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学白日梦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0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刚刚开始喜欢文学时,正在宁波第二医院口腔科进修,有位同屋的进修医生知道我喜欢文学,而且准备写作,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我,他从前也是文学爱好者,也做过文学白日梦,他劝我不要胡思乱想去喜欢什么文学了,他说:“我的昨天就是你的今天。”我当时回答他:“我的明天不是你的今天。”那是一九八○年,我二十岁。
   我九三年开始用电脑写作,已经是386时代了。前面用手写了十年,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上都起了厚厚的茧,曾经骄傲过,后来认识了王蒙,看到他手指上的茧像黄豆一样隆起,十分钦佩,以后不敢再骄傲了。九三年到现在已经十二年了,打这些字时仔细摸了一下自己右手的食、中二指,茧没了。王蒙286时代就用电脑写作了,比我早几年,不过我敢确定他手指上的茧仍在,那是大半辈子的功力。我的才十年,那茧连老都称不上。
   我從短篇小说开始,写到中篇,再写到长篇,是当时中国的文学环境决定的,当时中国可以说是没有文学出版,起码是出版不重要,当时的写作主要是为了在文学杂志上发表。现在我更愿意写长篇小说了,我觉得写短篇小说是一份工作,几天或者一两个星期完成,故事语言完全在自己的控制之中,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写长篇小说就完全不一样了,一年甚至几年都不能完成,作家在写作的时候,笔下人物的生活和情感出现变化时,他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可能也在变化,所以事先的构想在写作的过程中会被突然抛弃,另外的新构想出现了,写长篇小说就和生活一样,充满了意外和不确定。我喜欢生活,不喜欢工作,所以我更喜欢写作长篇小说。
   十多年前我刚刚发表《活着》时,有些朋友很吃惊,因为我出乎他们意料,一个他们眼中的先锋作家突然写下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他们很不理解。当时我用一句话回答他们:“没有一个作家会为一个流派写作。”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我越来越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我只能用大致的方式说,我觉得作家在叙述上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作家通过几年的写作,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成熟的叙述系统,以后的写作就是一种风格的叙述不断延伸,哪怕是不同的题材,也都会纳入到这个系统之中。第二类作家是建立了成熟的叙述系统之后,马上就会发现自己最拿手的叙述方式不能适应新题材的处理,这样他们就必须去寻找最适合表达这个新题材的叙述方式,这样的作家其叙述风格总是会出现变化。我是第二类的作家。 二十年前我刚刚写下《十八岁出门远行》时,以为找到了自己一生的叙述方式。可是到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我的叙述方式完全变了,当时我以为自己还会用这样的方式写下几部小说。没有想到写出来的是《兄弟》,尤其是下部,熟悉我以前作品的读者一下子找不到我从前的叙述气息。说实话,《兄弟》之后,我不知道下一部长篇小说是什么模样,我现在的写作原则是:当某一个题材让我充分激动起来,并且让我具有了持久写下去的欲望时,我首先要做的是尽快找到最适合这个题材的叙述方式,同时要努力忘掉自己过去写作中已经娴熟的叙述方式,因为它们会干扰我寻找最适合的叙述方式。我坚信不同的题材应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我的叙述风格总会出现变化。我深感幸运的是,总是有人理解我的不断变化。有读者说:“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先放下以往的余华,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兄弟》本身来阅读,试图了解到作者到底通过这样的一本书告诉我们什么?”
其他文献
亮点导读 巧对比以小见大,立意深魅力非凡  文章从一个农村少年的视角描绘河水被污染的现实,巧妙地运用主人公记忆中的清澈河水及其带来的欢乐与现实中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相对比,并将其置于迅速耸立的成片漂亮洋楼旁边。这样就以小见大,有力地强化了文旨,向读者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为什么发展经济就必须要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呢?   本文所写的内容并不复杂,但是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谈环境污染这一问题,使得本文的立
期刊
那是一条清幽的小巷,清幽得好似藏在绿叶中的花儿,让你只闻其香,而难以见到她的真容。   周末一大早,我就登上了渡船,去游览淮河边的濠梁古城。远远望去,那高高的城墙从河水中突兀而起。那城墙面,一段凸出来,一段凹下去,呈现出一种起伏的韵律美。看着看着,似乎在城墙上透出一道亮光来,但转瞬即逝,隐隐的,使我产生一种神秘感。   下了渡船,登上那古老的石板街,更有着一种神秘的感觉。“啪—啪—”先
期刊
【考情分析】   在考场上写作文,要按照七个步骤进行,即审题→立意→选材→构思→打腹稿→写作→检查与修改。中考作文,时间紧任务重,要突出一个“快”字,它要求迅速准确地审题立意,快速地构思成文。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因此,作为作文第一步的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审题的准确与否,就直接决定了文章质量的优劣,写作的成败。要想准确无误地审清题目,就要掌握一些审题的技巧,这样才能为顺利成文打好基础。  
期刊
古有朱熹云:“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今有郭沫若道:“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可以见得读书乃至要之事。现在思来,读书真的改变了我很多。   儿时,偶然听妈妈说起,在她怀我的时候,工作量减少,便常常读书。家里的书都被妈妈翻了个遍,同事送她的书也被她足足看了两遍。这可能也是我现在很爱读书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我渐渐长大,开始学会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我将目光锁定在了妈妈的身
期刊
初二刚到二中时,我们成了室友,因此我们认识了彼此,经过辛苦的军训后,我们渐渐熟悉了起来,以至于我们每一次偶然或刻意撞见时都会相视一笑,然后开始“表演”:“你有意见啊?”“有意见!”“有意见保留。”然后哈哈大笑,每一次我们都笑得十分真诚,十分洒脱。   初二,我们不表演了,因为我们成了好朋友,每一次吃饭、上厕所、回宿舍......好多好多事我们都在一起,形影不离。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
期刊
之前宣布延播的《爸爸去哪儿6》最近更名《一起出发吧》登陆芒果国际版。节目零宣传悄悄上线,没想到杨烁的“军训式育儿”迅速登陆热搜,在社交网络发酵,引发广泛争议。杨烁的育儿方式错在哪里?老话说,严养儿子,宠养女儿,靠谱吗?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事件回放:“军训式育儿”上热搜,杨烁当选“最凶爸爸”  节目中,节目组选择了一处高原作为拍摄地,因为高原地势崎岖,环境恶劣,所以选择此地就是想看爸爸们如何安抚
期刊
规矩变了   第一次去女友家吃饭时,我想活跃下气氛,就准备讲个笑话,她爸很严厉地制止道:“我家有个规矩,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   后来去的多了,每次吃饭的时候,她爸都要听我讲笑话。   女友小声地问她爸:“您忘了咱家的规矩了?”   她爸也小声地回答:“这货吃饭也太快了,不让他说话咱都没菜吃了!”     别人的儿子   妈妈在厨房干活,喊我把垃圾倒了。  
期刊
那段時间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事事不顺,处处受挫。   他很灰心,很绝望,甚至想熄灭自己生命的灯盏。   他去拜访一位高僧。   高僧问:“一盏灯什么时候最亮?”   “同一盏灯,什么时候光亮不都是一样的吗?”他说。   高僧把他带到一个黑暗的房间。   高僧点亮一盏灯,灯光很快就把整个房间照亮了。   然后,高僧手持灯盏,走到阳光底下。   “同是一盏灯,而在阳光中,我们似乎感
期刊
“只要父母还健在,不管多大我们都是个孩子!”最近,“45岁能被妈妈打是很幸福的”这个话题登上了热搜榜,很多人在为文章主人公杜永华的孝心点赞的同时,也感同身受、唏嘘不已!   小时候,母亲是我们最安全的“避风港”,不管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只要回家投入母亲的怀抱,所有的委屈都瞬间烟消云散。上小学时,因为考试不及格怕父亲用竹枝教训我,只好久久徘徊在家门口不敢进屋。母亲看见后一把拉我进来,随即给我盛上
期刊
母亲在村头拾柴禾,抖动着手将一根根柴禾拢在怀里,一小捆就拾了大半天。柴禾把影子拉得细长,像母亲的身躯一般瘦。一阵寒风呼啸而来,恶狼一样扑向母亲,母亲像一片单薄的秋叶,随时都可能被大风刮走。   没想到这个冬天来得这么早,没打招呼就径直闯进了母亲的生活。母亲在遥远的路上,想象着家里的温暖氣息,艰难地使出全身力气,冒着寒风,踉踉跄跄地把一小捆柴禾背回家。   母亲平凡得像一根小草,又渺如毫发,走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