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教育

来源 :七彩语文·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stdq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教育,我的起点很难再低了。不但谈不上什么家学,小时除了木台上供的几本蒙文家谱,就是一本翻得稀烂的皇历。从家境来说,小学毕业都很勉强。
  上私塾
  我读书的私塾是尼姑庵的一间堆房,一间又黑又潮湿的大屋子。我们十几个男孩子成天扯了喉咙喊“子曰”。老师仰坐在一把快散架的太师椅上,成天“吧嗒”他那根兼做“刑具”的老长老长的烟袋锅儿,不讲解,不训导。
  老师还有个权柄:他掌管一块木牌,为了限制学生出恭(上厕所),每次凭牌只放一名。于是,我们就不约而同地跑起接力:一个孩子刚回来,另一个准立刻接上去。
  揣上木牌后,我们并不奔向厕所,而是借机闲散一下,在尼姑庵里到处溜达。有时去前殿偷看尼姑焚香念经,有时在草丛里捉蛐蛐。反正干什么都比关在那大黑屋子里开心。
  五四运动前夕,妈妈把我送进了一家私立的“新式”学堂。第一课是“人手足刀尺”,还有图画。上学那天,她让我穿上特意为我新缝制的蓝布大褂,亲自把我送去。
  我们进到老师家后,妈妈就打开手绢包儿,拿出她用汗水低三下四为我挣来的学费,毕恭毕敬地放在八仙桌的一角。然后就赔着笑脸托付开了。
  “新式”学堂倒是不再念“子曰”,改念“马牛羊,鸡犬豕”了。课本是新式装帧,还可以嗅出印刷的油墨气味。可是照旧上一段死背一段,照旧扯了喉咙“唱”。再有就是,学费之外,要钱的花样更多了一些。凭我妈妈那点工钱,很快我就又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学生了。
  半工半读的小学生活
  后来,我进了长老会办的崇实小学。学校用工读办法让穷孩子也能上学。那里设有地毯房、小型印刷厂和羊奶房。我干过地毯活:从绕线、织杂毛或粗牛毛毯直到织上羊毛地毯。
  我是在刚织上土耳其凸花活时被调去送羊奶的。那时我起早贪黑,一个月只挣一元五角。最令我伤心的是我妈妈就在我第一次领到工资的那个黄昏辞世了。
  羊圈里干的都是露天的活儿。这里没啥技术,但需要的是一颗爱动物的心。打扫羊圈,尤其喂羊,都是挺愉快的活儿。
  但我怵(chù)的是送奶。前后襟背上十几瓶奶,天没亮就蹬上车,穿过没有行人的大街小巷,我不在乎。我怕的是把新奶瓶放下、取走空奶瓶时,洋狗“汪汪汪”地死死纠缠。我手里没棍子,就只好把那辆破自行车横过来抵挡。
  我的艺术教育
  我的艺术教育最早是在庙会里受的。那时,初一、十五东岳庙,七、八护国寺,逢九逢十隆福寺,以及天桥、鼓楼后身,都是举行庙会的场所,也就是我的课堂。
  走进庙门就像是进入了童话世界。这里有三尺长的大风筝——沙雁或是龙睛鱼;有串成朝珠一般可以挂在脖子上的山里红;有香甜可口的“驴打滚”,也有一个大子儿一碗的豆汁;有粘破瓷器的鳔(biào)胶,也有能把生锈的器皿擦得锃亮的一
  包包粉末。
  一个角落是动物园——卖各种虫鱼禽鸟,
  毛兔、松鼠;另一个角落是植物园——
  从各种奇花异草到一个小子儿一
  捆的“死不了”。还有算灵卦的,
  捏面人儿的。摔跤能手宝三和练
  十八般武艺的各路把式,都在这
  里大显身手。
  最吸引我的,还是蓝布篷底下围满一圈人的那些说书唱曲的。场子周围有一排板凳,那是给“正式”听众坐的。有两种人站在板凳后面,一种是打算听上两句就走开的,一坐上板凳再走就不那么便当了;一种是自知掏不出几个钱,不敢去坐的。我是属于后一种人。
  评书快板、大鼓岔曲里那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常使我听得入迷。有一次我听评书出了神,竟然把身上穿着的布衫丢了,而且也说不出是给人扒下的,还是脱了拿在手里丢的。
  对我来说,那些曲艺比至圣先师的“子曰学而时习之”有意思多了。在庙会这个课堂里,我往往也是个交不起学费的穷学生。演完一场,艺人照例拿着盘子或笸箩向观众要钱。我也偶尔从口袋里摸得出一两个大子儿,一般情况下则只能站脚助威。
  好在庙会里棚子连棚子,处处是课堂,我时常从这一家又溜到另一家。那时候北京风沙可大啦!逛一趟庙会,回去就成了泥人。
其他文献
大家好,我是一枚一元硬币。我刚出生,就被装在一个大箱子里,运往一个被人类叫做“银行”的地方。不知过了多久,我被一只大手从箱子里拎了出来。  “外面的世界可真奇妙啊!”我趴在主人的口袋边,四处张望着。许多“四轮小房子”“呼”地从我眼前滑过;空中时不时会飞过没有羽毛的“大鸟”……奇妙的世界,新颖的事物,让我精神大振。  主人带我来到了商场。只见四周的玻璃柜子里,整齐地摆放着许多不知名的小玩意儿,有的跟
期刊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常常对我说:“我对你爸爸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比爷爷有出息。”那时的我不懂“出息”是什么意思,爷爷笑着摸着我的头说:“出息就是儿子要比老子强”。后来听爸爸说,为了爷爷口中的出息,爸爸没少挨爷爷的揍。  爷爷的基因百分之百遗传给了老爸,不然他不会每天在我耳边一遍遍地说,“儿子,你一定要比老爸有出息”,而且,每当我犯了错误,他也会像当年爷爷揍他一样揍我。比如在小区的路上对长辈没
期刊
【小飞】 【路标】  延安,万里长征结束的地方,也是红军胜利会师之地。延安,虽然是一个平凡的城市,但是,它却是胜利花朵盛开之处。  深秋时节,我踏上了去延安的旅程。这可是我在深刻调查后选择的时间。因为陕西春天多风沙,夏天酷热,冬天寒冷,只有短暂的秋天,最适合旅行。延安之行,让我对红色圣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追寻红色的足迹  延安的红色旅游景点非常丰富,这里随处可以看到红军留下的足迹。一大早,我就
期刊
同学们,小石头最近听说,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有着这样一座传奇之城。相传,这块神秘的地方拥有巨额的财富和极其发达的超级文明,至今令人难以想象。然而,突然有一天它却消失了,留给了人类一个千古之谜,以至于很多人都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过。这座传奇之城就叫——亚特兰蒂斯。  神话中的亚特兰蒂斯  海神波塞东将国土分给了他的十个儿子,其中长子名叫亚特拉斯,因此这块大陆便被命名为亚特兰蒂斯。十位国王都很英明,并且治
期刊
下了雪,冬天的故事才能算真真正正地开始……  冬天的第一场雪,总是让人很兴奋。孩子们追着雪乱跑,伸着手,等雪落在掌心,可是还没来得及看清它的样子,就化了。狗也高兴,跟在孩子们的后面,使劲地摇尾巴,跳着,汪汪直叫。只有猫是安静的,蹲在屋檐的底下,无声地打量着乱纷纷的雪,一动不动,显得十分的矜持。可是你如果靠近一点,就会看到它的眼睛随着雪花在转动,仿佛在等待时机,猛然伸出爪子,摘一片最好的。“小雪”时
期刊
在上一期,我们讲到了宋词在古代和现代都可以被谱上曲子用歌声去演绎,变成了流行歌曲。那么,现代诗呢?也可以唱吗?  现代诗也是流行歌曲  和一些古诗词一样,很多现代诗歌也被谱成了曲,徐志摩的这首《偶然》演唱出来,真是别有一番味道。  徐志摩  文字与音符的相遇可以这样的美好。那么,被谱成歌曲的诗歌还有哪些呢?请看——  当然,流行音乐的歌词更多的来自词作者的原创。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欣赏一些当代著名
期刊
海边的岩石上立着一座古老的灯塔,又破又旧,由一位上了年纪的海龟婆婆看守。海龟婆婆很古怪,一年到头绷着脸,谁也不搭理,一心一意地看守着灯塔。  灯塔一年四季都冷冷清清的,过往的候鸟和周边的水鸟从不敢靠近这里。它们领教过海龟婆婆的厉害,谁要是冒险钻进灯塔去探秘,那就有苦头吃啦!不是粘上一身洗不掉的怪味胶,就是被拔掉一大把羽毛……只有海上恶霸黑风和恶浪们总来招惹,常常刮起强风,掀起巨浪,冲击灯塔。  每
期刊
你的耳朵在哪里?这还用问,脑袋两侧,一边一个。人们能听见世界各种美妙的声音可都靠它们。不过你知道动物们的耳朵在哪儿吗?它们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走,让我们把它们的耳朵叫醒瞧一瞧吧!  看不见的耳朵  “你看不见我,看不见我……”嘿,鸟儿的耳朵还真不好找,圆溜溜的脑袋上,哪里有耳朵的影子?其实鸟儿的耳朵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眼睛后方的羽毛下面。之所以没有凸出来的耳壳,是因为流线形的身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期刊
“锵锵锵……”伴着一阵阵铜锣声,一个个小人儿跳上了戏台。  大家对这出戏熟悉吗?是不是觉得,它跟咱们平常在电视上看到的不一样?  那是因为,这出戏的“演员”们可都是木偶。  有同学可能要问了,木偶怎么能做出这么多动作呢?咱们赶紧到后台看看吧。  原来,是一群艺人躲在幕后,通过一根根线,操控着木偶,让它们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戏吗?  这叫提线木偶戏,你们答对了吗?  百戏之首  
期刊
小朋友们好,又到了宋颂说体育的时间。不知道有没有小朋友跟我一样,看足球,就想着要是能带着球横冲直撞,到球门前直接射门该多好!看篮球,就想着要是能抱着球狂奔,冲锋陷阵该多么威风。你们知道吗?真的就有这样一种运动能实现这些愿望,那就是橄榄球。  橄榄球知一二  小朋友们可能会觉得橄榄球比赛规则很复杂,那就让宋颂来简单介绍一下。橄榄球的场地比足球场稍大,进攻方和防守方对阵,进攻一方要想尽办法把球送到对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