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森彬
中国玻璃艺术大师、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上海康宇玻璃科技艺术馆馆长、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建筑艺术琉璃创始人。
施森彬潜心研究近十余载,将传统玻璃制作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开创玻璃艺术与室外环境融合的先例,突破了玻璃艺术在室内装饰运用的局限、打破玻璃艺术与大型雕塑融合的瓶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玻璃艺术风格 — “大之美”。
根据玻璃艺术应用的方向不同,施森彬的玻璃艺术作品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室外玻璃艺术装饰幕墙:代表作有伦敦大英博物馆3000m 2 琉璃外幕墙、哈尔滨音乐厅“回音壁”艺术玻璃幕墙、南京报恩寺新塔塔翼造型工艺熔色玻璃。第二类为室内大型装置玻璃艺术:代表作有无锡灵山梵宫的镇宫之宝琉璃壁画《华藏世界》、上海中心大型琉璃艺术竹简长卷《心相山水》。第三类为玻璃雕塑艺术品:代表作有上海中心大厦126层玉琉璃雕塑《上海慧眼》、南京报恩寺新塔云中佛殿单体2.5m高《玉琉璃毗卢遮那佛坐像》。
施君
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传世珐琅品牌创始人及艺术总监、上海青年高端创意人才。
从儿时兴趣到文化的艺术工艺开拓,身为工艺大师的父亲对施君不仅停留在亲情的层面上,更是他艺术道路和手工艺情怀的指引者。从小的耳濡目染,施君清楚地感知到中国的手工艺可以在应用上进行工艺改进与设计结合,从而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与生活情趣。
在英国求学设计经历中,家具设计专业对于材料和工艺的研究促使其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手工艺的可能性。毕业后,他回到了的故乡,并开始尝试和融合中国传统珐琅工艺与当代生活应用之间的探索和实践之旅。
2010年,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项手工艺,他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共同创办了中国首个以中国传统珐琅工艺为基础,多方面的艺术表达形式和运用的专业课程。2012年春天,原本来自宫廷的珐琅工艺,又一次回归它的本位,施君受邀创作了珐琅“女王御座”作为献礼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
一次次的探索,一点点的积累,拓展自己的创作范围,现代雕塑、环境艺术、实用艺术、艺术管理一一介入。坚持不懈地突破工艺本身的限制,将珐琅工艺通过现代艺术形式表达让更多人去了解和认可,使其重返当代生活。
《心相山水》
琉璃艺术壁画
一山一世界,一卷一天地
位于上海中心大厦的大堂空间
此作品创作理念与身后132米长的琉璃竹简长卷如出一辙,在中国传统视觉艺术中,最能体现山水画意境,同时,融合抽象空灵的现代水墨画,博大与精微、雄浑与清润、典雅与野逸等种种艺术面貌的转换。两者交融,相得益彰,调和中西而非简单的二元对立基础上,试图使作品焕发出与众不同的生命力。
映射“心相山水”,朦胧示人。故观画,也必从境界的造设、文野的分别,不同观者有着千差万别的观感。这样的创作样式,十分注重在画面形成过程中的偶然性、生发性或曰非刻意性。图式、布局、空白处理全凭作者的临场发挥以及和材质之间所达成的默契程度。然一山一水,看似随意,却渗透着苦思;一笔一画,形同墨戏,却饱含着激情。琉璃本身晶莹体透,千变万化,让作品更符合现代审美。
此外,琉璃竹简长卷也堪称是有史以来最长、最大的琉璃壁画,长度达到132米,单片的高度也达到惊人的4.2米,耗时近1年半、4800多个小时精心制作而成。此幅长卷的价值更是近亿元。
作者:中国玻璃艺术大师/工艺大师施森彬
作品尺寸:132000x4200mm
制作单位:上海康渊琉璃
《上海慧眼》
琉璃艺术雕塑
位于上海中心大厦的126层阻尼器艺术空间内
这件艺术品是由艺术家米丘与中国玻璃艺术大师施森彬合作完成的举世制作。设计的灵感源山海经中的烛龙之眼的传说,并对整座大厦来说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施森彬大师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将独有的琉璃玉的材质以及制作工艺融入其中,同时整个空间由黄铜包裹并螺旋而上直通大厦的顶部,让整件空间和艺术品充满了“神圣、神秘、神奇”的感观。
作者:米丘、施森彬
作品尺寸:8米高
制作单位:上海康渊琉璃/上海康宇铜
《轮回》
珐琅艺术地面
位于上海中心大厦的37层观复博物馆
这件艺术品设计的灵感源于三位艺术家对宇宙能量的理解和传统文化中生命轮回概念的诠释,并将这个诠释通过珐琅工艺和地面艺术去展现出来。这件珐琅艺术地面是自珐琅工艺诞生七百多年来的首件地板艺术作品,远观气势恢宏,仅平面面积便达到了480平方米,凝聚了传世珐琅高级定制团队134名能工巧匠共计321681工时的心血;近看细致精美,由1379块珐琅拼块完美无缝拼接而成,将1789653根手工掐丝与珐琅巧妙融合。这件创造了珐琅艺术新历史的艺术品,也即将被纳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载入史册的世界首个珐琅艺术地面。
作者:马未都、柳费国、施君
作品尺寸:480平方米
制作单位:传世珐琅
中国玻璃艺术大师、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上海康宇玻璃科技艺术馆馆长、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建筑艺术琉璃创始人。
施森彬潜心研究近十余载,将传统玻璃制作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开创玻璃艺术与室外环境融合的先例,突破了玻璃艺术在室内装饰运用的局限、打破玻璃艺术与大型雕塑融合的瓶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玻璃艺术风格 — “大之美”。
根据玻璃艺术应用的方向不同,施森彬的玻璃艺术作品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室外玻璃艺术装饰幕墙:代表作有伦敦大英博物馆3000m 2 琉璃外幕墙、哈尔滨音乐厅“回音壁”艺术玻璃幕墙、南京报恩寺新塔塔翼造型工艺熔色玻璃。第二类为室内大型装置玻璃艺术:代表作有无锡灵山梵宫的镇宫之宝琉璃壁画《华藏世界》、上海中心大型琉璃艺术竹简长卷《心相山水》。第三类为玻璃雕塑艺术品:代表作有上海中心大厦126层玉琉璃雕塑《上海慧眼》、南京报恩寺新塔云中佛殿单体2.5m高《玉琉璃毗卢遮那佛坐像》。
施君
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传世珐琅品牌创始人及艺术总监、上海青年高端创意人才。
从儿时兴趣到文化的艺术工艺开拓,身为工艺大师的父亲对施君不仅停留在亲情的层面上,更是他艺术道路和手工艺情怀的指引者。从小的耳濡目染,施君清楚地感知到中国的手工艺可以在应用上进行工艺改进与设计结合,从而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与生活情趣。
在英国求学设计经历中,家具设计专业对于材料和工艺的研究促使其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手工艺的可能性。毕业后,他回到了的故乡,并开始尝试和融合中国传统珐琅工艺与当代生活应用之间的探索和实践之旅。
2010年,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项手工艺,他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共同创办了中国首个以中国传统珐琅工艺为基础,多方面的艺术表达形式和运用的专业课程。2012年春天,原本来自宫廷的珐琅工艺,又一次回归它的本位,施君受邀创作了珐琅“女王御座”作为献礼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
一次次的探索,一点点的积累,拓展自己的创作范围,现代雕塑、环境艺术、实用艺术、艺术管理一一介入。坚持不懈地突破工艺本身的限制,将珐琅工艺通过现代艺术形式表达让更多人去了解和认可,使其重返当代生活。
《心相山水》
琉璃艺术壁画
一山一世界,一卷一天地
位于上海中心大厦的大堂空间
此作品创作理念与身后132米长的琉璃竹简长卷如出一辙,在中国传统视觉艺术中,最能体现山水画意境,同时,融合抽象空灵的现代水墨画,博大与精微、雄浑与清润、典雅与野逸等种种艺术面貌的转换。两者交融,相得益彰,调和中西而非简单的二元对立基础上,试图使作品焕发出与众不同的生命力。
映射“心相山水”,朦胧示人。故观画,也必从境界的造设、文野的分别,不同观者有着千差万别的观感。这样的创作样式,十分注重在画面形成过程中的偶然性、生发性或曰非刻意性。图式、布局、空白处理全凭作者的临场发挥以及和材质之间所达成的默契程度。然一山一水,看似随意,却渗透着苦思;一笔一画,形同墨戏,却饱含着激情。琉璃本身晶莹体透,千变万化,让作品更符合现代审美。
此外,琉璃竹简长卷也堪称是有史以来最长、最大的琉璃壁画,长度达到132米,单片的高度也达到惊人的4.2米,耗时近1年半、4800多个小时精心制作而成。此幅长卷的价值更是近亿元。
作者:中国玻璃艺术大师/工艺大师施森彬
作品尺寸:132000x4200mm
制作单位:上海康渊琉璃
《上海慧眼》
琉璃艺术雕塑
位于上海中心大厦的126层阻尼器艺术空间内
这件艺术品是由艺术家米丘与中国玻璃艺术大师施森彬合作完成的举世制作。设计的灵感源山海经中的烛龙之眼的传说,并对整座大厦来说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施森彬大师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将独有的琉璃玉的材质以及制作工艺融入其中,同时整个空间由黄铜包裹并螺旋而上直通大厦的顶部,让整件空间和艺术品充满了“神圣、神秘、神奇”的感观。
作者:米丘、施森彬
作品尺寸:8米高
制作单位:上海康渊琉璃/上海康宇铜
《轮回》
珐琅艺术地面
位于上海中心大厦的37层观复博物馆
这件艺术品设计的灵感源于三位艺术家对宇宙能量的理解和传统文化中生命轮回概念的诠释,并将这个诠释通过珐琅工艺和地面艺术去展现出来。这件珐琅艺术地面是自珐琅工艺诞生七百多年来的首件地板艺术作品,远观气势恢宏,仅平面面积便达到了480平方米,凝聚了传世珐琅高级定制团队134名能工巧匠共计321681工时的心血;近看细致精美,由1379块珐琅拼块完美无缝拼接而成,将1789653根手工掐丝与珐琅巧妙融合。这件创造了珐琅艺术新历史的艺术品,也即将被纳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载入史册的世界首个珐琅艺术地面。
作者:马未都、柳费国、施君
作品尺寸:480平方米
制作单位:传世珐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