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行走,命名了“丝绸之路”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fyturn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用主题:成功贵在持之以恒;人最宝贵的是探索精神;求知是人类的宝贵天性;收获源于敏锐的观察与发现……
  李希霍芬,全名费迪南·冯·李希霍芬,是世界闻名的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近代中国地质学研究先行者。他对丝路的研究,为世界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国的大门。
  1868年到1872年,李希霍芬对中国进行了7次考察。
  头两次考察活动范围基本在江浙一带,第三次考察范围也北上到山东到辽宁一带,他还主要根据这次调研,出版了《山东东部地图》,详细标注了胶州湾一带丰富的矿产资源。
  后来,李希霍芬又进行了两次矿产考察,他勘探陶瓷原料土并让其远播国外;之后,他又在广东等六省进行矿产资源考察,并进行记录。
  1871年6月,李希霍芬又对中国进行了第六次考察,重点调查浙江等省份,目的是“考察钱塘江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关系”等。
  李希霍芬的第七次考察是他对中国进行的最长一次考察。调查地区主要是宣化、张家口,山西大同、西安以及四川一些地区。这一次,他对长江三峡进行了详细的勘探、记录,收获颇丰。
  7次勘探李希霍芬先后考察了中国14个省。其对中国矿藏、地质等勘探调查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记录之细,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他的调查研究报告,在当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报告书》,就曾在上海印行过两次。1872年,李希霍芬回国,并用后半生大部分精力撰写《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
  1877年这本书出版,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这个词与他注重研究交通路线的习惯有关。通过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商贸道路,同时结合西方关于“丝绸之国”的记载,李希霍芬渐渐完善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
  1905年,李希霍芬去世,他因对中国地质学的研究而被中国和世界铭记。他以他的行走,记录了中国,命名了丝路。
  7次勘探,李希霍芬先后考察了中国14个省。其对中国矿藏、地质等勘探调查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记录之细,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他的调查研究报告,也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这个词与他注重研究交通路线的习惯有关。通过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商贸道路,同时结合西方关于“丝绸之国”的记载,李希霍芬渐渐完善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是求知让这个世界在偶然的发现和必然的求索间闪烁着迷人的光辉。乱世中,李希霍芬来到中国,在这个东方古国行走数年。他的記录和文字,成为当时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资料,也是我们今日了解当时中国的宝贵文献,而他重新发现和提出的“丝绸之路”,更成为今天中国人最熟悉的地理名词之一。历史不言,但人类的文明终究会在无数求知者的求索中,下自成蹊。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板块一】提出问题  当你读书时,你是海绵还是筛子?  快速自测通道:  1.阅读时你总是不停勾画,各色记号笔轮番上阵  2.你总是竭尽所能记住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新的识记型知识  3.你总是希望能记住书中所有让你觉得漂亮的句子  4.你总是对作者提出的新观点表示惊叹或赞赏  5.读完之后,你会试着提炼关键词,检视是否有遗漏  以上题目三个以上答案是“是的”,恭喜你,你是一名海绵型读者!  1.你并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碰撞”,大大小小,时刻发生。惟其如此,这个世界才能够精彩;当然,它有时也令人感到痛苦……  【寫作指导】  这则材料较短,只需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碰撞” “精彩” “痛苦”,围绕这些关键词立意即可。文章立意要想新颖独特,首先需要明确“碰撞”的具体指向——什么和什么碰撞。它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也可以是意识形态等方面
著有《乌合之众》的社会心理学家勒庞说:“群体的智商会远低于群体中每个人的正常智商。”  哲学家叔本华说:“我们为达到与他人相像、投契的目的,就只能拒绝大部分的自我。”  我不解。  的确,独处可以带来冷静的智慧。但智慧,只能来源于个体吗?物各有性,但是否个性就等于“高洁”?而我们大众,真的只能永远“乌合”吗?  想想某些建筑师的风格——夸大个性,一望便知,他们往往在了解建筑周边环境之前便把自己的印
2019年1月,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惊传过世,享年65岁。国内知名血液疾病专家陈耀昌在脸书发文“林清玄过世了”,本名李瑞月的作家季季也在脸书发文悼念。根据介绍,作家林清玄曾任《中国时报》记者、《工商时报》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获台湾吴三连文艺奖、《中国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日报》文学奖。有三百万人次听过林清玄的演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秘密,隐私保护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自然也有秘密,科学探秘已经成为时代热潮。  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指导  从材料的内容来看,这是一则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的核心词是“秘密”,与“公开”相对,指有所隐蔽,不让人知道的事情。“隐私”,指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属于秘密的范畴。这则材料由两句话构
战火四起,炮声轰隆,枪林弹雨中,狂奔的女孩后背燃烧着烈火……一位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了越战时这样一幅触目惊心的画面。在震惊痛心之余,一波掀起千层浪,激起议论纷纷。  作家梁晓声补出了照片背后的三个故事:不顾拍照先灭火、先灭火再拍照以及拍照后直接走人。在这之后,再让学生评判,结果是中小学生多选第二种,高中生、大学生则认为第三种也极为可能。就我而言,在拍照之時无法及时扑火确实让女童更加痛苦,可我们为何不
伏尔泰曾说:“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无数人投身于书海,在沉浮中各享百味。读书的方法无非两种,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博览群书;或董仲舒读《春秋》,三年而目不窥园。两者看似对立,一重广度侧重于博览,二重深度专注于熟读,实则二者有如青蓝,相生相成,又有如鱼水,相得益彰。  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正的“天
【事件背景】2017年秋季,包含着中医基础、保健、运动,饮食、情绪、针灸和推拿的特色疗法等知识的《中医药与健康》教材,成为了浙江全省几十万小学生的课本,并且还是五年级孩子的必修课。  中医课都是学校原有的科学老师来教,2017年8月底,浙江省相关方面才对老师进行了培训;9月中旬,60万册教材加急刊印。此前,还没有任何省份把中医药知识列入中小学地方必修课程。也就是说,浙江的小学生,成了第一批“吃螃蟹
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语文学科素养,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学科素养在近两年高考作文试题中体现得特别明显,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I要求“从十二个关键词中选取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Ⅱ“战机修复”,2018年全國新课标卷Ⅲ“改革开放三
近日来,又有一个因“座”而霸占新闻头条的事件,可这次不再是以往让人口诛笔伐的暴力“要座”,而是一个被刷屏的“暖心之举”——浙江慈溪的小学生黄唯在293路公交车上12分钟内就让座4次。小学生的暖心之举感动了一座城,我们该为这无私奉献、彰显大爱的行为点赞。  让座,这种老生常谈的话题,早已成为大众自觉遵守的行为,可是偏偏有那么一小撮人因座位产生纠纷。高铁男霸座,还恬不知耻地假装坐轮椅;手里拎着LV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