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科目对九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且复杂的一科,学生对化学的课程内容接触不深,学习方法较为模糊,只有根据恰当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化学概念是根据各种化学事实抽象出的、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知识总和,由于其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极强的逻辑性,从而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点以及难点。化学学科是通过生活中化学现象不断丰富、总结形成的理论知识体系,是学生科学、理性分析世界的知识基础。因此,化学概念教学是提高九年级化学教学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基础和进行可持续的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根据九年级化学概念的特征以及教学策略实践中的实践思路进行探讨。
引言: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化学概念教学则是化学教学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化学教学工作者吸取国内外研究成果,共同努力完善化学概念教学体系,提升初中生化学综合水平。
一、九年级化学概念特征
(一)抽象性
根据化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有较多九年级的化学概念属于微观范畴。而这类微观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也观察不到的,比如原子、分子等。需要学生对物质有一定的认知并对其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深层次的概念。因而九年级化学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
(二)基础性
学生第一次开始接触化学概念就是在九年级。相较于高中较为复杂和深入的化学概念,九年级的内容更加注重基础,属于初级的化学概念。在这一时期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也是基础性知识。
(三)关联性
概念与概念之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具有内在的联系。往往学习一个概念涉及到其他多个概念的内容。并且九年级的概念中大多数又为基础性的概念,其关联性更强。如中子、原子、质子的概念就是密切相关的。
二、九年级化学概念教学策略探究
(一)在实验中设置情景
九年级中的化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因此,将抽象的概念在具体的情景中展现出来是提升学生对其理解的有效手段。而化学实验则是实施该手段的良好平台。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课程设置相应的情景,使學生在情景中对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对分子的概念进行讲解时就可以采用在实验中设置情景的方法。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相关的实验仪器。在正式开始讲解概念前,教师取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然后将玻璃棒慢慢靠近,但不进行接触。学生发现在两根玻璃棒没有接触的情况下,空气中仍然产生很多白烟。此时教师可以将分子的概念引出,提示学生浓盐酸和浓氨酸中分别有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写出解释。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图示法,在宏观上感受分子的运动,进一步加深其对分子概念的形成和理解[1]。通过进行这样的简单实验,让学生能在情景中对分子有具体的认知,将抽象的化学概念赋予了现实意义。
(二)将概念与生活结合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改造物质世界的手段之一[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在教授化学概念时可以选择将其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概念的含义。比如,在讲解饱和溶液的概念时就可以将生活和化学联系在一起。在课程前一天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准备白糖、盐、纸杯。在课堂上让学生往杯中加入半杯水,将自己带来的白糖倒入一些在纸杯中,不断进行搅拌,使白糖能够完全融化。接着再加入一些白糖,对其进行搅拌,直至加入的白糖不能融合为止。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记住自己的放糖量。学生发现某次加入一部分糖后,无论怎么搅拌始终不能将其溶解。教师此时可以提示学生既然在有限的半杯水中不能融化,那么如果加一点水呢?学生在加水后发现白糖又能融化了。教师询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将白糖融化。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很容易就能提出使用热水的方法。教师给学生的纸杯中倒入半杯热水,让学生加入同样量的白糖。学生发现此时融化的白糖量比之前使用冷水时更多。教师告诉学生刚开始融化不了白糖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让学生用自己的话阐述一下饱和溶液的概念。选取一两位学生进行回答,教师对其进行补充。通过这样将化学概念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也能使学生对概念了解的更加清晰。
(三)归纳类比
九年级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关联性。如果学生对其理解不够很容易产生混淆,难以将其区分开。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更明确的认知,教师应让学生对概念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学习元素和原子时很多学生对其概念区分不开[3]。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一个表格,分别将二者的概念、区别、联系填入表格中。这样学生看到表格就可以非常直观的明白二者之间的不同与联系。不仅在这次概念中,在其他的概念学习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归纳类比。
三、结束语
化学概念学习除了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要主动学习、认真学习。只有学生想要学习,教师的教学策略才能有效开展。因而想要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贺辉,杜华. 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 华夏教师,2018,107(23):32-33.
[2]杨仕芳.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实践探究——以“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为例[J]. 中学化学,2018(12):14-17.
[3]杨赵芳. 九年级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2012.
引言: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化学概念教学则是化学教学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化学教学工作者吸取国内外研究成果,共同努力完善化学概念教学体系,提升初中生化学综合水平。
一、九年级化学概念特征
(一)抽象性
根据化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有较多九年级的化学概念属于微观范畴。而这类微观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也观察不到的,比如原子、分子等。需要学生对物质有一定的认知并对其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深层次的概念。因而九年级化学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
(二)基础性
学生第一次开始接触化学概念就是在九年级。相较于高中较为复杂和深入的化学概念,九年级的内容更加注重基础,属于初级的化学概念。在这一时期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也是基础性知识。
(三)关联性
概念与概念之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具有内在的联系。往往学习一个概念涉及到其他多个概念的内容。并且九年级的概念中大多数又为基础性的概念,其关联性更强。如中子、原子、质子的概念就是密切相关的。
二、九年级化学概念教学策略探究
(一)在实验中设置情景
九年级中的化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因此,将抽象的概念在具体的情景中展现出来是提升学生对其理解的有效手段。而化学实验则是实施该手段的良好平台。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课程设置相应的情景,使學生在情景中对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对分子的概念进行讲解时就可以采用在实验中设置情景的方法。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相关的实验仪器。在正式开始讲解概念前,教师取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然后将玻璃棒慢慢靠近,但不进行接触。学生发现在两根玻璃棒没有接触的情况下,空气中仍然产生很多白烟。此时教师可以将分子的概念引出,提示学生浓盐酸和浓氨酸中分别有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写出解释。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图示法,在宏观上感受分子的运动,进一步加深其对分子概念的形成和理解[1]。通过进行这样的简单实验,让学生能在情景中对分子有具体的认知,将抽象的化学概念赋予了现实意义。
(二)将概念与生活结合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改造物质世界的手段之一[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在教授化学概念时可以选择将其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概念的含义。比如,在讲解饱和溶液的概念时就可以将生活和化学联系在一起。在课程前一天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准备白糖、盐、纸杯。在课堂上让学生往杯中加入半杯水,将自己带来的白糖倒入一些在纸杯中,不断进行搅拌,使白糖能够完全融化。接着再加入一些白糖,对其进行搅拌,直至加入的白糖不能融合为止。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记住自己的放糖量。学生发现某次加入一部分糖后,无论怎么搅拌始终不能将其溶解。教师此时可以提示学生既然在有限的半杯水中不能融化,那么如果加一点水呢?学生在加水后发现白糖又能融化了。教师询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将白糖融化。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很容易就能提出使用热水的方法。教师给学生的纸杯中倒入半杯热水,让学生加入同样量的白糖。学生发现此时融化的白糖量比之前使用冷水时更多。教师告诉学生刚开始融化不了白糖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让学生用自己的话阐述一下饱和溶液的概念。选取一两位学生进行回答,教师对其进行补充。通过这样将化学概念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也能使学生对概念了解的更加清晰。
(三)归纳类比
九年级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关联性。如果学生对其理解不够很容易产生混淆,难以将其区分开。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更明确的认知,教师应让学生对概念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学习元素和原子时很多学生对其概念区分不开[3]。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一个表格,分别将二者的概念、区别、联系填入表格中。这样学生看到表格就可以非常直观的明白二者之间的不同与联系。不仅在这次概念中,在其他的概念学习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归纳类比。
三、结束语
化学概念学习除了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要主动学习、认真学习。只有学生想要学习,教师的教学策略才能有效开展。因而想要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贺辉,杜华. 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 华夏教师,2018,107(23):32-33.
[2]杨仕芳.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实践探究——以“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为例[J]. 中学化学,2018(12):14-17.
[3]杨赵芳. 九年级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2012.