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丁的岁月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b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家里穷,三荒季节常常闹得上餐不接下餐,哪还有条件奢望穿得好,因而,小孩们掰着手指盼过年,盼父母给自己做上新衣裳,盼穿着新衣裳去外婆家拜年,从外婆、舅妈那里领到红纸包。
  新春里孩子们会天天穿着新衣裳,放鞭炮、捉迷藏,与表兄妹们一起追逐嬉闹、跌打滚爬,累了饿了就分吃口袋里的糖果,常常乐得不知回家。新衣裳不仅脏得快,也破得快,但就是不愿意脱下来换洗。直到母亲说快要开学了,要穿着新衣裳去上学时,才会无奈地脱下来,换上已穿了一年的旧衣裳。小孩子长得快,旧衣裳明显不合身了,就不喜欢穿。为了一年的新衣裳有两年可以穿,聪明的母亲就会要求缝纫师傅做大一些。有时碰到天天下雨,晒不干新衣裳,母亲会用火熜烘干;或者用哥哥姐姐穿过的衣服来换。那时的衣服,不管是大人的还是小孩的,几乎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补丁。读小学时,有一课讲的就是雷锋叔叔“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故事,老师在课堂上教授我们:衣服破了没关系,回家补上照样可以穿;有补丁的衣服没关系,只要干净就行。那年月,穿上补丁的衣服不会觉得是件倒霉的没面子的事。
  記得那年秋,相邻几个村的小学组织文艺汇演,老师挑选一些同学排练节目,我也是其中一个,等到快要参加表演了,老师要我们穿上新衣裳。条件好的人家特意为自家孩子赶做了新衣裳,可我做不到啊!就穿着过年时的衣裳参加了演出,相比之下,我的衣裳确实旧了些小了些,但一点不影响我的演出。
  上初中后的一个腊月里,堂小姑要嫁人了,父亲看我长大了,有意要我抬嫁妆送小姑出嫁。我知道这是个好差使,不仅可以美美地吃上鱼肉荤腥,还可以体验做娘家人的味道。我很高兴地答应了,可我没有新衣裳啊!过年的新衣裳母亲还没有准备做啊!母亲就借来了同村姨哥的衣裳。这个姨哥是我二姨妈的儿子,二姨妈家的条件要比我家好得多,我小时候常常跟在这个姨哥后面,以求得到他的小人书看、得到他认为可以赏给我玩玩的东西,比如:弹弓、玩具手枪、鸡毛毽子等。姨哥的新衣裳就是多,我换了两套才换上较合身的,就兴高采烈地抬着嫁妆加入了送亲的队伍中。也许是遗传的原因,这次送亲,我和几个堂兄、叔伯配合默契,迎亲的人不仅没有灌醉我们,反而被我们灌醉了好几个。有堂叔回来后在我父亲面前表扬了我,说我有才,以后会有出息的。
  改善我家生活条件的,是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父亲,从种茶采茶制茶售茶到种桑养蚕卖茧,从种稻种麦种番薯种玉米到加工手工面番薯粉年糕霉干菜,几年后,父亲买了辆自行车,方便出山进城,给姐姐买了缝纫机。
  买了缝纫机后,姐姐每年都给家里人做一套夏装、冬装。在我读中专的日子里,姐姐还特意给我做了两套新衣裳,方便我换洗,我就将这两套衣裳轮流换着穿。以至于我够入党条件提交申请后,党支部在讨论吸收我预备党员的会上,语文老师用他那敏锐的观察力说出我是个条件艰苦又朴素的学生,一学期下来就两件衣裳换着穿,还听人说,金海同学自己洗被子、缝被子,学习成绩也不错,我同意他加入党组织。
  参加工作后,终于可以每月领到一份工资,终于可以用自己的工资孝敬孝敬父母长辈了。当然,我也买了几套自己喜欢的衣裳,从此再也不用为没有换洗的衣服、穿不上新衣裳而发愁了。
  姐姐出嫁那会儿,我特意到浦江最大的服装店买了一套当时已开始在机关干部中流行的西装。第一次穿上西装,对着镜子,不知什么原因,镜子里的我显得怪怪的,感觉西服不像是我应该穿的。但为了姐姐的出嫁,我这个被人称为国家干部的小舅子,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就应该有新模样,于是,我拍拍胸脯买下了第一套西装。
  在人们还在为能不能站起来、为温饱而努力的岁月里,除了要新婚的男女外,几乎很少有人会去关注自己的长相和容颜,补丁的衣裳也成了那年代的特征。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陈新民
其他文献
一进腊月,乡亲们就开始准备杀年猪了。人口多的人家,一家单独杀一头年猪,猪肉分别用来蒸、炖、腌渍等,来年可吃上大半年。人口少的就约好几家,一般是三五家合杀一头。  年猪一般都是自己养的,从年初开始买一头小猪,精心喂养一年,过年宰了吃。乡村杀年猪,讲究的是一个氛围。村里不少青壮年,甚至身体硬朗一点的老年人都是杀猪的好手。定好杀年猪的时间,吆喝一声,邻居亲朋,都会来帮忙,干活的、观看的,围成两圈,家里就
期刊
又是樱花烂漫时,而这,也是我来到日本东京的第七个年头。  我觉得樱花有一种矛盾的美。单赏每一朵樱花,樱花的花瓣小巧淡雅,白中透出淡粉色,似人间白雪。你会忍不住想轻轻地触碰它,柔软如江南的丝绸一般。花茎细长而柔曲,细得如一根碧绿的银丝,柔曲得似少女姣好的身姿,静静的美好。可当它们齐齐绽放时,又美得热烈却不落俗套。樱花浪漫,远远地看,开得那么的盎然,让人陶醉。樱花本无香,却让看的人总会从心底雀跃,于是
期刊
一  先说两个小片段。  2009年4月,还没毕业的我刚到长沙开始实习。那时候刚刚认识如意先生,两个人都羞答答的挺不好意思。有个周末,他来到我当时住的望月湖小区,给我一个铁盒子,说这是他家里寄过来的,送给我。  ——是一盒茶叶。  他说,自己家里是种茶叶的,这是自家刚刚采下的新茶。我很欢喜地收下茶叶,然后问他,你看《红楼梦》吗?  他面露羞惭,嘟囔着说自己是纯正的理工科。  我说,《红楼梦》里有个
期刊
母亲去世几年了,每次夜里梦见母亲,伏案提笔,想写点什么,但却搁笔放下,对母亲的那种思念和想要说的千言万语,历历在目浮现的往事,不知从何下笔,又怕写不好,用什么样的语言词汇都不足以表达思念之情。  偶看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使我潸然泪下,现场每个人都跟着斯琴高娃的情感进入了那个场景,主持人董卿失控到背对观众掩面哭泣,斯琴高娃朗读完,也流下了两行热泪。这是一篇我没有读
期刊
1987年,我4岁。  村里的“破五”戏是在村头桃树坡坡底的老戏台演的,晌午登台,初七晚上收箱。当晚,全庄出动了,包括拄拐子一摇一摆的和热怀里吃奶的。  “喝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泪下来。小唐儿被某把胆吓坏,马踏五营谁敢来。敬德擒某某不怪,某可恼瓦岗众英才。想当年一个一个受过某的恩和爱,到今儿委曲求全该不该?单通一死心还在,二十年报仇某再来。刀斧手押爷法场外,等一等小唐儿祭奠来。”突然,蹦出来一
期刊
江竹筠是众多中国革命烈士之一,然而她作为一名女英雄却又是被记忆最深的,人们亲切地称她江姐。  1939年,還不满20岁的江姐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推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江姐接任牺牲的丈夫,担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不幸的是,就在这一年的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姐被捕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在狱中,江姐受尽了国民党特务的各种
期刊
家住滇东乌蒙山深处的小山村,父老乡亲有这样的顺口溜:“要过年,大花钱;过了年,就下田……”  一进腊月,家乡便忙开了,热闹起来了。上街卖年货的,肩背车拉,来回穿梭在山路上。村里杀年猪、刷墙壁、焐白酒、舂粑粑,一串串年事,也在父亲母亲们的吆喝与操劳中,不折不扣地落在实处。假若哪家做的有一点瑕疵,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大家也会伸出热情的双手拉一把,笑眯眯地说:“你家没的,我家有,拿了去吃就行了。”抑或说
期刊
当年,乡中学离家20多里,我们寄宿就读。  学生灶一顿饭七分钱,一口直径两米五的大铁锅煮饭,饭是开水煮面条,只调盐,不炝油,不放菜,不调醋,喂猪似的弄一大锅。炊事员姓徐,外号叫扎耳子,肥头矮身,肚子滚圆,说话时小眼睛眨动,耳朵有节奏地跳动。扎耳子是老光棍,喜欢喝点小酒,脸酡红,走路踉跄,饭做得一塌糊涂。  下课,打饭的场景铭刻于心。“当当,当……”铃声响起,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我们一窝蜂冲挤出教室,校
期刊
菊喜欢下午耗在藤妹妹的小店里。  “说说吧,你曾经对哪位帅哥动过心?”藤妹妹的语音自带一分温婉,让菊在她的微微一笑中缴械投降。外面下着细雨,客人们更乐意待在她的店中,懒得出门,也没有人来打扰二人的交谈。  “茶水再倒一大杯候着!我说了哟!”菊笑着说道。  他给我的最初印象:我念初二时,下午第一节,他穿着一件绿色军上衣,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我很奇怪:怎么他总穿这么一件衣服?问了其他同学,才了
期刊
看完《随园食单》,感觉体验了一场中国式厨房的四重奏。眼、鼻、口、耳不自觉地跟着起承转合。合上书,竟嘘了一口气。好像刚才翻书时耳边响的锅碗瓢盆乒乒乓乓的声音,食物蒸煮炸烹嗞嗞啦啦的声音一并收进去了。心中感叹: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吃的啊!  袁枚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大文人,花了四十年时间写了这本食单,有些菜肴至今仍出现在国宴和寻常人家的餐桌上。杭州的G20峰会里几道国菜如西湖鱼圆、蜜汁火方就出自这本食单。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