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对话阅读教学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简明扼要的话表明,“对话”将成为我们改革阅读教学的立足点,是让课堂焕发生命力的源泉。
  “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凸显着创造和生成。在对话精神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互相借鉴、互相启迪,在合作的氛围中,共同创新、共同进步。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引导学生与课文进行对话、激发学生之间的对话和师生之间的对话,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文本是学习语文的依据,也是学习探究的对象。它不是静态的,正如左拉所说,“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着黑字的白纸,而是一个人,一个读者可以听到他的头脑和心灵在字里行间跳跃着的人”。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先留有充裕的时间给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没有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阅读教学,就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就没有所谓的学生个性的培养。
  首先,要引领学生理解作者的原意。阅读不是对几条抽象干瘪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的记忆,而是一种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尊重作者的立场观点,进入作者世界,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所谓“知人论世”,这样学生才能从文中更好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尽可能准地理解对方的原意。
  其次,创设对话情境引导学生沉入课文。课文就是一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有力度与质感,可以容纳不同的见解,等待读者去把它开掘出来。教师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与文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比如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巧妙的设问,是一支点燃学生的火把。如教学伊始,教师便让学生看题目、想问题。学生抓住课题纷纷质疑:这个问题在文章的哪个地方?这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问对话的渴望。有时,教师也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研读文本的热情。再如创设活动氛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对于这些词句,学生理解内容比较容易,但要透彻地体会作者满腔的报国杀敌的热情,还有一些难度。可以在深入品读文本之前或者过程中,播放歌曲《精忠报国》作为引子或者背景音乐。在热血沸腾的旋律和歌者铿锵有力的声音的感召下,学生更好地感受了岳飞的“壮怀”。
  再次,引导学生感受形象、感悟人生。教师要让学生目视文字,进而在头脑中产生画面,借助自己的经历、体验谈谈自己的感受,建构自己新的感悟、新的体验。“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生活经验、个体感悟等因素各不相同,理解角度、理解深度也不同,对于文本的理解必然有所差异。但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真实体会,我们都应当为他们的发言喝彩。
  二、激发学生之间的对话
  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过程,是其认识、情感、思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学生与文本对话后,每个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因人而异,因此需要与同学进行精神的交流,以达成共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除了引导学生与作品直接对话外,还应该对学生相互间的对话方式、方法给予适当的指导。
  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全班性的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优生和差生间的互教互学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产生互动效应,或唤起认同,或触动联想,或产生争议,或激发疑虑,有可能得出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感悟和见解。而教师也要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讨论;作为交换意见的“桥梁”,使学生一方面善于表达自己,另一方面能够真正理解对方,从而进行辩论与合作,促进相互间的理解和沟通。
  三、进行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从知的角度讲,教师和学生只是先知与后知的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有着独立的人格、自由意志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享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因而,师生问的对话应是平等的,是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
  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教师要从独霸讲坛的“独奏者”角色转变为“伴奏者”角色,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逐渐变为学生思考的“激励者”和“参与者”,用商量的、研讨的口气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互相补充,开展争论。同时,学生也得以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解脱出来。师生之间相互濡染、灵魂交融,共同浸染于一种和谐、温馨、博大的氛围之中,在相互的理解中,激发了课文原有的信息和意义,唤醒了双方的潜力,彼此茅塞顿开、悠然心会。师生都有了发展和创造,才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
  总之,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更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境界。它使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思考的尊严,感受到自身独特的存在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分享方式。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要求教师积极创新和完善课堂教学的方式,以此更好的满足新时期的要求。基于此,小组合作学习应运而生,它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率还有待提高。以下就提高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
[摘 要: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针对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以及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教师在中职学校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分层教学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通过确定不同的层次目标,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中职学生英语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分层教学;
传统作文教学指导课,教师偏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去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这样的作文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学生生活贫乏,缺乏发现生活美点的慧眼。即使审题准确了,立意深刻了,又能怎样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陈旧单一,语言平淡拗口。作文教学,“路”在何方?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不是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方法,而是指导学生去解决内在知识情感的储备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四月,有幸参加了一场演绎本色语文的课堂之旅。在这里,语文教师褪去了浮华炫目眼花缭乱的外衣,还原了语言文字真情实意的本色,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一次返璞归真的蜕变。在经历了红尘俗世的历练、高端科技的迷幻后,语文再次回归了原点,恢复了自己的本色。  在名师肖培东的深情引领下,我感受到了朴实文字背后隐伏的难以言说的悲痛;在名师熊芳芳的犀利解剖下,我体会到了不同译本背后潜伏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孙秀东老师对大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成了学校的主要教学方式。实践课注重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线上教学使实践类课程面临极大的挑战,学生如何通过线上教学达到实践的效果值得深思。本文以教师技能二课程为例,给大学生学习实践类的课程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疫情;线上教学;实践课;教师技能二]  疫情改变了大学生在教室里听课的模式,第一次出现全部课程线上教学的局面。2020年春季学期全国各类学校开展“停
  中学语文教学革新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就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而言,留在教坛上的依然是几十年前的那个“旧我”,距离时代发展对培养自主性、创造性人才的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究其原因,是缺乏对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新《课标》的提出,为语文教程的再一次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多准备一些可供探讨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态形式下不断思索、不断实践,为创造性思维的闪现创造条件。具体而言,培养
[摘 要:初中英语语音教学要求学生多练,多说,多听。因此,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提高英语的使用频次和英语实际使用能力。本文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出发,探讨在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使用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以及对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英语;语音教学]  通过合作可以让学生增强语音知识,提高口语能力。当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提高学生英语知识量和提高自身素质有着密切联系。但纵观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况可看出,还在运用传统灌输教学模式为主,不仅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英语知识学习,还致使教学效果出现下降趋势。而翻转课堂教学作为新兴教学模式出现在大众视野内,把翻转课堂运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英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外衔接教学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通过协调好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该文主要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内课外衔接教学的重要价值,通过协调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教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内;课外;衔接]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内课外衔接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
“物不枉然,必有其理。”这句话出自:三国·魏·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这句话的原意是:事物的产生不是随意性的,一定有它其中的道理。最近,这句话又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因为,这是公务员考试国考的一道题目。题目是通过“物不枉然,必有其理。”这句话来引申出治“慧”这个概念。所谓“治”慧,即是治理的智慧。其意在指出,任何事物的强大,必然是拥有合理、有效的治理之法。那么,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