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思聪作为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演奏家,不仅与其在音乐方面的成就有关,更重要的是他将对生活的奋斗与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真切感知融入到音乐创作中,从而为中国演奏事业,尤其是为小提琴演奏事业奠定了发展基础。
【关键词】马思聪 小提琴 演奏 创作 民族化
马思聪自小就拥有非比寻常的音乐天赋,在三岁时,外婆家的留声机是其音乐之旅的启蒙,而七岁时堂嫂家的风琴让他能够从中领会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十二岁时第一次听到小提琴演奏的曲目后,马思聪与小提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马思聪与小提琴艺术
演奏是伴随马思聪一生的重要工作,也是作为小提琴独奏家对舞台的热爱的具体体现。在其职业演奏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曲目演奏中覆盖面宽广,从时空跨度来看,马思聪不仅演奏自己的作品,还对国外曲目进行表演,如巴赫的音乐、莫扎特的古代主义风格、舒伯特的浪漫主义以及法国的圣桑,俄国的柴可夫斯基,挪威的格里格,捷克的德沃夏克,墨西哥的庞切等,从选曲体裁上也体现出多样性,既有协奏曲、奏鸣曲、组曲,又有技巧性强的小品。二是在曲目安排上体现出对听众的喜好,特别是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对于国外的曲目演奏上,多以浪漫主义的风格为主,而对于新技法学派作品几乎没有,在民族音乐创作和演奏中,他走近人民群众,特别是在抗战期间,他用音乐来表达对抗战激情,他用民歌来创作,都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民族元素。三是在作品演奏风格上更温厚、蓄美。马思聪的作品演奏风格与其人格是融为一体的,宽厚、正直、坦诚、质朴,而其作品演奏中所体现的“偏于秀美、甘香、质朴无华却很隽永”的风格,将小提琴那涓涓细流般的音符抒展开来[6]。在演奏艺术上,他以克莱斯勒为榜样,从其古典主义的严谨中继承了浪漫主义的表演特质,不以炫技为目的,而是从富有表情而不夸张中,来表现乐曲的干净秀美。与俄罗斯学派的弓速发音不同,马思聪在演奏中,对运弓及发音的表现,提倡弓不宜太长,声不希望太响,主张用轻盈的运弓来确保音符在琴弦上传得更远。同时他还将中国书法中的笔法与弓法进行比较,对书法中的笔锋与弓法技艺中的发音建立关联,强调发音上要有骨力,要干脆,不能模糊,尤其是对中国书法瘦金体的倾慕有加,将清丽秀美作为发音的重要思路。四是注重小提琴艺术的自然性,让情感为演奏插上幻想的翅膀。
马思聪与小提琴作品创作
马思聪在专攻小提琴演奏的同时,也对钢琴、指挥、视唱练耳等进行学习,尤其是在第二次出国学习中,对作曲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更促成了他创作上的成就。总地来说,其创作分为三个阶段[7]:
1.早期创作及作品分析
马思聪早期作品的创作与其所受的国外的音乐教育是相关的,由于对西方文化的认知,这一时期的小提琴作品主要体现西方音乐与中国民乐的结合,如《摇篮曲》从其时代背景来看,就与马思聪童年在广东的《白字调》民歌存在渊源,特别是悠长而温婉的旋律,在民歌曲调的基础上,融入五声音阶化的编配,还带有明显的法国式的细腻情结。如果说早期作品的“洋味”较浓,而到了抗战前期,马思聪创作的《第一回旋曲》和《内蒙组曲》,却是其进入民歌和传统音乐的代表作品。在《第一回旋曲》中,以内蒙民歌中的《情别》来作为初始旋律,并对其进行改编,以刚健而富有舞曲的风格加重了悲切情绪。同时在音调的切分上,八度大跳以及分解三和弦式的旋律更为突出,在第二主题上,以连串的十六分音符来构成的长短句,融入了幽默的气质,而在第三主题上,以钢琴的伴奏来增强情绪得热烈,从而洋溢着丰腴的民族风情。
《内蒙组曲》是由《史诗》、《思乡曲》、《塞外舞曲》三部分组成,也是其成名作,在马思聪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地不断接触和融合中,特别是吸收绥远的民歌元素,从黄沙地、胡笳声、庙台和群驼的景象中,让《内蒙组曲》表现出更多的民族地域特色。如在《史诗》一章中,从激昂的主题中展现民族的勤劳与乐观,更加强了对抗战的精神歌颂;第二章《思乡曲》在主题表达上,将内蒙河套地区的《城墙上跑马》的旋律融入其中,并将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作为主题,乐曲以慢板、三部曲式与变奏曲式混合结构而成,既充满了思乡情结,又给主题赋予了新的形象,展现出激昂高涨的情愫,特别是在变奏曲调下,音符既有活泼的气质,又有内心的呼唤,以及对家乡的美好回忆进行了憧憬,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也成为最为人所喜爱的作品之一。
2.中期创作及作品分析
在马思聪中期的作品创作中,题材及体裁更为广泛,并在技法上获得了新的突破和创新。如1950年《第二回旋曲》及三个舞曲,即《鼓舞》、《杯舞》、《巾舞》,1951年为郭沫若的《屈原》配曲,还有1954年代的管弦乐《山林之歌》、《新疆狂想曲》等,都是其在坚持民族化路线上取得的创作成果[8]。
1953年《春天舞曲》源自其参加淮河治理劳动,并从《慢赶牛》、《斩板山歌》中运用民歌音调,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在《春天舞曲》曲式结构中,A段(主部)以简洁的八分音符与建立在a羽调式上的旋律进行呼应,并在钢琴的伴奏下勾勒出一幅欢舞的劳动场景。随着小提琴的跳弓技法的运用,将力度和双音的加强上都增添了欢舞的氛围,特别是小提琴切分特点的表现,将钢琴固定的音型与小提琴形成卡农效果。在B段(副部)表现上,3/4拍的小提琴将情感的抒发发挥到淋漓尽致,对于A段的欢舞与B段的抒情进行结合,将春天的音符一一再现,在A段以小提琴的高音声部来形成主旋律,在B段则采用调式的回归,从而将全曲的欢舞气氛表达得格外引人注目。
其1954年创作的管弦乐《山林之歌》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技法被誉为马思聪交响乐的精品。而其创作之由,源自一封信,信中对《牧歌》所表达的情感激发了他对西南怒江的回忆,也从信中的几首民歌中,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同年,他结合自身曾在山林生活中的感受,并以民歌为素材创作了这部交响组曲。组曲由五章,第一章“山林的呼唤”,运用行板的交替节拍,以双簧管奏出的羽调式抒情旋律来表达山林的静幽,而又引入屈原关于山鬼呼唤情人的描写来渲染夜深人静的山林,低音弦乐器表现山鬼,以圆号来奏出呼唤,并从小提琴的音色中来表达鬼女的温柔。第二章“土家之舞”,以土家族民族风情为主题,在豪放中高歌丰收的场面,并用土家族的民歌素材,结合民间打击乐,逐步将乐曲推向高潮。在第四乐章中用回旋曲来营造端午节的隆重氛围,并在木管衬托下,由小号来演奏富有号召性的音调,低音单簧管将对屈原的思念与悲壮主题进行表现;在第五乐章中对“夜”的突出,以管弦为主题来衬托柔情,并与第一乐章中的“山鬼”进行呼应,从而构成富有诗意、层次分明、饶有情趣的音乐诗篇[9]。
3.晚期创作及作品分析
马思聪在晚年时期移居他乡,而其创作热情仍然高涨。如《阿美山歌》、《高山组曲》、《晚霞》、《热碧亚》、《双小提琴协奏曲》等。《阿美山歌》与《高山组曲》是风格迥异的姐妹篇,一个是突出春天、山歌、月亮、山地舞蹈;另一个是从祭祀、饮酒、芦笛、战舞、招魂、丰年舞来表达不同的场景。而《G大调双小提琴协奏曲》是以古典协奏曲“慢、快、慢”的形式来完成[10]。第一章以奏鸣曲为主题,采用“双程式部”的古典协奏曲写法,并在再现部和尾声都插入了“华彩段”,都是对传统西方古典协奏曲的延续,如果断的快板,开头刚毅豪迈的节奏,两个核心音调表现了主题的性格,尾声与开头相应,双小提琴在与乐队的合作下推向了高潮,音乐里所表现的乡愁与怀旧,如前奏采用不断重复的短音符来呈现,更增强了婉转的思绪。
结语
小提琴是歌唱性乐器,马思聪在小提琴弓法、技法及作品创作中,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情愫,他热爱舞台、热爱生活,更为我们奉献出了别具一格的小提琴艺术作品,为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作出了典范。
参考文献:
[1]汪毓和.马思聪在中国近现代新音乐文化发展中的地位[J].人民音乐,1992,12.
[2]苏夏.马思聪的音乐风格与内涵[J].音乐研究,1989,1.
[3]辛洁.马思聪小提琴作品风格[D].山西大学,2013.
[4]蒲方.马思聪钢琴创作研究[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1):55-68.
[5]张慧敏.中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28(2):150-155.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陕西西安
【关键词】马思聪 小提琴 演奏 创作 民族化
马思聪自小就拥有非比寻常的音乐天赋,在三岁时,外婆家的留声机是其音乐之旅的启蒙,而七岁时堂嫂家的风琴让他能够从中领会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十二岁时第一次听到小提琴演奏的曲目后,马思聪与小提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马思聪与小提琴艺术
演奏是伴随马思聪一生的重要工作,也是作为小提琴独奏家对舞台的热爱的具体体现。在其职业演奏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曲目演奏中覆盖面宽广,从时空跨度来看,马思聪不仅演奏自己的作品,还对国外曲目进行表演,如巴赫的音乐、莫扎特的古代主义风格、舒伯特的浪漫主义以及法国的圣桑,俄国的柴可夫斯基,挪威的格里格,捷克的德沃夏克,墨西哥的庞切等,从选曲体裁上也体现出多样性,既有协奏曲、奏鸣曲、组曲,又有技巧性强的小品。二是在曲目安排上体现出对听众的喜好,特别是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对于国外的曲目演奏上,多以浪漫主义的风格为主,而对于新技法学派作品几乎没有,在民族音乐创作和演奏中,他走近人民群众,特别是在抗战期间,他用音乐来表达对抗战激情,他用民歌来创作,都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民族元素。三是在作品演奏风格上更温厚、蓄美。马思聪的作品演奏风格与其人格是融为一体的,宽厚、正直、坦诚、质朴,而其作品演奏中所体现的“偏于秀美、甘香、质朴无华却很隽永”的风格,将小提琴那涓涓细流般的音符抒展开来[6]。在演奏艺术上,他以克莱斯勒为榜样,从其古典主义的严谨中继承了浪漫主义的表演特质,不以炫技为目的,而是从富有表情而不夸张中,来表现乐曲的干净秀美。与俄罗斯学派的弓速发音不同,马思聪在演奏中,对运弓及发音的表现,提倡弓不宜太长,声不希望太响,主张用轻盈的运弓来确保音符在琴弦上传得更远。同时他还将中国书法中的笔法与弓法进行比较,对书法中的笔锋与弓法技艺中的发音建立关联,强调发音上要有骨力,要干脆,不能模糊,尤其是对中国书法瘦金体的倾慕有加,将清丽秀美作为发音的重要思路。四是注重小提琴艺术的自然性,让情感为演奏插上幻想的翅膀。
马思聪与小提琴作品创作
马思聪在专攻小提琴演奏的同时,也对钢琴、指挥、视唱练耳等进行学习,尤其是在第二次出国学习中,对作曲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更促成了他创作上的成就。总地来说,其创作分为三个阶段[7]:
1.早期创作及作品分析
马思聪早期作品的创作与其所受的国外的音乐教育是相关的,由于对西方文化的认知,这一时期的小提琴作品主要体现西方音乐与中国民乐的结合,如《摇篮曲》从其时代背景来看,就与马思聪童年在广东的《白字调》民歌存在渊源,特别是悠长而温婉的旋律,在民歌曲调的基础上,融入五声音阶化的编配,还带有明显的法国式的细腻情结。如果说早期作品的“洋味”较浓,而到了抗战前期,马思聪创作的《第一回旋曲》和《内蒙组曲》,却是其进入民歌和传统音乐的代表作品。在《第一回旋曲》中,以内蒙民歌中的《情别》来作为初始旋律,并对其进行改编,以刚健而富有舞曲的风格加重了悲切情绪。同时在音调的切分上,八度大跳以及分解三和弦式的旋律更为突出,在第二主题上,以连串的十六分音符来构成的长短句,融入了幽默的气质,而在第三主题上,以钢琴的伴奏来增强情绪得热烈,从而洋溢着丰腴的民族风情。
《内蒙组曲》是由《史诗》、《思乡曲》、《塞外舞曲》三部分组成,也是其成名作,在马思聪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地不断接触和融合中,特别是吸收绥远的民歌元素,从黄沙地、胡笳声、庙台和群驼的景象中,让《内蒙组曲》表现出更多的民族地域特色。如在《史诗》一章中,从激昂的主题中展现民族的勤劳与乐观,更加强了对抗战的精神歌颂;第二章《思乡曲》在主题表达上,将内蒙河套地区的《城墙上跑马》的旋律融入其中,并将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作为主题,乐曲以慢板、三部曲式与变奏曲式混合结构而成,既充满了思乡情结,又给主题赋予了新的形象,展现出激昂高涨的情愫,特别是在变奏曲调下,音符既有活泼的气质,又有内心的呼唤,以及对家乡的美好回忆进行了憧憬,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也成为最为人所喜爱的作品之一。
2.中期创作及作品分析
在马思聪中期的作品创作中,题材及体裁更为广泛,并在技法上获得了新的突破和创新。如1950年《第二回旋曲》及三个舞曲,即《鼓舞》、《杯舞》、《巾舞》,1951年为郭沫若的《屈原》配曲,还有1954年代的管弦乐《山林之歌》、《新疆狂想曲》等,都是其在坚持民族化路线上取得的创作成果[8]。
1953年《春天舞曲》源自其参加淮河治理劳动,并从《慢赶牛》、《斩板山歌》中运用民歌音调,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在《春天舞曲》曲式结构中,A段(主部)以简洁的八分音符与建立在a羽调式上的旋律进行呼应,并在钢琴的伴奏下勾勒出一幅欢舞的劳动场景。随着小提琴的跳弓技法的运用,将力度和双音的加强上都增添了欢舞的氛围,特别是小提琴切分特点的表现,将钢琴固定的音型与小提琴形成卡农效果。在B段(副部)表现上,3/4拍的小提琴将情感的抒发发挥到淋漓尽致,对于A段的欢舞与B段的抒情进行结合,将春天的音符一一再现,在A段以小提琴的高音声部来形成主旋律,在B段则采用调式的回归,从而将全曲的欢舞气氛表达得格外引人注目。
其1954年创作的管弦乐《山林之歌》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技法被誉为马思聪交响乐的精品。而其创作之由,源自一封信,信中对《牧歌》所表达的情感激发了他对西南怒江的回忆,也从信中的几首民歌中,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同年,他结合自身曾在山林生活中的感受,并以民歌为素材创作了这部交响组曲。组曲由五章,第一章“山林的呼唤”,运用行板的交替节拍,以双簧管奏出的羽调式抒情旋律来表达山林的静幽,而又引入屈原关于山鬼呼唤情人的描写来渲染夜深人静的山林,低音弦乐器表现山鬼,以圆号来奏出呼唤,并从小提琴的音色中来表达鬼女的温柔。第二章“土家之舞”,以土家族民族风情为主题,在豪放中高歌丰收的场面,并用土家族的民歌素材,结合民间打击乐,逐步将乐曲推向高潮。在第四乐章中用回旋曲来营造端午节的隆重氛围,并在木管衬托下,由小号来演奏富有号召性的音调,低音单簧管将对屈原的思念与悲壮主题进行表现;在第五乐章中对“夜”的突出,以管弦为主题来衬托柔情,并与第一乐章中的“山鬼”进行呼应,从而构成富有诗意、层次分明、饶有情趣的音乐诗篇[9]。
3.晚期创作及作品分析
马思聪在晚年时期移居他乡,而其创作热情仍然高涨。如《阿美山歌》、《高山组曲》、《晚霞》、《热碧亚》、《双小提琴协奏曲》等。《阿美山歌》与《高山组曲》是风格迥异的姐妹篇,一个是突出春天、山歌、月亮、山地舞蹈;另一个是从祭祀、饮酒、芦笛、战舞、招魂、丰年舞来表达不同的场景。而《G大调双小提琴协奏曲》是以古典协奏曲“慢、快、慢”的形式来完成[10]。第一章以奏鸣曲为主题,采用“双程式部”的古典协奏曲写法,并在再现部和尾声都插入了“华彩段”,都是对传统西方古典协奏曲的延续,如果断的快板,开头刚毅豪迈的节奏,两个核心音调表现了主题的性格,尾声与开头相应,双小提琴在与乐队的合作下推向了高潮,音乐里所表现的乡愁与怀旧,如前奏采用不断重复的短音符来呈现,更增强了婉转的思绪。
结语
小提琴是歌唱性乐器,马思聪在小提琴弓法、技法及作品创作中,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情愫,他热爱舞台、热爱生活,更为我们奉献出了别具一格的小提琴艺术作品,为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作出了典范。
参考文献:
[1]汪毓和.马思聪在中国近现代新音乐文化发展中的地位[J].人民音乐,1992,12.
[2]苏夏.马思聪的音乐风格与内涵[J].音乐研究,1989,1.
[3]辛洁.马思聪小提琴作品风格[D].山西大学,2013.
[4]蒲方.马思聪钢琴创作研究[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1):55-68.
[5]张慧敏.中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28(2):150-155.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