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检查毕业班学生初读鲁迅《故乡》一文的预习作业时,赫然见到这样的句子:长胡子的杨二嫂,一看就不是好女人。讶然之余,笔者问其这么说的依据,居然是“我”回乡时杨二嫂的第一句话“哈,胡子都这么长了!”,令人不由感叹学生阅读的走马观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微博、微信、QQ等媒介的出现,人们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即以微博等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方面看到微时代带来的信息传输的高效性,另一方面也同时看到传播活动随之具有的瞬时性,导致学生愈益缺乏耐心和精力接受冗长沉重的内容。浅阅读因其快、轻、浅的特点越来越成为国人,包括学生的主要阅读方式。
在浅阅读泛滥的阅读大背景下,教师一味地反对微时代,某种意义上似乎已成为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但是,窃以为,教师不仅不应成为悲观的观望者,相反,更应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寻求对策,引发学生深度阅读的兴趣;课余,以微信等学生喜爱的传播方式,搭建阅读交流的动态平台,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引领学生告别浅阅读,逐渐形成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的深阅读能力,从而奠定一生“精神的底子”。
一、告别走马观花:深度阅读的前调
文本的信息汲取需要一个过程,信息从某些方面说是一个多元体的多层次组合,因此在快速阅读中可能会导致重要信息的遗漏。教师必须针对浅阅读的特点及成因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在“慢阅读”中充分、深入地思考,逐渐养成深阅读的良好习惯。
比如《孔乙己》一课,当学生出现明显的认知偏差后,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在放慢阅读速度的基础上,通过圈画文中关于孔乙己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对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慢阅读,学生发现孔乙己并非主动惹是招非,相反,他处于处处被嘲笑捉弄的可悲地位。事实证明,只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完全有能力进行自我修正或者局部修正,从而离阅读的核心“近一些,再近一些”。
笔者在批阅学生所做中考古诗词赏析试卷,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讲授了一堂题为《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的全市公开课,有意识地将课堂分为抓住意象,走“进”诗歌——紧扣“诗眼”,走“近”作者——理清思路,干“净”答题——“静”能生慧,静心修正——“敬”以养气,敬爱古典五个环节。在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在有效时间内,通过自我归纳整理自辨自析,很好地实现了少教多学;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自我修正,从而养成静心阅读安静答题的良好习惯。
正如米兰·昆德拉在《缓慢》中写的那样:在慢速和记忆之间快速与忘却之间,潜藏着一种有机联系,慢速和记忆的强度必然成正比,在微时代背景下,教师立足课堂,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告別走马观花式,养成静心阅读的习惯愈发重要。
二、告别浅尝辄止:深度阅读的中调
教师要上好一节阅读课,有三个关键:一是对文本要有正确深入的解读,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其中文本解读是基础。教师个人的阅读深度在某种意义上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黄厚江先生曾提出,课堂上教师的引领作用在于于学生无疑处设疑。笔者在前不久镇江实验中学所开的展示课《散步》,即通过巧设三“疑”,将课堂徐徐推向师、生、文本的情感共振场,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极大肯定。
第一疑:散步出现分歧为何得以顺利解决?
学生通过文本的初步阅读很容易得出本文通过记叙祖孙三代散步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和谐幸福家庭的浅表结论。事实上,小辈的孝顺固然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是,本文的丰富内涵远不止于此。在设计时,我避免了不少教师就亲情止步的煽情层面,带领学生通过文本中两组句子的比较,进一步体会这份和谐背后更深厚的内涵。
A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母亲,妻子和儿子。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原文)
B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那样。 (原文)
学生在比较中读出了文本庄严的表述,在此基础上细读文章结尾处的句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方能体会到亲情背后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第二疑:责任的背后是什么?
学生在梳理祖孙三代人在散步这一核心事件各自的反应后,会发现,无论是聪明、可爱的儿子,温柔贤惠的妻子,孝顺、责任心的“我”,还是慈祥、善解人意的母亲,最大的共同点即是中华民族最本真最朴素的品质——善。善,成为散步中一家三口幸福和谐生活的联结点。
第三疑:这么和谐的家庭,如此体现着对称美,但是仔细阅读,是否有不和谐,不对称处?
一堂好课的意义不在于故作高深,而在于引导学生阅读思维的纵深化。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到文章独特的对称句后,抖出一个包袱:这么和谐的家庭,如此体现着对称美,是否有不和谐,不对称处?细心的学生发现了父亲的缺席。此时,教师适时补充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即本文写于1985年,作者莫怀戚的父亲刚去世,母亲似乎一下子被抽去了生活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十分复杂。这次散步是对老人的一次陪伴,更是作者对生命这一庄严命题的深刻感受和思考。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中看似闲笔的两处景物描写,再读文章结尾句,就能读出阅读的更深层含义:那就是对于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课堂至此,一波三折,达到了情感的高潮。
的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只有达成三者的和谐共生,才算是一节成功的阅读指导课。
在微时代背景下,教师以课堂为主阵地,引导学生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深阅读习惯,告别浅尝辄止,极为重要。 三、告别止于课堂:深度阅读的后调
文本细读理论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语义学派,细读指细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它要求批评家注解每一个词的含义,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包括词语的选择和搭配、隐呈程度不等的意象的组织等等。只有经过这样细致的分析,才能见出一部作品的总体,从而确定其艺术价值。不妨以我曾开设的一节文学导读课《呼兰河传》为例,研究教师课上与课后在学生深度阅读中所起的作用。
《呼兰河传》是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节选型课文。大多数学生通过最初的阅读,认为此文反映了“我”童年的天真活泼以及祖父对“我”的疼爱,而实际上此文的丰富内涵远不止于此。
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注意到可能被作者隐含而被读者忽略的细节。课文第一段所写:“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即是一段很容易被学生忽略的文字,怎样理解课文开头这段话看似简單重复的句子?我为学生补充了整部小说结尾处与这段开头相对应的结束语: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这一补充使学生有了对比,对课文开头有了新的认识。我又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近萧红独特的经历: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在此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结尾语段:
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此时,学生就读出了萧红小说寂寞、忧郁、敏感而倔强的独特诗意美。而学习的目的诚如叶老所说:“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教师不妨以教材里组成的课文为出发点和带动点,引导学生阅读与之相关的作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1.部分到整体的阅读。教师的作用在于立足课堂,引起学生窥一斑而欲知全豹强烈的读书欲望,比如,在学习《呼兰河传》课文后,许多同学主动阅读了萧红《呼兰河传》全书,更好地体会了“一串凄婉的歌谣”式的文字世界。
2.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延伸阅读。《孔乙己》一课结束前,我推荐了鲁迅的《阿Q正传》,学生在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阅读中更好地理解了鲁迅对于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沉态度。
3.同体裁作品的链接阅读。在学习莫怀戚《散步》一课后,我请学生阅读了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同题散文,更好地理解海峡两岸关于亲情、责任与生命的共同认知。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必将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特征,终身学习的基础就是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浅阅读对于处于学养形成关键时期的中学生弊大于利,而对于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而言,深阅读 “万不可废”。在微阅读时代,积极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开展更多、更广、更深的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应当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当仁不让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市江南中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微博、微信、QQ等媒介的出现,人们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即以微博等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方面看到微时代带来的信息传输的高效性,另一方面也同时看到传播活动随之具有的瞬时性,导致学生愈益缺乏耐心和精力接受冗长沉重的内容。浅阅读因其快、轻、浅的特点越来越成为国人,包括学生的主要阅读方式。
在浅阅读泛滥的阅读大背景下,教师一味地反对微时代,某种意义上似乎已成为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但是,窃以为,教师不仅不应成为悲观的观望者,相反,更应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寻求对策,引发学生深度阅读的兴趣;课余,以微信等学生喜爱的传播方式,搭建阅读交流的动态平台,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引领学生告别浅阅读,逐渐形成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的深阅读能力,从而奠定一生“精神的底子”。
一、告别走马观花:深度阅读的前调
文本的信息汲取需要一个过程,信息从某些方面说是一个多元体的多层次组合,因此在快速阅读中可能会导致重要信息的遗漏。教师必须针对浅阅读的特点及成因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在“慢阅读”中充分、深入地思考,逐渐养成深阅读的良好习惯。
比如《孔乙己》一课,当学生出现明显的认知偏差后,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在放慢阅读速度的基础上,通过圈画文中关于孔乙己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对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慢阅读,学生发现孔乙己并非主动惹是招非,相反,他处于处处被嘲笑捉弄的可悲地位。事实证明,只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完全有能力进行自我修正或者局部修正,从而离阅读的核心“近一些,再近一些”。
笔者在批阅学生所做中考古诗词赏析试卷,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讲授了一堂题为《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的全市公开课,有意识地将课堂分为抓住意象,走“进”诗歌——紧扣“诗眼”,走“近”作者——理清思路,干“净”答题——“静”能生慧,静心修正——“敬”以养气,敬爱古典五个环节。在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在有效时间内,通过自我归纳整理自辨自析,很好地实现了少教多学;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自我修正,从而养成静心阅读安静答题的良好习惯。
正如米兰·昆德拉在《缓慢》中写的那样:在慢速和记忆之间快速与忘却之间,潜藏着一种有机联系,慢速和记忆的强度必然成正比,在微时代背景下,教师立足课堂,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告別走马观花式,养成静心阅读的习惯愈发重要。
二、告别浅尝辄止:深度阅读的中调
教师要上好一节阅读课,有三个关键:一是对文本要有正确深入的解读,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其中文本解读是基础。教师个人的阅读深度在某种意义上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黄厚江先生曾提出,课堂上教师的引领作用在于于学生无疑处设疑。笔者在前不久镇江实验中学所开的展示课《散步》,即通过巧设三“疑”,将课堂徐徐推向师、生、文本的情感共振场,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极大肯定。
第一疑:散步出现分歧为何得以顺利解决?
学生通过文本的初步阅读很容易得出本文通过记叙祖孙三代散步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和谐幸福家庭的浅表结论。事实上,小辈的孝顺固然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是,本文的丰富内涵远不止于此。在设计时,我避免了不少教师就亲情止步的煽情层面,带领学生通过文本中两组句子的比较,进一步体会这份和谐背后更深厚的内涵。
A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母亲,妻子和儿子。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原文)
B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那样。 (原文)
学生在比较中读出了文本庄严的表述,在此基础上细读文章结尾处的句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方能体会到亲情背后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第二疑:责任的背后是什么?
学生在梳理祖孙三代人在散步这一核心事件各自的反应后,会发现,无论是聪明、可爱的儿子,温柔贤惠的妻子,孝顺、责任心的“我”,还是慈祥、善解人意的母亲,最大的共同点即是中华民族最本真最朴素的品质——善。善,成为散步中一家三口幸福和谐生活的联结点。
第三疑:这么和谐的家庭,如此体现着对称美,但是仔细阅读,是否有不和谐,不对称处?
一堂好课的意义不在于故作高深,而在于引导学生阅读思维的纵深化。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到文章独特的对称句后,抖出一个包袱:这么和谐的家庭,如此体现着对称美,是否有不和谐,不对称处?细心的学生发现了父亲的缺席。此时,教师适时补充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即本文写于1985年,作者莫怀戚的父亲刚去世,母亲似乎一下子被抽去了生活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十分复杂。这次散步是对老人的一次陪伴,更是作者对生命这一庄严命题的深刻感受和思考。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中看似闲笔的两处景物描写,再读文章结尾句,就能读出阅读的更深层含义:那就是对于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课堂至此,一波三折,达到了情感的高潮。
的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只有达成三者的和谐共生,才算是一节成功的阅读指导课。
在微时代背景下,教师以课堂为主阵地,引导学生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深阅读习惯,告别浅尝辄止,极为重要。 三、告别止于课堂:深度阅读的后调
文本细读理论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语义学派,细读指细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它要求批评家注解每一个词的含义,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包括词语的选择和搭配、隐呈程度不等的意象的组织等等。只有经过这样细致的分析,才能见出一部作品的总体,从而确定其艺术价值。不妨以我曾开设的一节文学导读课《呼兰河传》为例,研究教师课上与课后在学生深度阅读中所起的作用。
《呼兰河传》是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节选型课文。大多数学生通过最初的阅读,认为此文反映了“我”童年的天真活泼以及祖父对“我”的疼爱,而实际上此文的丰富内涵远不止于此。
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注意到可能被作者隐含而被读者忽略的细节。课文第一段所写:“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即是一段很容易被学生忽略的文字,怎样理解课文开头这段话看似简單重复的句子?我为学生补充了整部小说结尾处与这段开头相对应的结束语: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这一补充使学生有了对比,对课文开头有了新的认识。我又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近萧红独特的经历: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在此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结尾语段:
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此时,学生就读出了萧红小说寂寞、忧郁、敏感而倔强的独特诗意美。而学习的目的诚如叶老所说:“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教师不妨以教材里组成的课文为出发点和带动点,引导学生阅读与之相关的作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1.部分到整体的阅读。教师的作用在于立足课堂,引起学生窥一斑而欲知全豹强烈的读书欲望,比如,在学习《呼兰河传》课文后,许多同学主动阅读了萧红《呼兰河传》全书,更好地体会了“一串凄婉的歌谣”式的文字世界。
2.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延伸阅读。《孔乙己》一课结束前,我推荐了鲁迅的《阿Q正传》,学生在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阅读中更好地理解了鲁迅对于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沉态度。
3.同体裁作品的链接阅读。在学习莫怀戚《散步》一课后,我请学生阅读了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同题散文,更好地理解海峡两岸关于亲情、责任与生命的共同认知。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必将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特征,终身学习的基础就是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浅阅读对于处于学养形成关键时期的中学生弊大于利,而对于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而言,深阅读 “万不可废”。在微阅读时代,积极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开展更多、更广、更深的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应当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当仁不让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市江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