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初中以后,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一改小学那种积极应答的习惯,往往习惯于听老师讲,而不愿张口回答问题;习惯于抄老师写的答案,而不愿阐述自己的观点;习惯于看老师的表演,而不愿站起来去“说”,去积极参与……时间长了,学生往往会对语文产生一种厌倦感,于是很多老师想尽办法强迫学生学语文,可是效果往往不甚理想。我认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创建快乐的语文课堂是最有效的途径。
一、尊重学生,与学生交朋友。
要营造快乐的语文课堂,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很多老师太注重自己的权威性,以自己的主观标准和个人感受来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久而久之,师生之间难以互相接纳、互相信任、互相包容。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进步的动力,也是打造快乐课堂的前提。老师要多花时间了解学生,多听听学生的心声,多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考虑他们的感受。正如保罗所言:“在软弱人中我要做软弱人!”老师心中有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接纳老师,尊重老师,接纳你所传授的知识。师生之间的朋友关系,学生才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遇到的问题与老师分享。例如学生喜欢以周记的形式把自己的苦恼及学习的压力与我分享,我也会在周记里写一些个人建议,正因为这样学生把我当成了知心的朋友,由原来讨厌写周记到现在喜欢写周记,写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高,也由此喜欢上了语文课。我没有想到自己在周记里的一两句话会对学生有如此大的影响。我深刻体会到,老师尊重、体谅学生,学生自然也会尊重老师、体谅老师,喜欢上老师的课。课堂上我们都是以探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的任务,这比强迫学生学习的效果要理想多了。
二、对学生有多信任,课堂就有多快乐。
为什么现在语文课堂会常出现不愿张口回答问题;习惯于抄老师写的答案,而不愿阐述自己的观点的现象呢?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老师爱唱独角戏,不给学生“说”的机会;二是老师爱做课堂主人,不能尊重学生的“说”,不信任学生。时间长了,老师不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而学生习惯了老师的“标准答案”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人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老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要谅解学生,因为学生毕竟阅历浅,考虑问题肤浅,他们考虑问题未必如老师当初设计的一样,所以老师应投去一个赞许的目光,说一句鼓励的话语,这样会给予学生很大的力量。这样长久下去,学生会喜欢上发言,提高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上《童趣》中“游花园,鞭蛤蟆”这一课时,我备课时总觉得概括得不够简洁,但学生却用“神游花台”四字来概括,听了他们的观点我有豁然开朗之感;《海燕》一文中,让他们写海燕的宣言,学生运用诙谐的语言,形象而生动。每节的语文堂里总是热热闹闹,有很多的想法,有时候甚至质疑老师,就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敢想、敢说。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就要做课堂的有心人,多信任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现才能,这给他们很大的成就感,因为哪个学生不喜欢轻松、愉快的课堂呢?
三、课堂设计应巧设心思。
有效的课堂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要营造快乐的课堂,老师必须熟悉教材,熟悉学生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巧妙开展课堂教学。尤其是课堂的发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由此可见,课堂设计的确需要多花心思。课堂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能力,学生能够理解,能够作答,而不是让学生可望而不可即,否则只会让学生望而生畏,更无快乐可言。精巧的课堂设计,可以让学生有兴趣参与课堂活动,才会在活动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效果。
四、教师以自己魅力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一个有魅力的老师往往能够吸引学生,魅力并不一定非拥有青春不老的外表,因为一个人并不可能永远都拥有不变的青春,学生信服的是那些学识渊博、具有独特人格的老师。
在快乐的课堂上,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的引路人,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在课堂上老师要清楚认识自己的位置及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用幽默的语言激励语言,让学生能说自己想说的话,做应该要做的事,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这样才有快乐可言。
另外,我觉得学生最为信服的是老师的人格魅力,假如老师工作中能做到认真、负责、信守诺言,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认真学习,对同学、对老师也能做到信守诺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获得学生的赞赏,学生就如一面镜子,你怎么做,镜子也会怎么做。只要让学生关注、信服,课堂将更和谐、更快乐,学生学习的劲头也会更足。
语文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培养能力,在快乐中张扬个性。而且教师也可以摆脱“满堂灌”的痛苦,拥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幸福感也会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