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教学时应该重视实践性,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激发兴趣,以“活”导学;启迪思维,以“动”益智;主动参与,以“思”悟趣;拓展空间,以“广”增效。
关键词:综合实践 参与 启迪 桥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前提,是促进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架设校内外教育的桥梁。它融语文的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课内与课外融合,学校与社会沟通,在社会生活与语文学习之间架设起桥梁,让学生面向社会,走向自然,贴近生活,阅读“生活的教科书”,以自己的眼光看社会、看自然、看事物,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会敏锐地发现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正确地处理问题,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实现自我超越。
一、激发兴趣,以“活”导学
“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前提。因此,语文实践活动要以“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新鲜、灵活、兴趣盎然,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能吸引学生积极自觉地参加、全身心地投入,不肯放弃、不肯错过,产生不参加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就会遗憾的心理感受。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感兴趣了,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了,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活动、实践,积累相关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如将篇幅较长、故事性强、人物语言丰富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供学生表演,让学生组成“剧组”,各“剧组”根据文中的情节、环境和语言,重组相关情节,设计表演方案,使剧情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又符合生活真实,剧组成员自选角色,激活生活积累,揣摩角色,既忠于原文,又有各自的个性发挥,将课文语言文字塑造成形象,深化自我感受。小组间开展表演比赛,集演员、观众、评论员于一身。这样,将知识的教学转换为全体同学参与的活动,使学生在活泼有序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张扬个性,因而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掌握牢固。
二、启迪思维,以“动”益智
“动”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关键。让所有学生“动”起来是语文活动的基本特征,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眼动、口动、手动、耳动、脑动,以眼动培养细心观察的能力,以手动训练书写、练习和操作实践的能力,以口动训练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以耳动训练听辨能力,以脑动训练思维素质。如观察植物,让学生细致观察根、茎、叶、花、果,眼看、手摸、鼻闻、口尝、脑思并举,在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获得全面认识之后动笔写作,这样一扫以往局限于教室的枯燥与沉闷,观察有对象,心中有感受,脑中有材料,笔端有内容,既能开拓学生视野,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思维灵敏迅速,文章条理清楚,表达严密清晰,语言自然流畅,让感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又如举办演讲活动,要求观点正确,重点突出,演讲时语言流利,讲究语音、语调、语速,能吸引人、说服人。
三、拓展空间,以“广”增效
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仅靠在课堂学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拓宽学习的时空,丰富学习的资源,打破课堂以及书本的束缚,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观察自然,体会人生,在“观察”、“实验”、“操作”和“交流”中获得体验,增强语文的感悟力、理解力。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感知、吸收和实践的机会,如开展名篇欣赏、时文品读、诗歌朗诵、演讲比赛、征文擂台、读书评论、心得交流、社会采风、名人访谈、新闻报道、编辑小报和出刊办专栏等活动,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活动,不断开阔视野,培养创造精神,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主动参与,以“思”悟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始终是语文实践活动“主角”,活动过程中,所有同学主动参与,积极行动,将已经掌握的技能用于实践,运用已有的知识指导实践。面对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以“亲眼看过”、“亲手做过”获得最直接、最真切的体验,而后思考、分析、研究、总结,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摆出自己的理由,不满足已有的结论,不屈从权威,多角度、多层面地审视问题,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内省“悟”出规律,求得真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动眼、动手、动口、动脑融于一体,将校内外教育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秀香,郑梅秀.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途径[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8).
[2]樊丽霞.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7,(5).
[3]张伟.语文实践活动——一条改变我国语文教学现状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科学,2004,(4).
[4]康明良,韩西兰.浅谈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5,(Z1).
[5]赵彤彦,杨继学,刘悦.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9).
关键词:综合实践 参与 启迪 桥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前提,是促进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架设校内外教育的桥梁。它融语文的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课内与课外融合,学校与社会沟通,在社会生活与语文学习之间架设起桥梁,让学生面向社会,走向自然,贴近生活,阅读“生活的教科书”,以自己的眼光看社会、看自然、看事物,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会敏锐地发现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正确地处理问题,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实现自我超越。
一、激发兴趣,以“活”导学
“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前提。因此,语文实践活动要以“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新鲜、灵活、兴趣盎然,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能吸引学生积极自觉地参加、全身心地投入,不肯放弃、不肯错过,产生不参加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就会遗憾的心理感受。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感兴趣了,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了,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活动、实践,积累相关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如将篇幅较长、故事性强、人物语言丰富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供学生表演,让学生组成“剧组”,各“剧组”根据文中的情节、环境和语言,重组相关情节,设计表演方案,使剧情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又符合生活真实,剧组成员自选角色,激活生活积累,揣摩角色,既忠于原文,又有各自的个性发挥,将课文语言文字塑造成形象,深化自我感受。小组间开展表演比赛,集演员、观众、评论员于一身。这样,将知识的教学转换为全体同学参与的活动,使学生在活泼有序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张扬个性,因而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掌握牢固。
二、启迪思维,以“动”益智
“动”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关键。让所有学生“动”起来是语文活动的基本特征,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眼动、口动、手动、耳动、脑动,以眼动培养细心观察的能力,以手动训练书写、练习和操作实践的能力,以口动训练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以耳动训练听辨能力,以脑动训练思维素质。如观察植物,让学生细致观察根、茎、叶、花、果,眼看、手摸、鼻闻、口尝、脑思并举,在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获得全面认识之后动笔写作,这样一扫以往局限于教室的枯燥与沉闷,观察有对象,心中有感受,脑中有材料,笔端有内容,既能开拓学生视野,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思维灵敏迅速,文章条理清楚,表达严密清晰,语言自然流畅,让感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又如举办演讲活动,要求观点正确,重点突出,演讲时语言流利,讲究语音、语调、语速,能吸引人、说服人。
三、拓展空间,以“广”增效
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仅靠在课堂学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拓宽学习的时空,丰富学习的资源,打破课堂以及书本的束缚,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观察自然,体会人生,在“观察”、“实验”、“操作”和“交流”中获得体验,增强语文的感悟力、理解力。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感知、吸收和实践的机会,如开展名篇欣赏、时文品读、诗歌朗诵、演讲比赛、征文擂台、读书评论、心得交流、社会采风、名人访谈、新闻报道、编辑小报和出刊办专栏等活动,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活动,不断开阔视野,培养创造精神,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主动参与,以“思”悟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始终是语文实践活动“主角”,活动过程中,所有同学主动参与,积极行动,将已经掌握的技能用于实践,运用已有的知识指导实践。面对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以“亲眼看过”、“亲手做过”获得最直接、最真切的体验,而后思考、分析、研究、总结,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摆出自己的理由,不满足已有的结论,不屈从权威,多角度、多层面地审视问题,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内省“悟”出规律,求得真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动眼、动手、动口、动脑融于一体,将校内外教育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秀香,郑梅秀.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途径[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8).
[2]樊丽霞.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7,(5).
[3]张伟.语文实践活动——一条改变我国语文教学现状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科学,2004,(4).
[4]康明良,韩西兰.浅谈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5,(Z1).
[5]赵彤彦,杨继学,刘悦.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