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者的行为因素探析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bg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在分析影响预算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的基础上,对预算人性、预算行为动机、预算行为模式和预算行为后果等影响预算的“人”的要素进行了探讨,指出不考虑不同主体的行为差异性而一味照抄成功的预算经验,是导致预算失败的重要原因,应系统借鉴行为科学、行为经济学及信息经济学等相关科学理论,权变地分析预算过程中“人”的行为,以解决预算中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预算; 行为因素; 探析
  
  一、问题的提出
  
  与其他的管理控制工具一样,预算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企业和各类组织内外部相关因素的影响,也经受了由这些因素发展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正如现代科学理论可以划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一样,人和物是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彭韶兵,1993)。影响预算的各种因素可以归结为内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人的行为因素这两项(郑石桥,2009)。预算是基于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而产生的,其发展和改进的历程,也深受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换句话说,正是由于上述两个因素的交互影响,现代预算管理体系在预算实践中才涌现出许多符合各种不同情境条件的分支(如战略预算、作业成本预算、资本预算以及各种行业背景的预算等等),才一次次让我们在对预算的质疑和动摇过程中“柳暗花明”,继而对预算充满信心。
  预算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企业中运用,至今已走过30年的历程。而世纪交接之时由国家财政部、经贸委等主管部门颁布实施的一系列关于实行预算管理的制度,则将预算在企业和各种组织中的实践大大提升了一步。但是时至今日,仍然很难发现成功的预算管理范例,而来自于实务界和理论界对预算的质疑甚至批评却不少。这样的结果往往使人们陷入困惑。这是为什么呢?会有很多表象的或具体的原因,例如企业基础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懂得使用和操作预算办法的人、领导不重视等等。但笔者认为预算对不同行为的适用性不足是一个关键性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营决策者与管理者对预算的态度不同、对预算认知水平有差异,以及预算所涉及的各种人的性格特点与管理风格迥异,都会对预算作用的发挥有显著的制约作用(Onsi,1973;Fama,1980)。很显然,人们对预算的积极态度、对预算认知水平高,都有助于他们很好地理解和使用预算,其预算作用的发挥就要远远大于对预算持消极态度和对预算认知水平低的情况。Collins(1978)的研究发现,只有下级认同的预算管理程序,才能真正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而管理者个人性格特点与他们对预算的态度也显著相关,一般来说具有灵活性格特点的下级思想开放、注重与同事的关系,会积极参与预算管理,努力实现预算目标;相对来说,无灵活性格特点的人思想保守、注重上下级关系,会降低预算管理水平。此外,管理者的风险价值取向、对组织公平的反应、注重声誉的作用等行为因素,也被研究者认为会直接影响预算管理质量。企业内部人的行为因素则包括人性假设、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等“人”的制约性条件。在目前的企业预算管理实践中,很少考虑或几乎不考虑上述行为因素对预算的影响,一味地复制成功企业的预算管理经验,致使风马牛不相及,其最终结果是预算对不同组织情境下的不同行为因素根本无法相互匹配,严重制约预算作用的发挥,预算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二、影响预算的行为因素
  
  管理的实质就是对人的管理,在预算管理中重视对人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余绪缨(1993)曾指出,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本质上是一种行为职能,不通过人的行为、人的作用,它提供的任何信息都不足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任何效果。分析预算中人的行为、人的作用,就必须从人性本源开始,对人的包括行为动机、行为模式和行为后果的完整的行为过程进行考察。
  (一)预算人性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Douglas McGregor(1960)曾经指出,每项管理的决策与措施,都是依据有关人性与其行为的假设。所谓预算人性,就是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各种相关的人所具有的品性。比如说人在预算管理环节中最关心的是什么、处于不同预算层级的人在追求什么等。在不同的环境中实施的预算管理,会涉及到预算人性的问题;在管理控制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预算人性的认识也在一步步提高。在高度的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不愁卖,预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组织资源以实现最高的生产效率,由预算凝聚的所有的人都会关心预算任务是否能够完成;预算程序是从上到下,预算指标由上级决定,下级执行;预算作为重要或唯一的业绩评价标准,预算完成结果对责任人报酬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市场情况不确定时,企业的经营就必须围绕市场来进行组织,为了应对环境的变化,预算开始与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计算相结合,并形成弹性预算,在不同情况下人们的关心重点就会发生变化;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以预算作为业绩评价的唯一标准越来越受到怀疑,预算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有所降低(Hopwood,1972,1973);为了更加合理地确定预算指标,人们开始探索责任人参与预算,预算程序出现了由下到上和上下结合这些模式,预算参与开始出现。在以理性人为基础前提的条件下,人们认为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预算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必须采取强制的、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预算目标而工作,因而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参与预算目标制定的;而在社会人为基础前提的情况下,人们发现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该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求上,因而广泛的预算参与才会出现。预算人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范畴,相同的预算人性会并存于不同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之中。
  (二)预算行为动机
  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预算行为动机则是在预算管理中人们展开各种自身活动的直接原因。应当说所有的预算行为动机都来自于预算行为主体的自身需要,由于预算中各种人的具体情况具有客观差异性,其自身需要也不尽相同。对于预算倡导和组织实施者来说,使用预算手段是为了规划企业内部资源整合、达成管理控制的目标、促进各职能管理手段的沟通和以良好预算执行结果作为奖励下属等综合目的;对于各层级管理者来说,对其下属也具有类似上述的目的,而对上司则显得较为矛盾:那些顾全大局的管理者会理解预算在企业的积极作用,而具有私利动机的管理者则会消极应付,甚至会利用预算的漏洞以达到个人目的。引起预算行为动机的情况有两种:其一为来自于预算中个体内部需要的动机,例如管理当局认识到预算是一项强有力的管理手段,能够提升管理效率,他们就会积极推行预算;其二为来自于外部刺激引起的动机,例如管理当局迫于国家相关规定不得已而推行企业预算管理。当外部条件不变时,内在需要是一个人产生动机的根本原因。
  (三)预算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个人准则。预算行为模式则是在预算中每个参与者的个人行为取向的原则。Marston(1928)曾经研究人的行为模式,提出了著名的DISC理论。他认为,人们的行为模式会有三个方面。第一,内在的行为模式,即人们天生固有的行为模式,代表着人们最自然真实的内在动机和欲求,这种行为模式人们通常并不自知。第二,外在的行为模式,是人们基于其自身对环境的判断与认知,认为自己在特定环境下理应呈现的理想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通常不被他人所知。第三,认知行为模式,即在真实世界里,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种特定的认知,继而产生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是个体来自过去的习性反映与环境期待的一种结合,这种行为模式相对稳定,因此也通常被他人和自己所熟知。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认知和掌握预算行为模式。首先要在经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每一个相关人员的性格特点、内在禀赋等预算行为模式;其次要构造内部和谐的预算环境,使每个预算参与人都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预算、关注预算、参与预算并为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在建立预算管理的工作机构和岗位之后,根据个体的认知行为模式符合对应职位典型行为模式的要求,来配置人力资源。
  (四)预算行为后果
  笼统地讲,预算行为后果就是预算人性、预算行为动机及模式所造成的必然结果。为了更好地分析问题,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来划分。广义的预算行为后果是预算行为对企业管理体系中各个部分带来的全部影响;狭义的预算行为后果只是由于预算中人的行为对预算管理的影响。本文是以狭义预算行为后果的视角,来分析预算行为对预算管理问题的。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第一,基于预算人性、预算行为动机和预算行为模式的不断复杂化,预算行为后果也呈现出日益多样化,正因为如此才导致预算管理手段不断更新,以适应和应对预算行为后果;第二,为了适应新的预算管理手段、寻找这些预算手段的漏洞,各种预算参与者的预算人性、预算行为动机和预算行为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也正是由于预算管理者能够不断研究预算行为后果,才使预算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第三,上述两个方面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在一个平衡被打破之后,另一个新的平衡又会出现。
  
  三、研究小结
  
  Daniel A.Wren(1986)指出,人并不是理性的,而是由本性支配的。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非常善于利用环境资源进行有目的的交易,特别是能用自己拥有的一种资源去换取对自己更为需要、效用更大的另一种资源(陈工孟,2001)。在目前的预算管理实践中,我们很少考虑或几乎不考虑预算行为因素对预算的影响。殊不知不同利益取向的科层组织及个人,其预算人性、预算行为动机、预算行为模式相差迥异,预算行为后果也就千差万别。在预算实践中一味地复制成功的预算管理经验,最终结果是那些成功的预算管理经验对不同组织情境下的不同行为因素根本无法相互匹配,严重制约预算作用的发挥,预算失败也就在所难免。而目前的预算理论研究,过于偏重就预算谈预算,在预算概念、预算适用性、预算模式和预算技术等问题上研究较多,而且研究的主流范式仍为规范研究。这些研究对于预算困惑的解决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们无法系统借鉴行为科学、行为经济学及信息经济学等相关科学理论的基础,权变地分析预算过程中人的行为,根本性地指导预算实践并解决预算的现实问题。行为科学和行为经济学强调研究主体来源于预算实践,非常注重以实验和案例数据处理为基础的实证研究,这也应当引起研究者高度关注。●
  
  【主要参考文献】
  [1] 彭韶兵.论会计行为[J].会计研究,1993(2):21-25.
  [2] 余绪缨.半个世纪以来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及其新世纪发展的展望[J].财会通讯,2001(1):3-7.
  [3] 安丰福.管理会计发展的历程—行为科学的一种解释[J].当代经济科学,2004(4):100-104.
  [4] 陈共荣,王小波.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财务风险成因与防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5):74-77.
其他文献
综合考察了复合球团制备CaC2过程中化学反应和热量传递两种因素对CaC2生成速率的影响.通过研究各级化学反应和不同环境温度对反应过程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单一含碳球团还原生成
利用自主设计的高温微型流化床对煤粉在1100~1300℃温度范围内的两相流燃烧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反应温度、气速、煤粉粒度以及氧气浓度几个方面因素对煤氧燃烧
超声波探伤技术在金属结构件焊接中的逐渐应用,给我国的工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便利。超声波探伤工作对探伤人员及超声波探伤仪的要求较为严格,探伤人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的更新,物联网发展也日新月异.如今,物联网的一些初级应用已经在很多领域为我们服务着,这些先进的初级应用让我们坚信了物联网未来潜藏的巨大经济价值.本文将主
【摘 要】 独立学院应从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出发,构建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有竞争优势的专业人才。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具有较高财务管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包括对学生基本素质、综合素质及专业知识技能三方面的培养要求,并最终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来实现。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财务管理专业; 特色; 培养目标; 培养规格; 课程体系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是从经济领域还是政治文化领域都以外邦难以想象的速度飞速攀登.对内,不停地以政策的调整来最大化的适应现代需求,对外,国门积极敞开,'走出去&#3
近几年来食品行业相继爆发出惊人的案件,人们对食品检验也越来越关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检测技术已经渐渐有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首先介绍食品检验当中生物检测技术的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价值投资作为国外成熟的投资理念必将成为我国的主流投资理念,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历史较短,市场存在太多的制度缺陷有待弥补,投资者的
本文论述了适用于无绳电话系统的新技术和增强装置。首先,回顾了日本发展无绳电话系统的主要历史:其二,讨论了这种新技术能有效地提高频率的利用率和带来优质服务;其三,提出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在当前高中物理知识中新增加了许多航空航天方面的知识.高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