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主流。高职院校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找准目前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问题,准确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本质,在转变观念、加强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统筹着力,全员、全部门、全过程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才能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00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高职院校只有真正学懂、弄通、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找准目前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症结所在,准确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本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系统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全员、全部门、全过程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才能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发挥企业办学“校港一体、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优势,抓住培育工匠精神这个高职教育的灵魂,直面问题,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院办学实力的新路子。
一、影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问题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以下明显的不足。
(一)对工匠精神在高职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
当前,由于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没有达成共识,加上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认识模糊,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上偏离,一味强调办学规模扩大化、看重证书和技能考核、片面追求就业率等,漠视职业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弱化“工匠精神”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其结果造成办学质量不高,学生职业能力水平低下。[1]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型期面临巨大挑战。
(二)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士农工商”“学而优则仕”“奇技淫巧,君子不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职业取向;从现实来看,职业教育的供给侧已经迎来了“95后”,甚至“00后”的生源,目前在校学生大多是生活条件较好的独生子女一代,再加上我国目前的高考录取制度导致高职生大多存在高考失败的落差,把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作为无奈之举,升学就业大多不把大国工匠作为职业理想;近来媒体报道的“实体企业卖掉工厂炒房地产”的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社会现象、走捷径成才的观念也影响着学生安心学习,学生缺乏成为工匠的主观意识;教师面对生源质量的下滑和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重教书、轻育人”师德师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三)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不适应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相应的教师队伍结构一部分是原来升格而来的中专教师,一部分是高校毕业新进的教师,真正从企业引进的具备企业经历又能够胜任高校教师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较小。为此,虽然各高职院校最近几年都在下大力气加强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习、增强实践教学能力,但是由于“双师型”教师目前还缺乏统一的定性定量评价标准,教师课业负担重、组织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教师下企业实习实践走形式的居多,再加上产教融合不够,校企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部分教师自身就缺乏工匠精神,导致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不能适应对培养工匠型人才的需求。
(四)养成教育和校园文化缺少工匠精神的育人环境
目前高职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普遍加强了与企业文化和职业标准的对接,但是对规范学生日常言行和习惯养成的一日生活制度和校园文化缺乏工匠精神的氛围,不论是教室,还是实习实训车间,还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工匠精神目前在高职院校还是阳春白雪。
二、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
要解决以上困扰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问题,首先必须厘清“工匠”“工匠精神”几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在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中才能不偏离方向、才能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一)工匠
“概念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所以正视“工匠精神”概念问题成为激浊扬清的第一要义。据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匠,木工也;工,巧饰也。”《韩非子·定法》说“夫匠者,手巧也”,这就是说“匠”始于木工,后泛化为手巧之人。清代思想家魏源也曾说过“技进乎艺,藝进乎道”。意思是个人技艺达到一定境界,变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艺再继续熟稔精进,就进入“道”的境界。[1]工匠,是长期受到工业文明熏陶,训练、培育出来的,在整个专门、专业活动中掌握技能、技艺、技术的专门人才,要达到这个高度他才能称之为工匠。
(二)工匠精神
关于工匠精神,各国的称谓不尽相同,如日本的“匠人”精神、德国的“劳动精神”和美国的“职业精神”等。梳理工匠精神内涵的相关论述,我们认为: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具体而言,它是从业人员,尤其是工匠们,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是不断地雕琢产品、改善工艺、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
三、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一)坚持立德树人宗旨,确立工匠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根本地位
高职院校要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以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具有“工匠精神”特色的硬技能,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双创”素养的软技能。要将“工匠精神”的教育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工匠精神”的教育获得首要和根本的地位,高职教育的顶层设计者、工作者首先不能妄自菲薄,更加需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坚持道路自信、行动自觉和内心定力,摒弃一心“升本”、狠抓“专升本”、忽视以学生为本的浮躁心态,潜心研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潜心研究工匠精神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切实担负起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神圣职责,彻底改变终极教育、次等教育的尴尬地位。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发挥青岛港集团办学的优势,完善“校港一体、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学院教职工以建设港航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为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推进“政、行、企、校”产教深度融合,积极对接港航产业需求,打造专业课程体系,推进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积极融入青岛港“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企业文化,校企双主体育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双轮驱动,良性发展。 (二)建立校企人才互通机制,保障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共享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高水平工匠师傅进课堂直接传授工匠精神,组织本校教师进入企业,参与科研攻关、合作项目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同时,学习体会工匠精神,从而提高工匠精神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的师资优势。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平台,青岛港集团为学院建立了港内人才招聘“绿色通道”,学院每年安排思政课教师到企业挂职,同时,青岛港集团择优选派港口业务骨干到学院任职,熟悉了解教学、学生培养过程,并定期对企业人员与学校教师进行交流互换,实现了“双向任职、定期交流”。学院建立了以行业能手为主体的近500人的兼职教师库,积极组织专职教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劳动调研;定期组织企业文化学习、培训,促进港航企业文化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融合,提升了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使命感。工匠型的教师队伍为工匠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畅通校企人才互通机制,保障了工匠型教师队伍的成长。
(三)以养成教育为载体,全员、全部门、全过程参与工匠精神培育
任何知识的内化与吸收都需要在实践中体验和巩固。产教融合视域下理论教学、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多种人才培育模式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理论课堂生活化、校内活动课堂多样化、校外实践课堂社会化”的三课堂协同、全程化考评的养成教育体系。学生在校生和实习生的两种身份无论怎么转换,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学生日常养成教育和管理中如何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化春风于春雨,立德树人于养成教育,是目前大多忽视的地方,学院注重对学生的纪律管理和规范化的行为养成,基于港口和航运领域特种岗位作业及规范管理的要求,传承创新了半军事化管理制度。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夯实“一日生活制度”(即对早操、内务卫生、请销假、熄灯就寝、仪容仪表、升旗会操等日常活动都有明确要求)的基本功,构建新时期港湾特色的学生素质教育模式。坚持将“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产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推行港湾特色的“劳动育人”理念,每学期每名学生安排不少于30学时的公益劳动实践。校企共建26家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和286家企业文化实践基地;搭建养成教育活动平
台,通过校、系、班、社团等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活动;建立了网络化的养成教育平台,通过“一官(网)二微(信)三群”,发挥宣传引导及网络教育阵地作用;建设校内实训平台,引入企业管理文化,按照青岛港安全管理“10S”理念抓好实习实训,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四)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为龙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对学生的思想风尚和道德情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要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校企文化融合是产教融合的核心,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沃土。企业文化含有丰富的工匠精神教育资源,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如何发掘和吸收企业文化的内容和价值,将其融入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加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学习是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学院注重引入企业工匠师傅,建立“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效应”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提升工匠精神的教育效果。学院以弘扬“工匠精神”“传承高超技艺”、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设许振超技能大师工作室、郭凯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工作室有展示教育區、技能研修区和实训教学区三部分。同时,学院经常邀请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进校园讲解党的方针政策与新时代码头工人的新奉献;经常组织青岛港的劳动模范、先进员工、优秀校友进校园、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再加上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浓郁的青岛港企业文化标识,营造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大提升了校园文化的软实力。
(五)以工匠精神为纽带深化产教融合模式下的思政课程体系改革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合作,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其具体内容包括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2]产教融合是工匠精神培育的主渠道,思政课程教育仍然是工匠精神培育的主阵地。高职教育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技术教育、专题教育等课程教育途径渗透工匠精神,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既符合技术传授之要求,也符合人文素养培养之要求。首先,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就应该以各种方式开展通识教育,通过开设思想道德及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并弘扬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若发现某些学生存在思想品德问题应及时给予纠正和引导。其次服务需求,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进行专业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分析不同职业岗位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并将其融入专业教学目标及内容之中,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重视这一部分的内容。
(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全面整合职业教育中实践教育的五个环节(实践教学、教学实践、实训、见习、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工匠活动的氛围、要求和原则,通过情景式的实践教育让学生体验生产实训过程的技术要求、工艺内涵,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和精神品格,在多次的生产实训过程中,逐步培养出对技术的高度尊重、对专业的充分景仰,进而形成习惯,养成“工匠精神”的内在品格。
顶岗实习是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工匠精神养成的主要方式,学校应与企业加强实习实训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制定学生实习工作规范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创造条件。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企业加强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让学生了解企业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精神;企业在制定学生实习考核及录用标准时如何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考察;考察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考察学生对工作是否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独具匠心的精神以及刻苦钻研、学而不倦的工作作风。[3]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时采集学生在校一日生活制度和教育教学过程的质量记录,把实践教学环节中体现的工匠精神要素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切实改变目前顶岗实习中普遍存在的“重安全,轻体验”的现象,提升实践教学环节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云飞,徐涵.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缺失缘由与路径重塑[J].职教论坛,2017(16):76-78.
[2]张蕴启.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加强高职内涵建设[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24(5):1-3.
[3]杨红荃,苏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27-32.
编辑 马燕萍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00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高职院校只有真正学懂、弄通、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找准目前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症结所在,准确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本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系统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全员、全部门、全过程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才能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发挥企业办学“校港一体、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优势,抓住培育工匠精神这个高职教育的灵魂,直面问题,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院办学实力的新路子。
一、影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问题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以下明显的不足。
(一)对工匠精神在高职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
当前,由于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没有达成共识,加上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认识模糊,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上偏离,一味强调办学规模扩大化、看重证书和技能考核、片面追求就业率等,漠视职业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弱化“工匠精神”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其结果造成办学质量不高,学生职业能力水平低下。[1]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型期面临巨大挑战。
(二)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士农工商”“学而优则仕”“奇技淫巧,君子不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职业取向;从现实来看,职业教育的供给侧已经迎来了“95后”,甚至“00后”的生源,目前在校学生大多是生活条件较好的独生子女一代,再加上我国目前的高考录取制度导致高职生大多存在高考失败的落差,把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作为无奈之举,升学就业大多不把大国工匠作为职业理想;近来媒体报道的“实体企业卖掉工厂炒房地产”的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社会现象、走捷径成才的观念也影响着学生安心学习,学生缺乏成为工匠的主观意识;教师面对生源质量的下滑和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重教书、轻育人”师德师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三)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不适应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相应的教师队伍结构一部分是原来升格而来的中专教师,一部分是高校毕业新进的教师,真正从企业引进的具备企业经历又能够胜任高校教师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较小。为此,虽然各高职院校最近几年都在下大力气加强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习、增强实践教学能力,但是由于“双师型”教师目前还缺乏统一的定性定量评价标准,教师课业负担重、组织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教师下企业实习实践走形式的居多,再加上产教融合不够,校企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部分教师自身就缺乏工匠精神,导致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不能适应对培养工匠型人才的需求。
(四)养成教育和校园文化缺少工匠精神的育人环境
目前高职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普遍加强了与企业文化和职业标准的对接,但是对规范学生日常言行和习惯养成的一日生活制度和校园文化缺乏工匠精神的氛围,不论是教室,还是实习实训车间,还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工匠精神目前在高职院校还是阳春白雪。
二、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
要解决以上困扰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问题,首先必须厘清“工匠”“工匠精神”几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在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中才能不偏离方向、才能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一)工匠
“概念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所以正视“工匠精神”概念问题成为激浊扬清的第一要义。据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匠,木工也;工,巧饰也。”《韩非子·定法》说“夫匠者,手巧也”,这就是说“匠”始于木工,后泛化为手巧之人。清代思想家魏源也曾说过“技进乎艺,藝进乎道”。意思是个人技艺达到一定境界,变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艺再继续熟稔精进,就进入“道”的境界。[1]工匠,是长期受到工业文明熏陶,训练、培育出来的,在整个专门、专业活动中掌握技能、技艺、技术的专门人才,要达到这个高度他才能称之为工匠。
(二)工匠精神
关于工匠精神,各国的称谓不尽相同,如日本的“匠人”精神、德国的“劳动精神”和美国的“职业精神”等。梳理工匠精神内涵的相关论述,我们认为: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具体而言,它是从业人员,尤其是工匠们,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是不断地雕琢产品、改善工艺、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
三、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一)坚持立德树人宗旨,确立工匠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根本地位
高职院校要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以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具有“工匠精神”特色的硬技能,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双创”素养的软技能。要将“工匠精神”的教育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工匠精神”的教育获得首要和根本的地位,高职教育的顶层设计者、工作者首先不能妄自菲薄,更加需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坚持道路自信、行动自觉和内心定力,摒弃一心“升本”、狠抓“专升本”、忽视以学生为本的浮躁心态,潜心研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潜心研究工匠精神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切实担负起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神圣职责,彻底改变终极教育、次等教育的尴尬地位。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发挥青岛港集团办学的优势,完善“校港一体、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学院教职工以建设港航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为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推进“政、行、企、校”产教深度融合,积极对接港航产业需求,打造专业课程体系,推进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积极融入青岛港“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企业文化,校企双主体育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双轮驱动,良性发展。 (二)建立校企人才互通机制,保障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共享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高水平工匠师傅进课堂直接传授工匠精神,组织本校教师进入企业,参与科研攻关、合作项目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同时,学习体会工匠精神,从而提高工匠精神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的师资优势。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平台,青岛港集团为学院建立了港内人才招聘“绿色通道”,学院每年安排思政课教师到企业挂职,同时,青岛港集团择优选派港口业务骨干到学院任职,熟悉了解教学、学生培养过程,并定期对企业人员与学校教师进行交流互换,实现了“双向任职、定期交流”。学院建立了以行业能手为主体的近500人的兼职教师库,积极组织专职教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劳动调研;定期组织企业文化学习、培训,促进港航企业文化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融合,提升了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使命感。工匠型的教师队伍为工匠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畅通校企人才互通机制,保障了工匠型教师队伍的成长。
(三)以养成教育为载体,全员、全部门、全过程参与工匠精神培育
任何知识的内化与吸收都需要在实践中体验和巩固。产教融合视域下理论教学、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多种人才培育模式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理论课堂生活化、校内活动课堂多样化、校外实践课堂社会化”的三课堂协同、全程化考评的养成教育体系。学生在校生和实习生的两种身份无论怎么转换,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学生日常养成教育和管理中如何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化春风于春雨,立德树人于养成教育,是目前大多忽视的地方,学院注重对学生的纪律管理和规范化的行为养成,基于港口和航运领域特种岗位作业及规范管理的要求,传承创新了半军事化管理制度。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夯实“一日生活制度”(即对早操、内务卫生、请销假、熄灯就寝、仪容仪表、升旗会操等日常活动都有明确要求)的基本功,构建新时期港湾特色的学生素质教育模式。坚持将“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产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推行港湾特色的“劳动育人”理念,每学期每名学生安排不少于30学时的公益劳动实践。校企共建26家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和286家企业文化实践基地;搭建养成教育活动平
台,通过校、系、班、社团等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活动;建立了网络化的养成教育平台,通过“一官(网)二微(信)三群”,发挥宣传引导及网络教育阵地作用;建设校内实训平台,引入企业管理文化,按照青岛港安全管理“10S”理念抓好实习实训,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四)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为龙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对学生的思想风尚和道德情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要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校企文化融合是产教融合的核心,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沃土。企业文化含有丰富的工匠精神教育资源,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如何发掘和吸收企业文化的内容和价值,将其融入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加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学习是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学院注重引入企业工匠师傅,建立“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效应”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提升工匠精神的教育效果。学院以弘扬“工匠精神”“传承高超技艺”、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设许振超技能大师工作室、郭凯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工作室有展示教育區、技能研修区和实训教学区三部分。同时,学院经常邀请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进校园讲解党的方针政策与新时代码头工人的新奉献;经常组织青岛港的劳动模范、先进员工、优秀校友进校园、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再加上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浓郁的青岛港企业文化标识,营造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大提升了校园文化的软实力。
(五)以工匠精神为纽带深化产教融合模式下的思政课程体系改革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合作,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其具体内容包括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2]产教融合是工匠精神培育的主渠道,思政课程教育仍然是工匠精神培育的主阵地。高职教育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技术教育、专题教育等课程教育途径渗透工匠精神,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既符合技术传授之要求,也符合人文素养培养之要求。首先,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就应该以各种方式开展通识教育,通过开设思想道德及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并弘扬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若发现某些学生存在思想品德问题应及时给予纠正和引导。其次服务需求,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进行专业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分析不同职业岗位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并将其融入专业教学目标及内容之中,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重视这一部分的内容。
(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全面整合职业教育中实践教育的五个环节(实践教学、教学实践、实训、见习、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工匠活动的氛围、要求和原则,通过情景式的实践教育让学生体验生产实训过程的技术要求、工艺内涵,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和精神品格,在多次的生产实训过程中,逐步培养出对技术的高度尊重、对专业的充分景仰,进而形成习惯,养成“工匠精神”的内在品格。
顶岗实习是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工匠精神养成的主要方式,学校应与企业加强实习实训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制定学生实习工作规范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创造条件。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企业加强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让学生了解企业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精神;企业在制定学生实习考核及录用标准时如何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考察;考察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考察学生对工作是否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独具匠心的精神以及刻苦钻研、学而不倦的工作作风。[3]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时采集学生在校一日生活制度和教育教学过程的质量记录,把实践教学环节中体现的工匠精神要素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切实改变目前顶岗实习中普遍存在的“重安全,轻体验”的现象,提升实践教学环节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云飞,徐涵.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缺失缘由与路径重塑[J].职教论坛,2017(16):76-78.
[2]张蕴启.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加强高职内涵建设[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24(5):1-3.
[3]杨红荃,苏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27-32.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