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青年对外交流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da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活跃着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这就是中国青年与世界各国青年之间的对话与往来。党和政府领导人历来都十分重视中国青年的对外交往,充分肯定青年交流在推动国家关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毛泽东同志1957年在莫斯科大学演讲时就指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胡锦涛主席2003年5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希望。世界人民友好合作要从青年人做起。”温家宝总理在法国访问时邀请400名法国青年到中国访问,并认为此次访问将比购买150架“空客”还要有意义。
  


  在中国对外交往中,青年交流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中国青年在国际交流中沉淀下哪些动人的故事?新一年将有什么样的“大手笔”?两会召开之际,本刊采访了团中央国际联络部部长倪健。
  《对外传播》:近年来,中外青年交流活动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是人们对具体的青年对外交流工作却不太熟悉。请谈谈团中央在对外交流方面承担着哪些工作?
  倪健:作为团中央具体承担青年对外交流工作的部门,国际联络部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外交指导方针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外交格局的要求,充分发挥青年外事在政府青年事务部门、政党青年组织和民间社会组织中的职能,广泛开展与世界各国政府青年机构、政党青年组织、涉及青年事务的各类民间团体以及有关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为增进中国人民和青年与世界各国人民和青年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国与国关系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民间交往,而青年人之间的交往是各国人民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青年人增进对彼此的了解,消除误解,国民之间才会更加相互了解,世界未来发展的前景才会乐观,才有可能落实和谐世界的理念。
  《对外传播》:相对于政府外交和其他组织的对外交流活动,青年对外交流有什么独特的个性和特征?
  倪健:前面讲到中国青年对外交往具有政府青年事务部门对外交往、政党青年组织对外交往和民间社会组织对外交往三项职能,因而青年对外交往也就呈现出广泛性、群众性和灵活性三个特点。
  具体而言,广泛性是指青年对外交往的交往对象、交往内容的多样性。目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作为中国青年对外交往的窗口,已经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政府青年机构、政党青年组织和涉及青年事务的社会团体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交往关系,形成了“官民并举”的良好态势。
  群众性是指青年对外交往参与群体的普遍性,即不同于仅限于少数职业外交官参与的官方外交,由于青年群体自身涵盖的领域十分宽泛,因而青年外交参与主体的也非常宽泛,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如青年政治家、青年学生、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企业家、青年艺术家、青年社会工作者等。
  灵活性是指青年对外交往的实施主体以及交往方式的多样性。与党政外交所经常使用的谈判、斡旋、会谈等方式不同,青年外交通常以更为灵活、更易为交往双方所接受的方式进行。可以开展双边友好互访,也可以实施国际合作项目;可以举办会见、座谈会、研讨会,可以进行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灵活多样,不一而足。
  《对外传播》:本刊自2004年以来,曾采访、报道过全国青联组织的“首届中非青年联欢节”和中非百名青年访华活动,感到活动组织得很成功。除此之外,近两年,国际联络部还组织了哪些影响比较大的中外青年交流活动?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倪健:应该说,这几年中国青年对外交流内容丰富务实、形式灵活多样,为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群众基础。
  比如,2006年为了配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全国青联举办了以经贸合作为主题的第二届“中非青年联欢节”,签署了《第二届中非青年联欢节谅解备忘录》,并就成立中非青年企业家友好小组的框架性事宜达成了共识,有效地推动了中非青年交流向更为务实的方向发展;为配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举行,全国青联举办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年友好会见活动,为推动在上合组织框架内设立青年交流常设机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配合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活动,中俄双方成功举办了以“友谊•合作•发展——青年与中俄睦邻友好”为主题的中俄青年友好论坛活动,活动以其鲜明的主题、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深深吸引了两国青年,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培养了强大的后续力量。
  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与美、日、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交流活动呈现出新的亮点。在美国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由美国参、众两院的青年议员组成的美国青年政治领袖理事会与我保持了固定的友好交流关系。在对美交流中,我在活动安排上进行了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多彩,通过考察农村、观摩基层选举、拜访国家环保局、参观学校等活动,让美国青年认识了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对日本交流,规模大、层次高、活动深入,如邀请日本民主党大型代表团暨第15次“长城计划”友好交流使节团来访,还有针对普通青年的日本代表团互访活动;既有小规模的访问团组,也有大规模的百人代表团;既有双边的常规交流,还有多边框架内的青少年交流如中日韩青少年友好会见活动等;既有“温故知新、传承友好”的“中日青年世代友好中国行”的专题活动,也有长期固定的双边交流项目;等等,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活动形式上,我们还有针对性地安排了民宿活动,并采取公开招募的方式等。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日本青年对中国的了解,增进了中日青年之间的感情。在对东盟的交流中,通过举办东盟青年领袖会议、中国—东盟青年营、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友好交流项目等活动,加强了中国与东盟青年之间的联系,加快了中国—东盟青年的友好合作步伐,推动了青年对地区合作与开发的参与。
  
  《对外传播》:在中外青年交流活动中,一定有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场景。请讲几个中外青年交流故事,以和读者共享这些快乐的记忆。
  倪健:就讲讲去年中外青年交流活动中的几件事情吧。2007年11月中下旬,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100人赴印度进行友好访问。尼赫鲁大学的学生们在他们美丽的校园热情地接待了远道来访的中国青年代表团,礼堂内的那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我们只有一个世界,世界只有一个亚洲。我们都生活在世界的东方,最先看到太阳的升起。”打动了每一位代表团成员的心。
  2007年3月16日,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100人访问了巴基斯坦。记得在拉合尔市举行的中巴友谊大会上,几个团员围住年过半百的萨瓦特•纳瓦兹女士,她用流利的汉语同团员们交流。这位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女律师,回忆起当年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的场景,一脸幸福,非常感人。有位20岁的拉合尔青年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自我介绍说:“我的中文名字叫李空,木子李,空天的空。”由于紧张,他将“天空”的“空”说成“空天”的“空”,引得现场一片笑声。李空没来过中国,是利用《学习中文》这本书在家自学的,效果还不错,他现在已开始帮助更多的巴基斯坦青年学习中文。
  应温家宝总理的邀请,400名德国青年分批访华。去年7月是第一批,100个德国青年来到中国,也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情。记得德国青年代表团团长卡琳•莱瑟尔说过一句话:“第一批是100个名额,可我们收到的正式申请就有300多份。看来,温总理的邀请真正打动了年轻人的心。”一个叫奥利弗•雷纳的小伙子更是掩饰不住他对中国的喜爱,“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短短几天时间,我已经爱上了这里。”他让中国朋友把他名字的中文发音念了很多遍,并让人帮他写下来留作纪念。一个名叫席尔瓦那•乌尔里希的姑娘也说:“长城、故宫、京剧......这一切对我来说都太美妙了!”这位漂亮的姑娘手上还戴着一个红绳编织的手链,这是她在参观东四奥林匹克社区时收到的小礼物,名为“和谐链”。
  可以说,在每次中外青年交往活动中,总会给人们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
  《对外传播》: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日子里,请你介绍一下国际联络部在2008年将会有哪些“大手笔”?
  倪健:2008年,我们将继续组织实施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对外交流活动。如继续开展与印度、巴基斯坦、非洲、德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大规模青年交流;今年是中日两国领导人确定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我们将在交流年框架下开展大规模中日青年交流活动;积极服务共青团重点工作,推进KAB创业教育项目,开创青年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广泛参与世界青年事务,举办亚欧首脑会议青年论坛等多边青年交流活动。
  (本文图片由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提供,读者反馈请至[email protected]
  责编:于淼
其他文献
编者按:杨绛曾经翻译过英国诗人蓝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对自然和艺术的喜爱,也是很多人的心声。  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在国际交往中展现着别样的魅力。  本刊“艺术长廊”栏目推荐的艺术家,都是在中国当代艺术长河中显现的珍品,是艺术园地中绽放的璀璨的奇葩,其作品体现着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渴望,代表着这个时代中国画家对当代艺术的理解、
期刊
在星巴克总部美国西雅图的一栋大楼里,一群公司高管总是在固定时间聚到一起,他们的话题不是推出一款新产品或制定新的营销战略,而是只讨论“中国”。这个被称为“中国俱乐部”的组织由星巴克300多位高层管理人士组成。学习普通话最近成为俱乐部的最新活动。  星巴克全球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就是会员之一。“一涉及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我们西雅图的办公室总是热情高涨。如果我不出差,我总是会参加‘中国俱乐部’的活动,”
期刊
京剧脸谱    “多美的精彩艺术中华瑰宝,  就连外国人也拍手叫好,  一个劲的来称赞。  ……  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  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  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  一张张脸谱美佳佳。”  ……    这首《说唱脸谱》歌,它以平实的话语道出了京剧脸谱艺术的魅力,令听者如醉如痴。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
期刊
中国外文局举办境外新闻出版同业新年招待会    2008年1月16日,中国外文局在钓鱼台大酒店举办了境外新闻出版同业新年招待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外文局局长蔡名照,局领导周明伟、郭晓勇、黄友义、齐平景出席。包括哈珀·柯林斯、麦格劳·希尔、兰登书屋、耶鲁大学出版社、华榭、约翰成立等国际著名出版机构、媒体驻京机构代表和部分驻华使馆的文化新闻官员商谈合作,共贺新年。  招待会由常务副局长郭晓勇主持
期刊
刚接触到贵刊,就被她独具的特色所吸引。内容丰富多彩,那么多名人、大家的真知灼见,这是其他刊物难以比肩的。今年改版后,就更加好看了。刊名平和了,封面更清爽了,新设的“专栏”、“艺术长廊”和“书摘·文摘”等栏目,能涵盖更多不同类型的文章;把“理论探索”改为“理论平台”,增加了亲和力。  综览2008年第1期,在众多的好文章中,触动我最大的是《跨文化传播:信仰之间的重要相遇》一文,这种关于宗教的文章很少
期刊
采访时间:2007年11月6日  采访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会议室  采访人:《对外传播》记者宏磊马新晶    编者按:2007年12月19日,央视新闻联播闪过这样的镜头,中国社会科学院卓新平研究员面对中央政治局领导,谈自己对当代世界宗教的理解。  或许,人们可能还不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是毛泽东主席1964年提议建立的。  2006年,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上,国家宗教局局长叶
期刊
尊敬的唐家璇国务委员,尊敬的北京大学许智宏校长,在座的各位朋友们,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福田到了,就是福到了。今天我有机会在历史悠久的北京大学同肩负中国未来重任的同学们交流感到十分荣幸,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教育水平之高,为世界所公认,并且还有许多日本留学生在这里学习,另外令人高兴的是,听说我的母校早稻田大学同北京大学有着长期活跃的交流。我希望将成为明天中国栋梁的同学们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日本的了
期刊
长安街的玉兰花绽放枝头,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2008年3月3日至14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来自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2000多位政协委员会聚北京,大会发言、小组讨论......一次次发言,一个个建议,凝聚着委员们的思考和心血,透射出他们认真履职的情怀。  笔者就“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如何倾听世界的声音,了解世界的进步与对话”等问题,分别在委员驻地和人民大会堂采访了十几位委员。
期刊
编者按:即使在冬季:漫步拉萨的街头,也会感到“沐浴在阳光中的生活”是这样真切。在年光照3000小时以上的青藏高原,国内外游客在这里幸福地驻足停留,身边藏民纯净的笑容和一声亲切的问候:“扎西德勒”,伴着蓝天白云让人陶醉。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西藏入境旅游者增长136%,增长率居全国首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西藏,西藏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机会呈现在世界的面前,他們也将一路的见闻向世界真实地传播。
期刊
编者按:法兰克福书展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国际书展,被誉为国际图书出版界的“奥林匹克”,历来是各国文化和出版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本文作者亲临书展现场,感受了法兰克福书展的盛况。作者抓住了这次中国文化与世界面对面交流的难得机遇,开展了调研工作,以一个媒体人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美好前景、欧美图书的出版状况以及法兰克福书展主宾活动给出版人的启示,为读者提供了一份难得的信息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