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1月,大江南北的学子和纪录片从业人员,会聚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讲堂中,聆听来自本土和大洋彼岸的大师们讲述纪录的真谛。这次北师大2011年“纪录片大师工作坊”,为期七天,各位大师的授课在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看来,是求学和从业上的一次给力的充电和加油。
按照项目总监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张同道教授的说法,这次“纪录片大师工作坊”的目的,是期望在当下的传媒界里“培育纪录片主流人才,创造中国纪录片主流品牌,在国际格局里推动中国纪录片发展”。
多元“混搭”,大师们各有千秋
这次工作坊邀请了韩、中、日电视节目制作论坛常任组织委员长郑秀雄、日本NHK环境科学组高级制作人白川友之、探索亚洲副总裁魏克然(Vikram Channa)、美国国家地理副总裁Steve Burns、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副总监周艳、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总监应启明、《故宫》与《敦煌》总导演周兵、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等国内外的业界和学界专家。细品这七天的学习过程,感觉课程的设计和搭配,更像是一道多元“混搭”而营养十足的美味大餐。
在韩国纪录片导演郑秀雄老师一声谦虚而平和打招呼后,我们的授课便开始了。郑老师通过早年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作为一个纪录片大师所需要的思考与积累。来自探索公司的魏克然生性活泼,性格坚韧,1995年加入探索公司后,担当过纪录片制作领域的各个岗位,熟悉电视宣传、节目内容、节目制作、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深谙全球化传播的本质和要领。纪录片资深制作人白川友之先生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制作了无数经典的NHK纪录片特集,其团队制作的日本大地震和海啸特集,为NHK带来了惊人的高收视率。而国内的业界专家应启明、周艳、周兵三老师,则代表了国内纪录片产业上的三种创作和经营类型。张同道老师是北师大纪录片中心的主任,有着教授和制作人双重身份,代表作有《小人国》、《成长的秘密》等。众位大师的个人魅力十足,传授给学员们的也是多年在来业界摸爬滚打的宝贵经验。
“魔鬼”训练,众学员醍醐灌顶
工作坊集中七天上课,每天八个小时,这几乎相当于一名本科生一学期的学时量。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关于纪录片的文本策划、项目筹备、制作、传播、包括营销和市场评估等各类知识的集中化传递,加之授课的大师们在业界和理论界都是相当的“腕儿”,这让我们虽然感受到了一种接近“魔鬼”训练的强度,但思维一直保持活跃,整个工作坊的课听下来犹如醍醐灌顶,颇有“豁然开朗”之感。
郑秀雄老师的讲座,是从他几十年前的打工经历开始的,郑老师用特别简单的语言让我们领会到他个人做独立纪录片的观念。郑秀雄老师少年时期的经历对于他日后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像《草坟》、《死者的结婚仪式》这类关于“死亡”主题的深深的挖掘,直接源于他年少时对于死亡的“直面”和“交流”。虽然在体制内创作,但他的思想和内容其实是很体制外的。郑秀雄老师不太考虑欧美作品尤其是获奖作品的题材和形式,在创作上甚至有些“顽固”,当年虽则代表韩国参加国际的各项比赛,但他的创作并没有一丝迎合的味道。不拘泥于形式,更重视自己是否遵循内心的需求,是否表达了他认为重要的观念和想法,坚持认为镜头应该像“空气一样自然”,他是以此为目标进行拍摄的,这给我们很深的感动与鼓舞。
白川友之老师拍摄的纪录片是一种特定的类型,一种体制内的、围绕科教文卫主题进行的创作。白川有之老师以及他背后的NHK团队,通过对“311”这样日本大灾难的纪录和报道,让我们看到一个严肃的社会题材的纪录片,在摄制分寸上的拿捏和把握,在社会性和人文性上的平衡与互补。由于NHK的资金来源于国民所交的收视费,所以他们更站在日本国民的立场上,切实为社会服务。NHK在大地震后所取得的高收视率,首先与创作者们内心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有着直接的联系。
国内的两位资深的制作人周艳和周兵,代表中国体制内大型纪录片制作的两种题材类型和创作方式。一种人文历史类如《大国崛起》、《复兴之路》,另一种是在纪录片中融入戏剧化的特点和极具观赏性的形式,如2007年的《敦煌》,2008年的《皇帝的秘密花园》等,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同时也吸收了美国探索频道、英国BBC等西方国家的纪录片创作特点,结合中国民族化的内容和本土的文化,“调和”地进行创作,这也是未来纪录片产业化和走向国际的潮流趋势之一,对于打造有本土特色的主流品牌,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上海纪实频道(SNG)的总监应启明老师,也很巧妙地吸收和借鉴了国际化的纪录片创作特点。SNG既有像《走向教育》这样的夹叙夹议、形式上和《大国崛起》颇为相似的作品,也有小的窗口,给更多的独立制作人展示的机会,为独立纪录片提供很好的展示平台,在国际上的一些比赛中,独立纪录片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是国内其他电视台和频道可以借鉴的方式。
美国国家地理副总裁Steve Burns,结合他的从业经历讲述了国家地理频道的创作理念和频道定位。“满足好奇心”——探索频道从创立之初至今,一直以此为创作的动力。然而,最让中国的制作人感受强烈的,是美国在纪录片产业化运作时所使用的完整的一套规范化体系,以及频道和制作公司双方根深蒂固的“契约观念”——这种内化了的约束力,和对“法”的遵循和维护意识,其实在当今的中国是十分缺乏的。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的亚洲副总裁魏克然老师的制作理念,代表着国际化的、强调故事性的纪录片创作方式。魏克然相信Discovery的方式是用“眼睛去想象”,画面就像是音乐,人人都能感受到。探索频道所选择的拍摄主题和题材,大多是具有普世的意义,是无争议的、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作品。魏克然先生说如果把国家地理比作一个矩形,那么探索频道就是一个圆,国家地理是精致而严谨的,而探索频道更加活跃、更“流动”。作为这样一类适合全球化传播的作品,探索频道的纪录片通常在“好莱坞”风格和新闻性之间达到微妙的平衡,把科学知识和信息融进故事中,让人们在乐趣的观看过程中接受知识。这是探索频道创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其他的几项同样重要的原则,包括在节目制作目标上的“全球本土化”、保证节目内容能够长时间的“保鲜”、高水准的制作,这些创作原则从创意的提出到制作完成,一直铭刻在制作者的脑海中。
北师大的张同道老师,仔细梳理了纪录片的发展史,拎出了几个关键点和风格特征,为我们架构了一个在当下探讨纪录片所必需的坐标系。张老师自己也是一名独立纪录片的践行者。对于如何选材,以及创意点的挖掘,包括这种题材在具体操作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张同道老师都仔细地做了梳理,在这次工作坊的学习的几天中,分组讨论了各自的拍摄主题与想法,对照着张老师所提出的策划和执行的几点原则,大家自己的拍摄计划也初见雏形并逐步完善了起来。在工作坊学习过程中,他举出了三部同样题材不同风格的,关于幼儿园中孩子成长的纪录片,分别是法国的《是与有》、张以庆的《幼儿园》、张同道老师自己的《小人国》。三部关注孩童世界的片子,拍摄目的和表达主题各有不同,张老师做了共同的横向比较,和分别的纵向分析——这种深入的文本分析,能够让人更清晰地理解一部获得艺术与市场双重价值的纪录片,是如何在剪辑、结构、叙事、内在主题等方面一点一点建构起来的。这个过程,相当于看清了一座雄伟建筑的一砖一瓦,于是做“全案”的概念,在创作者的心里也渐渐明朗起来。放眼当下的纪录片创作市场,国内的纪录片仍然缺少有品牌和有市场能量的作品,因为“观众爱看,才有传播的价值”——张老师如是说。我们通过探索频道所代表的国际化的制作,和张同道所代表的独立纪录片,看到了纪录片市场上“品牌”和“手工”的区别。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我们既需要具有国际化传播价值和特点的大“品牌”,也需要有在美学价值上有着更高追求、符合小众口味、承担历史“拾遗”功能的“手工”作品,这样才能保证纪录片市场格局的完善和纪录片历史的完整。
公益奉献 工作坊高端出众
这次的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大师工作坊”是纯公益性质的,授课的大师们各有千秋,我们能够在授课的过程中感受到大师们的复合化组合:有在各国体制内进行纪录片创作的日本和韩国导演,如白川友之和郑秀雄,有中国纪录片业内的高端制作人周艳和周兵老师,他们代表着在叙事框架下纪录片的两种具体实践形式。还有代表全球化制作和传播特点的Vikram和Steve Burns,也有拍摄独立纪录片的张同道老师。老师们每人都着强烈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的体现小到一个镜头,一部片子,一个栏目,大到对于整个社会。我们一方面觉得自己在纪录片行业中跃跃欲试,觉得这个领域可以开拓的空间很多;一方面也觉得诚惶诚恐,如履薄冰,需要提高得东西还太多。通过“纪录片大师工作坊”的学习,我们眼前仿佛呈现出一棵立体而饱满的大树,树干是纪录片发展的本质和根基,而风格各异的大师则像是交错纵横的树枝,使得纪录片这棵大树丰茂、常青,长久地种在我们的心里了。
不论是国际化的创作,还是个性的独立制作,通过这次上课慢慢感受到一个看似很基本但是很关键的因素, 就是我们要对纪录片有真挚的热爱,对我们从事的事情也应有十足的热情,否则有可能会陷入矛盾和能否坚持下去的消极想法中。
国内的几位老师都谈到了纪录片教育的问题,也引起我们的反思,中国纪录片和国外纪录片的差距,并不是设备和知识储备上的差距,而是我们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原创力不足,原创力不足背后的重要原因,是这项职业不是我们纪录片从业人员最热爱的领域,天赋的使用和潜能的发挥不及国外全心投入和热爱这项职业的人的创造力。参加这次大师班的学员们背景各有不同,但课程结束后,我们都能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定位,会问自己,是否对纪录片有真正的热爱。这次的课程不仅让我们对纪录片具体的操作层面有了清晰的了解,对人生的走向有很大的指引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次大师工作坊的学习是超越了具体的纪录片制作理念和经验之外的,更高层面的收获。
[责任编辑:石文燕]
按照项目总监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张同道教授的说法,这次“纪录片大师工作坊”的目的,是期望在当下的传媒界里“培育纪录片主流人才,创造中国纪录片主流品牌,在国际格局里推动中国纪录片发展”。
多元“混搭”,大师们各有千秋
这次工作坊邀请了韩、中、日电视节目制作论坛常任组织委员长郑秀雄、日本NHK环境科学组高级制作人白川友之、探索亚洲副总裁魏克然(Vikram Channa)、美国国家地理副总裁Steve Burns、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副总监周艳、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总监应启明、《故宫》与《敦煌》总导演周兵、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等国内外的业界和学界专家。细品这七天的学习过程,感觉课程的设计和搭配,更像是一道多元“混搭”而营养十足的美味大餐。
在韩国纪录片导演郑秀雄老师一声谦虚而平和打招呼后,我们的授课便开始了。郑老师通过早年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作为一个纪录片大师所需要的思考与积累。来自探索公司的魏克然生性活泼,性格坚韧,1995年加入探索公司后,担当过纪录片制作领域的各个岗位,熟悉电视宣传、节目内容、节目制作、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深谙全球化传播的本质和要领。纪录片资深制作人白川友之先生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制作了无数经典的NHK纪录片特集,其团队制作的日本大地震和海啸特集,为NHK带来了惊人的高收视率。而国内的业界专家应启明、周艳、周兵三老师,则代表了国内纪录片产业上的三种创作和经营类型。张同道老师是北师大纪录片中心的主任,有着教授和制作人双重身份,代表作有《小人国》、《成长的秘密》等。众位大师的个人魅力十足,传授给学员们的也是多年在来业界摸爬滚打的宝贵经验。
“魔鬼”训练,众学员醍醐灌顶
工作坊集中七天上课,每天八个小时,这几乎相当于一名本科生一学期的学时量。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关于纪录片的文本策划、项目筹备、制作、传播、包括营销和市场评估等各类知识的集中化传递,加之授课的大师们在业界和理论界都是相当的“腕儿”,这让我们虽然感受到了一种接近“魔鬼”训练的强度,但思维一直保持活跃,整个工作坊的课听下来犹如醍醐灌顶,颇有“豁然开朗”之感。
郑秀雄老师的讲座,是从他几十年前的打工经历开始的,郑老师用特别简单的语言让我们领会到他个人做独立纪录片的观念。郑秀雄老师少年时期的经历对于他日后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像《草坟》、《死者的结婚仪式》这类关于“死亡”主题的深深的挖掘,直接源于他年少时对于死亡的“直面”和“交流”。虽然在体制内创作,但他的思想和内容其实是很体制外的。郑秀雄老师不太考虑欧美作品尤其是获奖作品的题材和形式,在创作上甚至有些“顽固”,当年虽则代表韩国参加国际的各项比赛,但他的创作并没有一丝迎合的味道。不拘泥于形式,更重视自己是否遵循内心的需求,是否表达了他认为重要的观念和想法,坚持认为镜头应该像“空气一样自然”,他是以此为目标进行拍摄的,这给我们很深的感动与鼓舞。
白川友之老师拍摄的纪录片是一种特定的类型,一种体制内的、围绕科教文卫主题进行的创作。白川有之老师以及他背后的NHK团队,通过对“311”这样日本大灾难的纪录和报道,让我们看到一个严肃的社会题材的纪录片,在摄制分寸上的拿捏和把握,在社会性和人文性上的平衡与互补。由于NHK的资金来源于国民所交的收视费,所以他们更站在日本国民的立场上,切实为社会服务。NHK在大地震后所取得的高收视率,首先与创作者们内心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有着直接的联系。
国内的两位资深的制作人周艳和周兵,代表中国体制内大型纪录片制作的两种题材类型和创作方式。一种人文历史类如《大国崛起》、《复兴之路》,另一种是在纪录片中融入戏剧化的特点和极具观赏性的形式,如2007年的《敦煌》,2008年的《皇帝的秘密花园》等,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同时也吸收了美国探索频道、英国BBC等西方国家的纪录片创作特点,结合中国民族化的内容和本土的文化,“调和”地进行创作,这也是未来纪录片产业化和走向国际的潮流趋势之一,对于打造有本土特色的主流品牌,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上海纪实频道(SNG)的总监应启明老师,也很巧妙地吸收和借鉴了国际化的纪录片创作特点。SNG既有像《走向教育》这样的夹叙夹议、形式上和《大国崛起》颇为相似的作品,也有小的窗口,给更多的独立制作人展示的机会,为独立纪录片提供很好的展示平台,在国际上的一些比赛中,独立纪录片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是国内其他电视台和频道可以借鉴的方式。
美国国家地理副总裁Steve Burns,结合他的从业经历讲述了国家地理频道的创作理念和频道定位。“满足好奇心”——探索频道从创立之初至今,一直以此为创作的动力。然而,最让中国的制作人感受强烈的,是美国在纪录片产业化运作时所使用的完整的一套规范化体系,以及频道和制作公司双方根深蒂固的“契约观念”——这种内化了的约束力,和对“法”的遵循和维护意识,其实在当今的中国是十分缺乏的。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的亚洲副总裁魏克然老师的制作理念,代表着国际化的、强调故事性的纪录片创作方式。魏克然相信Discovery的方式是用“眼睛去想象”,画面就像是音乐,人人都能感受到。探索频道所选择的拍摄主题和题材,大多是具有普世的意义,是无争议的、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作品。魏克然先生说如果把国家地理比作一个矩形,那么探索频道就是一个圆,国家地理是精致而严谨的,而探索频道更加活跃、更“流动”。作为这样一类适合全球化传播的作品,探索频道的纪录片通常在“好莱坞”风格和新闻性之间达到微妙的平衡,把科学知识和信息融进故事中,让人们在乐趣的观看过程中接受知识。这是探索频道创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其他的几项同样重要的原则,包括在节目制作目标上的“全球本土化”、保证节目内容能够长时间的“保鲜”、高水准的制作,这些创作原则从创意的提出到制作完成,一直铭刻在制作者的脑海中。
北师大的张同道老师,仔细梳理了纪录片的发展史,拎出了几个关键点和风格特征,为我们架构了一个在当下探讨纪录片所必需的坐标系。张老师自己也是一名独立纪录片的践行者。对于如何选材,以及创意点的挖掘,包括这种题材在具体操作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张同道老师都仔细地做了梳理,在这次工作坊的学习的几天中,分组讨论了各自的拍摄主题与想法,对照着张老师所提出的策划和执行的几点原则,大家自己的拍摄计划也初见雏形并逐步完善了起来。在工作坊学习过程中,他举出了三部同样题材不同风格的,关于幼儿园中孩子成长的纪录片,分别是法国的《是与有》、张以庆的《幼儿园》、张同道老师自己的《小人国》。三部关注孩童世界的片子,拍摄目的和表达主题各有不同,张老师做了共同的横向比较,和分别的纵向分析——这种深入的文本分析,能够让人更清晰地理解一部获得艺术与市场双重价值的纪录片,是如何在剪辑、结构、叙事、内在主题等方面一点一点建构起来的。这个过程,相当于看清了一座雄伟建筑的一砖一瓦,于是做“全案”的概念,在创作者的心里也渐渐明朗起来。放眼当下的纪录片创作市场,国内的纪录片仍然缺少有品牌和有市场能量的作品,因为“观众爱看,才有传播的价值”——张老师如是说。我们通过探索频道所代表的国际化的制作,和张同道所代表的独立纪录片,看到了纪录片市场上“品牌”和“手工”的区别。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我们既需要具有国际化传播价值和特点的大“品牌”,也需要有在美学价值上有着更高追求、符合小众口味、承担历史“拾遗”功能的“手工”作品,这样才能保证纪录片市场格局的完善和纪录片历史的完整。
公益奉献 工作坊高端出众
这次的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大师工作坊”是纯公益性质的,授课的大师们各有千秋,我们能够在授课的过程中感受到大师们的复合化组合:有在各国体制内进行纪录片创作的日本和韩国导演,如白川友之和郑秀雄,有中国纪录片业内的高端制作人周艳和周兵老师,他们代表着在叙事框架下纪录片的两种具体实践形式。还有代表全球化制作和传播特点的Vikram和Steve Burns,也有拍摄独立纪录片的张同道老师。老师们每人都着强烈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的体现小到一个镜头,一部片子,一个栏目,大到对于整个社会。我们一方面觉得自己在纪录片行业中跃跃欲试,觉得这个领域可以开拓的空间很多;一方面也觉得诚惶诚恐,如履薄冰,需要提高得东西还太多。通过“纪录片大师工作坊”的学习,我们眼前仿佛呈现出一棵立体而饱满的大树,树干是纪录片发展的本质和根基,而风格各异的大师则像是交错纵横的树枝,使得纪录片这棵大树丰茂、常青,长久地种在我们的心里了。
不论是国际化的创作,还是个性的独立制作,通过这次上课慢慢感受到一个看似很基本但是很关键的因素, 就是我们要对纪录片有真挚的热爱,对我们从事的事情也应有十足的热情,否则有可能会陷入矛盾和能否坚持下去的消极想法中。
国内的几位老师都谈到了纪录片教育的问题,也引起我们的反思,中国纪录片和国外纪录片的差距,并不是设备和知识储备上的差距,而是我们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原创力不足,原创力不足背后的重要原因,是这项职业不是我们纪录片从业人员最热爱的领域,天赋的使用和潜能的发挥不及国外全心投入和热爱这项职业的人的创造力。参加这次大师班的学员们背景各有不同,但课程结束后,我们都能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定位,会问自己,是否对纪录片有真正的热爱。这次的课程不仅让我们对纪录片具体的操作层面有了清晰的了解,对人生的走向有很大的指引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次大师工作坊的学习是超越了具体的纪录片制作理念和经验之外的,更高层面的收获。
[责任编辑: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