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和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更为重要。高中历史涵盖政治史、经济史以及文化史,其内容繁琐、知识点复杂,很多高中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上呈现出一定的困难性,而历史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效串联。因此,如何以历史地图为中心,将高中历史知识进行有效串联成为教师关注并且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如何以历史地图为中心,将历史知识进行有效串联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历史地图;高中历史知识;有效串联
高中历史不同于初中历史,其难度又上升到另一阶层。我国新课程标准版的高中历史涵盖的知识非常多,包括政治史、经济史以及文化史等必修内容,还包括六册的选修内容,而这些知识也都是考试必考的内容。对于处于高中关键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但要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还要学习内容繁多、知识点复杂的高中历史课程,这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负担,致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不理想。运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的运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致使历史知识不能够进行有效地串联。因此,十分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历史地图的应用问题。
一、 将历史地图的标题作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获取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的标题一般会含有主要的内在信息,所以教师在以历史地图为中心进行高中历史知识串联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历史地图标题的分析与讲解,这也是以历史地图为中心进行高中历史知识串联的第一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将历史地图以动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地图的标题,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地图的标题进行相关历史知识的串联。同时,教会学生在地图标题的带领下,对历史地图进行观察、解析,从而将历史事件等知识进行联想与记忆。例如,在讲解《造纸术外传示意图》这一历史地图的过程中,“造纸术外传示意图”,这是历史地图的标题,标题反映出的信息主要为“造纸术”以及“外传”。通过对标题进行分析,了解到这則历史地图的显性信息是“外传示意图”,而“造纸术”是内在信息,也是外传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了解“外传示意图”之前,要先对造纸术的发展有足够的了解,即: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便于书写的植物纤维纸,取代了竹木简和帛,所采用的原材料为树皮、破渔网以及麻头等。公元751年,唐朝与大食发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俘,造纸术传入阿拉伯,而后又传入欧洲和北非。造纸术传入欧洲后,结束了羊皮纸和小牛皮纸的时代,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通过对历史地图的标题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对造纸术的发展以及传入欧洲各国的途径以及时间等知识点进行串联,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利于学生对其进行记忆与理解。
二、 将历史地图中的符号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对历史地图进行分析
历史地图由于篇幅有限,不能用复杂的文字进行描述,所以只能采用一些特殊的符号来代表其特定的含义。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会经常用到历史地图,而只有将历史地图中的符号含义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更好地解读历史地图。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学生对于历史地图中的特殊符号所代表的含义没有足够的掌握,致使学生在解析地图时出现困难。因此,教师应对历史地图中的符号进行细致讲解,并以此为中心,将历史事件、发生背景等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鸦片战争的发展方向以及趋势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英军入侵的路线以及时间等都分别用不同的标志进行表示,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这些标志符号进行理解,即:带有虚线的箭头并且虚线上标有“1840”字样的含义是英军入侵的路线以及年代;一面旗帜代表的是中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的主要地点等,而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针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含义进行相应知识点的串联,比如英军入侵我国所带来的后果,学生就会想到一系列割地赔款的条约等,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回想与巩固。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中历史地图的有效运用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历史地图作为高中历史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其在高中历史知识串联上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充分以历史地图为中心,从历史地图的标题以及符号信息等方面进行历史知识的有效串联,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架构、巩固历史知识的目的。相信随着高中历史教师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以历史地图为中心,将高中历史知识进行有效串联的方法会得到更完美的改进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程爱民.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有效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4):42-43.
[2]顾小静.浅析高中历史教学应用历史地图的作用[J].新课程导学,2016(4):54.
[3]冯钰芳.论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及策略[J].考试周刊,2016(9):114.
[4]王永星.浅谈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20):67-68.
作者简介:李金妹,江西省九江市,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任远中学。
关键词:历史地图;高中历史知识;有效串联
高中历史不同于初中历史,其难度又上升到另一阶层。我国新课程标准版的高中历史涵盖的知识非常多,包括政治史、经济史以及文化史等必修内容,还包括六册的选修内容,而这些知识也都是考试必考的内容。对于处于高中关键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但要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还要学习内容繁多、知识点复杂的高中历史课程,这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负担,致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不理想。运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的运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致使历史知识不能够进行有效地串联。因此,十分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历史地图的应用问题。
一、 将历史地图的标题作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获取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的标题一般会含有主要的内在信息,所以教师在以历史地图为中心进行高中历史知识串联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历史地图标题的分析与讲解,这也是以历史地图为中心进行高中历史知识串联的第一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将历史地图以动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地图的标题,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地图的标题进行相关历史知识的串联。同时,教会学生在地图标题的带领下,对历史地图进行观察、解析,从而将历史事件等知识进行联想与记忆。例如,在讲解《造纸术外传示意图》这一历史地图的过程中,“造纸术外传示意图”,这是历史地图的标题,标题反映出的信息主要为“造纸术”以及“外传”。通过对标题进行分析,了解到这則历史地图的显性信息是“外传示意图”,而“造纸术”是内在信息,也是外传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了解“外传示意图”之前,要先对造纸术的发展有足够的了解,即: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便于书写的植物纤维纸,取代了竹木简和帛,所采用的原材料为树皮、破渔网以及麻头等。公元751年,唐朝与大食发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俘,造纸术传入阿拉伯,而后又传入欧洲和北非。造纸术传入欧洲后,结束了羊皮纸和小牛皮纸的时代,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通过对历史地图的标题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对造纸术的发展以及传入欧洲各国的途径以及时间等知识点进行串联,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利于学生对其进行记忆与理解。
二、 将历史地图中的符号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对历史地图进行分析
历史地图由于篇幅有限,不能用复杂的文字进行描述,所以只能采用一些特殊的符号来代表其特定的含义。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会经常用到历史地图,而只有将历史地图中的符号含义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更好地解读历史地图。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学生对于历史地图中的特殊符号所代表的含义没有足够的掌握,致使学生在解析地图时出现困难。因此,教师应对历史地图中的符号进行细致讲解,并以此为中心,将历史事件、发生背景等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鸦片战争的发展方向以及趋势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英军入侵的路线以及时间等都分别用不同的标志进行表示,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这些标志符号进行理解,即:带有虚线的箭头并且虚线上标有“1840”字样的含义是英军入侵的路线以及年代;一面旗帜代表的是中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的主要地点等,而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针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含义进行相应知识点的串联,比如英军入侵我国所带来的后果,学生就会想到一系列割地赔款的条约等,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回想与巩固。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中历史地图的有效运用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历史地图作为高中历史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其在高中历史知识串联上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充分以历史地图为中心,从历史地图的标题以及符号信息等方面进行历史知识的有效串联,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架构、巩固历史知识的目的。相信随着高中历史教师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以历史地图为中心,将高中历史知识进行有效串联的方法会得到更完美的改进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程爱民.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有效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4):42-43.
[2]顾小静.浅析高中历史教学应用历史地图的作用[J].新课程导学,2016(4):54.
[3]冯钰芳.论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及策略[J].考试周刊,2016(9):114.
[4]王永星.浅谈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20):67-68.
作者简介:李金妹,江西省九江市,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任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