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与生涯融合实践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tscst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0月18日,“第三届全国学校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科融合策略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中召开,笔者应邀开设一堂教学研究课,期间积累若干思考,藉此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一、“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的迫切需求
  全国“学科与生涯教育融合课程”总培训师李明一博士在研讨会上指出:生涯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当下生活和未来发展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掌握选择和规划自己生涯的能力,要贯穿教育始终。
  西方发达国家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发展起了较为完备的生涯教育,不仅从立法高度确保生涯教育实施,而且深化到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生涯教育内容。我国的生涯教育起步晚,发展较快。自2008-2018年,我国生涯教育研究相关文献达13977篇,不过多限于理论研究。知网检索“学科”合并“生涯”,仅有451篇文献,总占比仅3.2%,实践性研究文献更是少之又少。教学尝试中,也多处于“偶尔渗透、部分体现”生涯教育知识或理念的表层,缺乏科学系统性、实践探究性。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新一轮高考改革成了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的“引爆点”。新高考模式下,学生面临6选3的20种选择。学生根据什么选?如何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何选报自己理想的专业……李明一博士指出: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对学业和未来职业进行规划指导,这是我们应承担的职责。通过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的融合,教师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业成就度,更好地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这也是贯彻新高考改革“大教育”、“选择性教育”理念和“选课走班”教学模式的首要工作和迫切需求。
  二、“历史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的策略探索
  “生涯教育”融入“历史教学”本质上是学科育人功能的体现。事实上,老师们讲到华盛顿、孙中山、马克思等历史人物,都会对他们远大的人生目标、高尚的素养品质、伟大的历史担当等大加赞赏,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生涯教育的知识与理念。但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更充分彰显生涯教育理念?如何在生涯教育时更好地立足生本课堂,紧扣学科内核?怎样实现学科与生涯教育的无缝融合……这些都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现实难题。
  笔者以人教版历史选修四《李时珍》一课为切入点,以《对话李时珍:择业与职业素养》为主题,尝试历史学科与生涯教育融合实践,探索无缝融合的基本策略。
  1.紧扣学科内核
  紧扣历史学科内核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立足点。《李时珍》一课,笔者从李时珍诞辰500周年谈起,通过视频播放、电话连线、史料解读、人物对话、合作活动等形式,侧重于从李时珍的精神遗产挖掘有效信息,探讨李时珍从医之路和医德素养。
  新课导入,笔者即以对李时珍的高度评价开篇:中医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千百年来,中医保障了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繁衍壮大。在中医发展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家,他被后世尊为“医圣”;更多人喜欢称他为“药圣”,他的著作成为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今年恰是他诞辰500周年,他就是李时珍。
  紧接着通过一段简短视频概述李时珍生平事迹,给学生生动、直观的感性刺激,使人物形象更立体、饱满,为下一步教学融合和全面剖析李时珍的精神财富铺垫。
  李时珍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在弃儒从医的重大转变和优秀的职业素养两个方面,也是本课生涯教育的核心。笔者巧借李时珍诞辰500周年契机,以“跨越时空的对话”方式,通过播放提前录制好的音频资料,“现场连线”李时珍自述生平和写作《本草纲目》的心路历程,既节约了学科教学时间便于生涯教育推进,又以情境模拟的形式推动课堂探究,使学生在对话式体验中自然地认识到:李时珍出生医生世家,耳濡目染父亲精湛医术和悬壶济世的仁爱情怀,对中医药产生浓厚兴趣与向往,但三次科举接连受挫后,他立足现实,重新审视人生前途,毅然选择走上中医道路。
  紧接着,笔者连续置疑:①如果李时珍三次科考失败后继续选择在科考的道路上前行,結局会是怎样?②李时珍23岁时随父亲行医,曾任太医院判,但任职一年后主动辞职还乡,重修本草。如果他继续任职于太医院,结局又会如何?③李时珍走上中医道路,也许会像他父亲一样当个小有名气的医生,是什么因素推动他终成医药双圣?
  围绕李时珍择业的连环设问,使学生逐步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1],推动教学深入展开和生本课堂的有效生成,使课堂形散神不散,保持历史“本”色。
  2.立足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课堂[2],是实现教育“育人本位”的体现和必然要求,是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的基本教学形态。
  为探究李时珍的择业考虑,笔者先从近代以来中医药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存危机”入手,引导学生考虑将来是否从事中医药或相关行业,进行模拟择业;然后挑选两位学生组织课堂活动。基本要求:两位同学需对全班学生进行择业分类,汇总择业理由;把择业理由在小黑板上简明扼要地记录下来;可以动员全班学生协助完成;需在三分钟内完成,并作总结陈述。
  活动效果大大超出笔者预期。被挑选的同学均善于采用合作探究方式寻求帮助,如请同学分别负责数据统计、理由汇总、书写整理等;未被选中的学生也积极参与,主动分区域汇总择业理由。同学们异常活跃却不失课堂秩序,合作探究又不忘自我职责,课堂浸润着灵动、和谐的氛围。学科知识在活动中自主构建,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循序达成,课堂生成在活动中不断涌现。
  活动结束,笔者随即围绕一份针对全校学生进行的网络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并综合课堂活动反馈,与同学们达成一致:兴趣爱好、薪资待遇、职业前景、能力水平和个人前途等是影响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继而设问:李时珍从小就对医学充满兴趣,但他父亲一心让他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他寒窗苦读,14岁中了秀才,但最后又弃儒从医,原因何在?通过对李时珍择业考虑的进一步探究,与学生问卷调查和课堂活动中反馈出来的在职业选择时欠缺考量、鲁莽不慎形成鲜明反差,引发学生对未来职业选择的深入思考。   为全面挖掘李时珍优秀的职业素养,笔者如法炮制。
  由于有了前一輪课堂活动的铺垫,该轮活动更是精彩,呈“一多三高”特征:主动申请活动组织者多、合作探究配合度高、课堂动态生成度高、陈述总结精准度高。如下图所示,有学生在小黑板上对李时珍的职业素养作了高度概括,并能紧扣史料,论从史出,精准表述。笔者亦不失时机地表扬,高度肯定学生在活动中展现出来的极强的语言概括能力、良好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勇于面对挑战的自信心等。
  显而易见,立足“生本课堂”的教学设置,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更灵动的挖掘李时珍职业素养的舞台,更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现和提升自我综合素养的平台。这些素养,恰是未来职业素养的核心部分;这样的课堂,正是生涯觉醒、生涯体验和生涯探索最依赖、最便捷的通道。
  3.彰显生涯理念
  彰显生涯理念是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课程区别于传统学科教学的基本特征。《李时珍》一课,笔者以李时珍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素养作为彰显生涯理念的两大核心。
  李时珍弃儒从医,职业选择改变了他的一生,但笔者没有就此空谈职业选择应关注的因素及其重要性,而是结合学生问卷数据指出,同学们在做“是否考虑未来从事中医药或相关行业”的职业模拟选择时,71%的同学用了不到十秒钟;99%的同学用时不满一分钟。笔者一方面大力赞赏同学们快速决断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择业需谨慎。因为进一步分析问卷数据会发现:不考虑从事中医药或相关行业的同学,主要是因为对中医药没兴趣,或感觉自己不是学中医药的料;还有一些是对中医药行业不太了解,或不看好其前景。笔者结合中医药的发展成就和屠呦呦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作题为《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的礼物》的演讲进行顺势引导:“兴趣需要慢慢培养、能力可以不断学习提升。同学们看待自己,怎能少了发展的眼光?对待职业,怎能缺少充分的了解”,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指导学生“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笔者进一步通过对李时珍弃儒从医和弃官修百草的分析,使学生逐步认识到:选择,需在作出决定时保持慎重;更要在过程中懂得审视调整。
  围绕李时珍的职业素养探究,笔者更注重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现和提升自我综合素养的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自觉意识到:“优秀的职业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源于综合素养的长期培养,贵在平时、重在积累,未来将转变为职业能量。”
  通过对李时珍择业考虑和职业素养的步步探究,学生认识不断升华:优秀的素养助力职业的理想,理性的选择成就职业的辉煌。但笔者指出:“职业素养和职业选择只是生涯规划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继续设问“同学们,你规划过自己的生涯吗”,使学生陷入对未来的深思。笔者进一步指出:“抽样调查显示,全校33%的学生认为要在高一就开始规划前途。而这33%的学生中,高三学生占了70%的比重,他们认为明确的生涯规划给人以前进的无限动力。如果时间真的可以倒流,我相信他们不会再错过高一。那么,高一的同学准备什么时候规划自己生涯呢”。学生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从现在就开始”。这声回答,是笔者在课堂上听到的最简洁、最有震撼力的答案,是生涯理念走进学生内心的最直接反馈。
  课堂尾声,笔者再次“连线”李时珍,呼应开篇,聆听跨越时空的勉励:“早立职业志向,明确生涯规划,锻炼综合素养,丰富职业选择,莫忘责任担当,成就一生辉煌!”
  课堂虽结束,余音长绕梁,学科教学和生涯融合的序幕正式拉开!
  三、“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的实践感悟
  对笔者而言,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首次尝试,融合策略值得商榷,教学效果未如预期,但迈出了第一步,便有了继续迈进的决心,因为这是学科教学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育人本位”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教育理念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迫切需求。
  如何做到“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的无缝融合是亟需深入研究并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以为,紧扣学科内核,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是前提;以学生为中心,立足生本课堂是关键;彰显生涯理念,助力学生幸福人生是宗旨。三者互为依托,密不可分。无缝融合,并不等同于课堂教学时间的等分和生涯知识的简单切入;而是基于学科,侧重体验,关注学生当下,引导学生未来发展。
  “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的无缝融合还有赖于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需要以“融入式”生涯教育的“大课程观”为指导[3],建立起生涯教育的培训和评价机制,并从整体上规划生涯教育的课程体系,形成具有学校、学科特色的生涯教育课程。
  当下,“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但我们的探索才刚刚起步,深入研究、落地课堂将刻不容缓。
  【注释】
  [1]丁美琴:《走向生本课堂,弘扬多元预设》,《教学实践》2010年第5期。
  [2]黄奕熙:《“生本”促成智慧 构建高效的课堂》,《科技文汇》2011年第4期。
  [3]陈玲:《高中生涯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35期。
其他文献
林業站长吴登修在与母亲争吵时,意外地被告知他是私生子。为了寻找生父,体验人间父爱,他以“私生子”的尴尬身份,开始了绝无仅有的高调寻亲。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他的执意找父行为将亲人的伤口一次次撕开,最终引来养父诉讼、生父回避、母子反目的不堪后果,更将几家人推进了痛苦的深渊……母亲引爆身世之谜,44岁才知是私生子  2012年10月6日傍晚,吴登修下班回家时,母亲牛莉萍正和妻子柳小琴争吵。吴登修将妻子推进
2014年10月,江苏高邮传出爆炸性新闻:当地老板梁扬和陈莉在湖塘边私会,结果车子不幸滑入湖塘,梁扬跳车逃生,陈莉溺水死亡。  可2015年3月,在高邮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时,陈莉19岁的儿子刘城却主动提供证词,对于这起车祸,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走,跟我找你妈去,我今晚一定要看看她到底在干什么!”2014年10月的一天晚上9点多,正在打游戏的刘城被父亲刘光合拉出了家门。  今年45岁的
单位分福利房,原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可56岁的赵传国却因此不得安生,十年间,打了两场哭笑不得的官司,还惹出了一起命案。  2003年,河南省一机关单位在郑州市郑东新区盖家属楼,时年44岁的赵传国是单位中层领导,按照级别,他分到一套287平米复式房。可赵传国家境一般,加上分到手的房子大,一下拿不出58.3万元的房款。  眼看缴款的日期临近,如果拿不出钱就等于自动放弃这套福利性质的大宅,情急之下,赵传
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永恒的流“变”。如人不能够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当你第二次踏入的时候,已经不是原来的河流,他强调的是“变”。巴门尼德批评说,世界是永恒流变背后的“不变”。如河水是流动变化的,它可能变成水蒸汽,也可能变成冰,但是它仍然没有变化,因为哲学的基本命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客观存在是唯一属性。黑格尔对以上两位都进行了反驳说,世界是“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这个是西方哲学体系。中国哲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样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具备着数学的思想、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的形成和发展. 隨着近年来对数学文化与数学应用的呼声越来越高,数学文化与数学应用试题已经成为高考试题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考题,下面通过对数学文化与数学应用试题的命题思路进行分析,并对2020年高考数学文化与数学应用试题进行预测.
2014年6月毕业季,东北师大校园里,男生牛亚非身穿学士服,左手牵着妻子,右手抱着女儿,一家三口“集体”毕业,被同学校友们贴上了“励志哥”、“最牛学霸”、“大学生奶爸”的标签,他的故事甚至被拍成青春励志微电影,成为传奇。而牛亚非原本是个彻头彻尾的浪子,从浪子到超级奶爸,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奥秘?  2012年3月的一天,正与同学们聚会的牛亚非突然接到妻子杨兰的电话:“亚非,我……我怀孕了!”那天晚上
也许我爱的已不是你是对你付出的热情就像一座神庙即使荒芜仍然是祭坛一座雕像即使坍塌仍然是神  —摘自《莱蒙托夫诗选》
概率与统计,是现行高中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该内容与其它数学知识相比,更贴近于现实生活,更能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所以它一直成为新课标数学高考全国卷的应用题的命题素材.尤其是在积极倡导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观的教育理念的今天,概率与统计解答题更能彰显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道看似普通却又极不平凡的解答题?在2022年的备考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让我们从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
一、2016高考作文的启示  2016年高考10道作文题呈现:  全国卷I:奖惩之后(漫画);  全国卷II作文: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  全国卷III作文:小羽的创业故事;  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和神奇的书签;  浙江卷:虚拟与现实;  上海卷作文:评价他人的生活;  山东卷高考作文:备好的行囊;  江苏卷高考作文:话长话短;  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  【分析】  1. 形式:任务驱动型
5年前,湖南郴州市永兴警方接到报案,曹德成和老板伍良在深夜遭抢劫,伍良被打成了“植物人”。警方多方侦查无果,此案成了一桩悬案。伍良的工厂也一日日衰败,其妻不堪巨额债务缠身,也看不到丈夫恢复的希望,带着孩子逃离了家!危难之际,曹德成勇敢担起了照顾伍良的责任,为他治病、讨债,重振工厂。他重情重义的故事在当地不胫而走,被人们称为“大义员工兄弟”,还因此赢得一个姑娘的爱情。  5年后,曹德成的悉心照料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