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尼斯,一块在地中海和撒哈拉沙漠的夹缝间生长的绿洲,东北部是风情万种的地中海,小镇、港口、帆船、沙滩……马赛克般拼接着北非的格调与繁华;西南部是大名鼎鼎的撒哈拉沙漠,没走进过这片沙漠,还真不敢自诩为旅行家!
突尼斯虽说是个伊斯兰国家,但却不拘泥于传统,建国初期,这里就废除了一夫多妻制,女性早就在社会上担任着重要的职务,穿着高跟鞋、戴着太阳镜的时髦女郎更是当街可见!虽然国土面积仅有16万平方公里,突尼斯着实称得上文化大国,这里是当年迦太基帝国所在地,罗马帝国非洲部分的首府,并且是中世纪伊斯兰文化的中心,仅此几项,足见其在世界发展史中的分量和作用。
情迷地中海——当白色遇到蓝色
白的墙,蓝的门,白的地,蓝的窗……一切都是那么纯粹清馨,艳丽的葛红花耐不住寂寞,成片成片从墙内探出头来,满街飘香的丁香花瓣,散发着迷人的香气。窗口、门廊,紫色、红色、黄色,点点花朵,团团拥簇,开得优雅。小巷辗转间,透过身旁房屋的间隙,蓝色大海其实就在身边。
这就是被誉为“世界十大浪漫小镇”之一的蓝白小镇(当地名:西迪布塞),位于突尼斯城以北20公里的地中海悬崖上,小镇始建于公元13世纪,大多数居民都是当年为躲避宗教迫害从西班牙迁徙而来的。小镇处处都是蓝色和白色相间的安达路西亚风格小屋,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狭窄的巷子悠长曲折,石板路旁五颜六色的陶瓷和挂画,与蔚蓝色的地中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突尼斯曾为法国殖民地,喜欢度假休闲的法国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景致独佳的栖所,蓝白小镇名声在外,游客当然络绎不绝。
走在蓝白小镇的小巷中,可以遇到了很多卖花人,是清一色的男孩或老汉,花蕾被扎成了圈,下面安着细细的木杆,这是突尼斯特有的茉莉,幽雅浓香,沁人心脾。在小镇的山顶上有一家别致的露天咖啡馆,名叫Cafe de delices,由于据此绝佳的地理位置,生意非常好,抽水烟的、闲聊天的,各国游客将这里当成了在小镇的落脚点,一个地球村就此成形。慢下来,享受生活,在露台上喝一杯浓浓的突尼斯咖啡,惬意地望着蔚蓝的海,直到春暖花开……
“爱生活,爱咖啡”
突尼斯人的休闲时间大抵都与咖啡相伴。在突尼斯,咖啡并不是带有文学色彩的精致产物,更不是满腹小资情调的文艺青年们怀着离愁别绪,就着忧伤郁怨,酝酿着一场存在主义的爱情而反复回味的东西。这里的咖啡无关风月,它就是一种最简单快乐的、最平易近人的生活方式。
迷醉在葡萄酒香之中地处地中
海沿岸,充足的光照外加海风的熏陶,使突尼斯成为葡萄的绝佳产地。突尼斯的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700多年,迦太基著名的Magon就已经创作了17本有关农艺、葡萄栽培及酿酒方式的经典著作。罗马人把葡萄种植发扬光大,是历史上第一个对葡萄栽培及酒类酿造做出科学研究的民族。如今突尼斯的葡萄酒享誉世界,来到突尼斯,怎能错过这品酒的好机会。
做条快乐的地中海之鱼
细软的海沙,奇特的游鱼,恬静、透彻的海水,这些都是理想潜水的必要元素。在突尼斯地中海沿岸,有专业的潜水俱乐部带领潜水者出游,观赏鹦鹉鱼、天使鱼、小丑鱼、鲨鱼等。游过铺满细沙的海床,寻访古老的沉船,更可在澄清的海水中欣赏到美丽的珊瑚,这里的海下美景将为你带来无与伦比的体验。
狂野撒哈拉——沙漠、绿洲、柏柏尔人
“撒哈拉”来源于阿拉伯语,意为“大沙漠”。770万平方公里,纵贯非洲大陆北部,撒哈拉的“大”,名副其实。虽然撒哈拉沙漠地跨多国,但实际上,柏柏尔人才是这片沙漠的真正主人。大约9000年前,北非到处都是青葱的植物,撒哈拉沙漠比现在要小得多,柏柏尔人便迁居到这里。后来,骆驼和马的引入,使柏柏尔人拥有了交通运输工具,部落社会逐渐形成,并且发展出颇为广泛的贸易网络,当然,都是纵贯于这片沙漠之上。
突尼斯南部马特马他山区是柏柏尔人的一个聚居地,突尼斯政府在保护当地文化多样性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特殊政策,比如减免税收,教育支持等等,柏柏尔人得到了实惠,其传统也有了继续生存的土壤。生活在这里的柏柏尔人至今仍保持着穴居的生活方式。当地有一家柏柏尔人经营的博物馆,能让游客全面地了解当地人的穴居生活。从外表上看,穴居房屋像是突然出现的地陷天坑,进去之后才感受到其真正的魅力。穴居房屋安静凉爽,如同装上了天然空调,入住其中,柏柏尔人避开了沙漠暴劣的气候,也不用担心一年四季温差的变化,算得上真正的因地制宜。如果你是一位《星球大战》迷,那么,徜徉在这些地穴之中,一定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星球大战》中“塔图因”星球的拍摄地就在马特马他,这里,你怎能错过!
杜兹,突尼斯南部最靠近沙漠的绿洲,被视为撒哈拉的门户,这里的柏柏尔人沿袭着祖先饲养单峰骆驼的传统,因此,这里成为骑单峰骆驼进行撒哈拉远征的起点。单峰骆驼高大温顺,是撒哈拉的标签,并且个个被“阿拉伯”造型裹得严严实实,骑上它步入沙漠,浓郁的北非风情立马袭上心头。需要格外当心的是,骆驼前腿直立或下跪的瞬间,可要紧紧抓住驼背上的扶手,以保持身体平衡。在突尼斯,可供游客骑行的骆驼全是公的,并无情侣。原来,母骆驼全在沙漠深处,每年1月到4月,公骆驼才会深入其中寻找母骆驼,一年多后,降生的小公骆驼依然会走出沙漠继承父业担当这“沙漠之舟”。
不可错过的一班列车
作为在沙漠与峡谷间开行的旅行列车,“红蜥蜴”的名称再恰当不过。最初这条狭窄的线路是19世纪末由法国人修建并用于运输磷盐酸的。1995年,突尼斯国家铁路公司对其进行了改装,此线路至今仍然保持了其原有的风貌。每天上午,在各个城镇的主要车站都可以购买“红蜥蜴”列车的车票,从Gafsa的西南部经过Tell Atlas再到Metaloui,全程约42公里。
穿越历史——你方唱罢我登场
迦太基古城:我的荣耀你不懂
迦基古城遗址离突尼斯市不远,仅仅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可就是这半小时,一下子将人们带回到3000年前:厚大巨石砌成的墙基、粗大断裂的花岗石圆柱,显示出当年建筑的规模和辉煌。就是这片土地,曾创建了显赫的迦太基帝国。 迦太基,腓尼基语的意思是“新城”。从公元前6世纪起,迦太基发展成为覆盖地中海沿岸大部分地区的贸易帝国,成为西地中海的盟主,并因其经济繁华,孕育了灿烂的文明。
迦太基帝国曾经如此强盛,坚不可摧,那位赫赫有名的汉尼拔将军,曾经发誓与罗马人永世为敌。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将强大的罗马帝国军队击得溃不成军。然而再英勇的汉尼拔将军也未能预料,内讧使得迦太基帝国遭遇罗马士兵的侵袭,一场大火烧毁了一个时代,而罗马人就在迦太基的地基上建立起了新的朝代。
迦太基遗址不大,可按书索引去寻觅旧日的剧场、公共浴室、祭坛、别墅和渡槽。遗址只是遗址,所有的荣耀都被时光埋葬在了过去,没有十足的想象力,是无法还原这座古城的辉煌。
艾尔杰姆斗兽场:罗马帝国存在的坐标
艾尔杰姆斗兽场位于突尼斯一个叫杰姆的地方,被公认为是北非最具吸引力的罗马时代建筑,是世界三大斗兽场之一,其规模仅次于古罗马斗兽场。椭圆外形和巨大规模(长150米,宽124米,周长457米)可容纳3万到4.5万观众,其容量堪比今天任何一座现代化体育场馆。
艾尔杰姆本地并不生产巨石,全部石块都要从200公里以外的加贝斯地区搬运过来,由此可见,建这么一座斗兽场,真是一个艰巨的工程,若非财力雄厚,当权者必定却步。19世纪中叶,不少著名作家如莫泊桑、福楼拜等都曾专程到此观光,福楼拜更是将艾尔杰姆斗兽场称为“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和象征”。
斗兽场是奴隶时代的特色产物,穿过黝黑的通道下到斗兽场下方,通道头顶上方隔着的铁窗观望外面的世界,压抑和恐惧布满全身,让人不由地打个冷颤,透过依稀的日光能看到通道两侧排列着一间间地牢,昔日是用来关搏斗的猛兽和角斗士。来到这里的人的生命只有两种存在方式,要么生存要么死亡,而无论选择哪一个,都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在这里,奴隶只是一种娱乐工具,死亡只为了换取观众的片刻兴奋和欢呼。幸运的是,那样的时代已经远去,人们得以用现代的方式赋予斗兽场更鲜活的生命和新的存在方式。如今,斗兽场每年7、8月份都会举办大型的歌剧或演出,除了历史的韵味,音乐也将赋予它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凯鲁万:一千零一夜梦境
凯鲁万,公元7世纪,阿拉伯的军事统帅率领大军第三次远征北非时,出于战略考虑,便在西面远距土著人柏柏尔部落聚居的山区、东面远离拜占庭军队经常骚扰的沿海地区的平原上,建起的一座军营式城市。随着公元9世纪凯鲁万伊斯兰大学的设立,这里已不只是阿拉伯人在北非统治的指挥中心,还成为伊斯兰教在北非的传播中心。今天的凯鲁万,已经是伊斯兰教继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之后的第四座圣城,很多人相信,到凯鲁万朝觐7次就等于去麦加朝拜1次。
凯鲁万城内寺庙星罗棋布,有“三百清真寺之城”的美誉。阿拉伯人在这里建立的第一个清真寺就是雄伟壮观的奥克巴清真寺,它至今都是阿拉伯建筑、文化和艺术的经典代表作。
奥克巴清真寺不仅是北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且与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的清真寺齐名。奥克巴清真寺西边高耸的宣礼塔达35米,有128级台阶,是这个城市最高的建筑,每天五次的唱经声就从这里传遍全城。
从清真寺出来,一定要去逛逛凯鲁万的麦地那,这里的“麦地那”是“老城”的意思。弯弯曲曲的街巷,被环抱其中的一座座清真寺,到处悬挂的伊斯兰花纹地毯,将《一千零一夜》的风情尽显。
TIPS:
虽然突尼斯的宗教政策很开明,但像清真寺这样的神圣地方规矩依然严明。身着短裤、短裙等暴露服装不准入内,须在进门的时候罩上长袍,另外,寺内有些地方是不允许非伊斯兰教教徒和女性进入的。
美食,走起来
也许是吸收了地中海明媚的阳光和如饴的清风,融合了阿拉伯菜的风范和法餐的精髓,突尼斯的美食自有其独特的风味。更令人啧啧称赞的是,在品味突尼斯美食的同时,佐餐的还有迦太基美酒,如画的风景,优美的歌舞,精心营造的优雅情调以及突尼斯人生活中永远离不了的绿色橄榄油和香浓咖啡。
Couscous:传统的Couscous是北非人家喻户晓的一道美食,这是一种用粗麦粉加上蔬菜以及肉类或者是鱼肉做成的食品,可谓是突尼斯的国菜了。最常见的佐料有鱼、干肉、肉丸和墨鱼,到此一游,不可不尝。
橄榄油:突尼斯从南到北,都种满了橄榄树。突尼斯出产的橄榄油绿色、纯天然,没有任何添加剂,品质优良,口味独特,佐上鲜蔬沙拉食用,绝对爽口。
特色饮品:突尼斯民族饮料是煮沸的薄荷绿茶,清新爽口,非常甘甜。另外,品尝一下棕榈奶,会让您大吃一惊!本地啤酒Celtia在当地的餐桌上随处可见。当地烧酒——boukha是无花果酿制的,Thibarine(椰枣酿制)的口味则接近白兰地。
手信,解风情
突尼斯的手工艺品让人流连往返,每每看到,浓浓的民族风情便扑面而来。历史、文化、工艺,混搭而成,让人爱不释手,就想统统打包带回家。
地毯:无论你是喜欢自然的羊毛或鲜艳的克利姆,你都会对突尼斯地毯的质量和价格赞赏有加。每个类别的地毯都有很多种类可供选择,几乎所有的游客都会为这里合理的价格所触动。
沙漠玫瑰:沙漠玫瑰是一种纯天然的奇石,因为外形酷似玫瑰又生长在沙漠中而得名。逼真开放的玫瑰石瓣,是细沙在几千万年的轮回中风化而成。据说在沙漠地区,当地青年在情人节时都是送沙漠玫瑰石来代替真正的玫瑰花。
“鸟笼” :突尼斯的“鸟笼”是不养鸟的,其实,它是灯罩和用于投递信件的信箱,这可是突尼斯最有名工艺品之一啦。“鸟笼”由繁琐稠密的铁丝经过造型后捆绑焊接而成,颇有欧洲宫廷的气质。
陶瓷:突尼斯的陶瓷产品种类繁多,尤其以“突尼斯景德镇”之称的纳布勒的瓷器最为出名。不同的色彩、色调和设计,加上伊斯兰文化特有的纹饰,将纳布勒瓷器的细致发挥到了极致!
玩转攻略 行前必备
旅行季节:
突尼斯北部沿海平原及山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如果你想避开拥挤的海滩人群,那么最好的季节在每年的3月至5月份;如果你的愿望是去看撒哈拉的日出和日落,那么在10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都是不错的季节,尤其是11月份在杜兹有个每年一度的撒哈拉节,是你到南方沙漠不可缺少的必看节目。南方沙漠地区,日夜温差很大,建议要带些可随时脱穿的衣服。
签证:
持有效期不少于3个月的护照、近期彩色照片两张、机票定单、工作单位证明信等资料,前往突尼斯驻北京的大使馆办理签证,签证费用240元/人。突尼斯驻华使馆一般发给自发证之日起一个月有效期的一次入境签证,办理签证时间为1周。
突尼斯驻华使馆的签证官员态度甚好,可以讲流利的汉语。
交通:
从中国到突尼斯没有直航航线。卡塔尔航空、土耳其航空、阿联酋航空和法国航空都有直航航线,只需分别在各国首都中转,法航飞行时间最短,但卡航往往有特价机票。
语言:
突尼斯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法语也通用,英语的流通性稍微差一些,但不会有太大的障碍。货币:
突尼斯的货币是突尼斯第纳尔,1个第纳尔约等于4元人民币。当地不能拿人民币兑换,需要在国内先换成美元或欧元。在集市买小商品可以用美元或欧元,在商店不行,但能刷卡,酒店、商店和银行普遍接受VISA、AMERICAN EXPRESS和MASTERCARD之类的主要信用卡。在突尼斯的机场免税店不接受第纳尔只接受外币。
电压:
220伏,欧洲标准两圆柱形插头。别忘了为您的电子设备配备转换插头。
通讯:
中国境内的GSM手机与突尼斯兼容,出国前可开通国际漫游业务。
时差:
比北京时间晚7个小时。
小费:
小费不是必需的,但很多小的服务要支付小费,例如给普通的行李搬运工和停车场的看车人。
住宿:
突尼斯酒店沿用欧式环保系统,需要自备好必要的洗漱用品,例如牙刷,牙膏,拖鞋,睡衣等。
突尼斯虽说是个伊斯兰国家,但却不拘泥于传统,建国初期,这里就废除了一夫多妻制,女性早就在社会上担任着重要的职务,穿着高跟鞋、戴着太阳镜的时髦女郎更是当街可见!虽然国土面积仅有16万平方公里,突尼斯着实称得上文化大国,这里是当年迦太基帝国所在地,罗马帝国非洲部分的首府,并且是中世纪伊斯兰文化的中心,仅此几项,足见其在世界发展史中的分量和作用。
情迷地中海——当白色遇到蓝色
白的墙,蓝的门,白的地,蓝的窗……一切都是那么纯粹清馨,艳丽的葛红花耐不住寂寞,成片成片从墙内探出头来,满街飘香的丁香花瓣,散发着迷人的香气。窗口、门廊,紫色、红色、黄色,点点花朵,团团拥簇,开得优雅。小巷辗转间,透过身旁房屋的间隙,蓝色大海其实就在身边。
这就是被誉为“世界十大浪漫小镇”之一的蓝白小镇(当地名:西迪布塞),位于突尼斯城以北20公里的地中海悬崖上,小镇始建于公元13世纪,大多数居民都是当年为躲避宗教迫害从西班牙迁徙而来的。小镇处处都是蓝色和白色相间的安达路西亚风格小屋,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狭窄的巷子悠长曲折,石板路旁五颜六色的陶瓷和挂画,与蔚蓝色的地中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突尼斯曾为法国殖民地,喜欢度假休闲的法国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景致独佳的栖所,蓝白小镇名声在外,游客当然络绎不绝。
走在蓝白小镇的小巷中,可以遇到了很多卖花人,是清一色的男孩或老汉,花蕾被扎成了圈,下面安着细细的木杆,这是突尼斯特有的茉莉,幽雅浓香,沁人心脾。在小镇的山顶上有一家别致的露天咖啡馆,名叫Cafe de delices,由于据此绝佳的地理位置,生意非常好,抽水烟的、闲聊天的,各国游客将这里当成了在小镇的落脚点,一个地球村就此成形。慢下来,享受生活,在露台上喝一杯浓浓的突尼斯咖啡,惬意地望着蔚蓝的海,直到春暖花开……
“爱生活,爱咖啡”
突尼斯人的休闲时间大抵都与咖啡相伴。在突尼斯,咖啡并不是带有文学色彩的精致产物,更不是满腹小资情调的文艺青年们怀着离愁别绪,就着忧伤郁怨,酝酿着一场存在主义的爱情而反复回味的东西。这里的咖啡无关风月,它就是一种最简单快乐的、最平易近人的生活方式。
迷醉在葡萄酒香之中地处地中
海沿岸,充足的光照外加海风的熏陶,使突尼斯成为葡萄的绝佳产地。突尼斯的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700多年,迦太基著名的Magon就已经创作了17本有关农艺、葡萄栽培及酿酒方式的经典著作。罗马人把葡萄种植发扬光大,是历史上第一个对葡萄栽培及酒类酿造做出科学研究的民族。如今突尼斯的葡萄酒享誉世界,来到突尼斯,怎能错过这品酒的好机会。
做条快乐的地中海之鱼
细软的海沙,奇特的游鱼,恬静、透彻的海水,这些都是理想潜水的必要元素。在突尼斯地中海沿岸,有专业的潜水俱乐部带领潜水者出游,观赏鹦鹉鱼、天使鱼、小丑鱼、鲨鱼等。游过铺满细沙的海床,寻访古老的沉船,更可在澄清的海水中欣赏到美丽的珊瑚,这里的海下美景将为你带来无与伦比的体验。
狂野撒哈拉——沙漠、绿洲、柏柏尔人
“撒哈拉”来源于阿拉伯语,意为“大沙漠”。770万平方公里,纵贯非洲大陆北部,撒哈拉的“大”,名副其实。虽然撒哈拉沙漠地跨多国,但实际上,柏柏尔人才是这片沙漠的真正主人。大约9000年前,北非到处都是青葱的植物,撒哈拉沙漠比现在要小得多,柏柏尔人便迁居到这里。后来,骆驼和马的引入,使柏柏尔人拥有了交通运输工具,部落社会逐渐形成,并且发展出颇为广泛的贸易网络,当然,都是纵贯于这片沙漠之上。
突尼斯南部马特马他山区是柏柏尔人的一个聚居地,突尼斯政府在保护当地文化多样性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特殊政策,比如减免税收,教育支持等等,柏柏尔人得到了实惠,其传统也有了继续生存的土壤。生活在这里的柏柏尔人至今仍保持着穴居的生活方式。当地有一家柏柏尔人经营的博物馆,能让游客全面地了解当地人的穴居生活。从外表上看,穴居房屋像是突然出现的地陷天坑,进去之后才感受到其真正的魅力。穴居房屋安静凉爽,如同装上了天然空调,入住其中,柏柏尔人避开了沙漠暴劣的气候,也不用担心一年四季温差的变化,算得上真正的因地制宜。如果你是一位《星球大战》迷,那么,徜徉在这些地穴之中,一定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星球大战》中“塔图因”星球的拍摄地就在马特马他,这里,你怎能错过!
杜兹,突尼斯南部最靠近沙漠的绿洲,被视为撒哈拉的门户,这里的柏柏尔人沿袭着祖先饲养单峰骆驼的传统,因此,这里成为骑单峰骆驼进行撒哈拉远征的起点。单峰骆驼高大温顺,是撒哈拉的标签,并且个个被“阿拉伯”造型裹得严严实实,骑上它步入沙漠,浓郁的北非风情立马袭上心头。需要格外当心的是,骆驼前腿直立或下跪的瞬间,可要紧紧抓住驼背上的扶手,以保持身体平衡。在突尼斯,可供游客骑行的骆驼全是公的,并无情侣。原来,母骆驼全在沙漠深处,每年1月到4月,公骆驼才会深入其中寻找母骆驼,一年多后,降生的小公骆驼依然会走出沙漠继承父业担当这“沙漠之舟”。
不可错过的一班列车
作为在沙漠与峡谷间开行的旅行列车,“红蜥蜴”的名称再恰当不过。最初这条狭窄的线路是19世纪末由法国人修建并用于运输磷盐酸的。1995年,突尼斯国家铁路公司对其进行了改装,此线路至今仍然保持了其原有的风貌。每天上午,在各个城镇的主要车站都可以购买“红蜥蜴”列车的车票,从Gafsa的西南部经过Tell Atlas再到Metaloui,全程约42公里。
穿越历史——你方唱罢我登场
迦太基古城:我的荣耀你不懂
迦基古城遗址离突尼斯市不远,仅仅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可就是这半小时,一下子将人们带回到3000年前:厚大巨石砌成的墙基、粗大断裂的花岗石圆柱,显示出当年建筑的规模和辉煌。就是这片土地,曾创建了显赫的迦太基帝国。 迦太基,腓尼基语的意思是“新城”。从公元前6世纪起,迦太基发展成为覆盖地中海沿岸大部分地区的贸易帝国,成为西地中海的盟主,并因其经济繁华,孕育了灿烂的文明。
迦太基帝国曾经如此强盛,坚不可摧,那位赫赫有名的汉尼拔将军,曾经发誓与罗马人永世为敌。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将强大的罗马帝国军队击得溃不成军。然而再英勇的汉尼拔将军也未能预料,内讧使得迦太基帝国遭遇罗马士兵的侵袭,一场大火烧毁了一个时代,而罗马人就在迦太基的地基上建立起了新的朝代。
迦太基遗址不大,可按书索引去寻觅旧日的剧场、公共浴室、祭坛、别墅和渡槽。遗址只是遗址,所有的荣耀都被时光埋葬在了过去,没有十足的想象力,是无法还原这座古城的辉煌。
艾尔杰姆斗兽场:罗马帝国存在的坐标
艾尔杰姆斗兽场位于突尼斯一个叫杰姆的地方,被公认为是北非最具吸引力的罗马时代建筑,是世界三大斗兽场之一,其规模仅次于古罗马斗兽场。椭圆外形和巨大规模(长150米,宽124米,周长457米)可容纳3万到4.5万观众,其容量堪比今天任何一座现代化体育场馆。
艾尔杰姆本地并不生产巨石,全部石块都要从200公里以外的加贝斯地区搬运过来,由此可见,建这么一座斗兽场,真是一个艰巨的工程,若非财力雄厚,当权者必定却步。19世纪中叶,不少著名作家如莫泊桑、福楼拜等都曾专程到此观光,福楼拜更是将艾尔杰姆斗兽场称为“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和象征”。
斗兽场是奴隶时代的特色产物,穿过黝黑的通道下到斗兽场下方,通道头顶上方隔着的铁窗观望外面的世界,压抑和恐惧布满全身,让人不由地打个冷颤,透过依稀的日光能看到通道两侧排列着一间间地牢,昔日是用来关搏斗的猛兽和角斗士。来到这里的人的生命只有两种存在方式,要么生存要么死亡,而无论选择哪一个,都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在这里,奴隶只是一种娱乐工具,死亡只为了换取观众的片刻兴奋和欢呼。幸运的是,那样的时代已经远去,人们得以用现代的方式赋予斗兽场更鲜活的生命和新的存在方式。如今,斗兽场每年7、8月份都会举办大型的歌剧或演出,除了历史的韵味,音乐也将赋予它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凯鲁万:一千零一夜梦境
凯鲁万,公元7世纪,阿拉伯的军事统帅率领大军第三次远征北非时,出于战略考虑,便在西面远距土著人柏柏尔部落聚居的山区、东面远离拜占庭军队经常骚扰的沿海地区的平原上,建起的一座军营式城市。随着公元9世纪凯鲁万伊斯兰大学的设立,这里已不只是阿拉伯人在北非统治的指挥中心,还成为伊斯兰教在北非的传播中心。今天的凯鲁万,已经是伊斯兰教继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之后的第四座圣城,很多人相信,到凯鲁万朝觐7次就等于去麦加朝拜1次。
凯鲁万城内寺庙星罗棋布,有“三百清真寺之城”的美誉。阿拉伯人在这里建立的第一个清真寺就是雄伟壮观的奥克巴清真寺,它至今都是阿拉伯建筑、文化和艺术的经典代表作。
奥克巴清真寺不仅是北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且与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的清真寺齐名。奥克巴清真寺西边高耸的宣礼塔达35米,有128级台阶,是这个城市最高的建筑,每天五次的唱经声就从这里传遍全城。
从清真寺出来,一定要去逛逛凯鲁万的麦地那,这里的“麦地那”是“老城”的意思。弯弯曲曲的街巷,被环抱其中的一座座清真寺,到处悬挂的伊斯兰花纹地毯,将《一千零一夜》的风情尽显。
TIPS:
虽然突尼斯的宗教政策很开明,但像清真寺这样的神圣地方规矩依然严明。身着短裤、短裙等暴露服装不准入内,须在进门的时候罩上长袍,另外,寺内有些地方是不允许非伊斯兰教教徒和女性进入的。
美食,走起来
也许是吸收了地中海明媚的阳光和如饴的清风,融合了阿拉伯菜的风范和法餐的精髓,突尼斯的美食自有其独特的风味。更令人啧啧称赞的是,在品味突尼斯美食的同时,佐餐的还有迦太基美酒,如画的风景,优美的歌舞,精心营造的优雅情调以及突尼斯人生活中永远离不了的绿色橄榄油和香浓咖啡。
Couscous:传统的Couscous是北非人家喻户晓的一道美食,这是一种用粗麦粉加上蔬菜以及肉类或者是鱼肉做成的食品,可谓是突尼斯的国菜了。最常见的佐料有鱼、干肉、肉丸和墨鱼,到此一游,不可不尝。
橄榄油:突尼斯从南到北,都种满了橄榄树。突尼斯出产的橄榄油绿色、纯天然,没有任何添加剂,品质优良,口味独特,佐上鲜蔬沙拉食用,绝对爽口。
特色饮品:突尼斯民族饮料是煮沸的薄荷绿茶,清新爽口,非常甘甜。另外,品尝一下棕榈奶,会让您大吃一惊!本地啤酒Celtia在当地的餐桌上随处可见。当地烧酒——boukha是无花果酿制的,Thibarine(椰枣酿制)的口味则接近白兰地。
手信,解风情
突尼斯的手工艺品让人流连往返,每每看到,浓浓的民族风情便扑面而来。历史、文化、工艺,混搭而成,让人爱不释手,就想统统打包带回家。
地毯:无论你是喜欢自然的羊毛或鲜艳的克利姆,你都会对突尼斯地毯的质量和价格赞赏有加。每个类别的地毯都有很多种类可供选择,几乎所有的游客都会为这里合理的价格所触动。
沙漠玫瑰:沙漠玫瑰是一种纯天然的奇石,因为外形酷似玫瑰又生长在沙漠中而得名。逼真开放的玫瑰石瓣,是细沙在几千万年的轮回中风化而成。据说在沙漠地区,当地青年在情人节时都是送沙漠玫瑰石来代替真正的玫瑰花。
“鸟笼” :突尼斯的“鸟笼”是不养鸟的,其实,它是灯罩和用于投递信件的信箱,这可是突尼斯最有名工艺品之一啦。“鸟笼”由繁琐稠密的铁丝经过造型后捆绑焊接而成,颇有欧洲宫廷的气质。
陶瓷:突尼斯的陶瓷产品种类繁多,尤其以“突尼斯景德镇”之称的纳布勒的瓷器最为出名。不同的色彩、色调和设计,加上伊斯兰文化特有的纹饰,将纳布勒瓷器的细致发挥到了极致!
玩转攻略 行前必备
旅行季节:
突尼斯北部沿海平原及山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如果你想避开拥挤的海滩人群,那么最好的季节在每年的3月至5月份;如果你的愿望是去看撒哈拉的日出和日落,那么在10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都是不错的季节,尤其是11月份在杜兹有个每年一度的撒哈拉节,是你到南方沙漠不可缺少的必看节目。南方沙漠地区,日夜温差很大,建议要带些可随时脱穿的衣服。
签证:
持有效期不少于3个月的护照、近期彩色照片两张、机票定单、工作单位证明信等资料,前往突尼斯驻北京的大使馆办理签证,签证费用240元/人。突尼斯驻华使馆一般发给自发证之日起一个月有效期的一次入境签证,办理签证时间为1周。
突尼斯驻华使馆的签证官员态度甚好,可以讲流利的汉语。
交通:
从中国到突尼斯没有直航航线。卡塔尔航空、土耳其航空、阿联酋航空和法国航空都有直航航线,只需分别在各国首都中转,法航飞行时间最短,但卡航往往有特价机票。
语言:
突尼斯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法语也通用,英语的流通性稍微差一些,但不会有太大的障碍。货币:
突尼斯的货币是突尼斯第纳尔,1个第纳尔约等于4元人民币。当地不能拿人民币兑换,需要在国内先换成美元或欧元。在集市买小商品可以用美元或欧元,在商店不行,但能刷卡,酒店、商店和银行普遍接受VISA、AMERICAN EXPRESS和MASTERCARD之类的主要信用卡。在突尼斯的机场免税店不接受第纳尔只接受外币。
电压:
220伏,欧洲标准两圆柱形插头。别忘了为您的电子设备配备转换插头。
通讯:
中国境内的GSM手机与突尼斯兼容,出国前可开通国际漫游业务。
时差:
比北京时间晚7个小时。
小费:
小费不是必需的,但很多小的服务要支付小费,例如给普通的行李搬运工和停车场的看车人。
住宿:
突尼斯酒店沿用欧式环保系统,需要自备好必要的洗漱用品,例如牙刷,牙膏,拖鞋,睡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