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自2006年正式举办“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以来,到今年已经是第6届了。当然,如果从酝酿的时间算起,它的历史还可以往前推进两年。2004年与2005年,虽然没有举办实物展,但是每年都在《雕塑》杂志开辟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专刊,刊登毕业生的作品。“全国高校毕业生雕塑作品展”不仅仅成为雕塑专业委员会的一个品牌,也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的一些专业美术院校或者综合性艺术院校的一个重要事件,将来它也许还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个焦点。因为当代艺术中无论是行为还是观念,总能够和雕塑发生不可或缺的联系,而雕塑专业的毕业生必定成为将来中国雕塑的主力军。
2011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依然延续着举办这个展览的最初宗旨:“扶持优秀艺术人才,推动雕塑教育改革。”这个宗旨还将一直贯穿于以后的每一届毕业生雕塑展当中。7月5日上午10点,“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的开幕式在北京国粹苑1号馆4层如期举行,这次展览跟历届一样,依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文联主席李牧、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范伟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刘选国、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章瑞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长朱尚熹、《设计》杂志社长李英杰、创造艺术治疗研究会创办人王春红等,此外,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的师生也都以饱满的热情参加了这次盛典。
在7月5日下午由朱尚熹会长主持的主题为“材料在造型语言中的运用”的雕塑教学座谈会上,范伟民、宋伟光、于洋、谭铁志、李英杰、王中、秦璞、温洋、蔺宝钢、于小平、尹悟铭、徐国华、赵昆仑等等这些或者是在艺术院校任教的老师,或者是游离于体制外的自由艺术家,或者是长期关注雕塑艺术的专家学者,都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生活经验提出了真诚而中肯的意见。范伟民社长十分强调雕塑的材料选择和运用,他认为不同的材料做同一件造型的作品,会给观众传达出不同的审美感受,他指出:“注重材质对于我们要表达的内容会有更多的启发,会加强作品自身的表达能力。”而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王中教授则指出,雕塑应该更加强调观念,只有观念创新才能颠覆以往陈旧的艺术观,艺术才能注入鲜活的血液。针对大学生雕塑展的现状,文化学者宋伟光则以敏锐的洞察力在肯定学生的成绩的同时,也对另外一些缺乏艺术修养的观念性作品发出了一个忠告:“我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创作中,应该本着本真、质朴的精神。”
座谈会还提到另外一个现实的问题,即在工作压力和生存压力并存的状况下,这些即将跨出校门的学生应该如何继续进行雕塑艺术的创作活动。这些学生必须要正视的是,不是所有的雕塑专业毕业的学生都能成为雕塑家,更不是所有的雕塑工作者都能进入雕塑史。其实,矛盾是必然而且始终存在的,当过去的雕塑理想遭遇到未来生活的现实时,我们该如何做出调合?人总是处在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之间,一位美国学者指出:“如果关闭的过去和开放的将来不存在如此的冲突,理想和实际也就没有必要相矛盾。”(卡斯顿·海雷斯:《现代艺术的美学奥蕴》)这个矛盾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必然要遇到,没有任何办法逃避。朱尚熹会长在座谈会结束的时候语重心长地说:“我劝同学们不要急功近利。喜爱艺术,就坚持下去,愉快自在地生活,而不要背负太重的名利思想。”
今年的毕业生展览中,国外的一些艺术院校包括英国利兹大学、英国拉夫伯勒艺术大学、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土耳其密码西南美术大学等学校的毕业生的雕塑作品,都在“雕塑在线”的网站上以图片的形式展出。而现场展出的作品则涵盖了30余所国内艺术院校的160余位研究生或者本科生的毕业创作,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作品所展现出来的鲜活性和生命力,很多时候都为那些成熟的艺术家所不及。并且,展览评委会还以开放的眼光和广博的胸怀向观众表明,雕塑展不仅仅限于雕塑学院或者雕塑系的学生的作品,还将艺术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学生的带有泛雕塑性质的三维创作也纳入进来。
仅仅从材料上看,除了传统的玻璃钢、木材、石头、铸铜、不锈钢、陶瓷以外,还包括了纸、水泥、玻璃、塑料、骨头、标尺、棉花、布料、牙签、粉笔、中药、粮食、沙子等,而水、光、声甚至气味,都可以成为雕塑的一部分。在表达的主题上,他们开始探寻自身的生活状态以及内心的私密情感,同时也开始尝试反思社会问题和追问人生的终极价值。作为学生,一些思考尽管稚嫩,但无论是对自我存在的否定还是肯定,都流露出了可贵的独立精神。他们在艺术院校接受着传统正规的艺术教育,但是总是企图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和突破。
福柯在《不正常的人》中指出,除了畸形和小手淫者,无法被教育规范体系接受的人也是不正常的人群体的一个来源。为了使其不被社会边缘化,有必要依靠教育的手段来对他们进行矫正。但是尽管如此,在艺术院校,能在日后的艺术道路上有独特建树的往往是那些不循规蹈矩的学生。因此很多时候,对于艺术爱好者而言,艺术院校只是提供一个场地,提供一个可能。一个好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并不盲目自信地将自己当成肩负“保卫社会责任的人”,以免扼杀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造力,为的只是不会使其变成一个平庸的艺术家。
尽管与当代西方或者中国本土艺术界的一些雕塑相比,许多高校毕业生们的作品在语言形式上缺乏原创性,——他们的学生身份表现为他们在反叛这个流派的风格的同时,必然要认同那个流派的观念。而在作品的思想内容上,大多数也脱离不了对当代生活的反思和批判的藩篱。不过总体而言,这些问题在学院训练与艺术史的上下文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革命性与反叛性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对于他们以后的艺术创作道路,也有一个导向和前瞻的作用。
这些看法完全基于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即由于固有的招生制度的僵化和教学模式的保守,在进入各类艺术院校以前,这些学生对于美术的认知都来自于西方现代主义以前的艺术史,包括成为西方古典素描的变种的苏式素描和带有几分印象派式样的水粉色彩。现代主义及其以后的艺术史,对于他们而言几乎是一个盲区。画成马蒂斯或者毕加索那种样式的学生,是进不了中国的美术院校的。不分绘画雕塑或者艺术设计,所有的美术高考生在考前主要做一件事情:画素描和色彩。这两项技能被认为是训练造型的基本手段,如果单从目前的美术高考现状来说,它无疑具有一定程度的有效性,能够让学生最大可能地挤进大学的校门。尽管相对于文化类的招生情况来看,美术院校独立的命题权力要大得多,但是都局限于这个框架,所不同的仅仅是,这个美院要求画一个素描头像,那个美院要求画一个素描静物。
处于这种思维单一化、感觉迟钝化和造型模式化的境况中 的雕塑类考生,在经过四年或者五年的大学教育以后,能够将毕业作品呈现出如此的丰富程度,也让我们在看到了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一线希望。尽管在某一种层面上来看,他们的作品风格也许带有很强烈的老师的影子,或者是语言形式上的继承,或者是思维方式的延续,使人一望即可以大略清楚是哪一个院校的学生创作的,但是他们急于挣脱这层枷锁的努力却显现无遗,也尤为珍贵,并且也深刻地表明了他们的模仿只是为了学习,从而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更好地进行创作。
任何艺术作品,总是产生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中。在《他者的眼光:当代艺术中的西方主义》一书中,邹跃进对罗中立的《父亲》进行分析时用一种冷静的口气质疑道:“是文化背景决定了《父亲》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而非绘画本体。”在他看来,1978年以来中国艺术之所以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既不是因为艺术本身产生了新的规范和范式,也不是它产生了新的风格样式和思维方式。不过,在“全国高校毕业生雕塑作品展”中所带给人们的新鲜感与以上原因关系并不大,而主要在于它在猛然之间汇聚的各种风格样式让我们眼花缭乱,其中洋溢的青春感和生命力也足以让人眼前一亮。在所有的这些作品中,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形而下的纯粹形式的追求,一类是带有很强烈的形而上的批判,介乎这两个极端中的第三类则是前面两类的结合体,形式的追求和内容的批判兼而有之。
本次展览中,纯粹的以形式为主的作品,有大连理工大学的张凌云的《Angry birds》和中央美术学院张盈泓的《叶脉的联想》。《Angry birds》的灵感来源于芬兰的Rovio公司开发的一款风靡网络的游戏,它依赖于逻辑和技巧去打败敌人,画面简洁,尤其深受女孩子们的喜欢。张凌云完全忠实于游戏中的小鸟造型,只是将原来的二维形象转化为三维,然后以各种颜色的硬质纸张将其折叠组合起来。女孩子的灵巧和细腻在这组小小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现代大学生活的现状,即使在如此紧张的社会中,一些安静的角落里依然有某些心灵在守护着一种精致优雅的生活。张盈泓用竹子编出一组类似于椅子的东西,当然,作者没有将之当成椅子,因为展览的时候她为了防止观众的误解,特意在上面贴上标签,告诉人们展品不可以坐。5件类似的作品,每一件都向上升起一个树干一样的造型,再在顶端盛开如蓬状。作品的标题表明它的灵感来自叶脉,主脉的一端向前伸展,然后不断生出新的支脉。以这两件作品为代表的雕塑,已经完全脱离了以往的雕塑概念。既不是“雕”,也与我们所理解的“塑”无关。从创作手法上来看,《Angrybirds》也许来源于童年时的某一段记忆,而《叶脉的联想》则与民间的编织工艺有着很深的关系。西安美术学院黄珊的《印象》也是一件独特的作品,她以特殊的纸张做出若干个人物头像的浮雕,然后悬挂在墙壁上,显得清新自然。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这类作品的作者,都是女性。
对于艺术作品中被贴上各种“主义”的标签这一存在形式,法国的艺术学者埃迪娜·贝尔纳认为,它们都是以自己的方式与学院式和装饰性艺术的平淡无奇做斗争的结果,根据艺术家对作品形式的重视与否分为两种,以绘画艺术为例,一种是对平面与色彩的强化及重构,另一种是对形式的解构与紧缩。一件艺术作品如果消解了它的形式的意义,那么它至少包含着超越了形式的观念。此时,作品尽管对于艺术本体的贡献不大,但是依然有其价值。我们说,艺术家已经变成了一个思想者,他在以自己的作品介入社会生活。与对重视形式的艺术家不一样,他们更看重自己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自己的思考所达到的深度。
在以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中,这类作品永远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最容易引起观者的争议与兴趣。而今年,天津美术学院孟祥鹏的《人间》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件。作品的材质是普通的玻璃钢,一辆变形的汽车上站立着几个表情迷惘的现代人,其间夹杂着一些同样迷茫的宠物。整个作品传达出一种消极的沉闷气氛,仿佛预示着人类目前的精神状态:没有希望,只有一些欲望充斥其中。破旧的汽车载着我们,尽管在开着,却不知道要往哪里去。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杜彪的《净1#》展示的只是一把无处下坐的椅子,从椅子的身上长出许多枯死的枝条,带着深刻的哲学意味。在整个大厅,这把椅子孤零零地躲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自我沉思,正如作者所解释的那样:当“器”之功用消失之际也许就是“道”在向我们显现之时。密切关注当下生活的作品还有山东艺术学院朱磊的《她?他!》,作品塑造了一个具有半男半女特征的人。这种性别混乱的状态,仿佛显得很无序,但是题目明确地在“她”字的后面使用了疑问号,而“他”字的后面则是一个惊叹号。这就意味着,尽管女权运动以来女性逐渐融入广泛的社会生活,而且一些中性化的年轻人在舞台上越来越受欢迎,但是这依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男权社会。
除了以上两类作品,展览中还有一些雕塑在重视形式的基础上,仍然不忘记表达对现实的关注。南京艺术学院许新龙展出了一组前后压扁的人物,他将之命名为《历史的印记》。这个标题表明,人物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来源于历史的真实。许新龙自己指出,他是在表达对那一批民国之士的怀念。10个人物,孙中山、宋庆龄、黄兴等一系列造型并不具体的塑像仿佛穿越了历史时空向我们走来。尽管脸部有意进行了模糊处理,但是熟知历史的观众一眼就可以将之_-一找到历史上对应的坐标,这归结于作者对于人物精神的理解和造型手法的娴熟。天津美术学院于洋的作品塑造了一系列身边的普通物象,全面展示了自己大学生活的每一个重要细节,既有人物,也包含了场景。在形式感的经营上,于洋也有着与众不同的手法。所有的人物或者场景都被归类分组,装进一个一个的相框,仿佛被历史的镜头所定格,平凡的人物获得了史诗般的效果。这件作品规模宏大,对造型的把握上也显示出了坚实的学院派功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作品的好坏没有一个确定公认的标准,但是这并不影响对“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的评奖。评奖在某一个程度上是对获奖者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在为其他的创作者树立一个标杆,指引一个方向。2011年的这次展览,经过大量的学院教授和学院外的专家的努力,共产生了17名获奖作品。其中,金奖作品为天津美术学院于洋的《天纬路4号》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吕星怡的《人生》系列。银奖作品则为河北师范大学的张桂生的《甲午遗魂》、南京艺术学院许新龙的《历史的记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郑晓辉的《中药柜》、中国美术学院关梦汀、唐伟、冯斌全和黄俐斌四人创作的《山水风情——杭州地铁西湖文化广场站公共艺术设计》、中央美术学院郑博元的《活着》系列。其余铜奖的获得者共有9名,暂不在这里一一列举。
这17件作品和其它的另外一些没有获奖但是依然优秀的作品一起,于7月19日~21日参加了“蓝色畅想·中国南戴河国际雕塑作品展”,与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雕塑家的作品一道,迎接来自国内外游客的目光,进入旅游公共空间。并且,其中的某些作者还将参加今年8月中旬在福建惠安举行的“第三届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学生的雕塑将进一步介入社会。此外,由雕塑在线网承办,雅昌艺术网、艺术中国、美术同盟网和艺术生网协办的“2011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作品网展”也已经于7月31日结束,所有的作品都可以由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投票。项哲青的《霸王》位居榜首,杨轶斌的《那年那月那天》和李谨钰的《云想》并列第二。这些由草根阶层进行网络投票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弥补了专家评奖所带来的遗憾。艺术尽管毋需迎合,但是艺术家有必要了解普通民众对于艺术的看法。
约翰·拉塞尔在他的艺术名著《现代艺术的意义》一书结束的时候这样写道:“艺术在未来将以何种形式出现是谁也无法预言的,但没有哪个健全的社会会希望自己的存在可以不需要艺术。”在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以及观众普遍否认现代艺术的存在价值的现状下,约翰·拉塞尔依然对艺术的未来抱有充分的理解,其中的原因也许应该归结于他对人类生活的持久信念以及艺术对于人类心灵的安慰作用。
基于此,在展览开幕之后不久的7月9日下午,由组委会赞助的“从雕塑到身心灵动”创造艺术体验治疗公益活动也在“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的展览大厅展开。活动旨在通过对这些雕塑作品的观察和体验,引导人们自我反思,自我体验,并进行精神上的自我疗伤、鼓舞和激发。20多位小朋友用肢体语言和绘画的方式现场表达对雕塑的体验和感动,挖掘艺术形式背后的内心能量,寻找艺术表征与生理发育以及心灵成长之间的内在呼应。雕塑艺术的精神激励作用不言而喻。
在每一届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上,我们都能够欣喜地看到那些学生在尽自己最大可能地做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中国雕塑有着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的信心不仅仅是来自于他们对雕塑虔诚的热爱,也不仅仅来自于他们对生活的密切关注,年轻一代的青春张力和雕塑艺术本身的魅力已经足够俘获我们的心灵。
2011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依然延续着举办这个展览的最初宗旨:“扶持优秀艺术人才,推动雕塑教育改革。”这个宗旨还将一直贯穿于以后的每一届毕业生雕塑展当中。7月5日上午10点,“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的开幕式在北京国粹苑1号馆4层如期举行,这次展览跟历届一样,依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文联主席李牧、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范伟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刘选国、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章瑞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长朱尚熹、《设计》杂志社长李英杰、创造艺术治疗研究会创办人王春红等,此外,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的师生也都以饱满的热情参加了这次盛典。
在7月5日下午由朱尚熹会长主持的主题为“材料在造型语言中的运用”的雕塑教学座谈会上,范伟民、宋伟光、于洋、谭铁志、李英杰、王中、秦璞、温洋、蔺宝钢、于小平、尹悟铭、徐国华、赵昆仑等等这些或者是在艺术院校任教的老师,或者是游离于体制外的自由艺术家,或者是长期关注雕塑艺术的专家学者,都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生活经验提出了真诚而中肯的意见。范伟民社长十分强调雕塑的材料选择和运用,他认为不同的材料做同一件造型的作品,会给观众传达出不同的审美感受,他指出:“注重材质对于我们要表达的内容会有更多的启发,会加强作品自身的表达能力。”而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王中教授则指出,雕塑应该更加强调观念,只有观念创新才能颠覆以往陈旧的艺术观,艺术才能注入鲜活的血液。针对大学生雕塑展的现状,文化学者宋伟光则以敏锐的洞察力在肯定学生的成绩的同时,也对另外一些缺乏艺术修养的观念性作品发出了一个忠告:“我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创作中,应该本着本真、质朴的精神。”
座谈会还提到另外一个现实的问题,即在工作压力和生存压力并存的状况下,这些即将跨出校门的学生应该如何继续进行雕塑艺术的创作活动。这些学生必须要正视的是,不是所有的雕塑专业毕业的学生都能成为雕塑家,更不是所有的雕塑工作者都能进入雕塑史。其实,矛盾是必然而且始终存在的,当过去的雕塑理想遭遇到未来生活的现实时,我们该如何做出调合?人总是处在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之间,一位美国学者指出:“如果关闭的过去和开放的将来不存在如此的冲突,理想和实际也就没有必要相矛盾。”(卡斯顿·海雷斯:《现代艺术的美学奥蕴》)这个矛盾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必然要遇到,没有任何办法逃避。朱尚熹会长在座谈会结束的时候语重心长地说:“我劝同学们不要急功近利。喜爱艺术,就坚持下去,愉快自在地生活,而不要背负太重的名利思想。”
今年的毕业生展览中,国外的一些艺术院校包括英国利兹大学、英国拉夫伯勒艺术大学、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土耳其密码西南美术大学等学校的毕业生的雕塑作品,都在“雕塑在线”的网站上以图片的形式展出。而现场展出的作品则涵盖了30余所国内艺术院校的160余位研究生或者本科生的毕业创作,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作品所展现出来的鲜活性和生命力,很多时候都为那些成熟的艺术家所不及。并且,展览评委会还以开放的眼光和广博的胸怀向观众表明,雕塑展不仅仅限于雕塑学院或者雕塑系的学生的作品,还将艺术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学生的带有泛雕塑性质的三维创作也纳入进来。
仅仅从材料上看,除了传统的玻璃钢、木材、石头、铸铜、不锈钢、陶瓷以外,还包括了纸、水泥、玻璃、塑料、骨头、标尺、棉花、布料、牙签、粉笔、中药、粮食、沙子等,而水、光、声甚至气味,都可以成为雕塑的一部分。在表达的主题上,他们开始探寻自身的生活状态以及内心的私密情感,同时也开始尝试反思社会问题和追问人生的终极价值。作为学生,一些思考尽管稚嫩,但无论是对自我存在的否定还是肯定,都流露出了可贵的独立精神。他们在艺术院校接受着传统正规的艺术教育,但是总是企图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和突破。
福柯在《不正常的人》中指出,除了畸形和小手淫者,无法被教育规范体系接受的人也是不正常的人群体的一个来源。为了使其不被社会边缘化,有必要依靠教育的手段来对他们进行矫正。但是尽管如此,在艺术院校,能在日后的艺术道路上有独特建树的往往是那些不循规蹈矩的学生。因此很多时候,对于艺术爱好者而言,艺术院校只是提供一个场地,提供一个可能。一个好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并不盲目自信地将自己当成肩负“保卫社会责任的人”,以免扼杀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造力,为的只是不会使其变成一个平庸的艺术家。
尽管与当代西方或者中国本土艺术界的一些雕塑相比,许多高校毕业生们的作品在语言形式上缺乏原创性,——他们的学生身份表现为他们在反叛这个流派的风格的同时,必然要认同那个流派的观念。而在作品的思想内容上,大多数也脱离不了对当代生活的反思和批判的藩篱。不过总体而言,这些问题在学院训练与艺术史的上下文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革命性与反叛性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对于他们以后的艺术创作道路,也有一个导向和前瞻的作用。
这些看法完全基于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即由于固有的招生制度的僵化和教学模式的保守,在进入各类艺术院校以前,这些学生对于美术的认知都来自于西方现代主义以前的艺术史,包括成为西方古典素描的变种的苏式素描和带有几分印象派式样的水粉色彩。现代主义及其以后的艺术史,对于他们而言几乎是一个盲区。画成马蒂斯或者毕加索那种样式的学生,是进不了中国的美术院校的。不分绘画雕塑或者艺术设计,所有的美术高考生在考前主要做一件事情:画素描和色彩。这两项技能被认为是训练造型的基本手段,如果单从目前的美术高考现状来说,它无疑具有一定程度的有效性,能够让学生最大可能地挤进大学的校门。尽管相对于文化类的招生情况来看,美术院校独立的命题权力要大得多,但是都局限于这个框架,所不同的仅仅是,这个美院要求画一个素描头像,那个美院要求画一个素描静物。
处于这种思维单一化、感觉迟钝化和造型模式化的境况中 的雕塑类考生,在经过四年或者五年的大学教育以后,能够将毕业作品呈现出如此的丰富程度,也让我们在看到了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一线希望。尽管在某一种层面上来看,他们的作品风格也许带有很强烈的老师的影子,或者是语言形式上的继承,或者是思维方式的延续,使人一望即可以大略清楚是哪一个院校的学生创作的,但是他们急于挣脱这层枷锁的努力却显现无遗,也尤为珍贵,并且也深刻地表明了他们的模仿只是为了学习,从而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更好地进行创作。
任何艺术作品,总是产生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中。在《他者的眼光:当代艺术中的西方主义》一书中,邹跃进对罗中立的《父亲》进行分析时用一种冷静的口气质疑道:“是文化背景决定了《父亲》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而非绘画本体。”在他看来,1978年以来中国艺术之所以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既不是因为艺术本身产生了新的规范和范式,也不是它产生了新的风格样式和思维方式。不过,在“全国高校毕业生雕塑作品展”中所带给人们的新鲜感与以上原因关系并不大,而主要在于它在猛然之间汇聚的各种风格样式让我们眼花缭乱,其中洋溢的青春感和生命力也足以让人眼前一亮。在所有的这些作品中,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形而下的纯粹形式的追求,一类是带有很强烈的形而上的批判,介乎这两个极端中的第三类则是前面两类的结合体,形式的追求和内容的批判兼而有之。
本次展览中,纯粹的以形式为主的作品,有大连理工大学的张凌云的《Angry birds》和中央美术学院张盈泓的《叶脉的联想》。《Angry birds》的灵感来源于芬兰的Rovio公司开发的一款风靡网络的游戏,它依赖于逻辑和技巧去打败敌人,画面简洁,尤其深受女孩子们的喜欢。张凌云完全忠实于游戏中的小鸟造型,只是将原来的二维形象转化为三维,然后以各种颜色的硬质纸张将其折叠组合起来。女孩子的灵巧和细腻在这组小小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现代大学生活的现状,即使在如此紧张的社会中,一些安静的角落里依然有某些心灵在守护着一种精致优雅的生活。张盈泓用竹子编出一组类似于椅子的东西,当然,作者没有将之当成椅子,因为展览的时候她为了防止观众的误解,特意在上面贴上标签,告诉人们展品不可以坐。5件类似的作品,每一件都向上升起一个树干一样的造型,再在顶端盛开如蓬状。作品的标题表明它的灵感来自叶脉,主脉的一端向前伸展,然后不断生出新的支脉。以这两件作品为代表的雕塑,已经完全脱离了以往的雕塑概念。既不是“雕”,也与我们所理解的“塑”无关。从创作手法上来看,《Angrybirds》也许来源于童年时的某一段记忆,而《叶脉的联想》则与民间的编织工艺有着很深的关系。西安美术学院黄珊的《印象》也是一件独特的作品,她以特殊的纸张做出若干个人物头像的浮雕,然后悬挂在墙壁上,显得清新自然。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这类作品的作者,都是女性。
对于艺术作品中被贴上各种“主义”的标签这一存在形式,法国的艺术学者埃迪娜·贝尔纳认为,它们都是以自己的方式与学院式和装饰性艺术的平淡无奇做斗争的结果,根据艺术家对作品形式的重视与否分为两种,以绘画艺术为例,一种是对平面与色彩的强化及重构,另一种是对形式的解构与紧缩。一件艺术作品如果消解了它的形式的意义,那么它至少包含着超越了形式的观念。此时,作品尽管对于艺术本体的贡献不大,但是依然有其价值。我们说,艺术家已经变成了一个思想者,他在以自己的作品介入社会生活。与对重视形式的艺术家不一样,他们更看重自己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自己的思考所达到的深度。
在以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中,这类作品永远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最容易引起观者的争议与兴趣。而今年,天津美术学院孟祥鹏的《人间》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件。作品的材质是普通的玻璃钢,一辆变形的汽车上站立着几个表情迷惘的现代人,其间夹杂着一些同样迷茫的宠物。整个作品传达出一种消极的沉闷气氛,仿佛预示着人类目前的精神状态:没有希望,只有一些欲望充斥其中。破旧的汽车载着我们,尽管在开着,却不知道要往哪里去。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杜彪的《净1#》展示的只是一把无处下坐的椅子,从椅子的身上长出许多枯死的枝条,带着深刻的哲学意味。在整个大厅,这把椅子孤零零地躲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自我沉思,正如作者所解释的那样:当“器”之功用消失之际也许就是“道”在向我们显现之时。密切关注当下生活的作品还有山东艺术学院朱磊的《她?他!》,作品塑造了一个具有半男半女特征的人。这种性别混乱的状态,仿佛显得很无序,但是题目明确地在“她”字的后面使用了疑问号,而“他”字的后面则是一个惊叹号。这就意味着,尽管女权运动以来女性逐渐融入广泛的社会生活,而且一些中性化的年轻人在舞台上越来越受欢迎,但是这依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男权社会。
除了以上两类作品,展览中还有一些雕塑在重视形式的基础上,仍然不忘记表达对现实的关注。南京艺术学院许新龙展出了一组前后压扁的人物,他将之命名为《历史的印记》。这个标题表明,人物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来源于历史的真实。许新龙自己指出,他是在表达对那一批民国之士的怀念。10个人物,孙中山、宋庆龄、黄兴等一系列造型并不具体的塑像仿佛穿越了历史时空向我们走来。尽管脸部有意进行了模糊处理,但是熟知历史的观众一眼就可以将之_-一找到历史上对应的坐标,这归结于作者对于人物精神的理解和造型手法的娴熟。天津美术学院于洋的作品塑造了一系列身边的普通物象,全面展示了自己大学生活的每一个重要细节,既有人物,也包含了场景。在形式感的经营上,于洋也有着与众不同的手法。所有的人物或者场景都被归类分组,装进一个一个的相框,仿佛被历史的镜头所定格,平凡的人物获得了史诗般的效果。这件作品规模宏大,对造型的把握上也显示出了坚实的学院派功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作品的好坏没有一个确定公认的标准,但是这并不影响对“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的评奖。评奖在某一个程度上是对获奖者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在为其他的创作者树立一个标杆,指引一个方向。2011年的这次展览,经过大量的学院教授和学院外的专家的努力,共产生了17名获奖作品。其中,金奖作品为天津美术学院于洋的《天纬路4号》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吕星怡的《人生》系列。银奖作品则为河北师范大学的张桂生的《甲午遗魂》、南京艺术学院许新龙的《历史的记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郑晓辉的《中药柜》、中国美术学院关梦汀、唐伟、冯斌全和黄俐斌四人创作的《山水风情——杭州地铁西湖文化广场站公共艺术设计》、中央美术学院郑博元的《活着》系列。其余铜奖的获得者共有9名,暂不在这里一一列举。
这17件作品和其它的另外一些没有获奖但是依然优秀的作品一起,于7月19日~21日参加了“蓝色畅想·中国南戴河国际雕塑作品展”,与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雕塑家的作品一道,迎接来自国内外游客的目光,进入旅游公共空间。并且,其中的某些作者还将参加今年8月中旬在福建惠安举行的“第三届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学生的雕塑将进一步介入社会。此外,由雕塑在线网承办,雅昌艺术网、艺术中国、美术同盟网和艺术生网协办的“2011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作品网展”也已经于7月31日结束,所有的作品都可以由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投票。项哲青的《霸王》位居榜首,杨轶斌的《那年那月那天》和李谨钰的《云想》并列第二。这些由草根阶层进行网络投票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弥补了专家评奖所带来的遗憾。艺术尽管毋需迎合,但是艺术家有必要了解普通民众对于艺术的看法。
约翰·拉塞尔在他的艺术名著《现代艺术的意义》一书结束的时候这样写道:“艺术在未来将以何种形式出现是谁也无法预言的,但没有哪个健全的社会会希望自己的存在可以不需要艺术。”在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以及观众普遍否认现代艺术的存在价值的现状下,约翰·拉塞尔依然对艺术的未来抱有充分的理解,其中的原因也许应该归结于他对人类生活的持久信念以及艺术对于人类心灵的安慰作用。
基于此,在展览开幕之后不久的7月9日下午,由组委会赞助的“从雕塑到身心灵动”创造艺术体验治疗公益活动也在“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的展览大厅展开。活动旨在通过对这些雕塑作品的观察和体验,引导人们自我反思,自我体验,并进行精神上的自我疗伤、鼓舞和激发。20多位小朋友用肢体语言和绘画的方式现场表达对雕塑的体验和感动,挖掘艺术形式背后的内心能量,寻找艺术表征与生理发育以及心灵成长之间的内在呼应。雕塑艺术的精神激励作用不言而喻。
在每一届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上,我们都能够欣喜地看到那些学生在尽自己最大可能地做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中国雕塑有着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的信心不仅仅是来自于他们对雕塑虔诚的热爱,也不仅仅来自于他们对生活的密切关注,年轻一代的青春张力和雕塑艺术本身的魅力已经足够俘获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