序。在中国,“开发”是一个应受到诅咒的词,它往往涉及官、商、民的利益之争,带来的恶果比比皆是,西江也不例外。而开发与环境好似无法接触的两极,通往西江的那条盘山公路,带来了通行的便利,但失去的是往日稻田的蛙鸣。接着它失去的是尊重。外面人带着钱,带着好奇,带着照相机,有些人,也带着肆无忌惮,带着粗鲁,还以为自己带来的是文明。而寨里人,则用他们的方式边后退,边对抗。
比我先来的驴友,会摇着头说,西江啊,现在商业气息太浓了。商业气息就好比狐臭,再美的姑娘沾染上,也要掉几个档次。一个客栈老板也叹气说,现在来西江的外国人越来越少了。我问老板,都是游客,为啥你怀念外国游客?老板想了一会儿说,最早发现和推广西江美景的是外国的徒步者,这些老外愿意看那些原生态的东西。有了盘山公路,老外徒步者们都不来了,而咱们的游客,要求吃好喝好睡好,服务得到位,现在街上的饭店酒吧越来越多,弄得西江都不像西江了。
作为“咱们的游客”其中一员,必须承认,我不习惯徒步,让我翻山越岭两三天去看一个美景,实在是不可能。但是,即便我享受着现代文明的盘山公路来到这个大山里,除了为这个已经打开寨门的世外桃源贡献一些收入外,我还能为“咱们”做点什么?
我往后山走,弯弯曲曲的小道,几乎没有游客,即便如此,我还是在墙上看到一张告示,通知各户村民应将自己的狗拴住,锁在院里,以防伤人,称最近已有游客屡次投诉。我也怕狗,心里还是紧张,探头探脑想进别家院里参观,很小心,生怕窜出一条恶狗。在一户人家门口,我多停留了一下,院内倒是有狗叫起来,主人家出来一唤,那狗就不叫了,围着主人的腿转圈。我提出想看看他家的吊脚楼,主人带我进去。这是真正的农家吊脚楼,和临街或者改为客栈的大不同,一楼竟然是养牲畜的地方,两头肥猪把那里弄得污七抹黑,味道也不大好闻。主人则说,住习惯了,这么多年,家家户户全是这样,让他搬到街上去住,还不习惯了,那里人太多,酒吧也多,太吵啦。
我继续走。在羊排村的一个小吊脚楼内,3个老姐妹正在刺绣。苗家女从四五岁起就得跟着母亲、姐姐或者嫂嫂学刺绣。苗绣据说是在大迁移时开始出现,也起到“结绳记事”的作用。苗绣主要以几何图形组成,苗女刺绣也不多打底稿,完全靠天生的悟性去布局走线。那3个老姐妹绣得认真,不说话,也不抬头,手中的针线活,如有千钧之重。我也不敢出声,慢慢地看。
屋子狭小,也不开灯窗,把门打开,还算敞亮。墙上挂着她们已经绣好的作品。靠窗台的凳子上,放着一本书和一个笔记本,凑上去看,书是关于经营管理的,笔记本上写的是记账方法。戴眼镜的老大姐突然开口,问我从哪里来。她说,你挺好,不吵。有的游客来了,声音大得啊,有时候,她会拿苗话骂他们,反正他们也听不懂。
晚上回客栈,跟老板说起这事,老板说,寨子里的人很淳朴。我说,所以我感觉我去山上这一趟,既是发现之旅,也是自我救赎。
临走前一天的中午,我当了一回“托儿”。纠集了一帮在客栈里认识的大学生,要拼一个酸汤鱼火锅吃,我也假装“老驴”和美食客,推荐了一家我常去的小馆,夸如何好吃云云。事实上,我没有吃过,酸汤鱼火锅一个人吃,太浪费。所以,每次去这家小馆都吃一碗面条。也不是什么稀罕做法,挂面青菜加西红柿,才5元钱。只摆了3张桌的小馆,生意并不好。这条街上做酸汤鱼的菜馆太多了。老公外出打工了,老板娘总是背着娃娃,坐在店口愣怔怔地看着街上的人流。每次我都挑饭点前或者饭点后过去,不给她添乱,我的这个生意太小了,赚不了钱。慢慢地我们也熟了,见我进店,她也不再拿菜单,直接问一句,还是一碗面?
那天的拼饭挺成功,小馆子一下子涌进8个人,老板娘看起来有点手忙脚乱,连那条大鱼都是去街边现买的。
晚饭,还是在小馆吃,老板娘依然抱着娃在店门口闲坐,依然没有递菜单,我依然点了一碗面,并告诉她,我明天就要走了,以后要是再来,还在她这里吃。那碗面吃到最后,我发现下面卧着一个煎蛋。
(摘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路人甲——在旅途中偶遇的22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