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意中恣意逍遥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6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只读这诗题,已让人心动。“真想变成……”一声轻叹,满怀向往,一下就将你的思绪带入一池荷塘——那里,叶如华盖,四溢清香。一个“变”字,透着烂漫天真和无限的曼妙遐想。
  这是一首夏天的美丽小诗,短短二十三行散发着夏日的浪漫芬芳;
  这是一曲诗人心底的轻吟浅唱,也让读它的人儿为之痴迷,心神飘荡。沉浸其中,你会感到浑身每个毛孔都被打开的舒畅。
  如何带着这种久违而难得的纯净与清新体验走进课堂?
  一、美好的意象在美读中鲜活
  暑气蒸腾,热汗淋漓,读读“透明的雨滴”“清凌凌的小河”,便会心静自然凉。再到“小小的池塘”边转转,看看池塘里“大大的荷叶”,夏日的芬芳渐渐袭来,好不自在。朗朗夜空,有“眨眼的星星”和那“弯弯的星月”,令人遐思万千——小诗的意象是优美的,读到口中是悦耳动听的。何不在读诗之前就将这些美妙的词语交给学生,在美美诵读的同时想象它们的模样:
  师:透明的雨滴
  生:清凌凌的小河
  师:眨眼的星星
  生:弯弯的新月
  ……
  师:雨滴——
  生:透明的
  师:小河——
  生:清凌凌的
  ……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每首诗的境界都必须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美词美读的形式就是要诠释这一点,将诗中美丽的意象以“读词”的方式悄悄落进学生的眼里、心中,使得孩子们快乐而努力地表现着、体味着“词的好”——想象着它们的样子,体味着它们的感觉,一如“轻拨琵琶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课文的起始教学便在这种诗意的方式中“入乎其内”,期待的是最终能以诗意的方式“出乎其外”,带来的将是被诗意浸润后的从容和恬淡。
  二、童诗的情趣在还原中生长
  童诗的教学,必须悟透文本,走进小诗,再“还原小诗的创作”,沿着诗人的足迹前行,引导孩子徜徉在童诗的创作之路上,是孙绍振先生所倡导的独特的教学视角。而还原小诗的创作,实际上也就还原了小诗本身,在走近诗人的同时,孩子们也悄悄走近了自然,走进了文本,能够在诗中快乐地倾听小诗的呼吸和心跳。于是,孩子们有了自己的猜想与还原:
  夏日的一场阵雨过后,太阳公公还没来得及把小雨滴收回去,草尖上、绿叶上便落满晶莹透亮的雨滴,如水晶般光泽闪耀。清凌凌的小河里,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不时调皮地吐个水泡或打个水花。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着,蝈蝈在草丛间嘹亮地欢唱着……诗人在这样的时刻捕捉着、欣赏着、陶醉并浪漫地遐想着,调皮而又天真。因为美好的景象诱惑如此之多,“我”想变的浪漫遐想自然丰富起来,于是,读也有了情趣——
  我想变(因寻找而停顿)/(眼睛一亮、欣喜地)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
  话音刚落,忽又觉得小鱼在清凌凌的小河里是那么惬意,于是动摇了:我想变/(心怀舒畅)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
  一番乐在其中的朝三暮四后,竟有些迫不及待:“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我想变弯弯的新月”——不再慢条斯理,而是无暇顾及理由地脱口而出。最后,“我”的挑挑拣拣在一池绿意盎然的清荷前戛然而止,心思不再漂荡,“我想变”自然唤作“真想变成”,悠悠而又坚定。
  如此一读,小诗的整体情脉随同节奏自然融入学生心中。一首美好的小诗因“还原”而增添了几分情趣。
  三、儿童的诗性在诗意中唤醒
  童诗的教学,理解诗文内容不应等同于教学的全部。教学本诗,许多人喜欢在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上驻足纠缠:
  大大的荷叶像一柄大伞,在荷塘里静静地举着,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自然,蜻蜓来了,会在荷叶上小憩,青蛙来了,会在荷叶上歌唱……一番冷静的条分缕析后,得出了一个结论:给别人带去快乐,自己也快乐。如此一来,大大的荷叶有了“憨憨傻傻”的可爱与崇高,这首美丽的小诗也悄然戴上了一副“教师脸”。何不让“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个愿望拥有一份更浪漫、更富意趣的诗一样的解释呢?你看,
  最后,我看见一个小小的池塘,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荷叶像一柄大伞,
  静静地在荷塘举着。
  的确,荷叶像一柄撑开的大伞。小精灵们在它的身下自在嬉戏、安然休憩。雨声嘀嗒、蛙鼓阵阵、蜻蜓翩然,这份聚集在荷叶周围的热闹与情趣也是孩子的心之所向。也许,“我”有过摘柄荷叶当雨伞的那段快乐的童年记忆,也许,“我”是被历代文人墨客赋予荷的文学气质俘虏了,也许……这“真想变成”的原因谁说得清?又为什么非得说清呢?好的诗句就该有多种内涵,教诗当不侵犯诗的模糊魅力才对。何不顺应诗意的情境,去唤醒孩子沉睡的诗情?于是,呈现一组有声有色的夏日景象,让孩子们静静地看、听,在静静的欣赏中,去捕捉那让自己心动的画面,然后,再像夏姐姐那样热情地问一问他们:
  “想变点什么?”
  这诗意的一问,激起的是快活而又聪颖的回应:
  我想变一朵粉红的荷花,静静地在荷塘开放;
  我想变一道美丽的彩虹,高高地挂在天上;
  我想变一朵牵牛花,站在枝头吹喇叭;
  我想变弯弯的新月,为劳累的人们送去凉爽;
  ……
  你一言,我一语,连起来,一首美丽的小诗诞生了!这是孩子们的诗,是他们此时情感外溢时的自然流露,更是一种自然而妥贴的诗情被唤醒后的水到渠成。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老师要唤醒儿童的诗情和诗性,因为,“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勤于实践、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才。作文教学如何克服“教师讲,学生写”“千人一腔”的模式作文呢?老师可采用“开放—活动型”的作文教学,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能写出有创新意识的作文来。  一、引导学生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要让学生开放写作文,首先要解决学生“无米之炊”的问题。现在不少教师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写”的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尽管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可学生还是写不出
人类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认识和了解事物,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其“活教育”思想中提出“比较教学法”教学原则。他认为比较教学法能使学生对于所学的事物,认识得格外正确,印刻得格外深切,记忆得格外持久。  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告诉我,比较教学法能够较好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内需,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促使学生较好地自主建构数学知识,提高思维的灵活度
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琐碎繁杂。班主任工作能否开展得好,关键是学生是否信任和喜欢班主任。只有喜欢班主任,学生才会乐意接受他的教育。只有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教师的各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如何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认为需要“三心”“二意”。  一、爱心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是的,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既是班主任一种职业高尚品质的表
当文本被选入教材时,它自身的核心价值就被转化为教学价值。但是文本原有的内在规定性却是无法改变的,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失去其夺目的光彩,那震人心魄的力量渐行渐远,最终深藏在那段岁月里。而学生童心正盛,阅历尚浅,面对文本原有的内在规定性,犹如面对“冰冷而奇怪”的远古的遗存,因此出现了误解、隔阂、强自说愁。文本中的场景、人物、故事,多数被学生陈列于某个特定的区域,走不进学生的生活,也走不进学生的生命。因而
留意我们的课堂,家常课中的许多不足显而易见。我们很难像上公开课那样精心设计课前谈话,学具准备可有可无,一切都在漫不经心中开始。课堂上,重点偏失、随意性大。一些家常课教材钻研不到位、准备不充分,上课铃响后才匆忙找教科书进教室的现象屡见不鲜;课堂上教材把握不准,缺乏有效地组织与引领;课堂评价单调。一些公开课上教师的评价精彩纷呈,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而在家常课教学中老师们似乎吝啬自己的评价语言,索然无味
学校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发展互动的。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一个组织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主动去适应环境的变化,自主进行理性的转型变革,追求和创造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和途径。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组织,要实现特色化的发展,就必须使自己成为自主发展的系统。而一所学校要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及其核心理念的厘清及定位,是极为重要的起始环节。因为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理念的准确定位是一
新课程标准的颁发,明确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即学习掌握“语用”能力?纵观目前课堂,很多教师心中其实是茫然的。  本人认为,其中原因有三:  一、新课程标准中 “语用”教学目标的内涵不明确  虽然新课标中对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分年段进行了条例说明。然而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还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课堂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仍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大部分教师仍无法冲破应试教育的瓶颈——“考什么,就教什么,就做什么作业和练习”,而学生做作业——做什么,怎么做,除了完全服从于老师,毫无发言权。于是面对着大量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实用价值的作业,学生或是苦不堪言,望题兴叹,或是照虎画猫,草草了事。那么,如何让学生由苦做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推进,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态度。是让他们将学习作为一项艰巨任务来承担,还是作为一件珍贵礼物来欣然接受,已经成为了教育者所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入数学故事,可以点燃小学生学习热情、活跃数学思维,赋予小学课堂生命力的“神奇功效”,如何积极合理地将数学故事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引起广大教育者的重视。以下是笔者结合实际经验,对具体做法进行的详细
中国传统教育是怎样的呢?每想到这个问题, 我的脑海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周一贯老师的一篇《我是怎样变成一只小板鸭》的教育童话:一只原本十分天真活泼的小鸭, 经历“填”“考”“酱”三个阶段, 最终被磨练成了一只规格标准且唯一的“板鸭”。这算不算是传统教育的悲哀呢?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不需要乃至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独到的见解。课堂上, 教师的“问”代替了学生的“问”,教师的“问”剥夺了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