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荆轲失败的原因,是与太子丹之间没达成一致的行动方案。荆轲要“劫持秦王”,太子丹要“刺杀秦王”。
【关键词】 荆轲;刺杀;劫持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荆轲刺秦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的第五课,《史记·刺客列传》和《战国策·燕策》都记载了这个精彩的故事。故事结尾,荆轲临死前大骂秦王嬴政“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大意是这次行动失败的原因是想活捉嬴政,得到契约来报答太子,并不是把刺杀作为主要目的,不然,你嬴政是必死無疑。很明显,荆轲想效法的是劫持齐桓公的曹沫,不是刺杀王僚并与之同归于尽的专诸。
荆轲所说是刺杀失败的原因,还是为自己找的借口,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课本的节选是从刺杀的准备工作开始的,节选之前还有田光荐荆轲,太子丹与荆轲议定行动方案等内容。通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到太子丹和荆轲谋划的细节,也可以看到他们失败的伏笔。
“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
——《战国策·燕策》
可以看出太子丹的计划中有两个方案,其一是劫持秦王,返还诸侯被侵占的土地;其二是直接杀死秦王,让秦国大臣内外猜疑,诸侯趁机合纵击破秦国。荆轲也同意这个计划。但是两个方案对太子丹来说都是有益的,而对荆轲来说,前者意味着一线生机,后者则是必死无疑。
“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战国策·燕策》
太子丹这样厚待荆轲,是因为他更倾向方案二,希望荆轲以己之命换秦王之命。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王嬴政对他不好,他一直怨恨在心。收留秦国叛将樊於期也是这种怨恨的表现。从政治斗争的角度看,劫持秦王,返还侵地,可操作性差。直接杀死秦王,既可以泄愤,又可以实现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课本节选详细记叙刺杀的准备工作。匕首是太子丹用药浸染过的,见血就取人性命。当荆轲等待一起行动的同伴时,太子丹就责备荆轲迟疑,还说,荆卿不想去了,可以先派遣燕国勇士秦武阳。在太子丹看来,杀死秦王,一把带毒的匕首和一个不怕死的刺客足矣。这个意图在“易水送别”就更加明确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语文必修1的第五课
穿着丧服来送荆轲,不是激励,而是向荆轲明确“杀死秦王”的行动方案。正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也不是说荆轲义无反顾,更多的是无奈和愤怒。因为荆轲倾向于方案一,劫持秦王,返还侵地。太子丹催遣荆轲时,荆轲怒,叱太子曰:“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秦国完成任务而不能安全返回的人是粗鄙下贱的!荆轲等待同伴而不用秦武阳,也是在为劫持秦王作准备。
太子丹认为一切都准备好了,荆轲却认为准备不充分。没有准备好,荆轲并没有改变行动方案,他还想劫持秦王。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在刺杀秦王的过程中。
“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这两个动作既可以劫持,又可以刺杀。如果荆轲想直接刺杀,可以在图穷匕见之后,手执匕首直接扑向秦王,与其同归于尽。更何况匕首带毒,见秦王之血,刺杀就告成功。由此可知,荆轲一开始就执行的是劫持的方案,不是刺杀。直到劫持彻底失败,“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掷出匕首,击杀秦王,才被动的改劫持为刺杀。
荆轲临终之言,确实是刺杀秦王失败的一部分原因。但荆轲这次行动失败的根源是:荆轲想做曹沫,太子丹却要他做专诸。结果是我们都知道,他既没有做成曹沫,也没有做成专诸。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司马迁还是把荆轲列在了《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最后一位,让他与曹沫、专诸齐名,而燕太子丹则永远成为了“荆轲刺秦”这部历史大戏的配角。
【关键词】 荆轲;刺杀;劫持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荆轲刺秦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的第五课,《史记·刺客列传》和《战国策·燕策》都记载了这个精彩的故事。故事结尾,荆轲临死前大骂秦王嬴政“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大意是这次行动失败的原因是想活捉嬴政,得到契约来报答太子,并不是把刺杀作为主要目的,不然,你嬴政是必死無疑。很明显,荆轲想效法的是劫持齐桓公的曹沫,不是刺杀王僚并与之同归于尽的专诸。
荆轲所说是刺杀失败的原因,还是为自己找的借口,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课本的节选是从刺杀的准备工作开始的,节选之前还有田光荐荆轲,太子丹与荆轲议定行动方案等内容。通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到太子丹和荆轲谋划的细节,也可以看到他们失败的伏笔。
“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
——《战国策·燕策》
可以看出太子丹的计划中有两个方案,其一是劫持秦王,返还诸侯被侵占的土地;其二是直接杀死秦王,让秦国大臣内外猜疑,诸侯趁机合纵击破秦国。荆轲也同意这个计划。但是两个方案对太子丹来说都是有益的,而对荆轲来说,前者意味着一线生机,后者则是必死无疑。
“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战国策·燕策》
太子丹这样厚待荆轲,是因为他更倾向方案二,希望荆轲以己之命换秦王之命。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王嬴政对他不好,他一直怨恨在心。收留秦国叛将樊於期也是这种怨恨的表现。从政治斗争的角度看,劫持秦王,返还侵地,可操作性差。直接杀死秦王,既可以泄愤,又可以实现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课本节选详细记叙刺杀的准备工作。匕首是太子丹用药浸染过的,见血就取人性命。当荆轲等待一起行动的同伴时,太子丹就责备荆轲迟疑,还说,荆卿不想去了,可以先派遣燕国勇士秦武阳。在太子丹看来,杀死秦王,一把带毒的匕首和一个不怕死的刺客足矣。这个意图在“易水送别”就更加明确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语文必修1的第五课
穿着丧服来送荆轲,不是激励,而是向荆轲明确“杀死秦王”的行动方案。正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也不是说荆轲义无反顾,更多的是无奈和愤怒。因为荆轲倾向于方案一,劫持秦王,返还侵地。太子丹催遣荆轲时,荆轲怒,叱太子曰:“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秦国完成任务而不能安全返回的人是粗鄙下贱的!荆轲等待同伴而不用秦武阳,也是在为劫持秦王作准备。
太子丹认为一切都准备好了,荆轲却认为准备不充分。没有准备好,荆轲并没有改变行动方案,他还想劫持秦王。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在刺杀秦王的过程中。
“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这两个动作既可以劫持,又可以刺杀。如果荆轲想直接刺杀,可以在图穷匕见之后,手执匕首直接扑向秦王,与其同归于尽。更何况匕首带毒,见秦王之血,刺杀就告成功。由此可知,荆轲一开始就执行的是劫持的方案,不是刺杀。直到劫持彻底失败,“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掷出匕首,击杀秦王,才被动的改劫持为刺杀。
荆轲临终之言,确实是刺杀秦王失败的一部分原因。但荆轲这次行动失败的根源是:荆轲想做曹沫,太子丹却要他做专诸。结果是我们都知道,他既没有做成曹沫,也没有做成专诸。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司马迁还是把荆轲列在了《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最后一位,让他与曹沫、专诸齐名,而燕太子丹则永远成为了“荆轲刺秦”这部历史大戏的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