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浅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mer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也是学生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向教师提出质疑的一种方式。语文课堂提问问什么、怎么问,学生怎样质疑,如何处理,必须依据语文自身的规律和语文教学的规律,讲究科学,讲究艺术。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提问 艺术性
  【分类号】G633.3
  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知识的有效武器,是实现师生多元互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调节课堂气氛的杠杠。叶圣陶先生用:“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一语来阐述提问在教学中的地位,语文课堂更显其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语文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的规律,深入研究课堂提问,讲究艺术,实现学生由“‘知’识”向“‘学’识”转变,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掌握课堂提问问题设计的艺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真正有效的问题都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是教师学识与智慧的结晶。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要做到
  1.重视课堂提问内容预设
  (1)内容的针对性要强
  要深入钻研教材,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具体明确,才能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助于理清文章的脉络,有助于主题的把握和重点、难点的突破。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亲人指的是谁?再见了亲人是谁说的?课文用哪些段落来表现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深情厚谊的?使学生整体上理解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
  (2)内容的启发性要强
  要抓住关键之处,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多用疑问性提问,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如《挑山工》中有这样一句话:挑山工所走的路比游人长一倍,而所用的时间却并不长!在这里设问,能够引发学生思维的跌宕,让他们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3)内容的层次性要强
  提出的问题要形成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教学阶梯,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比如要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以这样提问:课文主要写什么事?事情的是怎样产生、怎样发展的?结果怎样?这件事有什么意义?让学生层层深入,汇点成线。
  (4)内容的吸引力要强
  问题的内容要力求新颖、讲究新意,要注意变换角度,以增加问题的趣味性、避免提问千篇一律,老调重谈。如《狼和小羊》一课,文章结尾如果用“小羊就甘心让恶狼吃掉吗?”来代替“结果怎样?”这个问题,结果显而易见。
  (5)内容的科学性要强
  教师要在理解重点、难点及知识点的基础上抓住知识的关键和本质,拿捏提问的难易程度,运用归纳和合并的方法,设计大容量、高效率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达到教师“问”得精,学生“思”得深的效果。比如《伟大的友谊》一文,在设计问题时可抓住“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产主义的事业亲密合作。”这段话展开:这段话讲了那两层意思?课文是怎样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活上的友谊的? 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讲他们在事业上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的?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理解内容。
  2.采用丰富多样的提问类型
  提问的分类方式很多,有
  知识(回忆)水平的提问、理解水平的提问、应用水平的提问、分析水平的提问、综合水平的提问、评价水平的提问。
  直问和曲问、正问和逆问、单问和复问、快问和慢问。
  知识性问题,说明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
  復习提问、巩固提问、概括性提问、强调性提问、肯定或否定性的提问、引起注意的提问、引起兴趣和求知欲的提问、引导学生质疑的提问。
  总分式提问、台阶式提问、连环式提问、插入式提问。
  独立式提问、铺垫式提问、总分式提问、推进式提问、连锁式提问、并列式提问等。
  3.学会切合实际的设计方法
  观察法、对比法、破题法、想象法、点睛法、寻究法、发散法、联系实际法、综合法等。
  二、掌控课堂提问时问题呈现的过程
  问题的呈现就是课堂提问艺术的灵魂!在问题呈现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对生发问题的时机和落点进行精心把握。
  1.何时提“问”
  在导入新课时提问、在需要激发情绪时提问、在探究新知时提问、在思维受阻时提问、在教学任务即将完成时提问。
  2.何处提“问”
  在新旧联系处提问、在学生的疑惑处提问、在事件的比较处提问、在教学的关键处提问、在思维转折处提问、在学生的忽略处提问。
  3.如何提“问”
  良好的问题应该以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要求教师不独霸课堂的话语权,与学生展开平等的对话,相互尊重,教学相长,做到情景的创设要有机,问题的表述要准确严密,提问的语态要和蔼,情感的交流要丰富,发问的对象要明确。
  三、修炼课堂提问时教师导答的技能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强调教学重在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教师要掌握必要的导答技能。可采用直观式导答、激将式导答、分解式导答、迁移式导答、提示式导答、再问式导答等。
  四、讲究课堂提问后有效评价的策略
  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对于学生关系重大,也是课堂提问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答问后,教师必须进行恰当的评价。做到评价及时、评价准确、允许存异、以表扬为主、要会等待。
  课堂提问艺术的境界是没有止境的,老子说过:“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德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作为教师,应该从圣人那里悟到智慧,也应该在教学中潜心研究,不断实践,最终形成有鲜明个性特色、适合学生实际、富有成效的课堂提问艺术风格,让课堂成为个人成长和创造的一个起点。
  参考文献
  [1]黄勤新.让思维的火花在问题中点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 07)
  [2]王妹春.浅谈课堂上的提问艺术[J].新课程学习(下),2010(11)
  [3]狄永兴.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四点涵泳[J].语文教学通讯,2005(06)
  [4] 有效课堂提问评价标准的应用研究——兼谈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提问[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1(1)
  [5] 欧阳芬,殷海华,杨丽华.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指导[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美能育德、美能启智、美能健体,美能提升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  美的教育 互动之美 开心之美 细节之美 语言之美  【分类号】G622.4  新世纪呼唤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塑造人格美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归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
摘要:根据儿童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若能将知识融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习英语,学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  关键词:英语 情趣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通过游戏,激发兴趣  根据儿童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若能将知识融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习英语,学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虽然短短几分钟,却能活跃课堂气氛
[摘要]:新课程向教师提出了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要求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政治教师在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的同时,应及时地调整思路、转变观念,加强对传统教学的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本文将通过自身的体会和认识,阐述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政治课堂教学生态。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建构 课
摘要:新课程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关键字:新课标 英语 高效  【分类号】G633.41  新课程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
目的:  Nell-1是一个与颅缝早闭相关的新型分泌蛋白。作为一个可能的生长因子,与骨软骨世系有高度特异性,在包括啮齿类和其他大型动物的多种机体模型中对骨发育有全面的诱导作
内容摘要: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对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焕发出一种新的生机。  关 键 字:学习激情、课堂教学效率、主体地位、激发欲望  【分类号】G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