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入初中教材中的古代诗人的作品占33%(试用修订版),而这些入选的作品,经历了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是名作是精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中学生阅读这类作品,既可以培养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又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如何将文言文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创新能力,实现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是我多年来教学中始终关注的热点,就此浅谈我在这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
1. 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试用修订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中文言文教学做了如下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的目标重新做了更明确的界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情趣,而这里并未明确指定要写文言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大纲为指挥棒,势必在教学中不能放开手脚,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中规中矩也仅成方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呢?青少年天生就有创新的潜质和潜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萌发和释放,这不是预先设计的某些目标要求就可以实现,也不是个人自我刻意就可以奏效,在这里教师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又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极其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唯书(教科书、教参、教学用书),不唯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备课教案),只唯实(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之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领悟现状),不受既定教案束缚,只有这样,才能为创新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2. 作文教学是一个全程训练过程 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语文教学往往存在着重结果而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的弊端,作文教学尤其如此,创新作文教学的实质不在于新而在于实,如何在本时的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实在在地指导和训练,这才是根本。而进行写作必须要又阅读的贮备,没有阅读的积累和熏陶,写作便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准备,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巧妙地利用教材,但要树立起教材无非是例子的观点,让阅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即抛阅读的砖,引出学生写作的玉。下面我以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第27课《陋室铭》为例谈谈我指导学生写文言文的具体做法。
2.1 抛砖——读是写的准备,让学生明确文章写什么,怎样写。首先,在对文言文内容的赏析中,词语的品味中,抛出文言文写作的砖——精炼的语言,整齐的句式(骈句),并了解骈句特点,实为对偶句和排比名的总称。其次,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作者托“陋室之物”抒发安贫乐道的情怀和高洁傲岸的情操,文章开头以山水作比得出观点,后文以诸葛庐和子云亭作突出主旨。再次,调动学生心灵的感觉,启发联想,放飞想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陋室因主人德馨而不陋,德馨体现在具体居住的环境清雅,交往人为博学之人,室主人情趣高雅,远离世俗,由此引导学生生发开去,生活中因职业的高尚而使平凡的岗位显得不平凡,人不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等等,这为写作做了必要铺垫。
2.2 引玉——写是读的延续,让学生明确:我要写什么,我要怎样写,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让学生骑上阅读的神鸟,飞入写作的奇谷。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不如好之者”到物理学家杨振宁所言:“成功最大秘诀是兴趣。”无一不证实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我班学生有良好的基础。
其次,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开放的写作观尤为重要,针对初一学生而言,接触的文言文不过十几篇,文言文知识非常有限,但是我坚信,只要在本时阅读学习中扎扎实实地进行了指导和训练,注重了语文教学系统性和全程性,只要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相信人人都是创造之人,天天都是创造之时,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作为个体的学生在知识水平、兴趣、智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写铭,要求三不限:(1)不限文体,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议论文,也可以是文言文。不拘形式,要求不整齐划一,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让学生在自由状况下进行写作。(2)室不限,可以是书房,可以是卧室,可以是诊所,甚至可以是游戏厅。(3)角度不限(立意),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写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
再次,貌似不经意的鼓励也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上完这课,看到学生情绪高涨,我顺势提出,我们敢为某一处缩写篇铭吗?学生回答:“敢!”我又说:“我的学生真是了不起,暂且不说这篇铭写的如何,单凭这敢字就值得我欣赏。北大教授陈平原的一位朋友说过,在王府井大街找一个会说英语的人不难,找一个会说韩国语的人也容易,找一个写文言文的人便不那么容易了。我很庆幸,不必去王府井找,因为我们班就有,你们总能给我惊喜。”老师的欣赏给了学生写作的信心,让学生在被欣赏氛围中进入写作。
2.3 品玉——珍视学生读悟的感受和体验。在这次评析过程中,有表现对农家生活热爱的马博的《陋室铭》,有对父亲医德高尚进行歌颂的张秋萍的《诊铭》,角度不同,利益不同,别有一番新意,现摘录一、二篇。
居室铭
王 涛
山虽高,但无仙则不名,水虽深,但无龙则不灵,悟吾德馨,启窗眺之,山有青松,院内犬吠鸡鸣声,谈笑无白丁,往来有亲朋,可以阅名著,闻名曲,无父母之唠叨,无杂事之烦心,居其中,何乐而不为?
吾之居室
吾之居室,一桌、一床、一椅、一小书架、一台灯而已,吾之学习,坐于椅,趴于桌也,书不多,但有学问在内也,启窗,目睹远山覆千秋雪,耳闻鸟语花香,吾之居室,陈设虽陋,但有亲朋往来,阅名篇,论人生,岂不快哉?
语文的外延要等同于生活,虽说写作的初期离不开借鉴与模仿,但作文源于原材料,又要异于原材料,生活应是材料的源头活水,因此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原材料,由点引出面,体现原材料的多维性即“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用教材去框限学生多样的读书心得,从而形成写作百花齐放的局面。
2.4 赞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师生共同点评作文,为进步者呐喊助威,为勇敢者喝彩,为优秀者加油,并将进步作文入编班级的《进步作文选》,将优秀作文入编《优秀作文选 》。
通过采取以上的具体措施,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好文言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我认为文言文的写作训练是一个有机、有序、全程的训练过程,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既是一个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也是顺利进行文言文写作的关键,没有阅读所储备的材料以及阅读的熏陶和感悟,写文言文只能是纸上谈兵,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尽管写作的初期离不开借鉴与模仿,可是必须树立教材无非是例子的观点,其次,文言文的写作材料同样离不开生活的源头活水,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材料,从而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1. 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试用修订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中文言文教学做了如下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的目标重新做了更明确的界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情趣,而这里并未明确指定要写文言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大纲为指挥棒,势必在教学中不能放开手脚,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中规中矩也仅成方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呢?青少年天生就有创新的潜质和潜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萌发和释放,这不是预先设计的某些目标要求就可以实现,也不是个人自我刻意就可以奏效,在这里教师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又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极其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唯书(教科书、教参、教学用书),不唯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备课教案),只唯实(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之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领悟现状),不受既定教案束缚,只有这样,才能为创新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2. 作文教学是一个全程训练过程 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语文教学往往存在着重结果而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的弊端,作文教学尤其如此,创新作文教学的实质不在于新而在于实,如何在本时的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实在在地指导和训练,这才是根本。而进行写作必须要又阅读的贮备,没有阅读的积累和熏陶,写作便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准备,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巧妙地利用教材,但要树立起教材无非是例子的观点,让阅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即抛阅读的砖,引出学生写作的玉。下面我以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第27课《陋室铭》为例谈谈我指导学生写文言文的具体做法。
2.1 抛砖——读是写的准备,让学生明确文章写什么,怎样写。首先,在对文言文内容的赏析中,词语的品味中,抛出文言文写作的砖——精炼的语言,整齐的句式(骈句),并了解骈句特点,实为对偶句和排比名的总称。其次,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作者托“陋室之物”抒发安贫乐道的情怀和高洁傲岸的情操,文章开头以山水作比得出观点,后文以诸葛庐和子云亭作突出主旨。再次,调动学生心灵的感觉,启发联想,放飞想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陋室因主人德馨而不陋,德馨体现在具体居住的环境清雅,交往人为博学之人,室主人情趣高雅,远离世俗,由此引导学生生发开去,生活中因职业的高尚而使平凡的岗位显得不平凡,人不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等等,这为写作做了必要铺垫。
2.2 引玉——写是读的延续,让学生明确:我要写什么,我要怎样写,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让学生骑上阅读的神鸟,飞入写作的奇谷。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不如好之者”到物理学家杨振宁所言:“成功最大秘诀是兴趣。”无一不证实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我班学生有良好的基础。
其次,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开放的写作观尤为重要,针对初一学生而言,接触的文言文不过十几篇,文言文知识非常有限,但是我坚信,只要在本时阅读学习中扎扎实实地进行了指导和训练,注重了语文教学系统性和全程性,只要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相信人人都是创造之人,天天都是创造之时,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作为个体的学生在知识水平、兴趣、智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写铭,要求三不限:(1)不限文体,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议论文,也可以是文言文。不拘形式,要求不整齐划一,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让学生在自由状况下进行写作。(2)室不限,可以是书房,可以是卧室,可以是诊所,甚至可以是游戏厅。(3)角度不限(立意),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写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
再次,貌似不经意的鼓励也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上完这课,看到学生情绪高涨,我顺势提出,我们敢为某一处缩写篇铭吗?学生回答:“敢!”我又说:“我的学生真是了不起,暂且不说这篇铭写的如何,单凭这敢字就值得我欣赏。北大教授陈平原的一位朋友说过,在王府井大街找一个会说英语的人不难,找一个会说韩国语的人也容易,找一个写文言文的人便不那么容易了。我很庆幸,不必去王府井找,因为我们班就有,你们总能给我惊喜。”老师的欣赏给了学生写作的信心,让学生在被欣赏氛围中进入写作。
2.3 品玉——珍视学生读悟的感受和体验。在这次评析过程中,有表现对农家生活热爱的马博的《陋室铭》,有对父亲医德高尚进行歌颂的张秋萍的《诊铭》,角度不同,利益不同,别有一番新意,现摘录一、二篇。
居室铭
王 涛
山虽高,但无仙则不名,水虽深,但无龙则不灵,悟吾德馨,启窗眺之,山有青松,院内犬吠鸡鸣声,谈笑无白丁,往来有亲朋,可以阅名著,闻名曲,无父母之唠叨,无杂事之烦心,居其中,何乐而不为?
吾之居室
吾之居室,一桌、一床、一椅、一小书架、一台灯而已,吾之学习,坐于椅,趴于桌也,书不多,但有学问在内也,启窗,目睹远山覆千秋雪,耳闻鸟语花香,吾之居室,陈设虽陋,但有亲朋往来,阅名篇,论人生,岂不快哉?
语文的外延要等同于生活,虽说写作的初期离不开借鉴与模仿,但作文源于原材料,又要异于原材料,生活应是材料的源头活水,因此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原材料,由点引出面,体现原材料的多维性即“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用教材去框限学生多样的读书心得,从而形成写作百花齐放的局面。
2.4 赞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师生共同点评作文,为进步者呐喊助威,为勇敢者喝彩,为优秀者加油,并将进步作文入编班级的《进步作文选》,将优秀作文入编《优秀作文选 》。
通过采取以上的具体措施,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好文言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我认为文言文的写作训练是一个有机、有序、全程的训练过程,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既是一个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也是顺利进行文言文写作的关键,没有阅读所储备的材料以及阅读的熏陶和感悟,写文言文只能是纸上谈兵,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尽管写作的初期离不开借鉴与模仿,可是必须树立教材无非是例子的观点,其次,文言文的写作材料同样离不开生活的源头活水,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材料,从而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