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及分析,从护理方面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减少急性心梗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以及制定有关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鲁北某三甲医院CCU病房自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9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以及感染原因从护理角度将调查对象分对照组与研究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运用回归分析,比较2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分析护理与院内感染的关系。
【关键词】心肌梗死;医院感染;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087-02
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正日益被卫生管理部门和社会重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CCU的常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数目明显增加,医院感染的患者也日渐增多,后者的死亡率更高。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感染各种因素,旨在为今后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减少急性心梗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某三甲院CCU病房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90名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培训过的医生和护士采用一对一调查收集数据。收集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包含各种院感相关因素情况。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據是否发生医院感染,以及院感发生原因症状。分析比对组护理差异,比较2组患者各项指标。
1.3 统计理论
统计分析采用STATA 10.0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二分类变量非10gistic回归分析有关因素的相对危险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相关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的490名患者中,因为各种相关因素发生院内感染者共31例,感染率为6.3%。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分析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未使用抗菌药物、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以及护理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如表1所示。
2.2 感染部位分析
感染部位分布;490例AMI患者院内感染31例,其中下呼吸道感染19例(61.3%),上呼吸道感染7例(22.6%),泌尿道感染2例(6.5%),胃肠道感染1例(3.1%),其他2例(6.5%)。
2.3 护理比对
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精细护理组(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根据精细护理清单(根据美国健康研究所相关文件)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共31名院感患者,比对护理条件得出结论,精细护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急性心梗医院感染的发生机率。
2.4 结果讨论
根据上述数据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与高龄、摧患基础疾病、糖化血红蛋白高、接受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有关。在临床治疗及护理中,可以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精细护理,加强消毒观念,减少医院感染机率。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普及
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卫生宣教,说明保持病房整洁的重要性,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3.2 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
医院感染科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病房护理人员和病房消毒管理员相互协调、共同督促。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尤其对尚未养成洗手习惯的年轻护士,更要注意提醒,培养洗手意识。
3.3 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缩短住院时间,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治疗原发病。同时,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愈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3.4 合理使用抗生素
部分患者在入院初可能存在感染,以及其他原因导致抗生素使用较频繁。长期使用抗生素易产生各种耐药菌株及真菌酸血症和炎症,要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内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
3.5 做好基础护理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好口腔、皮肤、会阴等的护理,勤翻身、叩背。
4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期间制定相应的精细护理措施,对于患者医院感染几率有一定降低。医院还应对感染情况进行长期动态监测,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流行病学分布及影响因素,改善护理方法,从而更好地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苏懿,王磊,张敏州.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467-469.
[2]赵睿,杨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院内感染对近期死亡率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4:371-373.
[3]吴晓峰,丁会芝,王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5-127.
[4]卢先本,江建军,米亚非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7):1686-1687.
【关键词】心肌梗死;医院感染;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087-02
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正日益被卫生管理部门和社会重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CCU的常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数目明显增加,医院感染的患者也日渐增多,后者的死亡率更高。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感染各种因素,旨在为今后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减少急性心梗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某三甲院CCU病房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90名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培训过的医生和护士采用一对一调查收集数据。收集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包含各种院感相关因素情况。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據是否发生医院感染,以及院感发生原因症状。分析比对组护理差异,比较2组患者各项指标。
1.3 统计理论
统计分析采用STATA 10.0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二分类变量非10gistic回归分析有关因素的相对危险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相关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的490名患者中,因为各种相关因素发生院内感染者共31例,感染率为6.3%。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分析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未使用抗菌药物、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以及护理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如表1所示。
2.2 感染部位分析
感染部位分布;490例AMI患者院内感染31例,其中下呼吸道感染19例(61.3%),上呼吸道感染7例(22.6%),泌尿道感染2例(6.5%),胃肠道感染1例(3.1%),其他2例(6.5%)。
2.3 护理比对
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精细护理组(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根据精细护理清单(根据美国健康研究所相关文件)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共31名院感患者,比对护理条件得出结论,精细护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急性心梗医院感染的发生机率。
2.4 结果讨论
根据上述数据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与高龄、摧患基础疾病、糖化血红蛋白高、接受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有关。在临床治疗及护理中,可以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精细护理,加强消毒观念,减少医院感染机率。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普及
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卫生宣教,说明保持病房整洁的重要性,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3.2 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
医院感染科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病房护理人员和病房消毒管理员相互协调、共同督促。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尤其对尚未养成洗手习惯的年轻护士,更要注意提醒,培养洗手意识。
3.3 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缩短住院时间,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治疗原发病。同时,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愈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3.4 合理使用抗生素
部分患者在入院初可能存在感染,以及其他原因导致抗生素使用较频繁。长期使用抗生素易产生各种耐药菌株及真菌酸血症和炎症,要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内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
3.5 做好基础护理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好口腔、皮肤、会阴等的护理,勤翻身、叩背。
4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期间制定相应的精细护理措施,对于患者医院感染几率有一定降低。医院还应对感染情况进行长期动态监测,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流行病学分布及影响因素,改善护理方法,从而更好地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苏懿,王磊,张敏州.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467-469.
[2]赵睿,杨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院内感染对近期死亡率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4:371-373.
[3]吴晓峰,丁会芝,王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5-127.
[4]卢先本,江建军,米亚非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7):1686-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