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0、CK5/6、NapsinA联合CT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型诊断效能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ki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40、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天冬氨酸蛋白酶A(aspartic acid protease A,Napsi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联合肺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4月至2019年03月本院收治的91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检确诊的不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p40、CK5/6和NapsinA表达情况,分析其与CT影像表现间的关系,ROC曲线分析其联合诊断效能.结果:p40的表达与病变部位有关(P<0.05);CK5/6的表达与病变部位、胸腔积液有关(P<0.05);NapsinA的表达与病变部位有关(P<0.05).p40、CK5/6、CT对鳞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6.00%、88.00%、79.17%,特异度分别为90.24%、90.24%、76.74%,准确度分别为93.41%、89.01%、78.02%;NapsinA、CT对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5.36%、96.00%及92.22%和72.09%、75.00%及73.62%.p40、CK5/6及CT诊断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7(P<0.001),NapsinA及CT诊断腺癌的AUC为0.953(P<0.001).结论:p40、CK5/6、NapsinA及CT能够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分型提供精确的数据参考,但联合多个指标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基因2(HIG2)在喉癌细胞逃逸NK细胞免疫杀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IG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IG2、NKG2D配体(MICA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时临床靶区设置的必要性.方法:2006年-2012年福建省肿瘤医院177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联合替吉奥(S-1)加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09月至2019年0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67例,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AGE-A)3基因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0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3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
目的:分析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技术同期推量(SIB-VMAT)治疗合并1~4个脑转移瘤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5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同期推量组(34例)及序贯组(31例),同期推量组PG
目的:探讨CCDC25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GEPIA数据库分析CCDC25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结合Western blot检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