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代表着进步,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代表着发达的动力。而美术教学属于教育的一个组成成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养成具有创新的意识、精神以及能力,这也是教学的根本。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教育;培养
对于意识的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的创新,这是一个长久的事情,这就意味着要把它运行在教学的全部过程中,改革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只有这样,知识、水平、创新、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起来,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教学目标与目的
从以前的教育观念来看,其教学的模式有着根本的特点,即把知识的作为讲授的中心,很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能力的培养,以及不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这就适应不了现代的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而学生的生活也受到严重的阻碍,使其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因此,通过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通过他们的交流与合作、探究与发现,最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从而让学生的思想和手脚得到解放,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变得会学习、会创造、会做人,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创新、开拓能力的人。
二、根据中学美术教学特点,认真钻研教学方法
所谓美术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依据美术教学、特点而采取的措施来完成教学的任务,而采用的措施就是教学方法,这为了完成教学的目的而应用的方式和手段。而教学方法,往往伴随教学的进行而不断得到深入、发展,所以,教学是有法的,但是没有固定的方法,对于教的方法,属于教学活动的一个主导,这就更加说明一个正确的教学方法是促进预定之教学任务完成的关键。因此,需要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去钻研教学的方法。而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以下几种。
第一,讲授法。对于这种方法,由教师讲而学生听的方式进行。其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对于大部分的理论性的知识、美术常识等,均可以应用讲授法。对这种方法,有利于教学知识变得更加系统,而逻辑性变得更强、效率变得更高。而其不足之处为让学生会变得很被动,没有感性方面得到知识。
第二,演示法。对于演示法,往往配合讲课和练习而进行的,在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下,来增加学生感性的认识,印象变得更加深刻,对其作画以及美术作品的制作方法、步骤更加明白。
第三,练习法。所谓练习法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在实践中,最终能够掌握知识,促进各种技能、技巧的形成,这是一种把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方法。在中学美术教学的活动中,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教学的方法。而这种练习分为:“观察的练习、造型技法的练习、工具材料的操作练习、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练习等。
第四,参观法。在参观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变得更丰富,让教学与实际相联系。其内容包括:“参观书画、摄影展览、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建筑物体、自然风景等”。这能够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及对革命传统、艺术生活热爱的教育。
然而,对于教学方法,具体如何去选择、实施,往往依据教学,即内容、目的、任务,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而决定。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设宽松的环境
为了创造力达到最大的发挥,其条件要达到民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地位,使其发挥主体性,这有利于學生培养其创新的能力,这是条件具有先决性的特征,由于其具有适宜的培育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不断去求知、探索奥秘,老师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尤其在学的过程中。通过他们的思考、实践,最终形成一个积极讨论、促进的环境。在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功时,往往能够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一)在实际生活,通过学生的感悟,来培养其创新的能力
我们知道“创造来源于生活,”对于所有脱离了生活的创造,往往均是没有根本的生活,所以,应该使得学生进入到课外去体验,即在现实的生活中,通过不断的观察、感受,即自然界中的美、日常生活中的美,最终感悟到真实的美,及美的最高价值,而与此同时,对这些事物也产生了巨大而丰富的乐趣。在让学生深人地认真观察,使得他们除了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形象外,还利用艺术的实践来激化他们的情感,最终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愉悦中得到教育与启迪。
(二)体味、欣赏具有典型特征的美术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少年儿童的美术教育,为了发展他们的观察的能力,即体验周边世界之美,艺术之美、以及创造美之能力,一旦这些美的事物出现在他们的眼前时,往往心会被打动,脑会有灵感,眼会有感悟,手会有所作为。所以,老师应该选择适宜学生的作品,带领他们去欣赏,如在《中国建筑》中,第一方面、让学生去了解中国古、现代的建筑,从艺术、风格开始去欣赏人物画、风景画,即安格尔、列宾等人物,还有陈兴国的风景;包括去欣赏看他们的形象、色彩、肌理等等;第二方面、带领学生看《儿童画册》。怎么看很重要,要注意画中的人物,他们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生活,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得学生提高自己认识、理解的能力,最终让他们在画意中感受教育,在艺术的熏陶下,不断产生各自的创意;第三方面,老师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尤其对作品的感受,包括作品的根源,甚至对其艺术的效果和教育的意义进行比较交流。通过学生自己的欣赏、评价与讨论,让学生能够积极去思考,去发挥,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潜移默化,在乐中创新
对于少年儿童,其天性本来就爱动爱玩,所以,老师允许他们做一些小制作,在其乐中达到设计,在玩中达到组合,在偷快中达到发挥,在轻松中达到创新,这样能够活跃其思维,使得他们敢于想象,从而制作出新、特、具有价值的学具、模型、玩具。
总而言之,在发展美术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育,不断改革、创新立异,激发学生的动力。只有实现创新教育,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只有实现了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孙宇.对现实的感悟——探讨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对待“现实”的态度[J].大众文艺.2012(07)
[2]谢慧.审美艺术教育——儿童美术欣赏[J].成功(教育).2012(01)
[3]牛家其.唯当代者方可入画——浅谈现实主义绘画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1)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教育;培养
对于意识的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的创新,这是一个长久的事情,这就意味着要把它运行在教学的全部过程中,改革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只有这样,知识、水平、创新、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起来,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教学目标与目的
从以前的教育观念来看,其教学的模式有着根本的特点,即把知识的作为讲授的中心,很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能力的培养,以及不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这就适应不了现代的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而学生的生活也受到严重的阻碍,使其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因此,通过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通过他们的交流与合作、探究与发现,最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从而让学生的思想和手脚得到解放,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变得会学习、会创造、会做人,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创新、开拓能力的人。
二、根据中学美术教学特点,认真钻研教学方法
所谓美术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依据美术教学、特点而采取的措施来完成教学的任务,而采用的措施就是教学方法,这为了完成教学的目的而应用的方式和手段。而教学方法,往往伴随教学的进行而不断得到深入、发展,所以,教学是有法的,但是没有固定的方法,对于教的方法,属于教学活动的一个主导,这就更加说明一个正确的教学方法是促进预定之教学任务完成的关键。因此,需要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去钻研教学的方法。而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以下几种。
第一,讲授法。对于这种方法,由教师讲而学生听的方式进行。其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对于大部分的理论性的知识、美术常识等,均可以应用讲授法。对这种方法,有利于教学知识变得更加系统,而逻辑性变得更强、效率变得更高。而其不足之处为让学生会变得很被动,没有感性方面得到知识。
第二,演示法。对于演示法,往往配合讲课和练习而进行的,在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下,来增加学生感性的认识,印象变得更加深刻,对其作画以及美术作品的制作方法、步骤更加明白。
第三,练习法。所谓练习法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在实践中,最终能够掌握知识,促进各种技能、技巧的形成,这是一种把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方法。在中学美术教学的活动中,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教学的方法。而这种练习分为:“观察的练习、造型技法的练习、工具材料的操作练习、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练习等。
第四,参观法。在参观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变得更丰富,让教学与实际相联系。其内容包括:“参观书画、摄影展览、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建筑物体、自然风景等”。这能够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及对革命传统、艺术生活热爱的教育。
然而,对于教学方法,具体如何去选择、实施,往往依据教学,即内容、目的、任务,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而决定。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设宽松的环境
为了创造力达到最大的发挥,其条件要达到民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地位,使其发挥主体性,这有利于學生培养其创新的能力,这是条件具有先决性的特征,由于其具有适宜的培育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不断去求知、探索奥秘,老师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尤其在学的过程中。通过他们的思考、实践,最终形成一个积极讨论、促进的环境。在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功时,往往能够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一)在实际生活,通过学生的感悟,来培养其创新的能力
我们知道“创造来源于生活,”对于所有脱离了生活的创造,往往均是没有根本的生活,所以,应该使得学生进入到课外去体验,即在现实的生活中,通过不断的观察、感受,即自然界中的美、日常生活中的美,最终感悟到真实的美,及美的最高价值,而与此同时,对这些事物也产生了巨大而丰富的乐趣。在让学生深人地认真观察,使得他们除了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形象外,还利用艺术的实践来激化他们的情感,最终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愉悦中得到教育与启迪。
(二)体味、欣赏具有典型特征的美术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少年儿童的美术教育,为了发展他们的观察的能力,即体验周边世界之美,艺术之美、以及创造美之能力,一旦这些美的事物出现在他们的眼前时,往往心会被打动,脑会有灵感,眼会有感悟,手会有所作为。所以,老师应该选择适宜学生的作品,带领他们去欣赏,如在《中国建筑》中,第一方面、让学生去了解中国古、现代的建筑,从艺术、风格开始去欣赏人物画、风景画,即安格尔、列宾等人物,还有陈兴国的风景;包括去欣赏看他们的形象、色彩、肌理等等;第二方面、带领学生看《儿童画册》。怎么看很重要,要注意画中的人物,他们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生活,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得学生提高自己认识、理解的能力,最终让他们在画意中感受教育,在艺术的熏陶下,不断产生各自的创意;第三方面,老师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尤其对作品的感受,包括作品的根源,甚至对其艺术的效果和教育的意义进行比较交流。通过学生自己的欣赏、评价与讨论,让学生能够积极去思考,去发挥,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潜移默化,在乐中创新
对于少年儿童,其天性本来就爱动爱玩,所以,老师允许他们做一些小制作,在其乐中达到设计,在玩中达到组合,在偷快中达到发挥,在轻松中达到创新,这样能够活跃其思维,使得他们敢于想象,从而制作出新、特、具有价值的学具、模型、玩具。
总而言之,在发展美术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育,不断改革、创新立异,激发学生的动力。只有实现创新教育,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只有实现了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孙宇.对现实的感悟——探讨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对待“现实”的态度[J].大众文艺.2012(07)
[2]谢慧.审美艺术教育——儿童美术欣赏[J].成功(教育).2012(01)
[3]牛家其.唯当代者方可入画——浅谈现实主义绘画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