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心理是幼儿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的基础,而游戏则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手段。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所言,“各种道德几乎可以从游戏中得来,什么自制、什么克己、什么诚实、什么理性的服从,这种种美德之形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切实”。在游戏中,幼儿的愉快心情再现着现实生活,不断地变换动作,多次重复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满足自己身心的需要,并且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行为准则。在游戏中幼儿不断丰富自己的感知和主观体验,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在协商、谦让、交换、分配和愉快地气氛中,学会合作和分享,尝试开拓和创新,体验成功和失败。从中不难看出游戏在培养幼儿健康心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更加深入地探讨游戏对幼儿健康心理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这两个问题。
一、游戏的内涵
什么是游戏?由于儿童游戏的范围广泛,各种游戏的主动控制的分量、复杂程度、动静的性质等方面差距很大,游戏又具有灵活性、多变性。研究者的方法,研究的角度和依据的材料不同,对于游戏的解释也有所不同。但是,对于游戏的特点,我们却有大致统一的认识。
(一)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儿童的主动性是游戏的主要特点,游戏是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学前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在身体上,无论体力、骨骼、还是肌肉、动作都有发展;在心理上,思维和想象有一定发展,并能用语言进行交往。他们独立活动能力增强,有活动的需要,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可见,游戏是适应儿童的直接需要而产生的,不是由外部强加的。游戏又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过程,兴奋强于抑制,高级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仍不健全,易于疲劳。儿童认识过程带有具体形象性,不随意性和情绪型的特点。游戏有动作、有玩具和游戏材料,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可以自由活动,使幼儿乐于从事游戏。
(二)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幼儿的游戏具有社会性。时代、地区、文化、习俗及人与人的关系都影响幼儿的游戏,幼儿的游戏是对周围活动的反映。但是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的不是周围生活的翻版,他们是通过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用新的动作方式重演别人的活动。
(三)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在游戏中,幼儿能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实现愿望,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在游戏中没有强制目标,因而减轻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耗费精力小,也使幼儿感到轻松、愉悦。
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儿童以游戏为生活”。“我们应当依儿童的年龄,给以各种游戏工具,使他有适当的游戏”。他还提出“游戏从心理方面说是儿童的第二生命,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导师,他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①。在游戏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有着积极愉快的情感,对幼儿运动器官的发育、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以致幼儿个性品质的形成,心理健康都有积极意义。那么游戏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二、游戏对幼儿心里健康的积极作用
游戏是儿童自发、自主、自选的,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能带给儿童快乐的,能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而不是由教师规定,或在其导演下,幼儿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的活动。真正的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的需要,带给儿童快乐,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促进儿童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游戏有利于幼儿解决心理上的矛盾,满足心理需要,利于幼儿心理健康。
一个幼儿在一次游戏活动中,自己搭了两块积木,中间架了一块木板,随后在木板上来来回回的走。后来,教师在跟他聊天时,他说:“昨天,我跟妈妈去玩运动器械,我走不过独木桥,妈妈说我“笨”。 你看,刚才我自己搭了座桥,我走过去了”。在游戏中,他觉得自己做到了现实中做不到的事,证明了自己不像妈妈说的那样“笨”,从而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幼儿渴望能像成人一样独立参加各种活动,但是他们独立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及能力不足,这样便形成了一种心理矛盾。游戏为解决儿童心理矛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当“爸爸”、“妈妈”、“警察”、可以“烧菜”、“煮饭”、“开汽车”、“开飞机”……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尽情的想象,并在想象中满足自己参加成人活动的愿望,这对缓解幼儿的内心紧张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生活在群体社会中的人,必须在团体的规则限制和个人自由之间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平衡,幼儿也不例外②。平时,幼儿常常听命于父母和老师,每天听到的是××去干这、去干那之类的话,他们很少有自己的活动时间和自由,生活的很被动、很紧张。而在游戏中,幼儿往往是自由的和自主的,他们可以如愿以偿地成为胜利者、主宰者。游戏使生活在成人主宰下的幼儿找到心理平衡点,利于幼儿从按成人化的方式行动的压力下解放出来,利于幼儿心理健康。
(二)通过游戏,可以发现幼儿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诊断。
游戏是幼儿对客观现实的态度的表现,是他们生活经验的反映。在幼儿喜爱的游戏中,幼儿会全身心的投入会将他们的真情实感,完完全全的表露出来。如一个性格极端内向的幼儿用积木搭成一幢没有窗口而四周有很高围墙的房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防卫意识的抑郁性格。
在游戏中,幼儿偶尔表现出来的一丝偏好一般不具有心理诊断意义,只有那些经常表现出来的偏好才是有心理诊断意义。如:有的女孩在游戏时,有时出于好奇或好玩也会表现出对当“爸爸”的兴趣,我们不能凭小女孩偶尔出现的这一偏好而断定她性别角色有问题。只有当小女孩在大多数角色游戏中都争当异性角色时,我们才能判断她性别角色认同方面可能有问题。 (三)通过游戏,可以解决孩子的许多心理问题。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在应用方面有游戏治疗,就是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及所用的玩具,或引导幼儿用某玩具,从中考虑他们潜在的体验,并予以解释。这样,儿童潜意识经验就会变成意识的,从而能自我控制或抛弃它,而达到治疗目的。如孩子对黑暗产生恐惧时,可以和孩子做这样的游戏——将房间里的灯全关上,在黑暗中进行抢球比赛,看谁抢得多。多次活动后,孩子就不怕黑暗了。
在利用游戏来矫治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有针对性。如让行为稳定性差的幼儿扮演一些相对安静的角色,如警察、门卫、木头人等,让患孤僻症的幼儿多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要循序渐进,否则游戏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三、怎样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心理健康
(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所谓坚持性是指将目的贯彻到底以及克服困难或障碍的能力。坚持性的培养将影响幼儿的努力水平和社会性发展,坚持性强的幼儿往往独立性强,自信、开朗,社会适应性强。反之,则表现为孤僻,易受挫折,屈服于压力,逃避挑战等特征。幼儿的坚持性强弱往往取决于他们对游戏的兴趣程度,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中会坚持较长的时间。众所周知,“兴趣是活动的源泉”,而兴趣对于幼儿来说,作用相当于一座“反应堆”可以引发世大的连锁反应。在游戏中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他们认识感官的作用并加以运用,反复看、听,不断说、练。例如:开展“认识小手”的活动,让幼儿看教师家长和其他小朋友用手做丰富多样的手工作用,着手做各种动作。然后再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介绍手的有关知识并鼓励幼儿尝试“你的手可以干什么”,从而激发幼儿从事游戏活动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坚持性。
(二)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游戏中有些幼儿往往由于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的矛盾而产生心理冲突,从而表现得消极、被动、胆小、成就感低。这样,原来能够完成的游戏任务也会半途而废,久而久之,这样的心理定势会阻碍幼儿的心理健康。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领悟到:游戏中幼儿的自信心来源于教师、家长和其他孩子对他们的尊重与诚挚的认可、鼓励和夸奖。在游戏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同时,教师能够及时纠正游戏中幼儿暴露出的行为缺陷,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幼儿的进步,同时也鼓励幼儿勇于认错,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价值感。这样,我们从外部帮助幼儿建立了自信心,使幼儿逐步形成一种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还要充分发挥幼儿群体的力量和以强带弱的优势,让胆小自卑的幼儿找能干的幼儿做朋友,能力弱的幼儿在同伴的成功中消除自卑,激发他们去尝试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认识到自己是能干的,他们不再怕失败,不再怀疑自己的能力。孩子们自信心在游戏中一次次地得到升华。
(三)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游戏中幼儿利用各种材料,通过想象、摹拟塑造,反映现实生活,而创造力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必备能力。每一次游戏都需幼儿亲自体验、参与、探索,将外在表象通过自己的观察、行动、操作转达化为自己的知识,拓宽他们的思考范围,使幼儿拥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去想象,去延伸、发展、变化,使他们的创造欲望得以满足,充分感受创造成功的喜悦之情。如在“运水”游戏中,教师通过提示一个用桶运水的方法,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到了许多其他运水的方法。如用袋装水,用杯子运水,用冻冰的方法运水等,这样幼儿学会了思考和借鉴,学会了创新,变单一思维为分散思维,变模仿为创新。在游戏中,还要允许幼儿有失败,有反复,并及时鼓励和肯定孩子们的创造行为,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鼓励幼儿用不同于常规的方法去认识事物,同时,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和家长及其他小朋友在支持他们的探索,支持他们的创造,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健康心理是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在培养智能型人才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幼儿健康心理的培养。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是我们幼儿心理教育的一种探索,诸多地方还不成熟和完善,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使幼儿在游戏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并把他们逐步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主人。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所言,“各种道德几乎可以从游戏中得来,什么自制、什么克己、什么诚实、什么理性的服从,这种种美德之形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切实”。在游戏中,幼儿的愉快心情再现着现实生活,不断地变换动作,多次重复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满足自己身心的需要,并且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行为准则。在游戏中幼儿不断丰富自己的感知和主观体验,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在协商、谦让、交换、分配和愉快地气氛中,学会合作和分享,尝试开拓和创新,体验成功和失败。从中不难看出游戏在培养幼儿健康心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更加深入地探讨游戏对幼儿健康心理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这两个问题。
一、游戏的内涵
什么是游戏?由于儿童游戏的范围广泛,各种游戏的主动控制的分量、复杂程度、动静的性质等方面差距很大,游戏又具有灵活性、多变性。研究者的方法,研究的角度和依据的材料不同,对于游戏的解释也有所不同。但是,对于游戏的特点,我们却有大致统一的认识。
(一)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儿童的主动性是游戏的主要特点,游戏是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学前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在身体上,无论体力、骨骼、还是肌肉、动作都有发展;在心理上,思维和想象有一定发展,并能用语言进行交往。他们独立活动能力增强,有活动的需要,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可见,游戏是适应儿童的直接需要而产生的,不是由外部强加的。游戏又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过程,兴奋强于抑制,高级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仍不健全,易于疲劳。儿童认识过程带有具体形象性,不随意性和情绪型的特点。游戏有动作、有玩具和游戏材料,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可以自由活动,使幼儿乐于从事游戏。
(二)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幼儿的游戏具有社会性。时代、地区、文化、习俗及人与人的关系都影响幼儿的游戏,幼儿的游戏是对周围活动的反映。但是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的不是周围生活的翻版,他们是通过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用新的动作方式重演别人的活动。
(三)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在游戏中,幼儿能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实现愿望,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在游戏中没有强制目标,因而减轻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耗费精力小,也使幼儿感到轻松、愉悦。
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儿童以游戏为生活”。“我们应当依儿童的年龄,给以各种游戏工具,使他有适当的游戏”。他还提出“游戏从心理方面说是儿童的第二生命,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导师,他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①。在游戏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有着积极愉快的情感,对幼儿运动器官的发育、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以致幼儿个性品质的形成,心理健康都有积极意义。那么游戏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二、游戏对幼儿心里健康的积极作用
游戏是儿童自发、自主、自选的,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能带给儿童快乐的,能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而不是由教师规定,或在其导演下,幼儿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的活动。真正的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的需要,带给儿童快乐,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促进儿童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游戏有利于幼儿解决心理上的矛盾,满足心理需要,利于幼儿心理健康。
一个幼儿在一次游戏活动中,自己搭了两块积木,中间架了一块木板,随后在木板上来来回回的走。后来,教师在跟他聊天时,他说:“昨天,我跟妈妈去玩运动器械,我走不过独木桥,妈妈说我“笨”。 你看,刚才我自己搭了座桥,我走过去了”。在游戏中,他觉得自己做到了现实中做不到的事,证明了自己不像妈妈说的那样“笨”,从而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幼儿渴望能像成人一样独立参加各种活动,但是他们独立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及能力不足,这样便形成了一种心理矛盾。游戏为解决儿童心理矛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当“爸爸”、“妈妈”、“警察”、可以“烧菜”、“煮饭”、“开汽车”、“开飞机”……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尽情的想象,并在想象中满足自己参加成人活动的愿望,这对缓解幼儿的内心紧张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生活在群体社会中的人,必须在团体的规则限制和个人自由之间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平衡,幼儿也不例外②。平时,幼儿常常听命于父母和老师,每天听到的是××去干这、去干那之类的话,他们很少有自己的活动时间和自由,生活的很被动、很紧张。而在游戏中,幼儿往往是自由的和自主的,他们可以如愿以偿地成为胜利者、主宰者。游戏使生活在成人主宰下的幼儿找到心理平衡点,利于幼儿从按成人化的方式行动的压力下解放出来,利于幼儿心理健康。
(二)通过游戏,可以发现幼儿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诊断。
游戏是幼儿对客观现实的态度的表现,是他们生活经验的反映。在幼儿喜爱的游戏中,幼儿会全身心的投入会将他们的真情实感,完完全全的表露出来。如一个性格极端内向的幼儿用积木搭成一幢没有窗口而四周有很高围墙的房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防卫意识的抑郁性格。
在游戏中,幼儿偶尔表现出来的一丝偏好一般不具有心理诊断意义,只有那些经常表现出来的偏好才是有心理诊断意义。如:有的女孩在游戏时,有时出于好奇或好玩也会表现出对当“爸爸”的兴趣,我们不能凭小女孩偶尔出现的这一偏好而断定她性别角色有问题。只有当小女孩在大多数角色游戏中都争当异性角色时,我们才能判断她性别角色认同方面可能有问题。 (三)通过游戏,可以解决孩子的许多心理问题。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在应用方面有游戏治疗,就是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及所用的玩具,或引导幼儿用某玩具,从中考虑他们潜在的体验,并予以解释。这样,儿童潜意识经验就会变成意识的,从而能自我控制或抛弃它,而达到治疗目的。如孩子对黑暗产生恐惧时,可以和孩子做这样的游戏——将房间里的灯全关上,在黑暗中进行抢球比赛,看谁抢得多。多次活动后,孩子就不怕黑暗了。
在利用游戏来矫治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有针对性。如让行为稳定性差的幼儿扮演一些相对安静的角色,如警察、门卫、木头人等,让患孤僻症的幼儿多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要循序渐进,否则游戏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三、怎样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心理健康
(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所谓坚持性是指将目的贯彻到底以及克服困难或障碍的能力。坚持性的培养将影响幼儿的努力水平和社会性发展,坚持性强的幼儿往往独立性强,自信、开朗,社会适应性强。反之,则表现为孤僻,易受挫折,屈服于压力,逃避挑战等特征。幼儿的坚持性强弱往往取决于他们对游戏的兴趣程度,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中会坚持较长的时间。众所周知,“兴趣是活动的源泉”,而兴趣对于幼儿来说,作用相当于一座“反应堆”可以引发世大的连锁反应。在游戏中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他们认识感官的作用并加以运用,反复看、听,不断说、练。例如:开展“认识小手”的活动,让幼儿看教师家长和其他小朋友用手做丰富多样的手工作用,着手做各种动作。然后再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介绍手的有关知识并鼓励幼儿尝试“你的手可以干什么”,从而激发幼儿从事游戏活动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坚持性。
(二)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游戏中有些幼儿往往由于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的矛盾而产生心理冲突,从而表现得消极、被动、胆小、成就感低。这样,原来能够完成的游戏任务也会半途而废,久而久之,这样的心理定势会阻碍幼儿的心理健康。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领悟到:游戏中幼儿的自信心来源于教师、家长和其他孩子对他们的尊重与诚挚的认可、鼓励和夸奖。在游戏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同时,教师能够及时纠正游戏中幼儿暴露出的行为缺陷,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幼儿的进步,同时也鼓励幼儿勇于认错,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价值感。这样,我们从外部帮助幼儿建立了自信心,使幼儿逐步形成一种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还要充分发挥幼儿群体的力量和以强带弱的优势,让胆小自卑的幼儿找能干的幼儿做朋友,能力弱的幼儿在同伴的成功中消除自卑,激发他们去尝试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认识到自己是能干的,他们不再怕失败,不再怀疑自己的能力。孩子们自信心在游戏中一次次地得到升华。
(三)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游戏中幼儿利用各种材料,通过想象、摹拟塑造,反映现实生活,而创造力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必备能力。每一次游戏都需幼儿亲自体验、参与、探索,将外在表象通过自己的观察、行动、操作转达化为自己的知识,拓宽他们的思考范围,使幼儿拥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去想象,去延伸、发展、变化,使他们的创造欲望得以满足,充分感受创造成功的喜悦之情。如在“运水”游戏中,教师通过提示一个用桶运水的方法,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到了许多其他运水的方法。如用袋装水,用杯子运水,用冻冰的方法运水等,这样幼儿学会了思考和借鉴,学会了创新,变单一思维为分散思维,变模仿为创新。在游戏中,还要允许幼儿有失败,有反复,并及时鼓励和肯定孩子们的创造行为,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鼓励幼儿用不同于常规的方法去认识事物,同时,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和家长及其他小朋友在支持他们的探索,支持他们的创造,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健康心理是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在培养智能型人才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幼儿健康心理的培养。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是我们幼儿心理教育的一种探索,诸多地方还不成熟和完善,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使幼儿在游戏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并把他们逐步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