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社会”计划既是保守党“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应对英国财政困难与社会转型的良方。该计划还成就了英国华裔青年纳特·魏,让他一夜成名。
保守党与自由党组成联合政府不久,新首相卡梅伦(保守党领袖)就推出他在大选中反复强调的“大社会”计划。“大社会”计划既是保守党“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具体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应对政府财政困难及社会转型的良方。
欲改变日益“破碎”的社会病症
卡梅伦在大选中就再三提出,如果赢得大选,就要改变过去工党政府过于注重建设“福利国家”、对社会事务大包大揽的做法。在卡梅伦看来,上世纪90年代后期英国公共服务开支的连续增长并未解决英国社会的种种问题,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日益“破碎”的社会——家庭观念破灭、社会道德沦丧、公民责任感缺失,这一切都是由于工党“福利国家”政策助长了人们的惰性和依赖性。他认为,要解决英国社会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病症,必须转向“小政府”、“还政于民”, 即通过实行“大社会”而非“大政府”计划,让人们重新学习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为了推出其“大社会”计划,上任不足一月的卡梅伦就召开圆桌会议,副首相和联合政府诸多高官以及慈善机构、社会组织一些领导人出席会议。会上,卡梅伦郑重宣布启动“大社会”计划,并决定在内阁办公厅内设立公民社会部,由尼克·赫德出任部长,同时任命年仅33岁的华裔青年纳特·魏为“大社会”计划的政府顾问,提名他为英国上议院议员。一时间,这位长着一张典型中国脸的英国青年一下子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保守党长期以来坚持的“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和社会理念,并不意味政府就此不再有所作为,恰恰相反,“大社会”计划就是要通过政府的倡导和推进,促使公民自觉自愿地参与社会活动,构建全体公众能自我负责,并能应对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不断挑战的良好公民社会。
“大社会”计划的具体内容有:培训新一代的社区组织者,让他们来协助建立基层的公民社会组织;扩大社区公民社会在有关当地规划问题上的话语权;积极鼓励公众志愿参与社会活动并设立全国性的“大社会日”;要求各级政府公务人员定期参与社区活动并将这样的行动作为公务员考评的重要内容;试行“国家公民服务”计划,鼓励青少年参与社会服务,使他们在未来成为积极的负责任公民;支持非政府组织和社会企业更多地参与公共服务管理;通过“新信息权”计划,让公民更多地获得由政府掌握的数据,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等。“大社会”计划被新政府看成是一场深刻、严肃的社会改革计划,甚至被认为有可能成为新政府“最伟大的政治资产之一”。
“大社会”计划的社会根源
英国目前面临的巨大经济、社会挑战是卡梅伦提出“大社会”计划的重要原因。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英国经济状况恶化,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根据欧盟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截至3月底的上财年,英国政府财政赤字为1454亿英镑,下一财政年度的预算赤字规模可能超过政府预期;而在2010日历年中,英国的预算赤字将成为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最高的。卡梅伦出任首相后明确指出:英国财政赤字问题比人们想象的严重,它导致的潜在后果也可能更严重。根据他的看法,削减政府的财政赤字是必须的,但这将影响到英国的经济、社会乃至每一个人的生活。那么如何来降低消减政府财政赤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卡梅伦认为在英国建设他一直提倡的“大社会”是最佳途径。
英国社会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变化也为“大社会”计划提供了条件。即便在过去工党政府强调由“大政府”管理社会时期,在地方层面也早已较为普遍地存在通过非政府的非盈利组织来推进社会管理的状况,即运用公民社会的力量而不是国家的力量来处理基层的社会事务乃至推动社会改良。实际上,纳特·魏这位华裔青年正是在英国社会变革中,顺应潮流运用非政府的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推动社会改良,从而得到英国社会的普遍承认。也正因为如此,纳特·魏的行动和理念早就引起了保守党的关注,在卡梅伦出任首相后决定邀请他担任“大社会”计划的政府顾问。
英国社会的日益多元化发展也给“大社会”计划带来动力。当前,越来越多拥有商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不同族裔青年人对金钱、社会投资及其影响有日益清醒的认识,对福利国家的弊端也看得十分清楚,他们立志献身社会改良,热切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经由公民社会本身推动社会变革。
华裔青年成了“大人物”
显然,“大社会”计划成就了有志的英国华裔公民纳特·魏。
魏的中文名字叫鸣恩,1977年生于英国,父母是移民英国的中国人。作为第二代移民,纳特·魏本人并无显赫的家庭背景,但他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乐于奉献,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英国的社会改良事业方面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纳特·魏牛津大学毕业,曾在有名的麦肯锡公司任职。2002年,毅然离开麦肯锡公司的纳特·魏与同伴共同创办了名为“教育第一”的非政府机构,培训有才能的大学毕业生加入教学事业(该计划目前已经在英国的许多地区发展成为社会行动)。他还创立了多个非营利的慈善机构,到亚洲和非洲等地开展工作,在教育、医疗、招聘与政策发展等方面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2005年,他独自创办“未来领袖”教育计划,帮助英国城市落后的中心城区学校招募和培训高水平的教师。2006年他创建“沙夫茨伯里伙伴”非盈利组织,大力推动由公民自主实行的社会改良。
纳特·魏在创办各种非政府慈善机构的过程中,兢兢业业,不讲功利,不为钱财,积极推动英国社会的变革。“如果一个人在公车或街道上与犯罪分子对峙,犯罪分子可能很疯狂,但是如果一群人团结起来对付一个犯罪分子,他就不敢疯狂了。”纳特·魏在世界各地和在英国一次又一次地论证这个道理。他所强调的个人对社会负责,以及努力推进非政府主导的社会改良的理念与行动,得到了保守党的青睐,成为英国冉冉升起的一颗少数族裔政治新星。纳特·魏被委任为“大社会”计划的政府顾问后,英国媒体称他为“大先生”(Mr.Big) ——华裔青年已成了英国人眼中的“大人物”。
5月28日,纳特·魏被正式册封为英国终生贵族,成为魏男爵,并于6月3日进入英国上议院“参政议政”,成为英国上议院目前年龄最小的议员。英国上议院又称贵族院,议员由高级神职人员和贵族构成,贵族分为世袭贵族和非世袭终身贵族两种,终身贵族由首相提名,女王册封,爵位均为男爵,在英国社会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被尊称为“勋爵”。迄今为止仅有三名华裔英国人成为贵族院议员,一位是生于香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香港行政立法两局首席非官守议员、现为英国公民的邓莲如女男爵;另一位是生于新加坡、后为英国著名小儿科医师和社会活动家曾秋坤男爵,此人已去世;第三位就是魏男爵。
纳特·魏出任英国政府的“大社会”计划顾问没有任何报酬,但是他始终坚持强调“要鼓励普通人少一点功利之心和自私自利,多做一些既能帮助自己又能带来某些改变的事情。”相信这位华裔青年才俊“大先生”会为新政府的“大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保守党与自由党组成联合政府不久,新首相卡梅伦(保守党领袖)就推出他在大选中反复强调的“大社会”计划。“大社会”计划既是保守党“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具体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应对政府财政困难及社会转型的良方。
欲改变日益“破碎”的社会病症
卡梅伦在大选中就再三提出,如果赢得大选,就要改变过去工党政府过于注重建设“福利国家”、对社会事务大包大揽的做法。在卡梅伦看来,上世纪90年代后期英国公共服务开支的连续增长并未解决英国社会的种种问题,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日益“破碎”的社会——家庭观念破灭、社会道德沦丧、公民责任感缺失,这一切都是由于工党“福利国家”政策助长了人们的惰性和依赖性。他认为,要解决英国社会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病症,必须转向“小政府”、“还政于民”, 即通过实行“大社会”而非“大政府”计划,让人们重新学习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为了推出其“大社会”计划,上任不足一月的卡梅伦就召开圆桌会议,副首相和联合政府诸多高官以及慈善机构、社会组织一些领导人出席会议。会上,卡梅伦郑重宣布启动“大社会”计划,并决定在内阁办公厅内设立公民社会部,由尼克·赫德出任部长,同时任命年仅33岁的华裔青年纳特·魏为“大社会”计划的政府顾问,提名他为英国上议院议员。一时间,这位长着一张典型中国脸的英国青年一下子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保守党长期以来坚持的“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和社会理念,并不意味政府就此不再有所作为,恰恰相反,“大社会”计划就是要通过政府的倡导和推进,促使公民自觉自愿地参与社会活动,构建全体公众能自我负责,并能应对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不断挑战的良好公民社会。
“大社会”计划的具体内容有:培训新一代的社区组织者,让他们来协助建立基层的公民社会组织;扩大社区公民社会在有关当地规划问题上的话语权;积极鼓励公众志愿参与社会活动并设立全国性的“大社会日”;要求各级政府公务人员定期参与社区活动并将这样的行动作为公务员考评的重要内容;试行“国家公民服务”计划,鼓励青少年参与社会服务,使他们在未来成为积极的负责任公民;支持非政府组织和社会企业更多地参与公共服务管理;通过“新信息权”计划,让公民更多地获得由政府掌握的数据,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等。“大社会”计划被新政府看成是一场深刻、严肃的社会改革计划,甚至被认为有可能成为新政府“最伟大的政治资产之一”。
“大社会”计划的社会根源
英国目前面临的巨大经济、社会挑战是卡梅伦提出“大社会”计划的重要原因。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英国经济状况恶化,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根据欧盟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截至3月底的上财年,英国政府财政赤字为1454亿英镑,下一财政年度的预算赤字规模可能超过政府预期;而在2010日历年中,英国的预算赤字将成为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最高的。卡梅伦出任首相后明确指出:英国财政赤字问题比人们想象的严重,它导致的潜在后果也可能更严重。根据他的看法,削减政府的财政赤字是必须的,但这将影响到英国的经济、社会乃至每一个人的生活。那么如何来降低消减政府财政赤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卡梅伦认为在英国建设他一直提倡的“大社会”是最佳途径。
英国社会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变化也为“大社会”计划提供了条件。即便在过去工党政府强调由“大政府”管理社会时期,在地方层面也早已较为普遍地存在通过非政府的非盈利组织来推进社会管理的状况,即运用公民社会的力量而不是国家的力量来处理基层的社会事务乃至推动社会改良。实际上,纳特·魏这位华裔青年正是在英国社会变革中,顺应潮流运用非政府的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推动社会改良,从而得到英国社会的普遍承认。也正因为如此,纳特·魏的行动和理念早就引起了保守党的关注,在卡梅伦出任首相后决定邀请他担任“大社会”计划的政府顾问。
英国社会的日益多元化发展也给“大社会”计划带来动力。当前,越来越多拥有商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不同族裔青年人对金钱、社会投资及其影响有日益清醒的认识,对福利国家的弊端也看得十分清楚,他们立志献身社会改良,热切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经由公民社会本身推动社会变革。
华裔青年成了“大人物”
显然,“大社会”计划成就了有志的英国华裔公民纳特·魏。
魏的中文名字叫鸣恩,1977年生于英国,父母是移民英国的中国人。作为第二代移民,纳特·魏本人并无显赫的家庭背景,但他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乐于奉献,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英国的社会改良事业方面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纳特·魏牛津大学毕业,曾在有名的麦肯锡公司任职。2002年,毅然离开麦肯锡公司的纳特·魏与同伴共同创办了名为“教育第一”的非政府机构,培训有才能的大学毕业生加入教学事业(该计划目前已经在英国的许多地区发展成为社会行动)。他还创立了多个非营利的慈善机构,到亚洲和非洲等地开展工作,在教育、医疗、招聘与政策发展等方面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2005年,他独自创办“未来领袖”教育计划,帮助英国城市落后的中心城区学校招募和培训高水平的教师。2006年他创建“沙夫茨伯里伙伴”非盈利组织,大力推动由公民自主实行的社会改良。
纳特·魏在创办各种非政府慈善机构的过程中,兢兢业业,不讲功利,不为钱财,积极推动英国社会的变革。“如果一个人在公车或街道上与犯罪分子对峙,犯罪分子可能很疯狂,但是如果一群人团结起来对付一个犯罪分子,他就不敢疯狂了。”纳特·魏在世界各地和在英国一次又一次地论证这个道理。他所强调的个人对社会负责,以及努力推进非政府主导的社会改良的理念与行动,得到了保守党的青睐,成为英国冉冉升起的一颗少数族裔政治新星。纳特·魏被委任为“大社会”计划的政府顾问后,英国媒体称他为“大先生”(Mr.Big) ——华裔青年已成了英国人眼中的“大人物”。
5月28日,纳特·魏被正式册封为英国终生贵族,成为魏男爵,并于6月3日进入英国上议院“参政议政”,成为英国上议院目前年龄最小的议员。英国上议院又称贵族院,议员由高级神职人员和贵族构成,贵族分为世袭贵族和非世袭终身贵族两种,终身贵族由首相提名,女王册封,爵位均为男爵,在英国社会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被尊称为“勋爵”。迄今为止仅有三名华裔英国人成为贵族院议员,一位是生于香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香港行政立法两局首席非官守议员、现为英国公民的邓莲如女男爵;另一位是生于新加坡、后为英国著名小儿科医师和社会活动家曾秋坤男爵,此人已去世;第三位就是魏男爵。
纳特·魏出任英国政府的“大社会”计划顾问没有任何报酬,但是他始终坚持强调“要鼓励普通人少一点功利之心和自私自利,多做一些既能帮助自己又能带来某些改变的事情。”相信这位华裔青年才俊“大先生”会为新政府的“大社会”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