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每年的四月中旬是申报前一年所得税的时候。这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花脑筋去做的事,美国联邦税和地方税是多退少补,平时已经在发工资时扣了。林林总总已经预交的税, 多数人都能从中间要一部分回来,所以是申报的动力,退税时,一般人不认为这是取回自己给政府的无偿贷款,而视之为小一笔横财,于是用来消费,对第二季度振兴经济不无小补。
这段时间理财杂志也卖得特好,也许是一般人平时没空关注自己的进账、出账,一旦在报税时做了个明细,突然感到理财的重要性,正像我们这儿常听到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理财师这个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大批客户失业,付不出按揭住房被查封,以前所做的种种理财计划完全泡汤。最严重的是理财行业信誉危机,不但是职业训练上许多诸如有效市场理论之类的预设前提,受到空前的质疑,行业中各种表面和潜在的利益冲突都显现出来。
可是经过两年的沉寂,理财行业高调复出。
浴火重生的理财新攻势其实还是老调重弹,着重在“稳健”与“保守”。理财和发财不同,理财是一种资源配置,而不是投注赌博。按照个人的年龄段、可承受风险的能力,设定储蓄和投资的目标,一般人期望资产升值,但更重要的是保本。这对于劫后面对全球通胀的中小投资者,的确有针对性。可是这些人保守和畏险的本性更容易成为别人设圈套的目标,而且有一点小聪明经常是刚进场人的软肋。这些人多半具有一种所谓的“控制幻觉” (illusion of control),心理学家发现面对人为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如果“能做点什么”, 不少人下意识觉得自己的参与能改变结果,但客观上说来,这是只是幻觉而已。
举例说,在赌场掷骰子,想要点子大就掷得重些,想要点子小,就掷得轻些,其实对或然率毫无影响。在理财上,一旦出于自愿来参与,就觉得自己有办法控制结果。理财顾问、保险经纪、银行客户经理等不需要多费唇舌解释,一知半解的人就会用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出自己想要得到的前景。于是有些风险极高——也就是中间利润环节也高——的投资产品,也就是这么推销出去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雷曼兄弟的“迷你债券”,推销的对象都是想保本之外获取比银行利息稍高一点回报的中小投资人,其中隐藏的风险只有在雷曼垮了以后才见天日。
最近美国财经记者年会上,加强“个人理财”报道成了一道热门话题,显然有庞大市场的需求,也是财经版吸取广告的好手段。各家媒体都承认自己在理财领域做得不到位,有待改善的地方很多。要加强宏观报道,从大图景开始,了解全球和本地经济,市场周期的变化,不同类别的投资收益前景。投资的钱用到哪儿去了,要赚从哪儿赚?亏损从哪儿亏损?两者的或然率如何?
这些话并没有新意,几十年来个人理财始终是财经新闻领域中的弱项。理财杂志的同质化问题严重,每本刊物都不能免俗地来一期“基金排行榜”,这对未来理财的参照意义不是很大。且看去年国内604只基金收益率远不如活期利率,没看到理财刊物说赶快赎回吧。媒体罕见说要斩仓止损,价格下跌和交易量萎缩给行业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而且也不迎合一般被套牢人的心理。反之在牛市时,财经媒体不乏建言高位卖出获利,要是继续上涨,重新建仓,于是交易量大增,对行业利好。从客观理性经济角度上,是否应该采取的行动也许正好相反,该卖的就该及时卖出,不要白白占用资金。行情看涨时,是否该保持仓位,避免一买一卖间增加交易成本。
如果处处都是陷阱,个人到底要不要理财?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不作为”也是一种选择,而且也是非理性的。对一般人来说,积累财富的目的是买安全感,可以去游山玩水,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做些为五斗米折腰时不能奢望的事,是最终自我实现的准备,这种欲望非常普遍,诱惑非常大,所以理财的广告也不断地强调这些愿景。说来说去,只有自己小心,了解个人容易步入的认知误区。理财路途是坎坷的,诱惑非常之多,至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欲望和恐惧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作者为前路透社驻纽约资深记者)
这段时间理财杂志也卖得特好,也许是一般人平时没空关注自己的进账、出账,一旦在报税时做了个明细,突然感到理财的重要性,正像我们这儿常听到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理财师这个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大批客户失业,付不出按揭住房被查封,以前所做的种种理财计划完全泡汤。最严重的是理财行业信誉危机,不但是职业训练上许多诸如有效市场理论之类的预设前提,受到空前的质疑,行业中各种表面和潜在的利益冲突都显现出来。
可是经过两年的沉寂,理财行业高调复出。
浴火重生的理财新攻势其实还是老调重弹,着重在“稳健”与“保守”。理财和发财不同,理财是一种资源配置,而不是投注赌博。按照个人的年龄段、可承受风险的能力,设定储蓄和投资的目标,一般人期望资产升值,但更重要的是保本。这对于劫后面对全球通胀的中小投资者,的确有针对性。可是这些人保守和畏险的本性更容易成为别人设圈套的目标,而且有一点小聪明经常是刚进场人的软肋。这些人多半具有一种所谓的“控制幻觉” (illusion of control),心理学家发现面对人为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如果“能做点什么”, 不少人下意识觉得自己的参与能改变结果,但客观上说来,这是只是幻觉而已。
举例说,在赌场掷骰子,想要点子大就掷得重些,想要点子小,就掷得轻些,其实对或然率毫无影响。在理财上,一旦出于自愿来参与,就觉得自己有办法控制结果。理财顾问、保险经纪、银行客户经理等不需要多费唇舌解释,一知半解的人就会用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出自己想要得到的前景。于是有些风险极高——也就是中间利润环节也高——的投资产品,也就是这么推销出去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雷曼兄弟的“迷你债券”,推销的对象都是想保本之外获取比银行利息稍高一点回报的中小投资人,其中隐藏的风险只有在雷曼垮了以后才见天日。
最近美国财经记者年会上,加强“个人理财”报道成了一道热门话题,显然有庞大市场的需求,也是财经版吸取广告的好手段。各家媒体都承认自己在理财领域做得不到位,有待改善的地方很多。要加强宏观报道,从大图景开始,了解全球和本地经济,市场周期的变化,不同类别的投资收益前景。投资的钱用到哪儿去了,要赚从哪儿赚?亏损从哪儿亏损?两者的或然率如何?
这些话并没有新意,几十年来个人理财始终是财经新闻领域中的弱项。理财杂志的同质化问题严重,每本刊物都不能免俗地来一期“基金排行榜”,这对未来理财的参照意义不是很大。且看去年国内604只基金收益率远不如活期利率,没看到理财刊物说赶快赎回吧。媒体罕见说要斩仓止损,价格下跌和交易量萎缩给行业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而且也不迎合一般被套牢人的心理。反之在牛市时,财经媒体不乏建言高位卖出获利,要是继续上涨,重新建仓,于是交易量大增,对行业利好。从客观理性经济角度上,是否应该采取的行动也许正好相反,该卖的就该及时卖出,不要白白占用资金。行情看涨时,是否该保持仓位,避免一买一卖间增加交易成本。
如果处处都是陷阱,个人到底要不要理财?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不作为”也是一种选择,而且也是非理性的。对一般人来说,积累财富的目的是买安全感,可以去游山玩水,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做些为五斗米折腰时不能奢望的事,是最终自我实现的准备,这种欲望非常普遍,诱惑非常大,所以理财的广告也不断地强调这些愿景。说来说去,只有自己小心,了解个人容易步入的认知误区。理财路途是坎坷的,诱惑非常之多,至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欲望和恐惧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作者为前路透社驻纽约资深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