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对于非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_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于非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治疗效果。方法:212例未行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0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0.4μg/(kg·分),静滴,30分钟后0.1μg·/(kg/分),持续36小时。B组106例仅给常规治疗。两组入院当时及3天后早晨空腹抽血测定hs-CRP、MMP-2等炎性因子,3天后评定临床疗效,两组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B组对比,替罗非班A组能有效降低炎性因子的浓度,并能改善非介入治疗ACS患者临床治疗效果(P<0.05)。结论:替罗非班(替罗非班)对非介入治疗ACS患者有效。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冠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021
  资料与方法
   收治符合条件的ACS患者212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06例,男89例,女17例,年龄31~81岁,平均55.1±15.9岁;吸烟97例,超重36例,高血压74例,糖尿病61例,高脂血症35例,不稳定心绞痛62例,非ST段抬高型心梗35例,ST段抬高型心梗9例。B组106例,男84例,女22例,年龄35~79岁,平均57±14.3岁,吸烟93例,超重37例,高血压71例,糖尿病59例,高脂血症33例,不稳定心绞痛61例,非ST段抬高型心梗37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8例。两组年龄、性别、吸烟、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梗、ST段抬高心梗、替罗非班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改变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标准:未良好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慢性感染、全身免疫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及其他出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入选标准:拒绝介入治疗的ACS患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和拒绝溶栓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治疗方法:212例ACS患者依据病情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托伐他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0.4μg/(kg·分),30分钟,继之以替罗非班0.1μg/(kg·分),静滴36小时。B组仅给与常规治疗。A、B两组ACS患者分别于入组前即时静脉采血、开始实验治疗3天后早晨空腹静脉采血查hs-CRP、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并于实验治疗3天后评估A、B两组临床效果。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同等劳力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心电图恢复正常;②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心电图显示缺血性ST段恢复>50%;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加重。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u检验,记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hs-CRP、MMP-2比较:见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讨论
   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梗和ST段抬高型心梗,病理生理变化为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而斑块的不稳定性主要由于斑块局部炎性反应引起[1],在此基础上引发了血小板活化,因此抗炎、抗血小板及抗血栓在ACS的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替罗非班为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为血小板活化的最后共同通路,能快速、可逆抑制血小板Ⅱb/Ⅲ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等配体的特异性结合,有效抑制多种因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血栓作用,同时替罗非班尚有一定的抗炎作用[2]。
   有研究[3]证实替罗非班治疗ACS效果明显。本次试验证实替罗非班能够降低非介入治疗ACS患者炎性因子hs-CRP、MMP-2的浓度(P<0.05),改善非介入治疗ACS患者的治疗效果(P<0.05),因些对ACS患者应尽早应用替罗非班,但远期效果及不良反应尚需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Davies MJ.The pathophysiology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Heart,2000,83:361-366.
  2 Azar RR,Badaoui G,Sarkis A,et al.Effect of high bolus dose tirofiban on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follow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Clin Cardiol,2010,33:E14-E19.
  3 Prism Study Investigators.A comparision of aspirin plus tirofiban with aspirin plus heparin for unstable angina.Platelet receptor inhibition in ischemic syndrome management[J].N Engl J Med,1998,338:1
  
其他文献
随着多层螺旋CT在临床的发展与应用,CT增强扫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CT增强扫描适用范围广,造影剂用量大,由碘造影剂引起的过敏反应是CT增强中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CT室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在CT增强扫描前、中、后進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尽量避免或减轻有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CT增强前的护理干预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并与仅采用常规整体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服药依从性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满意53例,基本满意7例,满意率达96.77%;而对照组中满意28例,基本满意24例,满意率达83.87%,经统计学分析發现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收治腹腔镜手术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住院时间5~10天,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帮助患者顺利解除心理压力,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轻松度过围手术期。  關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围手术期 科学 护理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关节结核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收治骨关节结核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无痛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骨关节结核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效率。  關键词 护理干预 骨关节结核 疼痛
期刊
摘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已经被公认为癌前疾病状态,引起国内外医学者的广泛重视和研究。中医根据其病症表现多将其归属于“胃脘痛”、“痞证”等范畴。西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上,目前还没有好的治疗措施。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上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而且具有辨证论治、个体化、方药随证加减、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情况进行总结,以了解本病的中医治疗进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尤瑞克林针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36例,随机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奥扎格雷钠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174例,无效62例,有效率为73.7%;对照组有效61例,无效39例,有效率为6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针可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脑梗死
期刊
关键词 微小切口 胆囊切除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004  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研究现状   1982年Dubois等报告采用微小的开腹术(minilaparotomy)施行胆囊切除术1500例以来[1],近20年国内外使用最多的是MC(minicholecystectomy),即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MC已列为新版外科学教材胆囊切除术方法
期刊
关键词 老年人 用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008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用药人群中老年人比例明显上升。由于老年人各种重要脏器功能逐渐衰退,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分布、耐受性、组织的感受性及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青壮年相比差异很大。老年人患病具有多病性,多种药物合用现象非常常见。所以,给老年人用药有如下体会。   在治疗前应明确诊断,制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015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病因复杂,迄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此病的发病率较前有所增加,且伴随疾病也较前复杂,这可能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烟酒过量、夜生活丰富而易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管的舒缩调节功能不稳有关。2006年5月~2009年5月收治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58例,取得较好的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住院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呼吸机通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气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BiPAP无创呼吸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竭有明显效果。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