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聿铭先生,以自己独特方式——“中而新,苏而新”设计了承前启后的苏州博物馆,它既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更是现代版园林的诠释。
以前有许多元素被认为是日式和风所特有,看了苏州博物馆,方悟到,这是我中华古意为东瀛之传承!白面黑线的勾勒方式,既有先秦的古拙,亦有晋朝乌衣子弟的飘逸之风。
博物馆具体地址在拙政园以南、忠王府以西、东北街以北、齐门路以东的地块,该地块被贝聿铭先生称为“圣地”,他说在这一地块上设计博物馆是他“人生最重要的挑战”。曾经家在苏州的我,对苏州传统园林的认识根深蒂固。我也曾知道苏州市政府为了建设博物馆特地前往美国聘请国际大师也是“狮子林”家族后人的贝聿铭先生而煞费苦心。博物馆的选址论证历时4年之久,争议激烈不言而喻。不过想到贝先生的中银大厦、罗浮宫前的金字塔、美国国家歌剧院等不朽建筑都是在争议下诞生,也就无可厚非了。也许在贝先生那里,从来就没有争议。
纵观苏州博物馆整体建筑布局,它延续了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为主体进行组织空间。主轴线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次轴线为东、西两个部分组成,西部为博物馆主馆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在建筑形态上,仍然采用传统民居的坡屋顶形式,但是那些传统的飞檐翘角以及千篇一律随处可见的灰色小青瓦、窗框被新建筑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全新的现代结构——钢梁支撑防水铝板屋面,铝板上固定金属支架支撑灰色花岗岩,灰色调花岗岩切割成规则的条片状,片与片之间的沟缝处理,形成类似传统屋顶的灰调光影关系。墙体的设计,远观依然粉墙“黛瓦”,这些“黛瓦”同样是灰色的花岗岩所替代,斑驳树影投在白墙上,试想,在丹桂飘香的午后,秋日余光照在微波连连的水面,约三五好友品着淡淡的碧螺春,吟诗作对谈古论今,远处时而传来咿咿呀呀的评弹——这正是古代文人雅士休闲惬意的生活场景,苏州博物馆试图传达的正是这样一种意境——优雅闲适。
“用光来设计”是贝先生的设计名言。苏州博物馆的设计有较多的自然光引入室内空间,因其馆藏特点,使之更具开放性、公共性和儒雅意境。玻璃屋顶和花岗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木色金属遮阳片在大面积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廊道上的自然光透过铝制型材“木格栅”投在粉白的墙壁上,顶与墙形成柔和的律动感。中央大厅特制的灯具形式感非常强,投射位置、角度和方向都经过精心设计,光是空间的点睛之笔。可遗憾的是,博物馆下午5点就闭馆,夜晚灯光尚未开启,这些个室内与庭院的灯光美景是“养在深闺人不识”啊。
位于中央大厅主庭院区域的片石、水域、廊亭的设置,使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最科学最精湛的技术演绎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神似而非形似的园林博物馆,从而依此传承了具有两千五百年底蕴的苏州历史文脉。细细品来,庭院内采用鹅卵石铺满池塘、片石制作假山、小桥或直或曲、配置镶嵌恰到好处的玻璃顶八角凉亭、竹林等,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有着几千年差异的建筑和园林在瞬间融合。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自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是独创的片石假山,没有使用传统的太湖石。贝先生曾说过:“传统假山艺术已无法超过。”所以这里不依“居三停五”排布,又有别于枯山水手法,片石假山动态十足,节奏宛如乐章,余味深长。以前阅尽枯山皆为禅意,今日方知亦可灵动。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建筑轮廓和剪影美。
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互为映衬融为一体。这种在城市机理上的嵌合,还表现在东北街河北侧1“2层商业建筑的设计,新馆入口广场和东北街河的贯通;亲仁堂和张氏义庄整体移建后作为吴门画派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区相融合,保留忠王府西侧原张宅“小姐楼”(位于补园南、行政办公区北端)作为饭店和茶楼用等;新址内惟一值得保留的挺拔玉兰树也经贝先生设计,恰到好处地置于前院东南角。
不同于苏州博物馆创新的园林表现手法,表现在“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典园林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多元素建筑综合性博物馆。
置身苏州博物馆内,使人感受到浓浓的“写意山水”意境,一如泼墨国画的神韵。而中国的传统造园艺术与中国的传统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密切的深远的影响,特别在唐宋时期,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大量的诗歌字画体现着园林中一窗一格、一草一木、檐下回廊的历史印记。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然而,这个空灵别致的博物馆又有着怎样的大写意呢?
苏州博物馆是置于院落之间的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古玩字迹,以古代书画瓷器、工艺、出土文物和革命文物为主。有吴江梅埝良渚文化漆绘黑陶罐。黑陶,望之如金,坚实凝重,叩之如馨,“如铁之质似玉之润”……,“黑如漆、薄如纸”,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黑陶也是中国陶器制作工艺的最高峰,那么这座以白色基调为主,黑色勾线的建筑在现代最后一位国际建筑大师的笔下,同样代表了现代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峰。
中国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对景物的安排和人的观赏位置都必须有很巧妙的设计,这也是区别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之一。苏州博物馆沿袭了这一特征,运用“借景”手法,把拙政园、忠王府很好地联合在一起。博物馆整体“不高大不突出”,以一层为主,局部两层,从形体尺度保持新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中国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园内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藤竹蕉叶、山石土木、潺潺溪流交相辉映。使之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透过花翎窗格,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足不出户即可赏山览景,园内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就技法而言,“借景”是把园外的美景,通过精心设置、选择和剪裁,收纳到特定的园林中来,这也就是“远借”了;若用一处景致映衬另一处景致,这称为“互借”等等。这样不仅使得面积有限的苏州园林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景观,更深远的层次,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欣赏者的空间感受。在新博物馆院内能看到北面的拙政园;在“倚虹亭”中能望见园外的北寺塔;在沧浪亭的花窗中,可欣赏屋外的竹林,这都是常用的借景手法。
园林的空间设计,体现了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难得一见的。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然而,古典园林的成就后人已难超越。贝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是对于在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传承历史文脉,同时反映时代进步建造标记城市发展印迹新建筑的尝试。也体现了对历史、对环境的尊重。给现代古典园林开辟了新方向,我们不一定去超越,我们可以发扬光大,运用现代的技术,创意承前启后的现代版园林。
以前有许多元素被认为是日式和风所特有,看了苏州博物馆,方悟到,这是我中华古意为东瀛之传承!白面黑线的勾勒方式,既有先秦的古拙,亦有晋朝乌衣子弟的飘逸之风。
博物馆具体地址在拙政园以南、忠王府以西、东北街以北、齐门路以东的地块,该地块被贝聿铭先生称为“圣地”,他说在这一地块上设计博物馆是他“人生最重要的挑战”。曾经家在苏州的我,对苏州传统园林的认识根深蒂固。我也曾知道苏州市政府为了建设博物馆特地前往美国聘请国际大师也是“狮子林”家族后人的贝聿铭先生而煞费苦心。博物馆的选址论证历时4年之久,争议激烈不言而喻。不过想到贝先生的中银大厦、罗浮宫前的金字塔、美国国家歌剧院等不朽建筑都是在争议下诞生,也就无可厚非了。也许在贝先生那里,从来就没有争议。
纵观苏州博物馆整体建筑布局,它延续了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为主体进行组织空间。主轴线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次轴线为东、西两个部分组成,西部为博物馆主馆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在建筑形态上,仍然采用传统民居的坡屋顶形式,但是那些传统的飞檐翘角以及千篇一律随处可见的灰色小青瓦、窗框被新建筑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全新的现代结构——钢梁支撑防水铝板屋面,铝板上固定金属支架支撑灰色花岗岩,灰色调花岗岩切割成规则的条片状,片与片之间的沟缝处理,形成类似传统屋顶的灰调光影关系。墙体的设计,远观依然粉墙“黛瓦”,这些“黛瓦”同样是灰色的花岗岩所替代,斑驳树影投在白墙上,试想,在丹桂飘香的午后,秋日余光照在微波连连的水面,约三五好友品着淡淡的碧螺春,吟诗作对谈古论今,远处时而传来咿咿呀呀的评弹——这正是古代文人雅士休闲惬意的生活场景,苏州博物馆试图传达的正是这样一种意境——优雅闲适。
“用光来设计”是贝先生的设计名言。苏州博物馆的设计有较多的自然光引入室内空间,因其馆藏特点,使之更具开放性、公共性和儒雅意境。玻璃屋顶和花岗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木色金属遮阳片在大面积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廊道上的自然光透过铝制型材“木格栅”投在粉白的墙壁上,顶与墙形成柔和的律动感。中央大厅特制的灯具形式感非常强,投射位置、角度和方向都经过精心设计,光是空间的点睛之笔。可遗憾的是,博物馆下午5点就闭馆,夜晚灯光尚未开启,这些个室内与庭院的灯光美景是“养在深闺人不识”啊。
位于中央大厅主庭院区域的片石、水域、廊亭的设置,使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最科学最精湛的技术演绎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神似而非形似的园林博物馆,从而依此传承了具有两千五百年底蕴的苏州历史文脉。细细品来,庭院内采用鹅卵石铺满池塘、片石制作假山、小桥或直或曲、配置镶嵌恰到好处的玻璃顶八角凉亭、竹林等,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有着几千年差异的建筑和园林在瞬间融合。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自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是独创的片石假山,没有使用传统的太湖石。贝先生曾说过:“传统假山艺术已无法超过。”所以这里不依“居三停五”排布,又有别于枯山水手法,片石假山动态十足,节奏宛如乐章,余味深长。以前阅尽枯山皆为禅意,今日方知亦可灵动。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建筑轮廓和剪影美。
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互为映衬融为一体。这种在城市机理上的嵌合,还表现在东北街河北侧1“2层商业建筑的设计,新馆入口广场和东北街河的贯通;亲仁堂和张氏义庄整体移建后作为吴门画派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区相融合,保留忠王府西侧原张宅“小姐楼”(位于补园南、行政办公区北端)作为饭店和茶楼用等;新址内惟一值得保留的挺拔玉兰树也经贝先生设计,恰到好处地置于前院东南角。
不同于苏州博物馆创新的园林表现手法,表现在“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典园林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多元素建筑综合性博物馆。
置身苏州博物馆内,使人感受到浓浓的“写意山水”意境,一如泼墨国画的神韵。而中国的传统造园艺术与中国的传统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密切的深远的影响,特别在唐宋时期,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大量的诗歌字画体现着园林中一窗一格、一草一木、檐下回廊的历史印记。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然而,这个空灵别致的博物馆又有着怎样的大写意呢?
苏州博物馆是置于院落之间的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古玩字迹,以古代书画瓷器、工艺、出土文物和革命文物为主。有吴江梅埝良渚文化漆绘黑陶罐。黑陶,望之如金,坚实凝重,叩之如馨,“如铁之质似玉之润”……,“黑如漆、薄如纸”,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黑陶也是中国陶器制作工艺的最高峰,那么这座以白色基调为主,黑色勾线的建筑在现代最后一位国际建筑大师的笔下,同样代表了现代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峰。
中国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对景物的安排和人的观赏位置都必须有很巧妙的设计,这也是区别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之一。苏州博物馆沿袭了这一特征,运用“借景”手法,把拙政园、忠王府很好地联合在一起。博物馆整体“不高大不突出”,以一层为主,局部两层,从形体尺度保持新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中国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园内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藤竹蕉叶、山石土木、潺潺溪流交相辉映。使之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透过花翎窗格,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足不出户即可赏山览景,园内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就技法而言,“借景”是把园外的美景,通过精心设置、选择和剪裁,收纳到特定的园林中来,这也就是“远借”了;若用一处景致映衬另一处景致,这称为“互借”等等。这样不仅使得面积有限的苏州园林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景观,更深远的层次,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欣赏者的空间感受。在新博物馆院内能看到北面的拙政园;在“倚虹亭”中能望见园外的北寺塔;在沧浪亭的花窗中,可欣赏屋外的竹林,这都是常用的借景手法。
园林的空间设计,体现了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难得一见的。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然而,古典园林的成就后人已难超越。贝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是对于在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传承历史文脉,同时反映时代进步建造标记城市发展印迹新建筑的尝试。也体现了对历史、对环境的尊重。给现代古典园林开辟了新方向,我们不一定去超越,我们可以发扬光大,运用现代的技术,创意承前启后的现代版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