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深刻影响,因此,环境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内涵。
环境既是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大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人们生活在生态良好的环境中,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其次,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很多困扰现代人的疾病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密切相关。据估计,2012年,因不健康环境而死亡的人数,占全球死亡总数将近1/4。
面对环境恶化对人民健康带来的威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战略重要论述的思想精神,就是从环境卫生与生态健康开始起源、发端萌芽,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
早在陕北当知青时期,习近平同志就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他在延安梁家河村度过了7年知青生活。期间,凭借自己的人品、能力和任劳任怨,得到村民们的一致拥护,被推选为梁家河村党支部支书。
面对梁家河村地处黄土高原、严重缺水的生存现状,习近平同志亲自赴四川学习沼气池建设技术,在当地建成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这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还解决了环境卫生问题,保护了当地农村的生态环境,展现了习近平同志敢为人先、敢于超越时代的实干精神和超前的环保意识。
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把正定县建成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效率高、生态和经济都呈良性循环的开放式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这实质上就是,从系统的和辩证的角度强调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活运用。
在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时期,习近平同志提出,“林业不但蕴藏着很高的经济利益,而且还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业在发展经济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非常有创见地提出“森林是水库,是钱库,是粮库”的“三库”理念。“三库”理念孕育了后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
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主持制定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首次提出“城市生态建设”理念。其后,在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习近平同志指导编制和推动实施了《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经过20年的努力奋斗,把福建建设成为生态效益型经济发达、城乡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全面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省份”。
在这一阶段可以看到,习近平同志已经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的观点,是其早期生态环境观点的进一步发展。
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这一做法延续了他在福建工作时的发展思路,突出生态环境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同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求是》上发表文章,深刻阐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县余村调研。在听取了村支书的情况介绍后,他当场说:“一定不要再想着走老路,还这样迷恋着过去的那种发展模式。所以,刚才你们讲了,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都是高明之举。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9天后,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文,明确提出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在浙江工作的5年多时间,习近平同志辩证地分析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系统地阐述了生态环境的价值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出卫生健康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强调“健康是最普惠的民生,改善健康就是改善民生”等。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强调,中国政府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致力于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同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考察时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求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2015年11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任务。
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就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发表了全面系统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健康的时代内涵和核心要义,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认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党和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现健康“人民共建共享”。这篇纲领性文献,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战略重要论述的全面科学化、系统化,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首次把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戰略。
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站在国家整体战略的高度,从健康中国战略出发,着眼于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阐述了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入总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明确今后公共卫生体系的改革方向、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这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战略重要论述进一步成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环境既是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大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人们生活在生态良好的环境中,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其次,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很多困扰现代人的疾病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密切相关。据估计,2012年,因不健康环境而死亡的人数,占全球死亡总数将近1/4。
面对环境恶化对人民健康带来的威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战略重要论述的思想精神,就是从环境卫生与生态健康开始起源、发端萌芽,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
早在陕北当知青时期,习近平同志就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他在延安梁家河村度过了7年知青生活。期间,凭借自己的人品、能力和任劳任怨,得到村民们的一致拥护,被推选为梁家河村党支部支书。
面对梁家河村地处黄土高原、严重缺水的生存现状,习近平同志亲自赴四川学习沼气池建设技术,在当地建成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这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还解决了环境卫生问题,保护了当地农村的生态环境,展现了习近平同志敢为人先、敢于超越时代的实干精神和超前的环保意识。
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把正定县建成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效率高、生态和经济都呈良性循环的开放式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这实质上就是,从系统的和辩证的角度强调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活运用。
在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时期,习近平同志提出,“林业不但蕴藏着很高的经济利益,而且还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业在发展经济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非常有创见地提出“森林是水库,是钱库,是粮库”的“三库”理念。“三库”理念孕育了后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
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主持制定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首次提出“城市生态建设”理念。其后,在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习近平同志指导编制和推动实施了《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经过20年的努力奋斗,把福建建设成为生态效益型经济发达、城乡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全面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省份”。
在这一阶段可以看到,习近平同志已经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的观点,是其早期生态环境观点的进一步发展。
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这一做法延续了他在福建工作时的发展思路,突出生态环境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同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求是》上发表文章,深刻阐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县余村调研。在听取了村支书的情况介绍后,他当场说:“一定不要再想着走老路,还这样迷恋着过去的那种发展模式。所以,刚才你们讲了,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都是高明之举。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9天后,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文,明确提出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在浙江工作的5年多时间,习近平同志辩证地分析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系统地阐述了生态环境的价值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出卫生健康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强调“健康是最普惠的民生,改善健康就是改善民生”等。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强调,中国政府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致力于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同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考察时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求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2015年11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任务。
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就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发表了全面系统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健康的时代内涵和核心要义,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认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党和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现健康“人民共建共享”。这篇纲领性文献,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战略重要论述的全面科学化、系统化,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首次把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戰略。
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站在国家整体战略的高度,从健康中国战略出发,着眼于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阐述了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入总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明确今后公共卫生体系的改革方向、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这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战略重要论述进一步成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