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现代社会知识增长速度的加快,终身教育的普及以及社会竞争化程度和个人社会生活复杂化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时代将越来越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中学生物教师,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去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和唤醒尚未被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那么,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呢?本文就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一些探讨。
一、激发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狭义的创新是指创造、发现新的东西;而广义上的创新则包括利用现有知识技能去重现前人已经探索的发现过程。因此,可以说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学习的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活动。现代创造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所以说创新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学校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营造情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课中,在学习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株绿色植物,最好尽量具备六种器官。可以考虑选择一株石榴盆景。学生看到了这株石榴盆景,尤其是看到上面还接着红红的石榴时,兴趣立刻就被调动起来了,都积极地、饶有兴趣地观察着、思考着这株石榴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们很快就认识并掌握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有了浓厚的求知兴趣,学生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这就为唤起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思维能力敞开了大门。
二、重视基础,开拓认知领域
兴趣是学生发挥创造性能力的入门,但不等于说有了兴趣就有了创造性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往往靠有关事物的启示,触发联想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也说明了知识的广博性和创新思维的顿悟性之间的必然联系。开拓知识面,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必须建立在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如: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遗传物质中对生物性状起决定作用的最小单位是基因;只有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的生物变异才能遗传给后代。如果学生连这些基础知识都不懂得,那么根本就不可能了解现在生物科学中的“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转基因技术”等前沿科学,也就根本谈不上创新。因此,在教学中课内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用要活,减轻学生那些不必要的负担,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学好课内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技能,例如善于阅读,善于分析,善于观察,善于讨论,善于检索等等,这样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
到课外去摄取知识,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采摘宝珠。
三、主体参与,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的生物教学是老师依纲靠本地教,学生死记硬背地学,唯分数和答案为重,忽视对新知识的探索,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初中学生天真、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发明创造的潜能。因此,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开展创造性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所含的创造性因素,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在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让学生改善学习策略,学会求知;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学会发展;让学生增加人际交往,学会合作;让学生完善人格培养,学会生存。例如:在学习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时,通过设疑,先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人体的器官由四种组织构成,植物体的器官是由哪些组织构成呢?而后,不要依据课本上现成的图片依次向学生介绍几种组织,而可以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番茄和一些实验器材,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员间的相互配合对番茄的表皮、果肉、筋络等结构进行仔细地观察;同时结合对课本中相关内容的自学和组员间的讨论,自己学会认识构成植物体的保护、输导、营养和分生组织。当时通过课堂上的汇报交流,可以看出学生们都很好的掌握了有关这几种组织的知识。有的学生还觉得意犹未尽,又提出了一些自己所联想到的问题,如“构成植物体的组织除了课本中介绍的这四种以外还有吗?”,“成熟的番茄中有分生组织吗?如果有的话,在哪里呢?”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不必急于去解答,而把这些问题顺势抛给全班同学,引起大家的深入思考,请大家谈谈对这些问题的见解,当时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们各抒己见,教师则在必要的时侯做适当补充。经过课前精心的教学设计,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创造性因素,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合作以及探究,“参与”到知识
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从而使接受知识转变为发现知识,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课外活动,开发创新能力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以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因此,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的丰富、新颖,形式的多样,方法的灵活,以及教师的指导得当。尽可能让学生展开智慧的翅膀,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新的意向,训练和培养创新的才能。例如,在校内组织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让兴趣小组的成员定期讲一些或刊登一些生物学史上的奇闻趣事,开设“奇闻趣事”活动;也可配合教材上的“课外实践“、“科学•技术•社会”等栏目,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开设实验园地,选做一些符合学生能力、富有探索性的趣味小实验,如植物对地心引力的反应、制作叶脉标本、尝试花卉嫁接和扦插的技术;此外,生物学史上的很多重大发现和成就都是源于奇思妙想,可以开辟一个“异想天开”小栏目,刊登科学家的一些奇思妙想,如用绿藻生产氢作为燃料、人造细胞等。鼓励学生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并把他们平时别出心裁的想法刊登出来,以此发展学生的创新才能。
面对创新教育,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更新,评价观念也要转变,要向“素质鉴定”观转变。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价值,保护并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生物教师还要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总之,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材,呼唤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在使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探索,想尽一切方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空,用教师 “教”的创新火种去点燃学生“学”的创新火焰,使生物课真正成为孕育学生创新思维的乐园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广阔体天地。
一、激发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狭义的创新是指创造、发现新的东西;而广义上的创新则包括利用现有知识技能去重现前人已经探索的发现过程。因此,可以说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学习的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活动。现代创造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所以说创新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学校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营造情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课中,在学习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株绿色植物,最好尽量具备六种器官。可以考虑选择一株石榴盆景。学生看到了这株石榴盆景,尤其是看到上面还接着红红的石榴时,兴趣立刻就被调动起来了,都积极地、饶有兴趣地观察着、思考着这株石榴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们很快就认识并掌握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有了浓厚的求知兴趣,学生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这就为唤起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思维能力敞开了大门。
二、重视基础,开拓认知领域
兴趣是学生发挥创造性能力的入门,但不等于说有了兴趣就有了创造性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往往靠有关事物的启示,触发联想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也说明了知识的广博性和创新思维的顿悟性之间的必然联系。开拓知识面,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必须建立在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如: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遗传物质中对生物性状起决定作用的最小单位是基因;只有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的生物变异才能遗传给后代。如果学生连这些基础知识都不懂得,那么根本就不可能了解现在生物科学中的“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转基因技术”等前沿科学,也就根本谈不上创新。因此,在教学中课内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用要活,减轻学生那些不必要的负担,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学好课内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技能,例如善于阅读,善于分析,善于观察,善于讨论,善于检索等等,这样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
到课外去摄取知识,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采摘宝珠。
三、主体参与,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的生物教学是老师依纲靠本地教,学生死记硬背地学,唯分数和答案为重,忽视对新知识的探索,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初中学生天真、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发明创造的潜能。因此,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开展创造性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所含的创造性因素,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在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让学生改善学习策略,学会求知;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学会发展;让学生增加人际交往,学会合作;让学生完善人格培养,学会生存。例如:在学习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时,通过设疑,先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人体的器官由四种组织构成,植物体的器官是由哪些组织构成呢?而后,不要依据课本上现成的图片依次向学生介绍几种组织,而可以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番茄和一些实验器材,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员间的相互配合对番茄的表皮、果肉、筋络等结构进行仔细地观察;同时结合对课本中相关内容的自学和组员间的讨论,自己学会认识构成植物体的保护、输导、营养和分生组织。当时通过课堂上的汇报交流,可以看出学生们都很好的掌握了有关这几种组织的知识。有的学生还觉得意犹未尽,又提出了一些自己所联想到的问题,如“构成植物体的组织除了课本中介绍的这四种以外还有吗?”,“成熟的番茄中有分生组织吗?如果有的话,在哪里呢?”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不必急于去解答,而把这些问题顺势抛给全班同学,引起大家的深入思考,请大家谈谈对这些问题的见解,当时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们各抒己见,教师则在必要的时侯做适当补充。经过课前精心的教学设计,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创造性因素,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合作以及探究,“参与”到知识
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从而使接受知识转变为发现知识,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课外活动,开发创新能力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以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因此,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的丰富、新颖,形式的多样,方法的灵活,以及教师的指导得当。尽可能让学生展开智慧的翅膀,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新的意向,训练和培养创新的才能。例如,在校内组织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让兴趣小组的成员定期讲一些或刊登一些生物学史上的奇闻趣事,开设“奇闻趣事”活动;也可配合教材上的“课外实践“、“科学•技术•社会”等栏目,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开设实验园地,选做一些符合学生能力、富有探索性的趣味小实验,如植物对地心引力的反应、制作叶脉标本、尝试花卉嫁接和扦插的技术;此外,生物学史上的很多重大发现和成就都是源于奇思妙想,可以开辟一个“异想天开”小栏目,刊登科学家的一些奇思妙想,如用绿藻生产氢作为燃料、人造细胞等。鼓励学生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并把他们平时别出心裁的想法刊登出来,以此发展学生的创新才能。
面对创新教育,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更新,评价观念也要转变,要向“素质鉴定”观转变。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价值,保护并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生物教师还要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总之,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材,呼唤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在使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探索,想尽一切方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空,用教师 “教”的创新火种去点燃学生“学”的创新火焰,使生物课真正成为孕育学生创新思维的乐园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广阔体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