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具有素材丰富、内容生动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应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历史课活泼生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极大改善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学习效果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使教学过程的演示具有直观性、即时性、动态性和集成性的特点,能调动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进行有效的认知加工,优化教学效果,还可从根本上减轻教师的负担,将教师从繁重、低效的教学准备工作中解放出来。如多媒体历史教参“CSC电子备课系统”,融入了国内最先进的积件思想,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
除此之外,不能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停留在课堂演示模式上,而要真正体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实现教学过程的智能化、教学形式及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在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将以网络存储为基础,学生可以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也可以到网上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去参观网上博物馆,去虚拟教室参加课堂讨论;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完成家庭作业、接受教师指导。如在学习“难忘九一八”时,教师用网络课件展示教材分析、抗战图片、有关音像作品、事变时期故事、有关测试题等,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形成感性认识,好奇心被激发起来,进而产生学习动力。紧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探究的问题,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资料搜索,最后进行协作讨论,针对所提问题组织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讨论、补充、修正,每个学生都可加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学生通过吸收他人的反馈意见,对自己的思想、信念、感觉和现有知识产生质疑,参照他人的学习过程来完善自己,通过合作和沟通,开阔视野,寻求问题的不同解决途径。协作讨论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结,小结可以是电子文稿,也可以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化的交流报告或文本报告。
通过互联网上的探究与学习,教师和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课堂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课堂教学的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具有一次性的特征,逝去便不回头。后人要认识历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将它还原。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就是要创设一个又一个历史情境,通过观察学生们在历史情境中的表现,了解其历史思维能力的水平与倾向。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模仿或再现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建构某个历史场面,使他们置身其中,通过内心的情感体验去品味历史、把握历史,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情境,以便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建构、掌握知识。
如在教学“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时,我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用网页形式制作成多媒体电子教材,还链接了几个精选的与王羲之书法、顾恺之绘画、石窟艺术等相关的网页资料,如“魏晋书画——王羲之”、“丹青传神——顾恺之和卷轴画”、“中国石窟艺术”等,让学生结合图文阅读、赏析、体验、比较、品味、体会、感悟书法、绘画、石窟艺术别具一格之美,耳濡目染文人墨客的诗文书画作品。此外,我在重点词句处,链接相关内容,如后人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评价——“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只要点击重点词句,就进入集文字、声音、图片、录像于一体的网页中,感受词句所描述的情境。我还采集、编辑、制作了《兰亭序》名字的由来、《兰亭序》摹本欣赏、《洛神赋》录像、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录像,使学生读书时入情入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图说史”,化难为易
地图教学在历史学科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采用电子多媒体地图则以其声像结合、动态展示、色彩丰富、表现效果强烈等优点弥补了传统地图教学中的许多不足。
电子多媒体地图的演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方位地图。这类历史地图主要为了强调某些历史事件的具体方位,使学生掌握这些地点的相对位置、地名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在制作课件时要以反差较大的色彩制作一些形象的图样或箭头指向,如用兵器或爆炸形色块代表战争爆发的城市,用货币或具体商品代表工商业城市,真接用色环闪烁覆盖原图中要强调的方位。在动态手法上则采用多次“闪烁”、“回旋”等手法吸引学生的视觉焦点,同时以“平行线条”或“飞入”等方式展现地名,必要时可打出字幕强调与该地点有关的史实或需要学生牢固掌握的知识点。其二,线路地图。这类地图的作用是体现线路的延伸方向和途径路线,使学生掌握有关历史事件发生的方位变化、方向等。在制作手段上可充分采用动态手法,使地图上的线条沿历史进程延伸,达到强化效果的作用。手法上用“切入”较多,必要时分段拼接。其三,板块地图。其作用是表现区域特征,使学生掌握区域特征。在进行处理时教师可配合进述,用色块填充板块,采用“溶解”、“闪烁”或“切入”等手法定义其出现。如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扩张形势时,设计上可采用区域颜色闪烁变化的方式,标识德国占领了哪个地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对该知识点产生了深刻印象,识图能力也大大提高。以闪烁的色块为热区键链接相关历史照片或视频资料,即时呈现德国吞并他国的野蛮与凶残场面,再配上教师生动而深刻的讲解,历史情景重现课堂。
随着多媒体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应用技术让学生“亲自”走进历史、在虚拟的历史博物馆中漫步观赏,甚至可以“亲手”触摸珍贵的历史文物,可以让学生“亲身”去指挥一场战斗,或许还会“改变”历史的进程呢![S]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学习效果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使教学过程的演示具有直观性、即时性、动态性和集成性的特点,能调动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进行有效的认知加工,优化教学效果,还可从根本上减轻教师的负担,将教师从繁重、低效的教学准备工作中解放出来。如多媒体历史教参“CSC电子备课系统”,融入了国内最先进的积件思想,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
除此之外,不能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停留在课堂演示模式上,而要真正体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实现教学过程的智能化、教学形式及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在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将以网络存储为基础,学生可以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也可以到网上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去参观网上博物馆,去虚拟教室参加课堂讨论;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完成家庭作业、接受教师指导。如在学习“难忘九一八”时,教师用网络课件展示教材分析、抗战图片、有关音像作品、事变时期故事、有关测试题等,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形成感性认识,好奇心被激发起来,进而产生学习动力。紧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探究的问题,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资料搜索,最后进行协作讨论,针对所提问题组织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讨论、补充、修正,每个学生都可加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学生通过吸收他人的反馈意见,对自己的思想、信念、感觉和现有知识产生质疑,参照他人的学习过程来完善自己,通过合作和沟通,开阔视野,寻求问题的不同解决途径。协作讨论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结,小结可以是电子文稿,也可以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化的交流报告或文本报告。
通过互联网上的探究与学习,教师和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课堂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课堂教学的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具有一次性的特征,逝去便不回头。后人要认识历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将它还原。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就是要创设一个又一个历史情境,通过观察学生们在历史情境中的表现,了解其历史思维能力的水平与倾向。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模仿或再现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建构某个历史场面,使他们置身其中,通过内心的情感体验去品味历史、把握历史,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情境,以便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建构、掌握知识。
如在教学“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时,我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用网页形式制作成多媒体电子教材,还链接了几个精选的与王羲之书法、顾恺之绘画、石窟艺术等相关的网页资料,如“魏晋书画——王羲之”、“丹青传神——顾恺之和卷轴画”、“中国石窟艺术”等,让学生结合图文阅读、赏析、体验、比较、品味、体会、感悟书法、绘画、石窟艺术别具一格之美,耳濡目染文人墨客的诗文书画作品。此外,我在重点词句处,链接相关内容,如后人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评价——“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只要点击重点词句,就进入集文字、声音、图片、录像于一体的网页中,感受词句所描述的情境。我还采集、编辑、制作了《兰亭序》名字的由来、《兰亭序》摹本欣赏、《洛神赋》录像、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录像,使学生读书时入情入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图说史”,化难为易
地图教学在历史学科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采用电子多媒体地图则以其声像结合、动态展示、色彩丰富、表现效果强烈等优点弥补了传统地图教学中的许多不足。
电子多媒体地图的演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方位地图。这类历史地图主要为了强调某些历史事件的具体方位,使学生掌握这些地点的相对位置、地名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在制作课件时要以反差较大的色彩制作一些形象的图样或箭头指向,如用兵器或爆炸形色块代表战争爆发的城市,用货币或具体商品代表工商业城市,真接用色环闪烁覆盖原图中要强调的方位。在动态手法上则采用多次“闪烁”、“回旋”等手法吸引学生的视觉焦点,同时以“平行线条”或“飞入”等方式展现地名,必要时可打出字幕强调与该地点有关的史实或需要学生牢固掌握的知识点。其二,线路地图。这类地图的作用是体现线路的延伸方向和途径路线,使学生掌握有关历史事件发生的方位变化、方向等。在制作手段上可充分采用动态手法,使地图上的线条沿历史进程延伸,达到强化效果的作用。手法上用“切入”较多,必要时分段拼接。其三,板块地图。其作用是表现区域特征,使学生掌握区域特征。在进行处理时教师可配合进述,用色块填充板块,采用“溶解”、“闪烁”或“切入”等手法定义其出现。如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扩张形势时,设计上可采用区域颜色闪烁变化的方式,标识德国占领了哪个地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对该知识点产生了深刻印象,识图能力也大大提高。以闪烁的色块为热区键链接相关历史照片或视频资料,即时呈现德国吞并他国的野蛮与凶残场面,再配上教师生动而深刻的讲解,历史情景重现课堂。
随着多媒体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应用技术让学生“亲自”走进历史、在虚拟的历史博物馆中漫步观赏,甚至可以“亲手”触摸珍贵的历史文物,可以让学生“亲身”去指挥一场战斗,或许还会“改变”历史的进程呢![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