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析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df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而阅读的有效性更是成为语文教学质量好壞的关键所在。一堂有效的高中语文阅读课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清楚地了解教学的各个基本元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思辨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呈现教学过程的多向互动。
  一、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在一节45分钟的教学课堂上,要完成语文课的多维教学目标是不太现实的。因此,一堂有效的阅读课,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文本内容,结合教学大纲,制定一到两个教学目标,每节课有重点地完成这些目标,使学生一点一点地积累知识。
  比如《劝学》,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制定两个教学目标。首先,在课堂的开始,让学生结合注释阅读,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胆量的目的;其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文本主题进行“学无止境”的思考、使学生在不断思考,逐渐靠近主题的过程中,对文本的理解更加透彻。
  又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宴会上的座次安排来让学生明白项羽的自高自大,而在此处也可以适当利用项羽说话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形象。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刘邦则显示出谨慎谦虚的性格,为项羽最终失败而自刎于乌江埋下了伏笔。此时教师便可以将文章蕴含的哲理讲述给学生,让其明白骄兵必败的道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需要秉承谦虚好学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进步更快,同时还可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善于指导、倾听
  教师在课堂上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因此,要善于倾听,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积极鼓励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达出来,教学方式要灵活,不能根据事先备课的资料一成不变地上课,而要随机应变,这也是对广大语文教师的考验。
  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转换上课思路。比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教师朗读一遍全文给学生听,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并且表达出教师与自己朗读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教师基于学生的理解与学生互相探讨,从而达到加深对文本理解的目的。
  又如学习《荆轲刺秦王》,其中有对勇士秦武阳的描述。首先讲述了其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开始杀人,但是其在不同的环境下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表现,在跟随荆轲一起来到秦王的大殿时,色变振恐,正因为秦武阳的此种表现衬托出了荆轲的镇定与勇气,也验证了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气概,然后教师随机挑选几位学生上台表演当时的一幕。通过对学生表演的观察,了解学生对本文内容的掌握情况,然后找出其在表演过程中还存在不足的地方,依托活跃的课堂氛围及时指导,以此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三、有效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教师的提问必须以“有效”为原则,减少对是非问题的提问,多问一些启发式的、开放式的、创造性的问题,并且积极引导学生作答。这样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当然,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答案是否合理,而是要关注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尽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胆质疑、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能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还能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比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在学生对这首诗的背景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可以向学生提问:“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处世态度和精神。”而不是这样的问话:“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对吗?”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充分发散思维。也可以向学生提问:“诗人之前当过几次官,为什么最终会选择隐居?”以此使学生主动了解诗人的官场生活,从而了解诗人生活的背景。
  此外,教师也要认识到,由于文言文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容易对教师产生较大的依赖性,极不利于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学习《师说》后,教师可以问学生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一句话,引到“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可以将这句话与新课改的要求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能作为辅助,而真正的学习还应该靠自己,不能一味地依靠教师,使其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敢于质疑,逐渐培养其创新思维。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有效阅读更是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避免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通过不断摸索尝试,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对文本有更加透彻的理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226200)
其他文献
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传统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群众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在做群众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正视。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组织中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Ref—1)表达的变化及玻璃体腔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大
目的 研究正常成体大鼠视网膜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的生理性表达情况. 方法 取正常Wistar成年大鼠视网膜进行抗SDF-1和抗P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观察结合半定量图像分析;实时定量RT-PCR测定视网膜神经上皮层SDF-1 mRNA含量,与内参基因β actin比较. 结果 正常大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可见SDF-1表达,其阳性结果多位于视网膜内层,视神经无明显染色.PCK在视网膜神经上
目的 依据培养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是否表达CD90分为两个亚群,分离这两个细胞亚群,分别进行肌成纤维诱导,研究它们在眼外肌纤维化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方法免疫磁分离法分离CD90+和CD90-的眼眶成纤维细胞,TGF-β1诱导CD90+和CD90-成纤维细胞亚群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FB),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代表MFB标志的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TGF-β1的作用下,
语文新课标实施以来,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本文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能力培养进行了研究,以期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一、引导问难质疑,培养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确实,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思维总是由问题引出的。我国古语有云:“学
既往研究表明人的眼压在24h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值。近年来,随着新型眼压计的不断发明和普及,人们对眼压的波动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发现了眼压的波动与青光眼损害的关系。就目
基于平台集成的齿轮箱,通过应用成熟的产品和技术以及对各功能模块准确组装,达到产品平台化、功能模块化、零部件通用化的效果,使齿轮箱能够实现零部件共享和快速交付,提高传
目的 观察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d小鼠视网膜外核层细胞层的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为进一步应用rd小鼠进行实验研究提供数据.方法rd新生鼠42只,分别在第0、3、7、14、21、28、35 d取眼球,立即经10%中性甲醛固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眼球水平位视网膜赤道部外核层细胞的厚度;另取眼球经2.5%戊二醛溶液固定,电镜观察. 结果病理结果显示,rd小鼠视网膜外核层细胞层数或密度从第14 d开始减少2.
自2000年国家推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下称《纲要》)起,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随即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2003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下称《课程标准》)颁布,进一步丰富、完善和标准化了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建设与改革。学科软硬件投入发展迅速、学科专职教师配备逐步到位、学科教育理念转变、学科教学模式发展和对学科培养对象的综合素养的培养等方面,都说明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